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_第1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_第2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_第3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_第4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成都中考时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成都的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成都三环路全长为350km一名参加成都中考的考生坐在教室里,地球对他的吸引力约500N【答案】D【解析】【解答】解:A、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15°C-30°C之间,A不符合实际;B、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1x103W,B不符合实际;C、成都三环路全长约为51公里,C不符合实际;D、一名中学生质量约50kg,地球对他的吸引力G=mg=50kgx10N/kg=500N,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C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C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两个鸡蛋重约1N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C.人脉搏Is跳动约70次D.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C,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C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答案】A【解析】【解答】A.—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C左右,C不符合题意;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教室门高约为300cmD.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C左右【答案】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C,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25寸彩电的功率约25WB.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4km/h洗澡水的温度约60°C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的焦距约50cm【答案】B【解析】【解答】解:A、25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3m/s,4km/h=4x;m/s=1.1m/s,故B符合实际;C、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C,而60°C水的温度太高了,故C不符合实际;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或10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A、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约为2AB.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CC.一名普通小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答案】D【解析】【解答】A、家用台灯的功率一般在40W左右,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变形可求出电流l=0.2A;绝达不到2A;故A错误;B、夏天室内的最高气温一般在40C以下,不会达到60C;故B错误;C、普通小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小于100斤即50kg左右;达不到500kg;故C错误;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1min跳动70次符合实际;故D正确;故选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8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70NB.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C.健康人的体温是25CD.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答案】D【解析】【解答】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x105Pa,而人的手掌面积估测在0.07m2,故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F=PS=1.01x105Pax0.07m2=700N,A不符合题意;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B不符合题意;健康人的体温是37C,C不符合题意;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大气压的值和手的面积计算压力,中学生百米约14秒,人体温度约37C,通过液体高度计算液体压强.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一25°C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答案】B【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0次,A不符合题意;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2kW,B符合题意;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一25C,C不符合题意;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长度单、时间、温度、功率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答案】B【解析】【解答】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A不符合题意;B、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冰是凝固,放热,霜是凝华现象,放热,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吸热.1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答案】C【解析】【解答】A.煮粽子温度升高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A不符合题意;“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B不符合题意;温度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体的特性,和温度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物体的内能改变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比热容是物体的特性。

12.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70707070A.温度升高至A.温度升高至74°C时,L]亮灯报警C.温度升高至78C时,L1亮灯报警【答案】DB.温度升高至74C时,L2亮灯报警D.温度升高至78C时,L2亮灯报警【解析】【解答】解: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70°C+2x4°C=78°C;当温度升高到78C,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l2亮,报警.故选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题干中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2°C,直接根据液柱(或所指示)的位置即可读出该点处的温度值,读数时要从绝对值小的示数向绝对值大的示数读起;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构成:①低压控制电路,②工作电路;其实质是一个自动控制开关.13.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13.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解答】解:A、在晶体熔化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熔化的图象,A符合题意;B、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但图象中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B不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象应为倾斜的直线,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分析图象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图象变化规律,从图象中正确、迅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有关物理规律的掌握,判断图象能否正确反映物理规律.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CD.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x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x103kg/m3左右.中学m60kg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S卅=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C左右,不可能达到60C.故C不符合实际;/UQOn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1='=・「=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答案】B【解析】【解答】解: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1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答案】A【解析】【解答】洗澡的时候,卫生间内有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又变得清晰起来。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是汽化。17.在发生下面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解答】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因为湿衣服中的水汽化造成,汽化吸热;②冰棒冒“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液化放热;③玻璃内表面有一层冰花是由于教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处遇冷凝华成冰,凝华放热;④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是由于樟脑丸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吸热。这四项中放出热量的为

②③•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察物质的物态变化时吸热与放热的知识。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包含:熔化(固态变成液态)、汽化(液态变成气态)、升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包含:液化(气态变成液态)、凝固(液态变成固态)、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需要判断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从而判断其是吸热还是放热。18.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C.C.天冰雪消融A.B.冰冻的衣服晾干ri\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输【答案】C【解析】【解答】解:C.C.天冰雪消融A.B.冰冻的衣服晾干ri\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输【答案】C【解析】【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属于熔化;意;B、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C、冬天玻璃上有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D、热风干手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属于汽化现象,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用干手器将手烘干不符合题19.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晴明风日雨干时B.窗含西岭千秋雪C.雾裹山疑失D.月落乌啼霜满天【答案】A【解析】【解答】解:A、“雨干"是汽化现象,此过程吸热,A符合题意;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此过程放热;B不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飘散在空气中,此过程中放热;C不符合题意;D、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此过程中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0.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答案】A【解析】【解答】解: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C不符合题意;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21.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放热的是()春天,河流解冻B.夏天,冰雹直下C.秋天,雾气漫天D.冬天,雨雪纷飞【答案】A【解析】【解答】A.河水解冻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A符合题意;冰雹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B不符合题意;雾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放热,C不符合题意;雪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李秋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错误的是()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高压锅做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压强增大,沸点升高菜刀柄、锅铲柄等把手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答案】A【解析】【解答】解:A、打开电冰箱时会冒出“白烟”,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出来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A错误;符合题意。B、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咼,B不符合题意。C、菜刀柄上刻有花纹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C不符合题意。D、火铲送煤时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送出去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个;(2)F不变,S&(3)同时把F个,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是否利用了惯性,主要看物体是否在这一现象中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被利用.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8s在我们就读的学校,水沸腾时的温度约为98C【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A不符合实际;

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B不符合实际;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九年级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般在15s左右。C不符合实际;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我们周围的气压略大于标准大气压,水在98°C就能沸腾。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C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手托两个鸡蛋匀速向上抬高Im约做功1J【答案】D【解析】【解答】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5C左右,A不符合题意;P40WI=-=--T〜0.18A教室人光灯的功率约40W,电流为…,B不符合题意;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C不符合题意;两个鸡蛋重力为1N,抬高1m,做功为W=Gh=1Nx1m=1J,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常见的物体的高度、质量、生活中的温度、电流进行解答。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D.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解答】A.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人从水中出来感到冷,是汽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日光灯变黑,是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水蒸气变为水是是液化现象,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0N泰州市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C家里电视机正常工作电流约为5mA【答案】A【解析】【解答】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km/h,A符合题意;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B不符合题意;泰州冬季的最低温度不能低到-25°C,C不符合题意;家用电视机的电流约0.5A,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常见的物体的重力、温度、速度和电流大小等解答。对图中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解答】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