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好的沉淀整理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第五单元 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总复习等。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的加法和减法。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5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单元目标:结。运算。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良好学习习惯。内容分析: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0学情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习认知规律。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分间的关系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3页例11-5教学目标:1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理解加法的意义。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814km,1142km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3)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4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五、布置作业4、5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6页例231-5题。教学目标:1用.2除法的验算.3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出示例23)1)问:与第)题相比,第2(3)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做一做5、教学例3.关于0在除法中的特性,00例。老师提问:为什么相除的结果都是0?0000.学生讨论: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5÷005.0÷000.三、课堂巩固。完成练习二1-3题。四、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二45题。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000。00。000。0。01。0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941-3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二、新知探究二、新知探究4:96÷12+4×21、说说运算顺序。296÷12+4×2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3、如果在96÷(12+4)×296÷(12+4)×2=96÷16×2=6×2=123、如果在96÷(12+4)×2]”,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法。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 A47+33÷36-16 ÷(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式是( )AC750-25×20+13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1、3板书设计带括号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课题:租船问题教学内容:1054-6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例5:(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出示问题)2、解决问题分析:如果都租小船30÷ 4=7(只)……2(人)7+1=8(只)20×8=160(元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12呢?241620×6=120(元)135共花:120+35=155(元)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P114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五、作业4、5板书设计租船问题方案一:如果尽可能多的租大船;32÷6=5(条)……2(人)5;30×5+24×1=174(元)方案二:如果全部都租小船:32÷4=8(条)24×8=192(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题:观察物体(二)教学内容:131(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教学难点方体进行拼搭。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生:方便全面观察体?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目:观察物体)(二)探索新知观察同一立体图形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出示活动建议: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学生活动,师巡视。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集体反馈: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观察不同立体图形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对应作品)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学生动手操作3.确定方法。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桌讨论一下。集体交流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三)巩固提高1.基础练习: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学生试连线2.提高练习:练一练(四)提炼升华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五)布置作业 14页做一做课题:观察物体(二)教学内容:1424-7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性和多样性。教学重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方格纸。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让我们欣赏一下。生: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观察物体)(二)探索新知出示图形:活动建议:4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第一组展示: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点吗?预设:生: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预设:第二组展示: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吗?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预设:同,也可能相同。同时出示三组图形3断?6交流信息预设:生: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们来看一看。(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三)巩固练习P14做一做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结果:预设:3状是不同的。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四)提炼升华1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五)总结。水学“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四年级数学下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RJ版)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姓名: 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9分)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 )运算,叫做乘法。例如乘法计算:( )。2.根据5034-647=4387,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5034-4387=( ) 4387+647=( )3.为了实行“城乡一体化,联群村订购了80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的格为85元,购买这批垃圾桶应付多少钱?列算式为( )。4.计算380×[215+(150-135)]时,应先( )法,再( )法,最算( )法。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算除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用3、6、8、7算24点,列出综合算式为( )。7.7×9-( )÷2=18 7×16+16×( )=1928.在○(78-78)÷6○78-78÷6 64÷4×2○64÷(4×2)960+60-20○960+(60-20) 78102+0○(78+102)×054与45的和是它们的差的( )倍。由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 ,要搭这样的立体图形,需要用( )个正方体木块。二、判断。(正确的画“√16算小括号里的。 ( )2.如果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减的差是0,那么这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是l(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4.25×4÷25×4=l00÷l00=1 ( )5.算式120÷5×8与120÷8×5的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等。 ( )6.在算式80-20÷5×10中,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1.已知○+△=□,则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下面三组算式中,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①58-27+36 38÷2×7②63-56÷8 (63-13)÷5③40÷5×6 45-5×6如果a×b=0,那么( )。①a一定是0 ②b一定是0 ③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4.若a+b=23,则(a+6)+(b-5)的结果是( )。①22 ②23 ③24700与11乘60的积相差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①700-11×60 ②(700-11)×60 ③700×11-60下面各图形中,图形( )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由三正方形组成的。341.口算。