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游戏库1_第1页
素质拓展游戏库1_第2页
素质拓展游戏库1_第3页
素质拓展游戏库1_第4页
素质拓展游戏库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生会素质拓展游戏集锦校学生会秘书部2023年编制目录TOC\o"1-3"\f\h\u32640道具使用情况212163一、破冰模块419685分组游戏5319851.1起队名6253141.2传染病7252811.3滚雪球7210501.4蒙古包8271341.5怪兽(团队造型)955921.6电波速递1019891.7松鼠大树1194061.8系在一起12153661.9征集签名1362131.10交通堵塞1459431.11贪得无厌15126741.12福尔摩斯16262781.13救生筏1878991.14青蛙与面具1911011.15测试题20110031.16呼啦圈行动2228242二、信任模块2322612.1疾风劲草23111742.2潮起潮落25195422.3南辕北辙26282412.4缓冲墙27240412.5捆绑行动2810613三、沟通模块29263793.1文化冲撞29163933.2谈判方阵30267443.3背靠背31232653.4无言的结局32283413.5跟着感觉走33101093.6十字路口343756四、团队模块34304974.1寻觅古城35105164.2他的授权36225174.3孤岛求救37105154.4电脑键盘38226934.5拼图游戏39道具使用情况第一章破冰模块(无道具)1.1起队名1.2传染病1.3滚雪球1.4蒙古包1.5怪兽(团队造型)1.6电波速递1.7松鼠大树(有道具)1.8系在一起1.9征集签名1.10交通堵塞1.11贪得无厌1.12福尔摩斯1.13救生筏1.14青蛙与面具1.15测试题1.14呼啦圈行动第二章信任模块(无道具)2.1疾风劲草2.2潮起潮落(有道具)2.3南辕北辙2.4缓冲墙2..5捆绑行动第三章沟通模块(无道具)3.1文化冲撞3.2谈判方阵(有道具)3.3背靠背3.4无言的结局3.5跟着感觉走3.6十字路口第四章团队模块(无道具)(有道具)4.1寻觅古城4.2他的授权4.3孤岛求救4.4电脑键盘4.5拼图游戏一、破冰模块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坚冰。对于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来讲,就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隔阂。破冰模块是指,在培训开始阶段运用一些活动或游戏降低队员之间的不信任感,增进队员之间的友谊与凝聚力,使整体培训能按照预期目标达成效果。在团队开始正式培训之前,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游戏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团队学员不清楚即将开始的培训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在培训中应该怎么做,一个简短而组织有序的热身游戏就可以消除因此产生的顾虑。在每个人做过一点滑稽而有趣的表演之后,团队成员就不必再浪费过多的精力来担心自己的形象或是考虑自己应该怎样在大家面前表现的问题了。这样,就可以使他们集中精力于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的概念或行为。作为一种安全手段,有必要做一些简短的身体伸展运动来放松肌肉和筋骨。每天开始和结束培训的时候做几分钟的身体伸展运动有助于防止扭伤和拉伤。再一次强调,不要低估愉悦气氛的功效。花几分钟时间在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愚蠢的游戏上面,会极大地提高人的创造性。事实上,培训中的欢笑越多,人们从培训之中得到的收获就越大。这些游戏都包含了大量的欢乐元素,但其中一些适合小型团队,而另一些则适合大型团队。分组游戏我们在开展任何一个项目时,都需要给我们的培训学员进行分组,因为后续的活动单项大部分是以10-20人的小组形式进行的。培训人数分组建议培训师数分组游戏备注30以下(含30)21活动中可分2组竞赛31至45(含36)3146至60(含60)4261至75(含75)5376至90(含90)63超90建议分两次进行活动时间:人数:道具:概述:目的:准备:步骤:讨论问题示例:安全:变通:1.1起队名时间:20~30分钟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8~12个人组成的小组。道具:无概述:这个游戏鼓励团队从培训之初就要团结起来。目的:1.使各个小组拥有自己的名字。

2.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沟通。

3.把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

4.引人发笑。准备:步骤:1.将人数较多的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8~12个人组成的小组。

2.各组在10分钟内给自己的团队起一个名字,名字可以有实际意义,也可用符号代替。

3.各组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他们的队名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个名字。

4.游戏过程中要称呼他们的队名。讨论问题示例:·各组都起了什么名字?

·每个小组起的名字能准确描述各自的特点吗?

·这个游戏能提高培训的效果吗?为什么?安全:变通:游戏过程中,互相调换一下组员。

另外,可加入“队训或口号、队长、队歌”等附带任务。1.2传染病时间:10-15分钟人数:不限道具:无概述:这是一个非常独到的适用于大型团队的破冰游戏。目的:1.使小组充满活力。

2.让大家动起来、笑起来。

3.增强团队精神。准备:步骤:让大家在规定区域内围成一个圆圈。自然的,团队越大,圆圈也就越大。在圆圈中心,选择一个人作为病菌,其他人要在规定范围内躲避病菌的抓捕。被抓住的故名思议就是被传染了,变成病菌,病菌们的手要握在一起不能分开,合作一起围追堵截剩下的同学。当所有同学都被传染则游戏结束。讨论问题示例:安全:变通:1.3滚雪球时间:10-15分钟人数:大概二十个人左右,不过,人越多越具有挑战性道具:无概述:陌生人的第一次交流目的: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的小游戏准备:这个游戏适合大家互相基本不认识的前提下做。步骤:1、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或一排)

2、以一位开始,起来作自我介绍(名字、专业、喜欢的一句话)说完毕则到下一个起来,将第一个的介绍重复一遍,再介绍自己(同样是名字、专业、喜欢的一句话),第三个起来分别将第一个和第二个的介绍重复一遍,再介绍自己……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介绍完。

