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之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教学理念本课是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中第2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程标准: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推动了纺织、冶金、煤炭、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还催生了工厂制度。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激发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变革,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基本确立,促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还深刻的改变了国际格局。近代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对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课标,本课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工业革命史实入手,围绕学生了解但理解不深刻的“工厂制度”,多方位、多角度解读什么是工厂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工厂制度?它产生了哪些良性和负面影响,因势利导,层层关联,将教材中所述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影响的知识有机窜连起来。大量使用生动的、引人深思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漫画、表格、文学著作等等),构建知识内在逻辑,使得教材零散知识能够有机形成一个整体。运用唯物史观,深入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落实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时间线索阐释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和进步,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本课第一子目详细介绍了工业革命中机器额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及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第二子目详细介绍了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工业革命和洋务运动高一已经学过,相关基本内容比较熟悉。初中这两块知识也是教学重点,史实有一定基础,很多常用史料也非常熟悉。但是认识可能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记忆,内在逻辑和知识的理解仍需要老师进一步帮助。因此,本节课老师重点是帮助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以及梳理相关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四、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史料,说明工厂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所起的作用。学生能多角度、辩证地解释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通过了解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辩证看待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培养国际视野,涵育正确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工厂制度的内涵、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辩证看待工业革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六、教学过程导入:狄更斯小说《双城记》的开篇一段话,描述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呈现出非常复杂分裂、极端对立的社会现实。设问:狄更斯严重的工业革命时代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社会现实?【设计意图】以狄更斯小说的经典片段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社会的强烈好奇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抽丝剥茧的层层分析预埋伏笔。一、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展示材料:设问:18世纪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水准的生活?教师总结:18世纪普通英国民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大提高,甚至使用了很多之前贵族和社会上层才能使用的生活物质,足见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大概是狄更斯对这一时期极力肯定和赞美的原因。【设计意图】生动的史料直接带领学生进入生产力狂飙、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改进的工业革命时代,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兴趣。什么是工业革命展示材料【设计意图】重温工业革命史实,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好铺垫。展示材料材料一在克伦威尔士诞生了一台蒸汽机,它只需要燃烧一蒲式耳(约27.216公斤)煤,就可以把56吨的重物举高30厘米。埃及金字塔重580万吨,修建它耗费了10万劳力整整20年时间,而现在只需要燃烧497吨煤就可以把它举起来。——牧师拉德纳材料二从伊丽莎白一世到维多利亚,英国这个只有地球陆地面积千分之二,人口在当时只有世界百分之一的“小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第一个超级大国。英语也成为世界各国交流的中间语言。如果从工业革命算起,英国人只用了半个世纪就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文明之光》教师提问:工业革命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教师总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社会飞速发展。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因此成为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超级大国,傲视群雄。工业革命让勇敢接纳她的国家获得丰厚回报。以至于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召开的前夜,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里激动地书写:Wecandoeverything!这一切当然与机器的使用分不开关系。但是,仅仅机器就能推动社会如此发展吗?展示图片材料教师提问:什么是工厂?你能根据图片指出工厂与传统手工工场有何不同吗?教师总结:工厂在集体劳作、使用机器、分工合作、规模等方面与传统手工工场有明显差别。【设计意图】引入学生思考认识什么是工厂制度?与传统手工工场的差别是什么?为什么工厂制度在英国和后来的西方国家会广泛的推广?展示材料材料一在近代早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兴起时,大多数制造业采用分包制。……这种手工业是基于家庭的,一般不超过10个人。