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_第1页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_第2页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_第3页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_第4页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质量和密度(答案解析)1.(2018?菏泽)以下数据最凑近生活实质的是()A.一般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8m/sB.一名一般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45g【解析】第一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照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消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吻合生活实质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m/s≈1.1m/s

左右。故

A不吻合实质;B、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0.05t

左右。故

B不吻合实质;C、中学生张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体18cm,一支铅笔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0.18m左右。故C不吻合实质;D、10个鸡蛋的质量大体1斤,而1斤=500g,因此一个鸡蛋的质量在45~50g左右。故D吻合实质。应选:D。【谈论】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计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表示图,依照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以下解析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拥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表示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若是没有水的失态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解析】(1)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地址,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依照图象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2)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3)由于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杂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4)水在

0℃~4℃之间拥有热缩冷胀的失态膨胀现象。【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

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

A正确;B、在

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

0~4℃范围内,水拥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C、由于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杂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D、温度不同样的水密度不同样,密度大的水下沉终究部,而基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基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地址,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全部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若是没有水的失态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确。应选:C。【谈论】此题主要观察水在0~4℃范围内,热缩冷胀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3.(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D正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

.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地址【解析】依照质量的看法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因此可知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地址都没关。由于当物体的形状、状态、地址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质量是不变的。应选:A。【谈论】此题主要观察学生对质量看法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对基础看法的观察,难度不是很大。4.(2017?烟台)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以下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判断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量。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获取同样质量的液体。解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解答】解: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能够完成。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能够鉴别金戒指的真伪,能够完成。③取一小段铜导线,能够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够完成实验。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尔后和铜的密度比较,能够完成实验。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能够完成。应选:C。【谈论】此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英勇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5.(2017?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解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够得出的结论是()t/℃012345678ρ/kg?m﹣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999.853A.水在4℃时密度最大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高升,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解析】将0~8℃分两个阶段解析:0~4℃,4℃~8℃,尔后依照表格中温度对应的密度数值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

4℃时密度为

1000.00kg/m

3,在

0~3℃,5℃~8℃时的密度数值都小于水在

4℃时密度,故能够得出水在

4℃时密度最大的结论,故

A不吻合题意;B、水的温度在

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

999.84

~999.90~999.94

~999.97~1000.00,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

B不吻合题意;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高升,密度数值由999.97~999.94~999.90~99.85,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C不吻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知,表格中记录的是在0~8℃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变化较大,因此不能够利用水密度的变化趋势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这一结论,故D吻合题意;应选:D。【谈论】此题经过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主要观察了学生的数据办理能力,难易程度适中。6.(2017?莱芜)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谈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合适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节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以下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序次最合理的是()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⑤⑥①D.③④②⑥【解析】盐水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实验中还要考虑误差,由此解析解答。【解答】解:若将烧杯内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沾有盐水,使测出的盐水体积偏小,可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盐水倒一部重量筒测体积,再测剩下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两次质量差即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再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大小。因此合理的步骤温序次为:②③④⑥。应选:B。【谈论】此题主要观察的是液体密度的测量中实验操作步骤问题,重点是要尽量减小实验中误差。7.(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必然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同样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样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样D.不同样物质的密度必然不同样【解析】从表中能够得出信息,物质诚然不同样,但密度可能同样,固体物质的密度不用然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用然同样,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依照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解答】解: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B、体积同样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依照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样。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应选:C。【谈论】此题观察密度特点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重点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适用的数据。8.(2016?德州)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地址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石块的质量是46.8gB.石块的体积是18cm3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以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解析】(1)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整体积减去水的体积,依照ρ=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正确;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33333,故B正确;20cm,水和石块的整体积为38cm,石块的体积V=38cm﹣20cm=18cmC、石块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D错误。应选:D。【谈论】此题主要观察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9.(2016?莱芜)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分别描绘出了

m﹣V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V,则m<m乙D.若m=m,则V<V乙甲乙甲甲乙甲【解析】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依照图象即可比较体积同样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同样时两者的体积关系,进一步依照密度公式比较两者的密度关系。【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当两物质体积V同样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当m甲=m乙时,V甲<V乙,故D正确。应选:D。【谈论】此题是一道图象题,观察了学生解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9.(2018?菏泽)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以下列图,石块的质量是27.2g,石块的体积是10cm3,石块的密度是2.72g/cm3。【解析】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由此读出石块质量;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与水的体积减水的体积,由此获取石块体积;依照公式ρ=计算石块的密度。【解答】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5g+2.2g=27.2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是30mL,水和石块的整体积是40mL,3因此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小石块的密度:ρ==