3、第一个再起来将所有的人的介绍重复。如果有说错的则要接受惩罚(学某种动物叫或行走、唱歌、跳兔子舞……)讨论问题示例: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记住别人的姓名,尤其是在一段时间内即将有“关系”的人安全:变通:在大部分参与活动学员已经做过《记名字》这个游戏时,我们可以变换我们记忆的内容,比如把“名字“换为“喜欢吃的水果”,但是有个前提条件:每个人都喜欢吃不同的水果,如果有相同的那其中一个人就要换第二种。1.4蒙古包时间:1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无概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适用于大型团队和强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导入性游戏。所有参与者都要依靠别人才能完成任务。目的:团队协作的要义就是:支持你的队友同时也使你得到支持。

要做到这两点需要充分地信任和全身心地参与。准备:步骤:1.团队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相互间隔一臂距离。通过一至二报数确定哪些人将向圈内倾倒,哪些人将向圈外倾倒。

2.慢慢地,根据培训师的指令,报“一”的人向圈外倾倒,报“二”的人向圈内倾倒;然后,进行交换。人们越向外倾倒,他们的体重就越需要向内倾倒的人来平衡并以此保持圆圈的形状。如果有人过多地吧他们的体重加在这个圆圈上,那么其他人就必须倍加小心。当那些冒险者明白过来他们和那些倍加小心的同伴意义在承担风险的时候,就能产生既幽默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效果。讨论问题示例:安全:变通:“蒙古包”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尾游戏。比较在培训开始阶段做这个游戏的情况,你会看到在培训结尾阶段做这个游戏时学员的倾斜幅度往往会更大。所以,你可能需要提醒他们不要倾斜得太厉害。游戏结束以后,你可以向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倾倒的全体学员致谢。1.5怪兽(团队造型)时间:5-10分钟人数:12人一组为最佳道具:无概述:为破冰类或合作类的小游戏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团队创意准备:空地步骤:1.培训师给出要求:团队要创造出一个怪兽,这只怪兽只有11只脚,4只手在上,而且全体人员必须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2.10分钟内各个小组创作自己的怪兽,10分钟后向其他组展示各自的怪兽造型,并说明创意。讨论问题示例:讨论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共识,你认为最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安全:变通:可与队名、队训、队歌等活动共同开展1.6电波速递时间:5-1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秒表概述:这个一个快速而且简单的小游戏。它可以使整个小组协同工作,并给他们带来欢笑。目的:1.增强小组凝聚力。

2.激励小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个一个快速而且简单的小游戏。它可以使整个小组协同工作,并给他们带来欢笑。)准备:步骤:1.让所有队员手拉手站成一圈。

2.随意在圈中选出一个人,让他用自己的左手捏一下相邻同伴的右手。问第二个人是否感受到了队友传递过来的捏手信号,这里我们把它称为“电波”。告诉大家收到“电波”后要迅速把电波传递给下一个队友,也就是要快速地捏一下下一位队友的手。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电波”返回起点。

3.告诉大家你将用秒表记录“电波”跑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大喊:“游戏开始!”,并开始计时。

4.告诉大家“电波”传递一圈所用的时间,鼓励一下大家,然后让大家重新再做一次电波传递,希望这次传递能更快一些。

5.让队员们重复做几次电波传递,记录下每次传递所用的时间。

6.等大家都熟练起来之后,变更“电波”的传递方向,使电波由原来的沿顺时针方向传递变为沿逆时针方向传递。

7.“电波”沿着新方向被传递几次之后,再一次让队员们逆转“电波”的方向,同时让队员们闭上眼睛或是背向圆心站立。

8.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使游戏更加有趣,悄悄告诉第一个人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电波”,而且不要声张,看看这样会带来什么有趣的效果。讨论问题示例:在这个游戏中你感受到什么?在双向传递电波时有什么感受或新的想法?安全:变通:1.7松鼠大树时间:5-1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无概述:活跃气氛目的:增加欢乐准备:步骤:1.事先分组,3人一组。2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1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其他没有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2.培训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大树;临时的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3.培训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4.培训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以扮演松鼠,松鼠也可以扮演大树,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讨论问题示例:你在团队里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有效率的完成团队任务。安全:变通:1.8系在一起时间:10~15分钟人数: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不限人数。通常情况是每个小组不超过24人。道具:无概述:这个游戏可以打破人际交往的坚冰,培养团队精神,同时使小组充满活力。目的:1.使小组充满活力。

2.让大家动起来、笑起来。

3.增强团队精神。准备:步骤: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

2.让大家都举起左手,右手指向圆心。等每个队员都摆好了这个姿势以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左手抓住同伴的右手。一旦抓住后就不许松开。

3.现在要大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自己从“链子”中解开。解开后仍要保持大家站成一个圆圈,面向哪个方向不限。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把自己解开了,但是却形成了几个小圆圈,而不是仍保持原来的大圆圈。如果你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在完成步骤2之后做一个闭环测试。随意在圈中选出一个人,让他用自己的右手捏一下同伴的左手;左手被捏的人接着用自己的右手去捏下一个对友的左手;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捏手信号”返回到第一个人的左手上。如果捏手信号传不回来,你就需要重新开始了。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闭环测试。讨论问题示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

·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安全:告诉队员们,当他们觉得被拉扯和扭曲得很难受的时候,可以暂时松开队友的手,但是必须尽快调整好姿势,重新抓住队友的手。

如果队员们身体的柔韧性不好的话,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告诉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只需要保持手的接触即可,不必一定要紧握住队友的手。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手不能自由转动所引起的各种扭曲。变通:蒙上所有队员或一半队员的眼睛。1.9征集签名时间:10-15分钟人数:不限道具:征集签名表(和队员数目相同)

每个单项的签名用纸

根据人数多少选择一个适合的空旷的场地概述:这是一个活跃气氛和保证拓展按时开展的趣味游戏目的:活跃团队气氛准备: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在培训刚开始或是在午饭以后做的破冰游戏。步骤:1、当学员陆续进入会议室的适合,给他们分发表格。