(836+9-7=36÷9×15=56÷(28-24)=17+0÷17=36×0+64=(8-8)÷8×8=56÷7×8=80-8×5=先在 里填数,再列综合算式。(8分)脱式计算。(18860-168+152 720÷8×10 (165-45)÷5×12(459-27×5)÷36 3×[(360-168)÷24] 915÷15+25×12五、解决问题。(共29分)2156(31362458375?(4724?(4冬冬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丽丽家的大多少?(425003300400?(5买票。74?(447?(5思维冲浪4545015的价钱正好相等。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参考答案第一、二单元测试卷.相同简便5X4=(或4X5=20) .647 50343.85X80 4.减 加 乘(864—12X6产9 答案不唯一,6X(8—7+3) 7.90 5 < > = >,.1110.7.:::.I.X. 2.v' l.X 4.X 5.X,. v三1,@ ,(D 3.) 4.@ 5,心0匹l.38 60 1417 64 064 402.75 630 30X(96-15X5) 84 7 12(122-+(105+15) 3.844 900 邸8 9 24 五I.234 5 468136—458+375=127(人)3.狂24X4=1(元).72+3-85—5=(平方 米) 5,(250—300X37400=(天)6.1)方一1买7张成人票4张儿童禀 7X40+4X20=30元)方案二买团体票 )X30=33(元)330元<360元买团体栗合笋 (2)方一买4张成人票张儿蓝票 40+ 7X20=元)方案二:买团体票 (7+4)X30=30元)300元<330元 买4张成人票7儿童栗笋思维冲浪桌子;450-:-(4-+1)=9()椅子;90 5=1.元)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教材分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际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17181,2.1-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谈话。(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获得信息。(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二、探索规律1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揭示定律。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 78+64= 182.加法结合律。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现。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 88+104+96 88+(104+96)=192+96 =88+200=288 =288104+96?(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用自己的话来说。)揭示规律。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 )(a+b)+c= +( )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完成P18三、练习巩固1.练习五第1题。(1)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四、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3五、作业1.2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0+56=56+40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88+104)+96=88+(104+9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203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0页例3。)(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 75+168+25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260+450=460+250 a+400=400+a3、P201五、全课总结六、作业:练习六第1-2题。课题:减法的性质教学内容:2143-9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和的道理。教学难点:一、激趣生疑1、竞赛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第一组 第二72-6-4 72-(6+4)85-8-2 85-(8+2)126-70-30 126-(70+30)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6、举例验证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创设情景引出例题)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和注意事项。”出示情境图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下,看谁的算法最多。全班汇报交流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上板板演算法: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234—66—34 234—(66+34) 234—34—66=168—34=234—100=200—66=134=13466-34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4266便。6、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7三、巩固练习:P21做一做1、2四、小结: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六第3、4题。板书设计减法的性质234—66—34=234—(66+34 )=234—100=13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25页,例5、6.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算。教学难点:1计算能力。2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旧知复习: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34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乘法交换律: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举例验证: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a、总结定律:现的规律吗?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定律命名: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c、用字母表示定律: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乘法交换律的应用: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2、教学乘法结合律:多少桶水?怎样列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5×5)×2 25×(5×2)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举例验证:25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10○15×(4×10) (125×8)×5○12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三、巩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四、回顾整理: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五、作业23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25=25×4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25×5)×2=25×(5×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2674—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前几节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二、新课探究出示主题图:还记得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2、汇报: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6×25=150(人)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4×25+2×25=100+50=150(人)3、观察这两个算是有什么特点?4、讨论,你得到什么结论?5、汇报: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6、小结: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7三、巩固练习1P262、拓展:乘法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减法?验证:18×5-5×8和(18-8)×5265×105-265×5和 265×(105-5)结论:适用四、课堂总结五、作业4-8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4+2)×25=6×25=150(人)
4×25+2×25=100+50=150(人)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ac+bca×(b+c)=a×b+a×c或ab+ca教学内容:2984—1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性。问题。教学重点: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会通过拆数,变式等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谈话: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乘法分配律)你能把它用字母表示出来吗?乘法分配律还有没有别的形式呢?谁来说一下?2、导入:嗯,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不错,但是大家知道吗,乘法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二、探究新知出示例8:152532(“12)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怎样列式?谁来说说自己列的式子?(板书并问学生各个数字代表什么)2、竖式计算3、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12×25=(3×4)×25 12×25=3×( × )=(10+2)×25=3× == 三、巩固强化=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者运算符号。(40+7)×12=()()()()()(29×56+56×31=[( )( )( )]( )( )2、用简便的方法计算。(1)104×25(2)15×(20+3)(3)38×7+62×7(4)5×23+5×273、P30做一做前两道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小结一下?