=2.72g/cm

3。故答案为:27.2;10;2.72。【谈论】此题是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观察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要注意读数时先明确分度值。10.(2018?淄博)两个完好同样的瓶子装有不同样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以下列图。则甲瓶液体质量

等于

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

小于

乙瓶液体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析】(1)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据此解析左右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大小即可;2)由图得出瓶中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解析密度大小关系。【解答】解:1)原来天平的横梁已平衡,放上装有液体的两瓶子后,此时的游码归零,横梁依旧平衡,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即两个瓶及瓶中液体的总质量同样;由于两个瓶子完好同样(两瓶子的质量同样),因此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2)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同样,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由ρ=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答案为:等于;小于。【谈论】此题观察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由图得出质量和体积大小关系是重点。11.(2018?枣庄)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烧杯中质量为63g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以下列图,盐水的体积是33偏大(选填60cm,则盐水的密度是1.05g/cm,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将“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得体积偏小,因此密度偏大。【解析】由图读出量筒的示数,由ρ=计算盐水的密度;测量结果的大小受质量与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从步骤的序次中解析可否对这两个量的测量产生了影响。【解答】解:3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2mL,盐水的体积:V=60mL=60cm,因此盐水的密度:ρ===1.05g/cm3;解析实验的步骤能够看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不能防范地会有残留的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变小,因此采用这种测量方法获取的结果将偏大。故答案为:60;1.05;偏大;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造成测得体积偏小,因此密度偏大。【谈论】此题观察了量筒的读数和密度公式的运用,还观察了实验中误差的解析,同时告诉我们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应在设计步骤时考虑到尽可能减小误差的方法。12.(2018?德州)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治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搬动,测出牛奶密度为1.224×103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质密度偏大。【解析】(1)调治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方向的反方向搬动;2)杯中牛奶的质量,应用图中杯与牛奶的总质量减去图中空杯的质量。牛奶的体积可由图读出,牛奶的密度可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得出;3)将玻璃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测量体积时,有部分牛奶会沾在杯壁上,以致量筒中牛奶的体积略小于玻璃杯中的体积,由ρ=能够看出,测量体积值偏小,牛奶密度偏大。【解答】解:(1)天平调治横梁平衡时,指针向左偏转,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治;(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52.4g。烧杯的质量为30g。那么倒入量筒中的牛奶的质量为122.4g。牛奶的体积为100cm3,牛奶密度为:ρ===1.224g/cm3。3)先测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后,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有些牛奶沾在烧杯壁上,则体积测量值偏小,依照密度公式ρ=知测得的牛奶密度偏大。故答案为:右;1.224×103;大。【谈论】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天平、量筒的读数是基本要求,同时,合理的实验序次能够减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13.(2017?枣庄)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石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搬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治,直到天平平衡。测量时,小红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搬动砝码的地址,天平平衡时砝码的使用情况和游码的地址如图,则石块的质量为74.4g。【解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治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针右偏左调、左偏右调;(2)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解答】解:(1)测质量前,第一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右搬动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石的质量m=50g+20g+4.4g=64.4g。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右;74.4。【谈论】此题观察天平的正确使用,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要遗漏砝码,游码所对刻度以左侧为准。14.(2017?济宁)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1.15×103kg/m3,尔后观察了盒上注明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200mL。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后,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g151.3g227.3g【解析】整盒酸奶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喝掉酸奶的质量,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得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所加水的质量,依照