2、如果有的人特征与某一项匹配,请他/她在这一项上签名。前五项必须让五个不同的人来签名。

3、让学员围成一个大圈,你大声地喊出某一种人物特征,凡拥有该特征的人要走到圆圈的中心并且相互击掌。

4、如果某一项标有“证明”字样,那么要让符合该项人物特征的人先证明后签名。游戏的目标是争取为表格中的每一项征集到签名。讨论问题示例:安全:变通:我喜欢这个游戏是因为这个游戏允许培训师按时开始培训但又可以让迟到的学员随时加入。我多次看到这个游戏帮助无数个小到10人大到150人的团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得到最好的效果,应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修改表格的内容。例表征集签名游戏表征集签名会演奏乐器能哼唱《流行花园》主题曲(证明)有一个经常被叫错的名字上过电视有纹身因唱歌而挣过钱会讲笑话(证明)能讲两种语言(方言不算)会扣篮有一台电脑驾驶摩托车会跳交际舞(证明)得过奖品穿着有洞的袜子(证明)参加过10公里长跑发表过文章演过戏有过野营经历有自己的博客有打工经历1.10交通堵塞时间:5~15分钟.取决于参加人数的多少。人数:24人以上。道具:·给每个队员准备一块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木板后,还需富余一块。概述:这是一个能让所有队员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游戏。目的:让整个团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游戏中来。准备:把所有木板都放到地上,呈一条直线排列,彼此间距30cm。步骤:1.把整个团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如果总人数为奇数,让一个人做你的助手。

2.两组队员分别从这排方形木块的左右两边站起,每人站在一块木板上,两组相对而立。最后中间只剩下一块木板。

3.如图所示:16名队员——每组8人——中间一块闲置木板。每个人占一个方块,方块中的箭头代表各个队员应该面对的方向——所以,整个小组面向同一个方向。

4.两组将分别从这排方块的这一边走到另一边,规则如下。

5.不允许队员转身,可以向后看,但身体必须朝着游戏开始时的方向。每次各组只能有一人转身——也就是说允许转身时,每组只能有一人转向。

6.队员可以移到自己面前的空木板上,如图1:方块1上的人或者方块3上的人都可以移到方块2上。

7.队员也可以超越对手移到他们前面的方块上,但是不能后退。如图2:方块4上的人可以超越方块3而移到方块2上,而方块1上的人不能后退到方块2上。

8.队员不能超越和你面向相同方向的人,比如你只能看到他们的后脑勺,就是不能超越他们。也不允许一次穿越两个对手,到达前面的方块上。如图3,方块1,2,3上的人都不能动。

9.如果有人发现自己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所有队员必须回到起始位置,重新开始游戏。讨论问题示例:·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对问题进行拆分的?每个人都做了什么?

·谁成为小组领导了?

·整个团队运作有效吗?解决问题了吗?

·你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安全:变通:如果只开展一次游戏,可以用报纸或拿粉笔在地上画方框代替木块,效果一样。1.11贪得无厌时间:30分钟以上人数:不限道具:·一个圆环(或其他类似的东西)。

·给每个队员准备一条头巾或一个臂章(两组数目相同、颜色不同的头巾或臂章)。

·一个秒表。

·一处宽敞的运动场。概述:参加这个游戏的队员大多都是精力充沛的人。目的:1.活跃团队气氛。

2.在团队内部展开组内竞赛。准备:步骤:1.把整个团队分成两个人数相同的小组,如果总人数是奇数,可以让一个人做你的助手。

2.给每组发一套头巾或臂章。

3.告诉大家运动场的边界。

4.告诉队员们,哪个组总的控环时间先达到30秒,便可获胜。你把圆环抛向空中,游戏便开始了。第一个抓住圆环的队员享有控环权,如果他被紧跟其后的对手抓到时,必须立即停止前进,一秒钟之内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友。如果一秒钟后他还未把环传出去,裁判(也就是你)就把圆环拿走。游戏重新开始。如果两个对手都抓到了圆环,裁判也需要重新向空中抛环,开始游戏。当一个组的控环时间接近30秒时,裁判大声数数“5、4、3、2、1”,让另一组明白他们需要快速跑动控制圆环。如果队员要求采用其他规则(可行的话)。你也可以随意安排。讨论问题示例:·游戏过程中各组是如何努力获胜的?

·游戏过程中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谁是实干家?谁想办法、出主意?谁当护理工?安全:圆环或类似的东西不能太硬,它击中人时不应造成太大的伤害。可以用网球或其他冲击力低的小球代替。变通:1.根据运动场的大小,变换30秒的控球时间。

2.如果没有头巾或臂章,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区别两个组。比如队员们的衬衣、头发的颜色或者看他们的衣袖是卷上去的还是放下来的。1.12福尔摩斯时间:1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改变外观的物品概述:这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可以在培训之初开展。通过游戏来展示如果一个人缺乏观察力会怎样,并且告诉他们如何在整个培训中提高观察力。目的:向大家展示,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观察力的人。准备:步骤:1.让队员们结对儿。

2.每人仔细观看自己的搭档一分钟。

3.一分钟后,彼此转过脸去,再不能看自己的搭档。

4.每人做7处以上的外观改变,改变可以是细微的,也可以一目了然。

5.让搭档们再次相互观察,依次说出对方都做了哪些改变。讨论问题示例:·多少人能准确说出搭档所做的一切改变?

·为什么大多数队员不能马上说出所有的改变?

·如何将这个游戏与我们随后举行的培训联系起来?