课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298(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个除数的积。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463-175-125 362-(150+162)法。2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280÷7÷5 280÷(7×5)7200÷(25×4) 7200÷25÷4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1(253302、怎样列式?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66÷2 =330÷10=33(元) =33(元)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30÷5÷2=330÷(5×2)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280÷(7×5) 7200÷25÷4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8、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三、实践应用三、实践应用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①680÷2÷5680÷(2×5)②390÷39×5390÷2÷5③360÷(36÷2)360÷36÷2④810÷18810÷9÷2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480÷(5×48) 2000÷125÷88100÷5÷81540÷45有什么疑问?1-3板书设计除法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数的大小。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说明与建议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 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 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理解 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ana+nana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32~3313613【教学目标】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重点难点】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准备】米尺、三角板、平面教具、立方体教具。【情景导入】教师通过故事讲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演变过程。打绳结、石子计数→符号计数→阿拉伯数字(整数)→小数板书:小数的产生。【新课讲授】知识点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动手量,教师巡视观察。提问:你的桌子边长是整米数吗?学生讨论发言。1况该如何表示呢?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分析一下米尺好吗?教学例1。教师提问:认真观察老师手中的米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1110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1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1)333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3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3)7?(77)7100.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逐一说出答案。师: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集体回答。师:大家再观察,把1100?(1)提问:这样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小数表示呢?1小结:这样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33小结: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3米。66小结:这样的6份用分数表示是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6米。1212小结:这样的12份用分数表示是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12米。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答案。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提问:根据上面的规律,说说1毫米、4毫米用分数和小数该怎样表示?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1小结:1毫米写成分数是1000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4毫米写成分数是41000米,写成小数是0.004米。提问:根据上面的规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1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教师紧接着课题“小数的产生”的后面板书:“和意义”。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知识点2: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教师展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0.1里面有( )个0.010.01里面有( )个0.001提问: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学生讨论发言。0.1100.10.01100.10.0110,0.01100.001,也就可以说0.00110。小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课堂作业】3344.15()56.024()0.845()0.458()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分别说说它们表示的意义?【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0中经常用到小数。【课后作业】361~3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小数的意义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毫米=0.001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小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教学反思:第2课时 小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至35页例2、例3及“做一做”第1题,第36页第4、5题。【教学目标】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把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生活中的小数。【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把握小数的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情景导入】34些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的身高比小长颈鹿高很多。【新课讲授】知识点1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631.85.63(5表示5个一;6表示6个十分之一;3表示3个百分之一。)1.8(1表示1个一;8表示8个十分之一。)学生自由发言引出三位、四位……小数:12.3785.023412.887.340990.2175……小结: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6312.378提出问题:你能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整理出一个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吗?1.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制作数位顺序表。2.认为最完善的小数数位顺序表,即教材中的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再出示几个小数,如0.790,3.742,2.897等,让学生根据刚刚完成的小数数位顺序表回答各个数位的名称、计数单位、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等。知识点2 小数的读法353。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3.5:41.47提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小结:0.58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提问: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学生分组讨论。2.356.5 0.04 6.72 0.058 340.09小结:整数部分是00【课堂作业】1.填空。(1)0.19里面有( )个0.01。(2)2.07里面有( )个0.01。(3)4个( )是0.04。(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 位第四位( 位第一位( 第三位是( 。读出下面各数。6.77229.46(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课堂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小结:今天我们理清了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个部分所组成。学会了小数的读法,并能正确的读出生活中的小数。【课后作业】364、5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反思:第3课时 小数的写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例4、“做一做”第2题及第37页第6题。【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写出小数。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写出生活中的小数。【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复习导入】1.复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如何读出小数呢?学生回顾交流。2.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数的读法,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小数的写法。板书课题。【新课讲授】教学例4.小数的写法354.提问: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学生讨论怎么写小数?0写出后交流、总结。0次写出每个数字,点就打上小数点。估一估:写出下面的小数。【课堂作业】写出下列各数。