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逍遥游》导学案7《逍遥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解释及工具书,读懂全文,增加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
2、把握文旨,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3、理解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领会庄子散文想象独特、思想纵横,气势非凡,富于浪漫色调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点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词语:志、图、名、置、穷。(整理到笔记本上)
3、⑴想象、比较手法的运用。⑵寓言的特色。⑶浪漫主义色调。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比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2.背景:庄子天才卓绝,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腐败社会现实使他不屑与之为伍;“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境遇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浑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能在空想的天地里飞行,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此景,他写出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3.《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调,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奇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鲁迅先生称“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借助工具书及课下解释,梳理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蜩()蝉舂()粮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抢()榆枋晦()朔数仞()翱()翔蓬蒿()沮()丧数数()然恶()乎待
2.写出句中通假字(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而御六气之辩()(7)旬有五日而后反()(8)汤之问棘也是已()
3.解释以下句中的词语:(1)怒而飞怒:(2)是鸟也是:(3)志怪者也志:(4)海运将徙于南冥也徙:(5)去以六月息者也去:以:(6)则风斯在下矣斯:(7)莫之夭阏者莫:(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9)之二虫又何知之:(10)众人匹之匹:(11)而后乃今培风培:(12)彼且奚适奚:(13)乃今将图南图:(14)适莽苍者适:(15)三餐而反反:(16)置杯焉则胶胶:(17)绝云气绝:(18)乘天地之正乘:(19)此亦飞之至也至:(20)以久特闻特:(21)穷发之北穷:(22)恶乎待哉恶:(23)知效一官知:效:(24)行比一乡比:(25)而征一国而:(2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劝:(27)定乎内外之分分:(28)斯已也已:(29)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30)犹有所待者待:
4.解释以下句中的虚词用法:其:①其翼若垂天之云()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彼其于世()②不知其几千里也()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而:①化而为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乃今将图南②怒而飞、夫列子御风而行()③水浅而舟大也、而彼且奚适也()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⑤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⑥而御六气之辩()⑦而征一国者()之: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②穷发之北、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③而莫之夭阏者()④之二虫又何知()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仿循例句,解释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例: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名词作动词,计划。(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6、解释以下句子文言特别句式,并翻译。(1)南冥者,天池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莫之夭阏者。(4)之二虫又何知!(5)奚以知其然也?(6)彼且奚适也?(7)彼且恶乎待哉?(8)去以六月息者也
7、解释以下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只解释古义)(1)腹犹果真。果真:(2)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3)众人匹之众人:(4)野马也,尘埃也。野马:(5)神人无功。无功:
8.请解释一词多义(1)若: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若入前为寿()③君既若见录()(2)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觉今是而昨非()(3)斯:①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②微斯人,吾谁与归()(4)志:①《齐谐》者,志怪者也()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便扶向路,四处志之()④博闻强志()(5)名: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③不能名其一处也()(6)修:①乃重修岳阳楼()②未有知其修者()③路漫漫其修远兮()④修书一封()
9.翻译下面固定句式(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二.解读文本
(一)理清文本思路第一步:阅读题目及第一节回复问题1.读题目,你心目中的“逍遥〞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明确:2.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他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请抄录文中句子。鲲鹏形体之大的语句:如何飞上高空(《齐谐》书里的语句):3.鲲鹏之所以飞上高空,有所待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复。有所待(依靠,依据)的是:4.这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回复。明确:5.本节中,还列举了哪些事物说明万物都要依据外力才能活动,并非逍遥。列举其他事物:6.蜩与学鸠怎样嘲讽大鹏南飞的?用文中的话回复。明确:7.是如何批驳的?用文中的话回复:这说明什么?庄子说:这说明:
其次步:阅读其次节,回复问题。1.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文中的话回复:观点: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举了哪些列子?事例,小年:大年:大小之辩的是:
3.根据你的理解,他们逍遥吗?
明确:第三步:阅读第三节回复问题。1.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人物?他们是:
2.在眼里他们逍遥么?
明确:3.心目中真正逍遥的是哪三类人?明确:由于他们(用文中的词语):
(二)局部赏析:1.文章共几次写到大鹏?2.综合这几次写作,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大鹏?请摘录文中大鹏起飞时句子。语句:给你的印象是:3.为了与大鹏比较,还写了哪些事物?4.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大鹏:其它:5.你心目中的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心目中的庄子:庄子与大鹏有何相像之处?