·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安全:变通:1.13救生筏时间:因为这通常是团队做的第一个游戏,所以无时间限制人数:12-16人一组道具:1.5*1.5米大小的油布或帆布概述:不能有任何与地面的接触,全体团队学员必须一起站到一块小布上来目的: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准备:器械和场地步骤: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性游戏,它可以带来欢乐并发人深省。根据团队的规模,在地上放一块油布或胶合板作为救生筏。学员被告知他们的船触礁了,必须弃船。

有很多饥饿的鲨鱼很快会出现。全体团队学员必须使每个人都爬上救生筏才可能被海岸护卫队的直升机营救。直升机营救他们的必要条件是,全体学员不接触海水(地面)10秒钟以上。

加入团队的第一次尝试很容易就获得了成功,就通知学员,直升机必须返回维修。然后,将油布的一个或几个角折叠起来,激励团队再做一次。讨论问题示例:观察团队在开始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有组织安排。可以提问的问题如下:

·是否有一个大家都理解并据此执行的方案,或者只是一次源于个人努力的竞赛活动?

·是否有不同意见提出来并进行了讨论?

·团队有没有跳出任务来看问题或者考虑过最佳方法?

·解决方案怎样发现的?

·学员们对质量是否敏感,或者在10秒钟的报数时间内是否与地面有接触?

·学员们在成功完成任务后是否进行了庆祝?

·团队学员的贡献是否得到了认可?

团队的成功,无论多么小,都可以极大地激励团队学员为了共同的目标更加努力地工作。当你使用较小的油布提高难度后,要求团队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一样,其答案往往是违反直觉的:团队学员需要向外倾斜而不是向内来维持平衡。安全:变通:1.14青蛙与面具时间:15分钟人数:20人一组道具:一个丑陋的塑料面具、一个橡胶的青蛙模型

人数太多时,按照20人准备一套道具概述:这是一个引发学员发笑的小游戏。目的:缓和现场气氛准备:两个道具和场地步骤:1、让学员站成一个圈。你的左手拿着面具,右手拿着青蛙。

将青蛙递给右手边的队员,并确切地说:“这是青蛙。”

按照规定,他问你,“什么?”

你要一本正经地回答:“青蛙”。

他接过青蛙,说:“谢谢”。

然后,他与他右边的队员重复这个过程。

但是,当他右边的人问他“什么?”的时候,他不要马上回答,而是转过头来问你:“什么?”

你要慎重地回答:“青蛙”;他向那个人重复这两个字。得到回答后,那个人说“谢谢”;然后接过青蛙,递给下一个人,并说:“这是青蛙”。下一个人又问,“什么?”这个问题一个传一个最后传回到你这里。你仍然慎重地回答:“青蛙”。这个答案同样一个人转一个人地传回去,一直传到手里拿着青蛙的人那里。

2、如此这般,在每次传递青蛙的重复过程中,随着提问和回答,每个人的头部都在来回转动。现在,你可能会奇怪你左手里的面具有什么用。请注意,面具同时在以相同的方式反向传递。当青蛙遇到面具的时候,一点不夸张,你所期望的笑声就能唾手可得。

3、注意:在开始时,要和学员讲清楚如何传递物品,并不只限于青蛙,还包括面具;否则当你向左边传递面具的时候,学员都不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你也可以以破纪录的方式来激励学员,可以讲“我以前培训的20个学员(要和现场学员数字一样)用了5分17秒就完成了本游戏。我想看看咱们学校的同学能不能破他们的纪录,你们有信心吗(大声喊)?”这样,学员的注意力全都在尽快完成传递,而不是那个还没传的面具了。讨论问题示例:没什么好讨论的,只是逗乐、放松的游戏。安全:变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临时找两个物品替代“青蛙和面具”,比如“和工牌”、“签字笔和手表”等等。1.15测试题时间:15分钟人数:若干人,可以全体学员参与道具:和参与学员人数相同的《测试题》复印件、相同数量的笔或由学员自己携带概述:这是一个测试按指令做事的一个小游戏。目的:用幽默的方式指出,人们往往做不到阅读指令并且按照指令的要求去做。准备:步骤:1、给每位参与者发一份集合测试题。请™把试题正面朝下扣在桌上,直到每人都拿到试题。

2、说明这次测试有时间限制,答题时间最长为3分钟,除此之外不要再做进一步的指示,然后说:“好了吗?预备,开始!”讨论问题示例:你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

你认为平时你是否像这次测试的行为出现?未听清楚要求或搞清前提就开始做事?安全:变通:测试题附后页集合测试题(限时:3分钟)你能否按照指令做?在做之前通读下列说明。把你的姓名写在这张纸的右上角。在第二句话中的“角”字上画一个圈。在这张纸的左上角画五个小正方形。在每个正方形上打一个×。在每个正方形上画一个圈。在第五行下方签上你的姓名。在你的姓名后,写上“是,是,是”。在数字7上画一个圈。在这张纸的左下角打一个×。在你刚打的×上画一个三角形。进行到这一步后,请大声喊出你的名字。如果你认为迄今为止你一直在认真仔细地按照指令去做,请大声喊出:“我是的!”在纸的背面,算一下6950+9805是多少。在你的答案上画一个圈。用你通常说话的声音,从10数到1。在这张纸的顶端,用笔戳三个洞。如果你是第一个进行到这一步的,大声说:“我是第一个进行到这一步的,在以下的指示中我是领先者。”大声说:“我差不多要做完了。我是按照指示做的。”既然你已经仔细通读了全部要求,请只做第一句和第二句要求你做的事。你在做之前是否通读了全部说明?注意:请保持安静,看其他人怎么做。1.16呼啦圈行动时间:5-10分钟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12~16个人组成的小组。道具:两个呼啦圈。1个秒表。·1个哨子。概述:目的:培养整体观念。准备:步骤:1.把队员们分成若干个由12~16个人组成的小组。2.让每个小组都手拉手、面向圆心围成一圈。3.等每个小组都站好圆圈、拉好手之后,任意选一个小组,让其中两个队员松开拉在一起的手,把两个呼啦圈套在其中一个队员的胳膊上,让这两个队员重新拉起手。对其他小组做同样处理。4.现在,让各个小组沿相反方向传递两个呼啦圈。为了把呼啦圈传过去,每个队员都需要从呼啦圈中钻过去,如主图所示。两个呼啦圈重新回到起点后,本轮游戏结束。5.吹哨开始游戏,同时开始用秒表计时。6.第一轮游戏结束后,祝贺大家成功完成任务,并通报各小组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重新开始一轮游戏,并告诉队员们这次要求大家能更快一些。反复进行4~5次呼啦圈传递,确保队员们知道他们需要一次比一次快。

讨论问题示例:1.们在游戏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2.样分析问题的?3.过程中有无领导者或教练员产生?4.些因素有助于成功完成游戏?5.些因素使完成任务变得更加困难?6.没有确定出比较现实的目标?

