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_第1页
DB63-T 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_第2页
DB63-T 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_第3页
DB63-T 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_第4页
DB63-T 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63CCSP6663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DB63/T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220222022010720220301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3/T2010.2DB63/T2010.2—2022DB63/T2010.2DB63/T2010.2—2022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总则 2铁路工程 2道路工程 3水利工程 5电力(通信)工程 6燃油(气)输送工程 8给排水及管廊工程 91111其他工程 10参考文献 12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63/T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导则;——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本文件是DB63/T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的第2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局、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局、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II引 言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公路和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挖掘、占用、埋设,以及设置非公路标志、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根据涉路行为的分类、工作阶段,确立了相关要点,并规定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措施。DB63/T2010由以下8部分构成:——第1部分:技术导则。规定了涉路行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总体要求、风险管控及标准化管理等。——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规定了各类涉路项目设计、施工的要点和措施。——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规定了涉路行为许可阶段的咨询、申请、审查、受理等事项的流程和方法。——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规定了涉路行为质量和安全性评价流程和方法。——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规定了非公路标志选址、设计、施工、检查与维护的方法。——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规定了利用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点。——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规定了运输方案、申报排障、运输前准备、在途运输等作业流程和方法。III——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规定了运输方案、申报排障、运输前准备、在途运输等作业流程和方法。IIIDB63/T2010.2DB63/T2010.2—2022DB63/T2010.2DB63/T2010.2—202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范围(气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公路涉路项目。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6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2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47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52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6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790±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1286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15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9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JT/T1311B01JTGB05JTGD20JTG/TD21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8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T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TB10008TB10098TB10301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63/T2010.1-2021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技术导则DB63/T2010.4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DB63/T2010.6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DB63/T2010.7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最小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对路面的最小距离。[来源:GB50545-2010,13.0.1]公路用地界公路用地范围的边界,通常设置有界碑。[来源:JT/T1116-2017,3.4,有修改]总则涉路项目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以及公路行业相关标准。因修建水库、铁路、道路等导致JTGB01涉路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与交通部门及时衔接,避免与既有公路和规划不相适应。涉路项目宜选在公路平、纵线形技术指标高且通视良好的路段,并避让桥梁、隧道进出口、互通式立交、收费站、服务区等重要设施。JTGB01DB63/T2010.1EDB63/T2010.4DB63/T2010.6铁路工程2一般要求铁路与公路交叉时,宜选择上跨或下穿方式,并进行专项论证。TB10008、TB10098、JTGB01、JTGD20、JT/T1116、JT/T1311JT/T1311、JT/T1116、JTG/TD33DB63/T2010.7TB10301上跨JTGB01、JTGD209045°。桥墩(台)DB63/T2010.1BC3.0 m。应设置通行限高防护架和限高标志,桥墩(台)防撞设施、侧墙端面应设置立面标记;铁路桥上应设置防抛落网。下穿9045°。9045°。TB10098铁路路肩边缘(桥梁边线)与公路跨线桥墩(台)3.0 m。公路桥上应设置防抛落网。平交JT/T13119085°。1表1汽车瞭望视距JTGD20因铁路建设造成公路改线(改移)5.4.1~5.4.4JTGB05并行30.0 m15.0 m,与三级、5.0 m。铁路及机车照明导致眩光的,应设置防眩设施。6道路工程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km/h)12010080汽车瞭望视距(m)400340270一般要求GB51286、CJJ37、JTGD20、JTG/TD21907045°。上跨式桥梁不应侵占公路建筑限界。整体式路基中分带不应设置桥墩。JTG/TD21、JTGD80GB50688、JTGD20、JTG/TD21GB50647、CJJ152、JTGB01、JTGD20GB50318、CJJ37、JTG/TD330.5 %;平面交叉及桥下道路应采取措施,避免积水。上跨5.5 m5.0 m。