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至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宽阔的大海,你就是那击波逐浪的游鱼。只要你放松、自信、沉着,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鱼游得更远!【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7个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g)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仄歪(zè)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g)D、尴尬(ɡān)潮汐(xī)伧俗(chānɡ)在劫难逃(jié)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缭草急躁一愁莫展出类拔萃C、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D、苍茫斑斓陈词滥调漫不经心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2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D、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5)爱国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请写出表达爱国之情的连续的两句诗:(课内外均可),。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10分)(一)根据要求,完成8-9题。(5分)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悠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8.有人曾说:“母爱不是万物而胜于万物,母爱不是宇宙而高于宇宙。”请你写出一句与母爱有关的俗语、名言、格言。(2分)9.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条手机短信,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不少于30字)(3分)(二)名著阅读(3分)10.《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例简单作答。(三)汉字书写(2分)11.请将下列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三、阅读(12-26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2.请简要分析“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妙在何处?(2分)13.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录毕,走送之走:(2)媵人持汤沃灌汤: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1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7.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三点即可)(3分)(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剩饭管理学(金雯)(1)从环保的角度看,倒掉一碗饭比扔掉一堆塑料制品的罪恶感要小一些,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剩饭不出3天会腐烂降解。但是,长期关注香港的食物浪费、垃圾处理的独立记者陈晓蕾说:“如果你吃一盒叉烧饭,10块叉烧只吃了7块。你死后,7年后已经化为白骨,可是你吃剩的3块叉烧,埋在填埋区域10年都不化。”(2)香港的3个垃圾填埋区即将饱和,其中有1/3是厨余——剩饭剩菜、瓜皮果壳、超市处理的过期食品。但是,单纯从道义上谴责浪费,作用有限。陈晓蕾在内地看到餐桌上居然有鲍鱼剩下——餐桌浪费背后有面子的问题,也有体制的影响。比如,鲍鱼或许是公款消费的一部分。(3)曾经在日本研究过有效微生物的刘家强成立了“微生物技术小组”,培育出香港本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用于分解厨余。本土的发酵微生物价格相对低廉,厨余发酵后可以作为肥料,而且使用本土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异味,特别适合屋顶种菜的家庭。(4)乐饷社主要接受食物生产业界捐赠的食物,再转送给十几个慈善团。香港的很多食品经销商为了减少库存,会将卖得不好的食品整批丢掉。比如,面太脆,影响了口感,就会被丢掉。乐饷社与很多商会都建立了联系,通过商会找到进口商,将这些面要过来,由慈善团体送到弱势人群手中。(5)惜食堂主要回收酒店的厨余,他们有自己的食品安全专家,确保食用后的安全。陈晓蕾说,其实由酒店捐出来的食物并不是客人吃剩的,而是厨房多准备的。比如,酒店一天做12个面包,正常的消费量大概是10个,剩下的2个预备着应付特殊情况,这最后2个面包通常被当做垃圾扔掉。(6)捐助者由于担心捐出食品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一般都会找律师写一份合约,承诺捐出的食物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有人食用之后出现问题,不可以诉诸法律。这是遵循了《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精神,该法原意是为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对弱势人群施以帮助。(7)无论身处哪种社会环境,个体都可以选择不浪费或者少浪费的方式。在《剩食》这本书中,陈晓蕾用一碗鱼骨熬制的鱼汤讲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蒸鱼不放酱油,吃的时候蘸酱油便可。吃剩下的骨头、鱼碎加一碗水,放料酒,大火煮15分钟,就是一碗鱼骨浓汤。浓汤去掉鱼骨放入冰箱冷冻,用来焯菜、煮面、当上汤。还有一个绝妙做法:鱼汤加豆腐一起煮,再撒上一把冰冻小虾。好的生活方式与月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8)还有很多处理厨余的案例,比如用废弃的鹅油做肥皂,用果皮加上糖做成酵素替代化学清洁剂。这些“慢”方式与追求高效的现代相悖。如果自己没空去做,可以去买这样的产品。生活方式一时难以改变,至少可以慢慢改变消费方式。(摘自《新周刊》,有删改)18.结合文章内容,归纳剩饭管理的有效方法,至少两个方面。(2分)19.第(1)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第(5)段中画线的“大概”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1、据报道,中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总量够两亿人吃一年。请你就如何治理餐饮业中存在的浪费现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14分)我的老师莫言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选自《读者》2022年第1期)22.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2分)23.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