安全:变通:二、信任模块在培训的开始阶段安排一两个建立团队内部相互信任的游戏是比较明智的。信任不仅取决于我们所说的话,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的所作所为。当你亲身体验到某人的所作所为是值得信任的,也就是说让你觉得可以依靠,那么这种信任关系将会在你和他接触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体现。2.1疾风劲草时间:20-25分钟人数:8-12人道具:无概述:是一个建立相互信任,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的很好的游戏目的:队员之间建立信任,团队建设初级阶段准备:要先练习正确的保护姿势:抬起双手,两脚分开,一只在前,一只在后,膝盖弯曲,眼睛看着需要保护的人,确保能用双手扶住他不让他倒地。

倒下人的姿势:双手在胸前交叉后紧握,然后向下向内翻转至胸前。步骤:由队员肩并肩围成一个紧密的圆圈。每个人都摆出正确的保护姿势。一个人站在圆圈的中间,两臂交叉、双膝绷紧,看着周围的队友,大声地问他们是否准备好了接住他。

在得到大家坚定地回答后,中间的那个人闭上眼睛大声说“我倒了!”然后身体笔直地倒向人们伸出的手上。温柔地(当参与者为年轻人时尤其要强调这一点)将这个人沿着圆圈转一圈。

当中间的人信任大家并允许大家这样做的时候,脸上必定会洋溢出幸福的微笑。一分钟后,中间的人会被大家扶起站正,然后回到圆圈中。

当遇到如下情况时,应该立即叫停:动作过于粗鲁、置中间人于不顾的过分玩笑、转的太块、注意力不够集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学会相互关心,用别人期望你对待他的方式那样去对待他。如有任何情感上的或身体上的不安全因素出现,应该毫不犹豫地阻止。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说出你的感受和想法。当然,“什么方法是无效的?”这样经典问题可以帮助团队评估™的行为及其对他人的影响。讨论问题示例:信任是凝聚团队的粘合剂。是否每个团队成员都觉得足够安全,并为此提出什么要求或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大家是否相互关心,是否相互信任,团队在这个游戏中的表现最能说明问题。

重点关注建立信任的态度和行为,由此可以引发一个内容丰富的回顾,并为此后的培训定下一个基调。安全:关注每个人在圆圈内转圈时的情况变通:2.2潮起潮落时间:15~20分钟,取决于参加人数的多少。人数:不限,但至少20人左右。道具:无概述:这是一个无需任何道具的信任游戏。目的:1.增进团队信任。

2.使队员们发扬团队精神协同工作。

3.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准备:步骤:1.整个团队分两列纵队站立,两列队员要肩并肩站齐,彼此尽量靠近。如果队员总数是奇数,让其中一名队员做你的助手。

2.选队列前面一名队员作为“旅行者”,让队员们把这位“旅行者”举过头顶,沿他们排成的两列纵队,传送到队尾。这是一个能真正体现“人多力量大”的例子。“旅行者”到达队尾,后面几个队员举着他的身体下落时,应保证他的双脚安全着地。强烈建议:传送人时脚朝前(与图片相反)讨论问题示例:·你们对游戏的最初感觉是什么?

·游戏结束后感觉如何?

·当你被别人举着传送至队尾时,感觉如何?安全:必要时多安排一些监护员,这完全取决于参加游戏的团队组成状况。变通:如果参加人数较少,让队列前面的队员传送“旅行者”后,立即移动到队尾。这样也能使“旅行者”转移到预定地点。2.3南辕北辙时间:15~3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每个队员)

·每两个人一个眼罩或手帕。概述:这是一个在队友之间建立信任的绝妙游戏。目的:1.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培养团队精神。准备:步骤:1.让大家互相结为搭档。

2.每组搭档发一个眼罩。

3.把大家带到场地的一端,在场地另一端选一个物体作为目标。

4.每组搭档中一人蒙上眼罩,另一人跟在身后,防止他绊倒或撞上某些障碍物。但是他不能给蒙眼睛的搭档指路或做任何暗示告诉他该向哪里走。当蒙住眼睛的搭档觉得到了那个目标停下来时,两个人都停下,取下眼罩,看距离最终目标到底有多远。

5.两个搭档转换角色,重复游戏,直到所有人都蒙过眼罩为止,询问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队员距离最终目标那么远。

6.给每组搭档再发一个眼罩。让他们仔细观看前方的目标后,都蒙上眼罩,挽着胳膊或携手一起走向目标。一定要用相机给他们拍些大特写,留作纪念。

7.当他们发现两个人的行动并不比单个人好多少时,建议所有队员联合起来尝试一次。让大家仔细观看目标所在地之后,都蒙上眼罩携同向目标进发,队员们感觉到达目标后全部停下。

8.当所有队员都停下后,每人都指向自认为目标所在的方向。同时,用另一只手拿下眼罩。

9.现在向大家解释为什么这个游戏叫南辕北辙——这是因为放在极地的指南针可以指向很多方位作为南方。谈到这个游戏,虽然每个人对目标在哪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比前面的单个人或一组搭档还是更能接近目标。讨论问题示例:·为什么最终整个团队比单个人或一组搭档更靠近目标?安全:保证地上没有障碍物绊倒队员。变通:队员们倒退着走向目标2.4缓冲墙时间:15~20分钟,取决于参加人数的多少。人数:8~16个道具:·一个眼罩。

