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课件_第1页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课件_第2页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课件_第3页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课件_第4页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1一、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是世界各国数学家的盛大集会,自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第一届会议以来,到2010年为止已经是第二十六届了.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它每四年召开一次.它对促进世界数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2菲尔兹奖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两个数学奖之一是ICM颁发的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授予四十岁以下的有卓越成就的中青年数学家.3丘成桐、陶哲轩5菲尔兹奖(1936-)菲尔兹(加,1863-1932)

数学奖

1924年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

1932年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通过

1936年奥斯陆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

1974年温哥华国际数学家大会规定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6菲尔兹奖(1936-)菲尔兹奖章(正面-阿基米德头像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菲尔兹奖章(反面-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数学奖7菲尔兹奖章正面--阿基米德头像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反面-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82002年ICM,江泽民主席与获奖者

10继1983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其于199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UCLA,24岁时便被UCLA聘为正教授。12从1978年颁发到2010年已有50名数学家获此殊荣,美国(22人),苏(俄)(10人),法国(6人),德国、匈牙利、日本、瑞典、比利时(各2人),意大利、以色列(各1人)。14上述获奖者的工作,代表了半个世纪以来纯粹数学发展的主流.由此可见,当今世界数学的中心在美国,欧洲则以法国最强.

15沃尔夫(以,1887-1981)数学奖沃尔夫奖(1978-)沃尔夫基金会16

1984年陈省身(中-美,1911-2004)关于微分几何获奖数学奖沃尔夫奖(1978-)17陈省身18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20

2010年1月31日晚,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收到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兼沃尔夫基金会理事长Gideon亲笔签名的信,通知他获得了2010年的沃尔夫数学奖,原因是他“在几何分析方面的贡献已对几何和物理的许多领域产生深远而引人瞩目的影响”。

21丘成桐23丘成桐中国现代数学家。原籍广东省梅州蕉岭县,汉族客家人。1949年4月4日生于广东汕头,后全家移居香港。早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克服种种困难供其上学。在香港培正中学就读时勤奋钻研数学,成绩优异。24在陈省身指导下,1971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斯托尼布鲁克的纽约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任教,并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现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任教。26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伴随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数学的中心也已几度转移,世界数学的主流也已几经变幻.27从近代、现代数学发展的主线——德、法、美、波兰、苏联等国数学发展兴衰交替、此起彼落的变迁中,我们可看到数学这块领地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共命运、同盛衰。它需要学术研究上指导思想正确,方向、方法对头,更需要一个自由、和谐的学术环境。28从19世纪中叶起,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法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导致了数学及整个科学的跌落.而普法战争后,德国获得统一,促进了数学的飞速发展,进入了兴盛时期.19世纪初,年轻的数学家高斯开辟了世界数学的新纪元.30高斯31高斯1777—1855,生于不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幼时家境贫困,但聪敏异常,受一贵族资助才进学校受教育。他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同享盛名。32由高斯、雅可比、狄里克雷、黎曼、戴德金、康托尔、克罗内克、魏尔斯特拉斯、库莫尔等所做出的一系列卓越的开创性工作,使德国数学取代了法国数学的主导作用和中心地位.

331855年,狄里克雷接替了高斯在哥廷根的工作后,创建了以他和黎曼等人为首的哥廷根学派.同时,魏尔斯特拉斯、库莫尔、克罗内克“三巨头”也把许多有才能的学生吸引到柏林大学,形成了柏林学派.

34狄里克雷、黎曼35康托尔、雅可比36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37克罗内克、库莫尔38柏林学派于19世纪末因“三巨头”逝世而瓦解之后,哥廷根学派在黎曼领导下日益繁荣兴旺.20世纪初,大数学家克莱菌、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主持哥廷根工作,聚集了像韦尔、诺特、阿廷、龙格、海林格、哥朗、西格尔、托普利兹、施密特、哈塞等一批蜚声数坛的大数学家,以及象普朗克、玻恩、薛定谔、海森堡这样一批大物理学家.

39克莱菌、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40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使兴旺发达的德国科学毁于一旦.哥廷根的大多数成员如韦依、哥德尔、西格尔、阿廷、柯朗、诺特、冯·诺伊曼、费勒(随机过程创始人之一)、德恩(希尔伯特第3问题解决者)等,还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弗兰克等被迫流亡美国.而留在德国本土的数学家有的被关进集中营,甚至被迫害致死.如拓扑空间理论的奠基人豪斯多夫被逼死,著名数论专家兰朵一直遭受打击迫害.有的不过问政治,埋头学问,在艰难的环境里坚持研究,如维特(E.Witt)研究李代数学和二次型,克鲁尔(Krull)研究交换环,道凌(M.Deuring)研究代数学都取得了突出成就.41韦依、诺伊曼、豪斯多夫42美国的数学水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远不如欧洲大陆,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留学哥廷根和巴黎.1862—1934年间,美国有114名数学博士,其中就有34名留学于哥廷根,18名留学于莱比锡和慕尼黑.43当然,出现在美国本土的具有第一流水平的数学家也有一些,早期的如吉布斯奠基向量分析和统计力学,G·伯克霍夫建立了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面的动力系统理论和抽象代数学的格论,系统地论述了各态历经理论.44由于德、波、匈、奥(地利)、法国一大批卓越的数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纷纷流亡美国,使美国迅速成为战后的数学强国和世界数学中心.这批数学家成了美国数学的中坚,例如柯朗把建设哥廷根数学研究所的经验带到美国,组建了第一流的纽约大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在研究空气动力学和激波中做出了重大成就.