……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而工厂里有企业家和工程师为大规模生产建造复杂的机器,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新全球史》材料二最典型的行业是陶瓷业,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拌土工、制坯工、上釉工、装窑工、烧窑工、上彩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工厂化”把英国制陶业改造成欧洲最优秀的陶瓷工业……,因为分工本身就可以是生产力。教师提问:为什么工厂制度会在社会上推广?教师总结:推广机器的需要,分工能改造尚未普及机器的传统行业,分工本身就是巨大的生产力体现。展示材料材料一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买得起的“平民汽车”。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材料二阿克莱特在自己的纺织工厂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独创的管理制度……当他一经发现无能、怠工等情况时,就要毫不留情地加以严肃处理。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分析工厂是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设计意图】从设立原因和管理特点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工厂制度,使知识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学生能理解并思考工厂制度,为接下来剖析工厂制度做足准备。二、工厂制度的影响展示材料材料二工人劳动时间一般为每天12小时,但12—16小时也是屡见不鲜。工厂法制定以后,工人劳动时间得到适当限制,但是资本家总是生财有道,他们不惜占用工人的吃饭时间和睡觉时间由于工厂主忽视工厂维修工作,加上工作过度劳累,工伤事故经常不断,许多人被轧断胳膊,失去手指,终致残废。材料三许多儿童从5岁就开始参加工厂劳动,干着成年人难以忍受的繁重劳动。他们被鞭打,戴上镣铐,受尽残酷的虐待。他们大多饿得骨瘦如柴,但还得在皮鞭下干活。他们的工作时间每天长达14~16个小时。而他们得到的工钱却非常低,只相当于成年人的1/3—1/6,甚至仅仅供给他们食宿。——张万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教师提问:图表显示英国社会出现了什么变化?工厂中的劳动者生存环境如何?他们会作何反应?【设计意图】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是工厂中的受剥削的个体——工人超负荷的运转,甚至为了降低成本,童工被大量使用、剥削,社会立法非常不规范,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态势。生产关系的变化,尖锐的劳资矛盾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勾画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的人类理想社会蓝图。展示材料叫醒工(knockup)和大本钟图片教师说明:时间观念的加强,纪律意识的强化是这一时期人们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守时、按部就班是工业时代的基本生活守则,一直延续到今天。一切服务于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优化配置资源。教师提问:那么如此大量的商品生产出来,大量的原材料也需要运送的工厂,英国社会已经做好准备了吗?我们来看看英国一直到18世纪初,内陆交通依然糟糕。所谓道路在夏天尘土飞扬,不见天日。冬季则布满车辙,泥泞不堪,通行能力很差,陆路主要靠马匹驼运。1670年,伦敦到牛津只有40英里(约64公里),马车通行需要12小时。除非交通工具领域出现巨大变革,否则将严重滞后工业革命的推广!展示材料:教师补充:我们来对比两个数据,可能更能直观感受运输业发展有多迅速。沟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铁路2.2万公里,截止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英国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交通网络之严密可见一斑。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推动了人口流动,之前很多人一辈子不能想象的诗和远方现在竟然也近在咫尺了,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后有闲暇的能近距离的国内旅游。【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解读工厂制度推动时间观念的变化和交通运输发展的社会现实,直观的对比数据有利用学生生动理解的交通迅速发展的史实。进一步领会工业革命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展示材料在瓦特之前,有一种笨重且效率低的纽可门蒸汽机已经使用了五十年了,期间很多工匠试图改进它,都没有成功。而瓦特的做法正好相反,为了对旧时的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他系统地学习了数学、力学、化学和热力学,做了很多实验,并且仔细计算过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效率的问题,然后才着手改进蒸汽机。对瓦特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后人这样评价这两位英国杰出人物:牛顿找到了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而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后世评价瓦特为工业革命之父。——《文明之光》提问:瓦特为什么能成功改进蒸汽机?他与牛顿的科学理论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有鉴于此,你认为当时的西方国家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哪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结合教材分析,他们事实上有何行动?教师总结:工业社会的良性正常运转离不开有基本素质的合格产业工人,所以加强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成了当务之急。很多国家通过立法、经费支持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同样的工作,后起的想要实现工业化的中国也不例外,清政府在20世纪初推行“葵卯学制”就是典型例证。展示材料烟囱林立的英国城市和漫画《得知茶水真相的英国女人》。【设计意图】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顽疾。19世纪30年代,一艘英国轮船不幸翻船,伤亡惨重,原因竟然不是溺死,而是引用了不干净的河水导致的。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惨痛代价,恶劣的环境加剧了疾病和社会健康负担,英国不得不走上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教师提问:难道污染的仅仅是环境吗?插入材料狄更斯《双城记》片段简写一个冬日的深夜,年轻的医生曼内特,被贵族厄弗里蒙地兄弟俩强迫问诊。

当医生来到他们的府邸,却遭遇骇人的一幕。

俩贵族兄弟因为一时淫乐,竟然让一个农家少妇和她弟弟惨死家中。

医生不顾风险,向朝廷告发了贵族兄弟的罪行。

怒不可遏的俩兄弟,凭借一番手段,把无辜的医生投入俗称“活坟墓”的巴士底狱。整整18年,好人沦为囚犯,被折磨得精神失常。教师总结:还有异化、堕落的人类道德。翻开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各种极端刷新道德底线的事件层出不穷,在疯狂的物质追求和利益诱惑中,社会走向沉沦堕落,人的邪恶本性被尽情释放。这些也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飞速发展的经济,人的灵魂和社会道德能否跟上步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难道不能齐头并进吗?即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发展到今天,这仍是现代国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工业革命在中国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