V=

求出所加水的体积即为喝掉酸奶的体积,依照

ρ=

求出酸奶的密度,盒上注明的净含量即为酸奶的总质量,依照

V=

求出酸奶的体积。【解答】解: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m=m1﹣m2=238.7g﹣151.3g=87.4g;由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m水=m3﹣m2=227.3g﹣151.3g=76g,由ρ=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V=V水===76cm3,酸奶的密度:ρ===1.15g/cm3=1.15×103kg/m3;由盒上注明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质量m总=230g,则酸奶的整体积:V总===200cm3=200mL。故答案为:1.15×103;200。【谈论】此题观察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喝掉酸奶和整盒酸奶的密度相等,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14.(2018?东营)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谈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合适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ρ(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序次是BCAD(只填写序号即可)。(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3)在用调治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地址以下列图。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取下最小的砝码,搬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解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5)请结合(4)中的解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满。【解析】(1)测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合适液体倒入量筒,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读出体积为V,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已知液体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获取液体密度。3)若最小的砝码不能够使天平平衡,则应取出该砝码,经过搬动游码来使天平平衡;4)在测量液体质量时由于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以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5)依照(4)中的解析方案,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满。【解答】解:(1)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正确的过程是:B.将合适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因此正确的实验序次是BCAD,(2)待测液体的质量m=m1﹣m2,液体密度ρ==。3)由图知,加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取小该砝码,并向右合适搬动游码使横梁平衡;4)所测液体的体积正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由于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以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质值偏小。(5)①将合适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节余液体的体积V2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故答案为:(1)BCAD;(2)ρ=。(3)取下最小的砝码,搬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2分)4)所测液体的体积正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由于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以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质值偏小。5)①将合适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节余液体的体积V2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谈论】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时观察液体密度的几种测量方案,使学生明确烧杯壁粘液体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从而锻炼了学生思想能力,是一好题。16.(2018?烟台)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一:1.调治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在烧杯中倒入合适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m24.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5.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方案二:1.调治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3.将烧杯中的合适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4.测出烧杯和杯中节余液体的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方案三:1.调治天平平衡2.将合适的液体例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4.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5.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1)请观察图,简要说明调治天平平衡的步骤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3)解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一种方案最合理【解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治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实验目的是测量液体的密度,基根源理是ρ=;3)测量值偏大或偏小,从质量m的测量和体积V的测量解析。【解答】解:1)调治天平平衡的步骤: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治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液体的密度,基根源理是ρ=;方案一:液体的密度ρ液==;方案二:液体的密度ρ液==;方案三:液体的密度ρ液=═;(3)方案一: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以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依照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方案三: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以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依照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方案二防范了一和三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二较合理。【谈论】此题观察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重点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住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17.(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以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地址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73.4g;(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地址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40mL;(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节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0.81×103

kg/m3(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大(选填“大”、“小”或“不变”)。【解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3)依照公式ρ=进行计算液体的密度。4)依照密度公式可知,油的质量真实,体积偏小,则测出油的密度偏大,依照实验步骤,据此解析答题。【解答】解: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20g+3.4g=73.4g,3(2)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73.4g﹣41.0g=32.4g;该食用油的密度ρ===0.81g/cm(4)由实验步骤可知,所测量的油的质量

3=0.81×103kg/m3;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以致所测食用油体积V偏小;由ρ=可知所测油的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73.4;(2)40;(3)0.81×103;(4)大。【谈论】天平的调治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密度测量必定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测量序次的合理安排,将影响到误差的大小,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18.(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

1.15g/cm

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合适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烧杯内壁粘有液体因此体积V偏小。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地址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治。②往烧杯中倒入合适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9.8g(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节余盐水的质量为15g;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12g/cm3。(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连续向盐水中

加盐

(选填“加盐”或“加水”)

。【解析】(2)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得的盐水体积V偏小,但质量正确,因此密度变大。3)调治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搬动平衡螺母;若指针指针分度盘的中线的右侧,需要向左搬动平衡螺母。依照指针的地址确定平衡螺母的搬动方向;依照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能够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求得盐水的密度。(4)若是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若是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解答】解:(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因此体积V偏小,依照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3)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5g+4.8g=59.8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59.8g﹣15g=44.8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3V=40mL=40cm,盐水的密度ρ====1.12g/cm3;(4)由于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故答案为:(2)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因此体积V偏小;(3)左;59.8;1.12;(4)加盐。【谈论】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除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外,更要注意如何安排实验的步骤才能更有效地减小误差,并能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19.(2017?德州)实验室有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1)一组采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②把金属块吞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ab、向右(选填“左”或“右”)调治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0cm3;c、取出量筒中的金属块直接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搬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