·一面坚固的平壁(建筑物的一面墙或者一排汽车)。概述:这是一个简单游戏,用于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目的:提高小组成员间的信任水平。准备:步骤:1.选择一块平整的草地,里面没有障碍物,以防绊倒蒙着眼罩的志愿者。

2.所有队员背对墙壁(或其他坚固物体),站成一排,队员间隔一臂距离。

3.选两名志愿者,让其中一个人蒙上眼罩。

4.解释游戏规则。让没有蒙眼罩的志愿者把蒙着眼罩的搭档带到距离墙壁十米远的地方,面向沿着墙壁站立的那排队员,然后让蒙眼罩的人向前走。

5.蒙着眼罩的志愿者要摆出“缓冲”姿势,即向前伸出双臂,小臂向上弯曲,手掌向外,手的高度与脸齐平。在发生意外碰撞时,这种姿势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对身体上半部分的伤害。

6.紧靠墙壁站立的那排队员要保持完全静止和沉默,此外,还要防止蒙眼罩的人撞到墙上——换句话说,当那个蒙眼罩的人靠近队伍时,他们要抓住他,不能让他触及墙壁。

7.两位志愿者前进时,没蒙眼罩的人充当监护员。他们不能靠的太近,但也要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之内,以便蒙眼罩的人快摔倒时能及时被扶住。一切就绪后,告诉蒙眼罩的人向墙壁走去,同时摆出“缓冲”姿势。

8.墙边的人抓到蒙眼罩的志愿者之后,大家依次交换角色,保证每个人都蒙一次眼罩,做一次监护员。

9.第一轮游戏结束后,重复一次。讨论问题示例:·游戏过程中,队员们对蒙着眼睛走路有何感想?

·在第二轮游戏中,大家是不是感觉更自如了?为什么?

·监护员对自己的作用有何认识?

·实际工作中,如何使团队成员更能相互支持?

·当前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相互支持?如何克服它?安全:让蒙眼罩的人摆着“缓冲”姿势走路,同时,监护员要保持警惕。变通:让两个蒙眼罩的志愿者同时朝墙壁走去,看谁最先到达。第一轮游戏结束后,可以在第二轮游戏中如此安排而不必重复前者。2.5捆绑行动时间:20-40分钟,取决于参加人数的多少。人数:8~20个。道具:·一根30米长的绳子(能够把整个小组捆五圈)。

·一条小路。约100米长,取决于障碍物设置的困难程度。概述:这是一个放松性的游戏,鼓励队员更好地相互了解并信任。目的:1.使队员们更加融合信任对方,并且愿意参与到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中来。

2.让队员们从队友身上学到东西。

3.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准备:选定路线。事先把彩色飘带绑在树干或较低的树枝上,标出路线。如果团队能够沿路克服一些障碍,比如一颗倒下的大树,或者楼梯中的一段台阶,游戏将更有乐趣。步骤:1.所有人都站好,靠近,整个团队挤作一团。

2.把绳子绕所有人捆五圈后扎紧,以不妨碍他们运动和呼吸为宜。

3.整个团队沿着指定的小路前进。

4.他们沿着小路前进时,每个人都要展示自己独特的,或曾经参与过,引以为豪的才能或经历。告诉大家,当他们到达终点时,你将随意挑选队员转述别人讲过的话。这样他们就能更加注意去倾听别人。讨论问题示例:·游戏结束后,你发现别人有什么才能?而这些才能以前你并不知道。

·对于团队创新,你有何认识?安全:密切注视每一个人,保证他们不被绊倒。如果一人不慎摔倒,整个团队就有可能倒下,紧束的绳子有可能伤及他们。变通:1.如果事先没有时间标出路线,可以口头告诉他们。或者你在前面带路,让他们跟上。

2.如果你确实想给团队一些挑战,可以蒙住他们的眼睛开展游戏,同时多安排几个监护员。三、沟通模块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升团队的信任度。团队中的学员对彼此的价值观与人生经历了解的越多,相互间的理解就越深,而这种理解可以进一步神话相互间的联系与信任。3.1文化冲撞时间:15-20分钟人数:12-16人道具:无概述:出席一次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参加的聚会或交流活动。目的:提升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学会用他人的方式进行沟通

了解信息传递的平台不仅有语言,还包括行为习惯准备:步骤:1、将团队分成4个小组。比如,将一个12人的团队分成每组3人的四个小组。然后分别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不知任务时不要让其他小组听到。每个小组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小组的文化准则,而且他们没有意识到其他小组是不遵循这一准则。

2、事实上,这些准则在各个团队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他们几乎没法意识到这些准则只是他们自己所独有的。这些不同的准则是:

一个小组回答任何问题时都要等待7秒钟后再作答,无论是多么细小琐碎的问题都一视同仁;哪怕提到一点点回答问题,均被视为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

一个小组要求对话时保持20厘米的个人空间,如果在对话时与他人的距离超过20厘米意味着对他人的不尊重。

一个小组要求任何性质的个人对话都应保持1米的个人空间,保持这种距离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标志。

一个小组在与他人对话时从不看对方的面部,而注视对方的脚表示对他的认可。

3、当每个小组都知道自己的文化后,将4个小组混合到一起,然后有培训师选择一个普通的话题让他们进行交流。交流过程可以持续5-10分钟或者在讨论的激烈程度开始减弱时叫停。如果是一个大型团队,就应分组讨论不同的话题。比如,一个小组讨论“周杰伦”,另一个小组讨论“QQ”。讨论问题示例:这个游戏可以加深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冲撞,同时验证了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理解万岁。让每个小组围圈而坐,问他们一些问题:例如:

·与一个等待7秒钟后才回答问题的人交谈是一种什么感觉?

·必须等待7秒钟后再回答问题是一种什么感觉?

·你注意到了什么?

·你怎么做出反应?

·当他人表现出一种我们不理解的行为方式时,我们会如何评价他们?

