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地理一、本卷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6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据此回答第1一3题.火星()A.属于巨行星 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 C.属于河外星系 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2.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据此回答第1一3题.液态水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A.是生命的摇篮 B.形成包围行星的大气层 C.保护生物不受紫外线伤害 D.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据此回答第1一3题.9月28日()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D.南极出现极昼现象4.如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图1中()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慢5.如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图1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6.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第6一8题图中①辐射()A.强弱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 B.属于长波辐射 C.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D.不能被大气吸收7.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第6一8题大气保温作用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依次为()A.甲→③ B.②→③ C.乙→③ D.乙→④8.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第6一8题在白天,若地球上空有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9.(2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可能()①是高压②是低压③发源于西伯利亚地区④发源于赤道附近的洋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第l0一12题.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1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第l0一12题.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可以直接补充陆地淡水资源 D.环节④的运动方向与下垫面无关12.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第l0一12题.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13.读图,回答第13一15题.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读图,回答第13一15题.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 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 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15.读图,回答第13一15题.受图d中风影响的气候可能有()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16.如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6、17题.图中()A.北京位于高压脊线后 B.西北角可能有一个高压中心 C.上海的气压值为1008Pa D.台湾岛西南侧的风力大于东北侧17.如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6、17题.此时()A.黄河下游阴雨绵绵 B.福建沿海狂风暴雨 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 D.广州附近雨雪交加18.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淡水资源缺乏.图为马尔代夫大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8、19题.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少,淡水资源的补给量少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D.岛国面积小,地表径流少19.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淡水资源缺乏.图为马尔代夫大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8、19题.马尔代夫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水土流失②雾霆严重③珊瑚退化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0.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第20一22题.由乙转化为甲过程中涉及到的地质作用可能有()A.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B.外力作用、岩浆活动 C.固结成岩作用、岩浆活动 D.重熔再生作用、地壳运动21.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第20一22题.由变质岩转化为甲的过程为()A.先下沉运动后外力作用 B.先上升运动后外力作用 C.先上升运动后岩浆活动 D.先变质作用后岩浆活动22.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第20一22题.图中①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可能是()A.褶皱山脉 B.断块山 C.熔岩高原 D.三角洲23.(2分)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24.如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4、25题与南坡比较,天山北坡有云杉林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北坡()①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③为阳坡,光照丰富,热量充足④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更丰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5.如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4、25题图中库尔勒与乌鲁木齐都分布在天山山麓地区,自然原因主要是()A.海拔较低,地势较平坦 B.气温较高,日较差较小 C.冰雪融水较多,有绿洲分布 D.冲积平原广,土壤肥沃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2012年7月2日至9月27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了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计算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之间的经纬度差。(2)说出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北京昼夜长短的状况。(3)与传统航道相比,分析我国科考队沿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所面临的自然方面的主要困难。27.(16分)如图为斯里兰卡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描述斯里兰卡岛上河流的水系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判断斯里兰卡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3)分析斯里兰卡岛气候特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28.(10分)如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简述图中冲积扇以西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2)写出图中呈现出的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并就其中一个环节简述一条地理意义。(3)比较丙村庄与丁村庄的主要差异,说出产生这些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29.(14分)图1为内蒙古地形图,图2为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描述内蒙古地形的基本特征。(2)概括内蒙古年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图3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典型景观,描述该景观的主要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本卷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6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解答】解:A、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故不符合题意;B、火星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故不符合题意;C、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故不符合题意;D、火星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八大行星的特征,熟记相关知识即可.2.【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解答】解:液态水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是生命的摇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熟记相关知识即可.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9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且距离赤道近,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在12月22日,A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B错;此日,直射点接近赤道,北极出现极夜的纬度高,接近北极点,C错;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根据日期确定直射点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4.【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解答】解: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为地壳、③为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壳和地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熟记相关知识即可.5.【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解答】解:读图,①为地壳、②为莫霍界面以下部分、③为岩石圈。图1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图2中的D。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获取图中信息即可.6.【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读图,①为太阳辐射、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乙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图中①辐射强弱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属于短波辐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获取图中信息即可.7.【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读图,①为太阳辐射、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乙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保温作用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依次为乙→③。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即可.8.【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在白天,若地球上空有大片浓密的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获取图中信息即可.9.