一点零五 七十七点四一九点零零六 五点四七八二三百点七一 五点零六零点零八九 零点九五九七十四点零六三 一百点零零零点零五376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点就打上小数点。【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小数的写法例41.45.80.090.880,出每个数字,点就打上小数点。教学反思:第4课时 小数的性质(1)【教学内容】教材第38至39页的例1、例2,第41页第1~3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问题。【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准备】米尺、数字卡片。【情景导入】能跟老师同学们说说吗?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小结。引导观察下列小数:辣椒:2.50/千克充电器:18.00电视机:3680.00提问18.00=18 可商店在标价的时候为么这样标呢?【新课讲授】知识点1 小数的基本性质1.毫米之间的进率。小结: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逐个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1(1)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10米,0.1米)1 10(2110010(100米,0.10米)1 1(3)1毫米是1000米,那么100毫米是多少个1000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100米?(1000米,0.100)11分米是10米,可写成0.1米。110厘米是10个100米,可写成0.10米。1100毫米是100个1000米,可写成0.100米。0.10.100.100小结:0.1=0.10=0.100方法一:从观察米尺直接得出。方法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0.10=0.1000.10.100.10.100,小数末尾的“0”有什么变化?小数的位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学生主动探究,得出结论:小数末尾添上“02.2: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成100份、10份,分别将其中的30份和3(教师板书:0.30、0.3)0.30.30么?学生汇报。1 1 10.30301003100.33100.30=0.3。0”或去掉“0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课堂作业】()(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完成教材41页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说明理由。【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0”0【课后作业】411~3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小数的性质(1)00,教学反思:第5课时 小数的性质(2)【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3、例4、“做一做”及第41页第4~5题。【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复习导入】学生回顾交流。简呢?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2)【新课讲授】知识点1 化简小数393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让学生讨论,口答化简结果。0.70=0.7 提问:在105.0900中9左边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小结:105.09009“0练习强化。不改变大小,将下面各数化简。3.00900 10.8000 107.010知识点2 改写小数39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2= 4.08= 3=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口答:0.2=0.2004.08=4.0803=3.000/克充电器:18.00:3680.00000【课堂作业】1.391、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并说明理由。2.化简下列各数。0.300 1.80000 0.00004 12.002【课堂小结】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课后作业】41~425~6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小数的性质(2)例3 化简下面各数。0.70=0.7 105.0900=105.09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2=0.200 4.08=4.080 3=3.000教学反思:第6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例5。【教学目标】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经历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利用知识经验迁移的学习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卷尺、数字卡片。【情景导入】提问:你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小结:方法一:比一比,将三位同学聚在一起比一下。方法二:量一量,用卷尺分别量出三位同学的身高。1.37:1.401.39么他们三人究竟谁高谁矮呢?高矮顺序怎样排?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新课讲授】知识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405(课件。老师这儿有一张4名学生在校运动会上的跳远成绩记录单,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方法一:3.05米=305厘米 2.84米=284厘2.88米=288厘米 2.93米=293厘米因为:305>293>288>284所以:3.05>2.93>2.88>2.843,2,9,8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5>2.93>2.88>2.84提问:现在同学们根据排名次的方法想一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就大;依此类推。提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联系?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课堂作业】口答下面两个数的大小。6.05○6.5 2.58○2.80.03○0.30 1.569○1.56811.8○11.80 1.04○1.039110破记录:12.88秒 世界记录:13.01奥运会:12.91秒提问:你认为刘翔哪一次的成绩最好,你是怎么想的?1.37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比较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小数的大小比较3.05米>2.93米>2.88米>2.84米小明第一,小军第二,小莉第三,小红第四。就大;依此类推。教学反思:第7课时 小数点的移动(1)【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44页“做一做”。【教学目标】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情景导入】教师给学生讲西游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讲授】知识点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431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你知道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多长吗?提问:你知道0.009米是多长吗?小结:0.009米=9毫米。学生观察直尺,用手比划,知道9毫米有多长。0.090.09小结:0.09=90学生观察直尺,用手比划,知道90毫米有多长。提问:909?(10)100.90.9小结:0.9=900提问:900毫米里有多少个9毫米?小结:9001009倍,对吧?整体观察从上往下观察。0.009=90.09=900.9=9000.0090.09,么变化?小结:0.009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09,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0.0090.9,变化?小结:0.0090.9100提问:谁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完整的说一遍?10100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1000从下往上观察:0.009=90.09=900.9米=900毫米0.090.009,么变化?小结:0.09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0.009,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0.90.009,变化?小结:0.90.009之一。提问:谁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完整的说一遍?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小结: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课堂作业】1.填空:把1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倍,得( )。(2)把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 ),这个数就比原来( )倍。(3)把302.5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 )移动( )位,(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10.8 10.75 43.6 9.0723.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课堂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的移动对小数的大小变化产生的影响。【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8课时 小数点的移动(2)【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2、“做一做”及教材第46页练习十一第1~4题。【教学目标】或缩小。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重点难点】应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将一个数扩大或缩小。【教学准备】课件。【复习导入】引起小数怎样变化吗?学生回顾交流。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板书课题。【新课讲授】教学例2.20.07101001000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0.07×10=0.70.07×100=70.07×1000=70101001000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1 1 13.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3.2÷10=0.323.2÷100=0.0323.2÷1000=0.0032
、 、101001000
各是多少?