文化冲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发现文化准则和自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沟通能力的。非语言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无论我们说什么,如果我们忽视了“如何”传递信息的准则,那么发送出的信息与接收到的信息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安全:变通:3.2谈判方阵时间:时间由培训师控制人数:不限道具:无概述:所有小组达成一致目的:让所有受训者认识输赢与双赢

了解沟通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还包括肢体语言准备:无步骤:1、将所有小组集合到一起。如果是一个较大型的团队,你可以将其分成四个小组。让四个小组以你为中心,围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宣布:每个小组代表一家公司里的不同部门,公司的董事长给各部门下达一个任务—达成一致。

“一致”的定义为,四个小组在同一时间展示同一个姿势。每个小组有几分钟时间在小组范围内商量向其他小组展示什么姿势。当培训师给出信号,各小组就同时展示他们的姿势。所有小组的一次共同的展示算为一轮。需要几轮才能达成一致,完全取决于整个团队的表现。

2、讲解规则:

在讨论和展示阶段,小组和小组之间不得交谈。

当所有小组展示同一动作时,视为达成一致。

每轮展示之间有1分钟的讨论时间。

如果一致不能达成一致,那么究竟要做几轮就取决于培训师的耐心。讨论问题示例:我观察过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做整个游戏的效果。根据我的经验(且不作为结论),在团队建设活动的结尾阶段做整个游戏收效最大。你可以在小组或整个团队总结了他们在这次团队建设活动中的收获之后引入这个游戏。这样做既秉承了体验式学习的原则,又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检验他们是否能将学习所得融会贯通的机会。

如果你在培训中期做这个游戏,就应该准备足够的时间让各个小组在整个团队讨论结束之后再做一次充分的总结。如果团队不能达成一致,尤其是在某些固执己见者表现出傲慢和不愿妥协的时候,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相关问题:

·有什么情况发生?

·你们是否获得了成功?

·其他小组是否获得了成功?

·对其他小组在完成这个任务中的做法,你们做出了什么反应?

·你们是如何诠释其他小组的非语言行为的?

·发出的信息是否与收到的信息一致?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否有更改?安全:变通:3.3背靠背时间:15-2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纸、笔(和队员数量相等,并适当多几个)一个图形—可以复制本活动提供的图形,或者自己画一个,图形一定要简单。如下图。概述:帮助你的搭档画出你所持有的图形,前提是他不能看到这个图形。目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沟通训练。准备:步骤:1、将团队成员两两配对,然后让他们背靠背而坐。给其中一个队员一个本子或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给另一个队员一张画有一个图形的纸。持有图形的队员在不让另外一个队员看到图形的前提下指导他\她将图形画出来。

2、可以使用符号和比喻来形容这个图形,但是不能运用几何术语对图形进行描述。比如,你的图形是一个套着一个圆的正方形,那么你在描述时就不能使用“圆”和“正方形”这两个词,但是可以用箱子或橘子形状的这类词来描述。到规定的时间后,让他们将画出的图形和原始的图形进行对比,并讨论为何会得到这个结果。讨论问题示例:·你的搭档说的哪些话是有助于你画图的?

·你是否向你的搭档提问过或者告诉过他\她哪些信息对你画图是有帮助的?

·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些非常重要的沟通无法通过面对面来进行,你如何能确保你得到的结果正是你想要的?

·给另外一个人指导时,你如何检验对方是否理解?

·一个好的指导者具备什么特点?安全:变通:如果可以的话,双方互换角色,开始画一种新的图形;如果进行互换,则共计35分钟结束。(此图可放大)3.4无言的结局时间:45分钟人数:8-15人道具:一根长8-10米的粗树干(固定在地面)或类似的台阶,也可利用凳子摆成一个十米长的低台眼罩或手帕(大于队员数目)概述:这是一个团队成员间相互了解,促进沟通能力的游戏目的:1、促进成员间的再认识;

2、让队员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沟通;

3、学会建立游戏规则,明白规则在做事中的意义。准备:游戏开始前,确认场地或圆木,建议在室外。步骤:1、队员在经历过前面的游戏后,对其他人也有了初步认识,这个游戏进一步增进队员间的认识;

2、全部队员没有规则地站上圆木,然后,告诉他们,接下来我们要在30分钟内完成三次转换位置,每一次的难度有所增加,每完成一个阶段均需由队长给培训师指示“我们完成了”,由培训师检查团队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

3、首先要求全部队员从头到尾报数(名义上是点数,但实际是最后一次转换会用到,不可以提醒队员,培训师应记录队员的初始顺序)。第一次转换:全部队员按照个子大小进行排序;第二次转换:全部队员在不允许讲话的条件下,按照年纪大小进行排序;第三次转换:按照初始顺序排列,并且全部队员不允许讲话,同时戴上眼罩。

4、每次转换结束,团队自行决定讨论时间,计入规定时间内;培训师检测时间也可计入。讨论问题示例:·队员在条件受限的情况,如何进行沟通?

·我们在沟通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的?

·谁提供了好的沟通方法?安全:注意在圆木上操作时,尤其是队员全部蒙眼时,队员的安全问题,不要伤及脚踝;

如果是在凳子摆成的低台上,则要注意如果是有椅背的凳子,那队员不稳定时导向有椅背一侧比较危险变通:变换位置的规则:只要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就可以了,但最好是队员之间不太熟悉的内容。3.5跟着感觉走时间:15分钟人数:10-16人道具:2个眼罩

一个4*4平方米的空旷场地概述:这是一个告诉我们积极的沟通在团队中的能动性有多大的游戏。目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教会队员应学会用鼓励的方式进行沟通准备:编制行进规则,行进步子不能小于15步,举例(前前后下上右右左上上后前下左后)步骤:1、从团队中选出2个志愿者;

2、讲解游戏规则:2个志愿者根据已知的步行规则(规则只是前、后、左、右、上、下)行进,第一个志愿者的规则是只要走正确一步,其他队员则以鼓掌表示“你走对了”,如不正确则志愿者继续尝试其他方向,听队员的表现来判断是否正确,直到完成全部行进步伐;第二个志愿者的规则是只要走错一步,其他队员则以“嘘”或“唉”声来表示“你走错了”,如果走对了,则其他队员不发出任何声音,志愿者可继续尝试下一个步伐,直到完成;每个志愿者的时间是5分钟,不管完成与否,3分钟结束。讨论问题示例:·队员在鼓励中,是否表现轻松?