2乙所示。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7.89×103

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比金属块实质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2)二组采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采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足量的未知液体、烧杯(2个)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②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吞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1;③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吞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2;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解析】(1)②量筒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出液面对应的刻度值。③依照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治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依照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由于金属块表面会沾有水,使测出的质量偏大,由密度公式解析对密度的影响;2)利用比被测液体密度大的金属块,测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把金属块分别吞没在被测液体和水中,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求出金属块在被测液体和水中碰到的浮力,依照阿基米德原理,分别求出金属块排开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依照物体排开被测液体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②量筒每一个大格代表10ml,每一个小格代表1ml,水和金属块的整体积是40ml,3水的体积是20ml,因此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③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搬动游码到零刻度线上。c.金属块的质量:m=100g+50g+5g+2.8g=157.8g。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ρ===7.89g/cm3=7.89×103kg/m3。由于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尔后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上会沾有一些水,以致质量测量值偏大,因此金属块密度测量值偏大;(2)①用细线把金属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②烧杯中倒入合适被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吞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③烧杯中倒入合适水,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吞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解析:金属块在被测液体中碰到的浮力:F浮=G﹣F,依照阿基米德原理得:G﹣F=ρVg,金属块排开液体11的体积:

V1=

,金属块在水中碰到的浮力:F'浮=G﹣F,依照阿基米德原理得:G﹣F=ρ水Vg,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22V2=,由于金属块吞没在被测液体中和吞没中水中的体积相等,因此,=,因此,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故答案为:(1)②20;③右;7.89×103;偏大;(2)。【谈论】此题观察了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两个实验都是初中最重要的实验,特别缺少天平或缺少量筒,给实验带来很大的难度。20.(2017?菏泽)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思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CO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没关。(1)你采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2)简述你的实验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1;②待杯中冰在室温下消融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③依照m1=m2,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没关。。【解析】(1)质量的测量工具为天平;2)要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没关,依照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物体的状态,判断质量的变化。【解答】解:(1)质量的测量工具为天平;2)实验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1;②待杯中冰在室温下消融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③依照m1=m2,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没关。故答案为:(1)天平;(2)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1;②待杯中冰在室温下消融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③依照m1=m2,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没关。【谈论】此题观察了影响物体质量的因素,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是解决此题的重点。21.(2017?临沂)小明在实验室里面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调治,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治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经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将5g的小砝码取下后,再搬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3)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地址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52.6g;

应4)小明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吞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则该合金块的密度为2.63g/cm3;5)小明经过查阅密度表得知以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则该合金块可能是A(填序号)。A.铝镁合金B.铝锰合金C.锌铝合金金属镁铝

锰密度(g/cm3)1.742.707.157.47【解析】(1)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治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指针指在右侧不动说明右侧质量太大,因此,取下小砝码,才能搬动游码。3)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石块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4)依照量筒中的示数,读出合金块的体积,依照密度公式求出密度;5)依照合金块的密度解析。【解答】解:(1)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治平衡螺母;(2)指针在右侧不动说明右侧的质量已经太大,因此应将5g的小砝码取下后,再搬动游码。3)图中石块质量m=50g+2.6g=52.6g;4)合金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合金块的密度ρ===2.63g/cm3。5)合金块的密度为2.63g/cm3,铝的密度大于合金块的密度,若是铝合金,则别的一种物质的密度要小于合金块的密度,故铝镁合金,应选A。故答案为:(1)左;(2)应将5g的小砝码取下后,再搬动游码;(3)52.6g;(4)2.63;(5)A。【谈论】此题中观察了天平的调治与使用、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这都是测密度实验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22.(2017?滨州)

2017年

5月

5日,我国自行研制拥有完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

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第三代铝锂合金资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达到了的密度,某中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同资料的铝锂合金资料样品做了以下实验。

8.8%,为了测量该铝锂合金资料(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川址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搬动(选填“左”或“右”)。(2)用调治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测量过程中调治平衡螺母。(3)改正错误后,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地址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样品的质量为49.4g。(4)在量筒内装有必然量的水,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则样品的体积是20cm3,此样品的密度是2.47×103kg/m3。(5)该小组试一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样品的密度,如图戊所示,他们做了以下的操作: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样品的重力为G;B:将样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样品吞没在水中并保持静止(样品未接触到容器底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样品的密度表达式为ρ样品=ρ水(用G、F、ρ水表示)【解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治: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治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不同样意调治平衡螺母;(3)第一确定标尺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依照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4)石子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石子后的整体积算出,最后算石子的密度。5)在空气中称石块重G,利用重力公式求小石块的质量;将石块吞没在水中,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利用称重法求小石块碰到的浮力;求出了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小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天平要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治,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治。2)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经过增减砝码和搬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够再搬动平衡螺母;3)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4.4g,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m=20g+20g+5g+4.4g=49.4g。(4)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放入石子后的整体积为333360cm80cm,则石子的体积V=80cm﹣60cm=20cm。则石子的密度:ρ==333;=2.47g/cm=2.47×10kg/m(5)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