桥墩(台)应设置于公路用地(DB63/T2010.1A)范围以外;条件受限时应设置于路基坡脚(顶)1.0 m3.0 %,2.5 CJJ193、JTGD20DB63/T2010.7按相关规定设置车辆限高标志,桥墩(台)应设置立面标记;施工临时支架位于行车道内时,前端应设置导流岛、防撞及消能设施,并设置立面标记。下穿6.2.1GB51286、JTGB01交叉点设置竖曲线时,应满足空间要求。交叉点前后,两相交道路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下穿道路纵坡应不大于3 2.5 CJJ193、JTGD20DB63/T2010.7不影响既有公路桥墩、排水系统等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应采取措施避免施工机具对公路结构物的损伤和破坏。平交CJJ152、JTGB01、JTGD204452表2平面交叉最小间距单位为米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及以下公路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干线公路集散公路3004表2平面交叉最小间距(续)一般值最小值间距20001000500500300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进行渠化设计。JTGD20CJJ152、JTGD20JTGD30、JTGD40、JTGD5050.0 mDB63/T2010.7并行DB63/T2010.1最小距离应大于坡脚(顶)5.0 m;设置防撞护栏;路段有照明设施时,应设置照明防眩装置;JTG/TD81DB63/T2010.77水利工程一般要求进水池、出水池、水泵机室或泵房、出水口、闸阀井及窨井等水利设施宜设置在建筑控制区之外。河道开挖、河道疏浚、修筑护岸结构及引水洞等不应影响公路及构造物稳定和安全。水库及水电站工程设计应考虑路基沉陷、坍塌、库岸再造等不利影响,其校核洪水位应低于库2.5 m;条件受限时,宜改移公路。SL252DB63/T2010.7上跨5.5 m5.0 m。整体式路基中分带不应设置桥墩。墩(台)DB63/T2010.1D上跨设施不应影响安全视距。9030°。下穿(涵59030°。路基段埋设符合以下规定:DB63/T2010.150.0 m;检查井或竖井应位于公路用地范围之外;应采取防渗措施。7.3.313.0 m,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应做好变形监测。桥下铺设、埋设符合以下规定:铺设无压力明渠不应影响桥梁泄洪;铺设压力管道,距墩台边缘(含锥坡下缘矮墙)5.0 m,且不影响桥梁泄洪;埋设压力管道,其套管或箱型管沟基坑开挖线距墩(台)边缘(含锥坡下缘矮墙)最小水平5.0 m3并行宜设置在公路建筑控制区之外,对公路可能产生影响的段落,应采取防渗措施。JTGB01、JTGD208电力(通信)工程8电力(通信)工程一般要求8.1.1定。8.1.28.1.38.1.48.1.58.1.68.1.7JTGB01公路两侧电力杆塔应采用耐张型。埋设的电力、通信线路,应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外设置检查井。拉线棒应设置于公路用地范围外,并设置拉线警示杆、紧线器警示罩等安全措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标识;公路两侧电力杆塔应设置“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等警告标志。利用隧道布设电力(通信)DB63/T2010.63.0 m,并保证基础稳固。8.1.8施工安全除符合DB63/T2010.7外,还应符合相关文件规定。9045°。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36表3电力线路对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标称电压(kV)<33~1035~661102203305007508001000单回路双回路最小垂直距离(m)6.07.07.07.08.09.014.019.521.527.025.0注:表内各项数值取自GB50061、GB50545、GB50665、GB50790。4表4电力线路与行道树的最小垂直距离最大弧垂情况的最小垂直距离标称电压(kV)<33~1035~661102203305007508001000距离(m)1.01.53.04.04.04.57.08.515.016.0注:表内各项数值取自GB50061、GB50545、GB50665、GB50790。5.5 m。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电力杆塔基础外缘至公路坡脚(顶)15c)条件受限时,电力杆塔基础外缘与公路行道树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6规定。表6电力杆塔基础外缘与行道树的最小水平距离d)通信杆塔基础外缘与公路最小水平距离参照表5、表6规定执行。c)条件受限时,电力杆塔基础外缘与公路行道树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6规定。表6电力杆塔基础外缘与行道树的最小水平距离d)通信杆塔基础外缘与公路最小水平距离参照表5、表6规定执行。下穿9045°。桥下埋设电力、通信线路应设置保护套管或箱型管沟,还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套管或箱型管沟基坑开挖线距墩(台)边缘(含锥坡下缘矮墙)5.0 m,3应对桥梁桩基承载能力和墩(台)稳定性影响进行评估论证;桥下埋设管道应设置地面标识。通道、涵洞下埋设电力、通信线路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8.3.27标称电压(kV)<33~1035~661102203305007508001000距离(m)0.50.58.08.08.08.08.010.01515注:表内各项数值取自GB50061、GB50545、GB50665、GB50790。最大风偏情况的最小水平距离标称电压(kV)<33~1035~661102203305007508001000距离(m)1.02.03.53.54.55.07.08.515.016.0注:表内各项数值取自GB50061、GB50545、GB50665、GB50790。跨径较小的桥式通道和涵式通道,应采用顶管穿越方式,保护套管顶面距路面底基层的底面1.0 m;1.0 m。下穿路基段时,应采用管沟或套管进行保护,还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0 m,并满足防冻要求;3.0 m;4(涵)高。8.1.8测量桥下空间,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和工艺,避免损伤桥梁结构;合理设置截水、排水、降水措施,确保基坑作业安全;2 h;施工过程应进行路面变形监测,并及时修复。并行电力线架空并行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开阔地区时,杆塔基础外缘至公路坡脚(顶)17表7电力杆塔基础外缘至公路用地范围外侧的最小水平距离标称电压(kV)<33~1035~661102203305007508001000距离(m)0.50.55.05.05.06.08.0(15)1215注1:表内各项数值取自GB50061、GB50545、GB50665、GB50790。注2:括号内的数值为高速公路的数值。电力线埋设并行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电力线埋设并行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开阔地区时,线路宜置于公路建筑控制区之外;779燃油(气)输送工程一般要求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设警示标志、标识,并采取保护措施。工作区应全封闭,并做好围挡。DB63/T2010.7GB50369、GB50424上跨4.330°。DB63/T2010.1墩(台)应设置于公路用地范围之外,宜在路侧安全净区之外。85.5 m。8表8跨越管道与桥隧等结构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单位为米管道类型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通道和涵洞隧道洞口输油管道1001001005050100输气管道1001001005050100下穿4.39030°。下穿路基段时,应设置地下通道(涵)5.0 m1.0 m,并满足防冻要求。8下穿桥梁时,应采用埋设方式,不准许采用架空或地面铺设方式;埋设时应设置保护管沟,且铺设盖板,管沟边缘距桥墩(台)5.0 m。并行83.0 m8GB5042310给排水及管廊工程一般要求非城镇段公路,接头和检查井宜设置在建筑控制区之外。城镇过境段,接头和检查井宜设置在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下。设计宜采用装配式结构方案。DB63/T2010.73.0 m,且保证基础稳固;安全保障方案应包括临时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等内容;13.0 m,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应做好变形监测。上跨5.5 m5.0 m。9030°上跨设施不应影响安全视距。上跨时墩(台)应设置于路侧安全净区之外。9整体式路基中分带不应设置墩柱。(涵1.0 m,并满足防冻要求。903060°。路基段埋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