·在批评环境下的队员是否举步维艰?什么感受?

·为什么受批评的队员要比受鼓励的队员行进时间短?

·日程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应对同学的努力?安全:变通:3.6十字路口时间:20分钟人数:不限道具:四个各写有一个词语的标牌概述:这是一个互相讨论的游戏,首先你要选择你最认同的词语。目的:更深入地了解团队成员,学会去欣赏不同的风格准备:步骤:1、把下面四个词语写在白板上:结构、关系、意义、行动

2、要求参与者选择他们最认同的一个词语。当每个人选定了一个词语之后,要求他们按相同的爱好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他们为何选择这个词以及这个词与他们的生活、工作、理想有什么样的联系。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讨论问题示例:这四个词语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具有的四种不同的择业倾向。认为秩序和组织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人,往往倾向选择类似军人这样的职业。认为寻求发展与维持人际关系是人生重中之重的人,经常会从事培训或者销售这样的工作。看重探索与追求事物本质的人,一般会选择在工程或自然科学领域发展。那些把付诸行动作为首要原则的人就会选择赛车这种职业。

即使团队成员对这些指标都不是太熟悉,这四个词语也能激发他们就人们如何择业进行一次有益的讨论。通过提问以下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一句古老的谚语:“多元化并非浅尝辄止”。

·是否有人因为其他小组表达的倾向感到惊讶?

·你与哪个小组的人一起工作效果最好,为什么?

·为什么你选择了那个词语?

·你选择的那个词语是否体现了你为人处世的方式?

·你任务在哪个小组中工作最有挑战性,为什么?

·你会问其他小组什么问题来加深你对他们的思维方式的理解?

我们很容易把他人看作和自己有相同行为倾向的人,只是没自己完美。但实际上,优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无法预测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当你对一个人的来历以及他/她的行为方式有所了解以后,你就不会再觉得他/她的所作所为那么不可理喻了。安全:变通:四、团队模块团队游戏通常是整个团队解决一个问题,宜安排在团队成员通过几个铺垫性的游戏或者破冰游戏得到放松之后,并且通过几个建立信任的游戏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信任和达成了团队行为准则方面的共识之后进行。换言之,当团队有了一定的凝聚力或自信心之后,再来做更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型的游戏是比较恰当的。4.1寻觅古城时间:1小时以上人数:8~12人道具:·给每个队员准备一个眼罩。

·一条长200米至1公里的林间小道。概述:这个游戏能增进团队信任,最好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树林里进行。这样,队员们不仅能回归自然,还能享受天籁之声。目的: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准备:在一个群鸟栖息的茂密树林里,选一段林间小径。沿路设置一些障碍,比如一些树枝或者一段干涸的河床(河岸不能太陡),游戏将更加有趣。步骤:1.如果有必要,让你的助手主动给队员们准备一顿美餐或者让他们做监护员。

2.所有队员都蒙上眼罩,一直蒙着眼睛,直到游戏结束为止。同时你要作为监护员,始终和他们在一起。如果有人遇到困难,随时都能找到你。

3.队员蒙好眼罩后,你开始致开场白:

你们组属于古音乐城探险队的一部分,据说古城位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调查研究后,你们找到了一个能带大家到达迷城遗址的向导。通过翻译费尽周折地解释,那位向导才相信你们的探险是多么重要,并且同意带你们去古城。传说,古城的地面上到处散落着金币和珍贵的宝石,并且宣称如果任何宝物被带出城外,灾难将降临到全城人民的身上。因此,只有大家都答应蒙上眼罩,以后不会再找这条路,向导才同意带路。向导不信任你们的翻译,他不能和大家一起去古城。你们和向导的语言不通,因此不能和他作口头交流。但是,可以发出其他声音或者声响来表达意愿。向导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准备好,确保整个团队安全到达古城!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4.解答完所有疑问后,拍拍一个队员的肩,示意他摘掉眼罩,跟你走开,不让其他人听到你们说话。告诉这个人他将充当向导,负责带领整个团队安全到达目的地(告诉他终

点在哪里)。队员之问不允许说话,但是可以吹口哨、拍手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同队友进行交流,并且每次交流时只能用手碰一名队员。

5.把他带回队伍中,告诉队员们向导来了,准备出发。行进中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因此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

6.行程结束后,准备好咖啡或者午餐,给大家接风。如果你的帮手较多,让他们提前出发去准备,如果能野炊,将妙不可言。休息之后,让队员们原路返回,让他们看看走过的路,确认一下沿路的声音都是从何处而来。讨论问题示例:·蒙着眼罩走路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游戏过程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们信任那位向导吗?

·整个队伍蒙着眼罩前进时,那些排在队尾的人有何感受?

·在整个行进过程中,你们之间的信任水平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安全:游戏过程中至少安排2位监护员,并且他们要始终保持警惕,防止队员发生不测。因为行进过程中,队员们绝对信任向导,即使他把队伍带到悬崖边,队员们也会径直走过去的。变通:要求向导在游戏过程中不能碰任何人,并且要在开场白中解释一下,这跟宗教信仰有关或者出于健康原因考虑。总之,要发挥你的想象力。4.2他的授权时间:30-40分钟人数:10个人为一组最佳道具:眼罩6个,20米长的绳子一条及空地概述:目的:让队员体会及学习,作为一位主管在分派任务时通常犯的错误以及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