45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收留了大批杰出的数(科)学家(仅德、奥两国移居世界各地2000名科学家中,就有大部分到美国.据统计,当代美国将近半数的优秀科学家实际上是外国人),从而使美国整个数学面貌发生了巨变,并从此居世界数学中心的地位.美国数学的胜利,是夺取人才的胜利.实行开明的人才政策,善于汇集人才—这就是美国一跃而为世界数学魁首的“奥秘”.46波兰数学的中兴20世纪20年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默默无闻的波兰数学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在点集拓扑学和泛函分析方面跃居世界主导地位,创造了震惊国际数学界的成就.47波兰数学中兴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自觉地、有计划地形成学派;二是发扬了高度的独创精神,敢于自成体系跻身于世界数学研究中心之林.48波兰数学学派1917年波兰数学会在克拉科夫成立;1918年亚尼谢夫斯基发表《波兰数学的需求》;当时的波兰学派分成了两个派系:华沙学派与利沃夫学派.

49华沙学派

带头人:谢尔宾斯基,马祖岂维奇刊物:《数学基础》(1920)数学家:萨克斯,库拉托夫斯基,波斯克50利沃夫党派

带头人:巴拿赫施坦豪斯刊物:《数学研究》数学家:马祖尔奥利奇绍德尔二战中流亡国外的数学家:塔尔斯基乌拉姆·艾伦伯格51苏联数学学会1724年圣彼得堡科学院成立;伯努利·尼克拉Ⅱ、伯努利·丹尼尔、欧拉曾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过;19世纪在圣彼得堡科学院代表人物:罗巴切夫斯基、切比雪夫.

52圣彼得堡科学院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数学家:柯瓦夫斯卡娅。在19世纪的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成就几乎覆盖了数学的所有科目:53

学科代表人物数论叶戈罗夫鲁金拓扑学亚历山大紧夫多里松麻特里亚金解析数论维诺格拉多夫概率与随机产生柯尔莫哥洛夫泛函分析孟尔范德微分方程彼德罗夫斯基线性规划康托洛维奇196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莫斯科召开54布尔巴基学派数学,是年轻人的科学.

20世纪30年代,一个以布尔巴基(Bourbaki)为笔名的青年数学家集团诞生在法国巴黎,在沉闷的法兰西数学界掀起了波澜.这批年轻的开拓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成长壮大,并以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做出了用数学结构的观念和公理化方法整理、概括全部现代数学这一庄严选择.

55“布尔巴基运动”曾席卷法国,风靡欧美,历几十年而不衰,不仅复兴了法国数学,使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对整个现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6布尔巴基的早期成员魏依、勒瑞和H·嘉当则分别荣获第二、三届国际沃尔夫奖.20世纪70年代分析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的重大发展和“构造主义”的再度新生,促使数学的发展由布尔巴基所指引的抽象的、结构主义的道路转向具体的、构造主义的、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道路,从而结束了布尔巴基学派的黄金时代.57但至今还看不出它有任何解体的迹象.每年三次的“布尔巴基讨论班”照样在庞加莱学院举行,它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惟一讨论当代数学重要进展的讨论班,许多国内外学者慕名而来.

58嘉当嘉当(1869年—1951年)法国数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他对近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流形上的分析是当今极为活跃的数学分支,嘉当可以称得上是该分支的重要缔造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嘉当1869年4月9日生于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小村庄里。59由于幼年时的天才表现,被保荐获得国家助学金,从而得以完成初等和中等教育。1888年嘉当进入法国高等师范学校,1891年毕业,先后在蒙彼利埃大学、里昂大学、南锡大学、巴黎大学任教和做研究工作。1912年成为巴黎大学教授直至退休。193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60嘉当、魏依61尖端发展与基础教育、前苏联的数学成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苏联数学再次称雄世界,成为当今世界数学的中心之一.前苏联具有优良的数学传统.早在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就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的改革,他大力发展学校事业,并与莱布尼兹一起建立了彼得堡科学院,以培养俄罗斯自己的科学家.62科学院在许多领域很快地达到了当时西方最有名望的科学院的水平.18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欧拉,以及贝努里家族的丹尼尔和尼古拉,都曾长期在这里工作.63欧拉、丹尼尔·伯努利和尼古拉64雅各布.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65伯努利家庭简介在科学史上,父子科学家、兄弟科学家并不鲜见,然而,在一个家族跨世纪的几代人中,众多父子兄弟都是科学家的较为罕见,瑞士的伯努利家族最为突出。

66伯努利家族3代人中产生了8位科学家,出类拔萃的至少有3位;而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众多子孙中,至少有一半相继成为杰出人物。67伯努利家族的后裔有不少于120位被人们系统地追溯过,他们在数学、科学、技术、工程乃至法律、管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享有名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