(三)。小结文章主旨:文章共写了三类事物,动物,它们分别是:植物,它们分别是:人物,他们分别是:他们的生长或行为都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才是真正的逍遥。
(四)艺术手法赏析1.善用比喻,例如:2.善用寓言故事:例如:3.善用夸诞,例如:4.想象丰富,例如:写大鹏的南徙用()等一系列词语写出大鹏飞时的壮阔镜像。5.夹叙夹议,请写出文中一处讨论的句子:
三.课后练习(一)基础题
1.以下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鲲鹏(kūn)齐谐(xié)蜩(zhōu)迁徙(xǐ)B.泠然(líng)舂粮(chōng)抟(tuán)晦朔(shuò)C.飞行(áo)坳(áo)堂仞(rèn)蓬蒿(hāo)D.羊角(jué)夭阏(è)恶乎待哉(è)决起(xuè)
2.以下有关庄子文章中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涸辙之鲋、沉渔落雁、望洋兴叹、相濡以沫、螳臂挡车、数米而炊、捉襟见肘B.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马、独来独往、分庭抗礼、越俎代庖、每况愈下C.庄周梦蝶、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唇亡齿寒、遗笑大方D.大方之家、呆若木鸡、鹏程万里、浮摇直上、中规中矩、形如篙木、心如死灰
3.以下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御六气之辩B.汤之问棘也是已C.旬有五日而后反D.而后乃今培风
4.选出以下“之〞字的解释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B.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C.汤之问棘也是已D.之二虫又何知
5.选出以下“以〞字的解释和用法一致的两项()A.去以六月息者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以五百岁为春D。以勇气闻于诸侯
6.以下“其〞字不作代词的两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其孰能讥之乎
7.以下句中加粗的“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是还是)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
8.选出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一项()A.野马也,尘埃也?B.三餐而反,腹犹果真。C.飞行蓬蒿之间。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9.以下句中字解释一致的一组()A.斯:则风斯在下矣B.图: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斯:斯已矣图:召有司案图C.适:适千里者,三月聚粮D.辨:此小大之辩也适:彼且奚适也辨:而御六气之辩
10.选出以下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1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冥也,天池也。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之二虫又何知。D.彼且恶乎待哉。
12.选出以下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滚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B.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小的聪慧比不上大的聪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13.以下翻译恰当的一句是()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间,没有冒死追求什么。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没有建树。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有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依据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4.以下句中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鹏之徙于南冥也徙:迁移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者也息:休息D.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15.以下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1721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
17.对以下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校:使……角逐
18.以下各组句子中,一致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日夜相击于前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可追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D.臣窃为大王薄之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
19.以下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灵的一组是()①“庄子当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⑤④
20.以下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庄子剑术高明,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波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诞、比较等方法迂回奇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告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B项点拨:A项,蜩tiáo;C项,坳āo;D项,角jiǎo;恶wū。
2.B项A沉鱼落雁螳臂当车C.贻笑大方D扶摇直上心如槁木
3.D项A辩变B,已—矣C,反返
4.D项代词,其他,消除句子独立性
5.B,D均为依据
6.B表选择,D项莫非
7B项是还是
8.C项
9.C到,往A,就这B,计划地图D,区别变化
10.项AB南,名作动C,苍茫形作名D上,下名作动
11.A项判断句其他,宾语前置
12.A项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13.A项B,树,树立C特,单独D.去,离开
14.C.项息,气息
15.C项解析:C项中的“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A、B、D三项中的“其〞均是代词“它〞,代指“鹏〞。
16.(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由于天高远而看不到终点呢?(2)(鹏鸟)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的了,然后才计划向南飞去。
17.项A.“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
18.C项解析:C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A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到〞;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赵文王喜欢让剑客日夜相击一事,其次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第一个“为〞是“认为〞其次个是语气词,无实义。
19.D项①不属于直接描写,而是间接描写;②表现的不是机灵,而是处事的冷静,看问题的透彻、长远;⑥表现的是他的自信和冷静。
20.B项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诞的,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D项从原文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
21.译(1)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
译(2)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莫非还得不到!
译(3)答案:先生休息一下,暂回馆舍等待通知。附参考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中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使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遇刑戮而死去,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使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莫非还得不到!〞太子说:“是这样的。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擅长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槽。〞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样本
- 2025合同模板会员入会合同细则范本
- 教育机构中如何通过岩棉防火系统提升安全性
- 机械采购类供货方案、售后方案(技术方案)
- 二零二四年图书馆图书采购合同:高校图书馆外借服务协议3篇
- 合同授权委托管理制度
-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人教新课标高一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5年山东浪潮集团限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财政部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题目及答案一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液化气安全检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公园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三方版
-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