【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又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解答】解:寒露节气出现在秋季,此时蒙古高压势力逐渐增强,发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吹较为寒冷的偏北风,导致气温减低,形成寒露。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理解即可.10.【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解答】解:A、根据垂直方向上温度的变化,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E处气温比H处低,故不符合题意;B、F处气压比G处低,故正确;C、气流②自北向南运动,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E处的高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获取图中信息即可.11.【分析】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解答】解:若为我国东部的水循环,则①表示降水,G表示陆地;②表示径流;H表示海洋;③表示海洋水蒸发;④表示大气输送,即为影响我国的季风,故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环节,理解即可.12.【分析】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解答】解:A、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故正确;C、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3.【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获取图中信息即可.14.【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读图,图a中气压带、风带偏北,为北半球夏季,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5.【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读图可知,图d中风为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6.【分析】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脊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槽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解答】解:A、北京位于高压脊线前,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西北角可能有一个高压中心,故正确;C、上海的气压值大于1004百帕小于1008百帕,故不符合题意;D、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台湾岛西南侧的风力小于东北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17.【分析】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解答】解: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福建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受低压中心影响,福建沿海狂风暴雨。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18.【分析】从地理知识可知马尔代夫是个岛国,国家面积较少,但是同时由于国家人口较少,因此使用量也较少。【解答】解:由图象可知,马尔代夫靠近海洋,因此降水量较大,只是在陆地存留的时间较短,A错;马尔代夫国家面积小,人口也少,因此生活用水较少,生产用水也较少,BC错;马尔代夫被海洋包围,地表径流较少,D对。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马尔代夫的降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对国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19.【分析】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类型,环境问题的产生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解答】解:①、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②、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霭;③、该国主要有众多珊瑚岛组织,随着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④、由于马尔代夫是岛国(珊瑚岛),海拔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故选:B。【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事件为背景,用区域地图的方式展示地理信息,将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等放到具体区域加以考查,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区域地理位置)、知识迁移能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问题等).20.【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读图,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由乙转化为甲过程中涉及到的地质作用可能有地壳运动、外力作用。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1.【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读图,丙为岩浆、甲为沉积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由变质岩转化为甲的过程为先上升运动后外力作用。故选:B。【点评】本题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等相关知识,理解即可.22.【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读图,丙为岩浆、甲为沉积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①为岩浆活动,图中①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可能是熔岩高原。故选:C。【点评】本题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等相关知识,理解即可.23.【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形成的是石漠化,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最显著的是贵州省,因为该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岩石容易受流水溶蚀。【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的岩石容易被溶蚀,而主要是石灰岩,而黄土高原主要是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排除A、B选项;岩石受溶蚀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不是风力侵蚀作用,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题干的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塑造地表形态的类型结合题干内容分析解答。24.【分析】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解答】解:与南坡比较,天山北坡有云杉林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5.【分析】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解答】解:图中库尔勒与乌鲁木齐都分布在天山山麓地区,自然原因主要是冰雪融水较多,有绿洲分布,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理解即可.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分析】(1)纬度最大为90°,经度为180°。(2)中国第五次考查时间是7月2日至9月27日,而9月23日附近是秋分。(3)北极东北航道纬度高,气温低。【解答】解:(1)通过计算图中经线和纬线的条数,可知计算出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20°,纬度差为10°。(2)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为7月2日至9月2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直射点向南移动,由于跨过了秋分日,所以7月2日到9月23日附近,北京昼长夜短;9月23日附近,北京昼夜等长;9月23日附近到9月27日,北京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3)纬度高,气温低,有冰山;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影响航行安全,航行速度和时间等。故答案为:(1)经度差为20°,纬度差为10°。(2)7月2日到9月23日附近,北京昼长夜短;9月23日附近,北京昼夜等长;9月23日附近到9月27日,北京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3)纬度较高,海水有结冰现象(有冰山),影响航运的安全性与速度等,寒暖流交汇地区可能有海雾,影响航运的安全性等;专席较高地区,受自北向南流的洋流(千岛寒流)影响,逆航,影响航行的速度与时间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交通建设因素的相关知识。27.【分析】区域图的判读:1根据经纬度、图形轮廓、区域特征判定区域位置;2有哪些信息;3区域特征分析;4区域发展方向;5区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解答】解:(1)水系特征主要分析流程长短、流向、落差等.从图中岛屿轮廓、等高线数值及疏密可以判读出来.(2)斯里兰卡岛位于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成因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或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气温决定河流是否有冰期,降水决定流量大小以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通过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降水特征易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河流流程短;呈放射状分布;落差较小等.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地势起伏较小,河流落差较小等.(2)热带季风气候.位于10°N以南,终年高温,为热带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少雨.(3)终年高温,河流没有结冰期(且水温较高);年降水量丰富,河流的流量丰富;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点评】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图形的解读与区域特征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28.【分析】(1)读图可知:冲积扇的西侧主要为花岗岩,分析图中地貌情况解决问题。(2)水循环环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汽输送。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乒乓球运动营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幼儿园园长职责与教学质量提升
- 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
- 浙江省杭州市2025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知法守法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普法班会带内容模板
- 关于过年的课件
- 鱼鳞刨教学课件
- 音乐兴趣小组师资培训计划
- 钦州市钦南区招聘专职化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大班健康水痘课件
- 2025年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城市照明服务有限公司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团委工作总结-循“荔枝之道”而行走稳青春育人之路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教学
- 【公开课】三角形的边+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 【公开课】+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设备安全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角膜塑形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3aki的预防诊断和管理
- 2025年4月自考03346项目管理试题
-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