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吃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击着灯塔下的石矾。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A.②⑤①④③B.④⑤①③②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②④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A.比喻B.夸张C.对比D.象征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

B.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

C.奢侈负疚孰视无睹赴汤蹈火

D.煊赫渺茫别树一帜危如累卵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

B.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

C.奢侈负疚孰视无睹赴汤蹈火

D.煊赫渺茫别树一帜危如累卵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

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D.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7.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参禅畏葸摩肩接踵鸠占雀巢

B.坎坷寒喧一愁莫展严惩不贷

C.宏伟伸张轻歌曼舞鞭辟人里

D.参与题纲牵强附会功亏一溃

9.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关于地震前兆丰富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古书《隆德县志》上也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则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出现的地声和地光等。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现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信息。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冬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二是地形变化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測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预測未来大震的发生。三是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測地震。四是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的一些其他气体,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量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地震前兆是地展前地表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

B.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我国古代人民才认识到地震趣有前兆的。

C.《隆禳县志》最早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发生现象。

D.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古人关于地震的某些认识是正确的。

10.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有些人看来,______。不错,高尚的东西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高尚。就拿现在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来说,有吩是健康的、高尚的,而有的则是些低级趣味的。A.A.流行的东西不都是好的、高尚的

B.流行的东西就是好的、高尚的

C.流行的东西必定是好的、高尚的

D.流行的东西未必是好的、高尚的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A.《归田园居》B.《饮酒》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瞑》

12.《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A.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脯空好音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B.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

C.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

D.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

14.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种充氧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实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露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中根本原因是()

A.进入地下水,就很难“请出来”。

B.即使很少的含量,也会对人体有害。

C.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很难分解。

D.水溶性强,不亲和土壤,难分解。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前后矛盾。

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具有这种性质。

C.石头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

D.石头是慢慢地“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

16.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仅”限定范围强调有完全花的荔枝品种很少。

B.“应”表示理所当然,肯定荔枝的花分雄雌的知识来自于果农。

C.“往往”表示时常发生,表明荔枝的雌雄花同时开放的情况比较少见。

D.“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意思是屠本畯的诗可能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深知,保守的清政府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变法图强,整个江山就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

B.六月中旬以来,深沪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势如破竹,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C.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工厂破产、家庭破裂的重重打击之后,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再次在商场大显身手。

D.在文章中使用繁笔,有它的好处:描摹事物状态,可以穷形尽相;刻画人物心理,能够细致入微。

18.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________。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A.A.⑤②④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①②④③

19.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管是修缮

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吏何况,收拾起来的

前夜的残梦,

今日的游戏。A.A.或即使仅是不是B.还如果仅是不是C.还如果不是只是D.或即使不是只是

20.《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A.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

21.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复辟(pì)押解(jiè)大有裨(bì)益

B.埋(mán)怨揣度(duó)横(hèng)行霸道

C.肖(xiào)像稽(qǐ)首安步当(dàng)车

D.着(zhāo)数倔强(jiàng)创(chuàng)巨痛深

2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艰难的日子里,我们

同心,互相激励,终于取得了成功。

②我也没有这么高傲,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

的写信去叫他。

③据乐凯公司总裁

,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④明朝末年,朝廷内里蛀空,边患

,民不聊生。A.鼎力轻率透漏频繁B.戮力轻率透露频仍C.戮力草率透漏频繁D.鼎力草率透露频仍

24.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B.由于患有帕金森症,他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的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C.她走起路来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D.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顿时使大家的发言积极起来。

26.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7.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

28.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度有10K。

B.噪声温度有10K。

C.有效噪声温度有10K。

D.宇宙噪声有10K。

29.③对生活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__________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3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卓尔不群出其不意兵荒马乱名副其实

B.毕恭毕敬垂拱而治世外桃源提纲挈领

C.以逸代劳改弦更张盘根错节锱铢必较

D.未竟事业名门望旅积重难返座无虚席

二、填空题(10题)31.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32.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33.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34.《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35.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

36.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37.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38.孔子名丘,字________。

39.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40.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看,相同的一组是()①不首,罪当死。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用善骑射,杀首虏

②会暮,胡兵终怪之43.首联连用两典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5分)44.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日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日竖刁、易牙、开方,而日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日“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不知本”的一项是()①管仲相威公,霸诸侯②其言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③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④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⑤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

⑥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③⑥45.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文中列举所问的人有哪几种?列举的目的何在?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清清楚楚”“哩哩哕哕”等。这些叠词主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列举几个四字叠词加以说明。

47.文章写利叔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为”因素是造成浑善达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B.北京、天津和枯个华东地区的生态安全已岌岌可危

C.恢复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D.欲治理沙地和沙尘暴,必须让草地“休养生息”

49.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科学家都能从正确的角度研究和解释幸福感。

B.研究者说不能理解幸福是因为无法让实验者产生幻觉。

C.作者认为,“压抑的缺失”是喜悦感产生的主要来源。

D.作者认为,“积极存在状态”是喜悦感的独立状态。

50.对第二、三段谈到的人体中“单独的小生命”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线粒体”是远古“入侵者”的后代,它们驱动细胞,启动我们的行为。

B.“线粒体”与我们的机体保持良好的共生关系,是个可信赖的“寓客”。

C.作者认为我们每个细胞都可能是个复杂的生命系统,会有许多“小东西”。

D.作者想象许多“小东西”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工作,它们只有奉献,没有自由。

五、阅读题(2题)51.

52.

六、作文(1题)53.

参考答案

1.C

2.D根据“有时”的前后呼应,“以至”“继而”“再后来”等,所提示的顺序,可推出选D。

3.C《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4.D

5.D

6.C

7.B

8.C

9.DA项中“地震前地表出现的”有误,由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可知,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并不专指“地表”。B项表述错误,由文章第一段可知,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人们的发现总结只是其中一个例证。C项表述中“最早记载”的推断有误,文中并没有提到《隆德县志》最早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发生现象,因此题干中的推断并无根据。

10.B

11.B

12.C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三顺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

此题容易误选D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为此句是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功败垂成。考生应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高度概括诸葛亮生辉煌业绩的句子”。

13.B

14.D

15.C

16.B

17.B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