1 1 1、 、 就是将这个数除以10100、1010010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44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先独立完成后,学生上台板演订正。【课堂作业】1.将3.025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0.2101001000我最棒,直接填得数。2.87×10=3.9×1000=34.81÷10=2÷1000=0.67÷100=12.5×100=4.我会填.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把0.03扩大到它的( )倍是30。【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小结: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将这个数乘以10、100、1 1 1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缩小到原来的
、 、101001000就是将这个数除以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课后作业】461~4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小数点的移动(2)例2 (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0.07×10=0.70.07×100=70.07×1000=7010100100010、1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1 1 13.2
、 、 各是多少?1010010003.2÷10=0.323.2÷100=0.0323.2÷1000=0.00321 1 1缩小到原来的
、 、101001000
就是将这个数除以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教学反思:第9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一第6~9题。【教学目标】兑换。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难点】币。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10元、100元人民币、1美元钞票。【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xx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师:图上有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师指名回答。学生自由交流。概括:1.0.156310.15631问题是:1()【新课讲授】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学生交流发言。(1)11×10000,0.1563×10000。(2)也就是把0.1563扩大到10000倍。这个用乘法我知道,但是怎么算呢?1000041563提问: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在小组交流时你们“动口动脑动笔”这“三动”做得很好。那如果实际只兑换出156.3美元的话,那是怎么回事呢?10000.15633156.3,10001000提问:还有办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么?学生讨论后汇报。1563156315631563÷10000,156340.1563。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10100()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然后师生交流答案。学生交流:10110,0.15630.156311.56310010.1563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就是可以兑换的美元,得数是15.63美元。师生总结兑换的方法。100.156311000.156321000.156330.15630.1563【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45页“做一做”。师让学生独立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做完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2.完成教材47页第6题。3.老师多加讲解)【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今天哪些同学表现优秀?小结:认识了什么叫汇率,学会运用小数点的移动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解决问题人民币兑换0.1563×10000=1563(元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检验:1563÷10000=0.1563教学反思:第10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48例1,第49页“做一做”及第50页练习十二第1题。【教学目标】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让学生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掌握新知识。【重点难点】学生学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掌握一般名数改写的方法。【情境导入】提问:1米=( )分米=( )厘米=( )毫1吨=( )千克1千克=( )克1元=( )角=( )分1平方米=( )平方分提问:什么是高级单位?什么是低级单位?【新课讲授】知识点 掌握单位之间的转1.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并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含义。9.25提问:小丽的体温是38.5℃,你觉得她的体温正常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名数的认识。15厘米,78,12,4做名数。提问: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们叫复名数。不同名数的单位之间进率不一样。481请你按高矮的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队:的大小,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小结:把它们都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或者把它们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比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80厘米=( )米提问:应该怎样改写?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小结:80方法一:100=1,80=100米=0.80方法二:100=180÷100100280÷100=0.80,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提问:1米45厘米=( )米提问: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小结: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提问: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5=0.45,0.4511.45145=1.45提问:四位小朋友身高的单位统一了,你能给他们按高矮顺序排位吗?小结: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所以高矮顺序是:东东、欢欢、乐乐、刚刚。提问:如何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际上也就是向左移动小数点。【课堂作业】1.填空。760千克=( )吨8050米=( )千米43分米=( )米350克=( )千克2.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同时能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后作业】501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小数与单位换算(1)请你按高矮的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队:145>1.32>0.95>80低级单位名数除以进率高级单位名数教学反思:第11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2“做一做”及第50页练习十二第2~5题。【教学目标】位名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重点难点】掌握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情景导入】1.填空:45厘米=()米700克=()千克30千克=( )吨72分米=()米740平方分米=()平方米550厘米=()分米2.说说如何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新课讲授】知识点 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出示例2中4位小朋友身高:把它们都化成厘米,再来排位吗?学生独立完成,班级汇报交流提问:0.95米=( )厘米1.32米=( )厘米1米45厘米=( )厘米小结:这是一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应乘以进率。1米=100厘米,所以0.95米=95厘米。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1米45厘米=100厘米+45厘米=145厘米。提问:说说如何将高级单位名数化为低级单位名数?也就是向右移动小数点。【课堂作业】1.填空。3.09米=( )毫米2.56吨=()千克5.3千克=( )克4.6米=()分米0.4平方米=( )平方分米2.03吨=( )千克2.49【课堂小结】写成较小单位的低级名数。【课后作业】502~5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小数与单位换算(2)0.95米=95厘米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145=100+45=145教学反思:第12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4页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能根据题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准确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0掉,知道在求近似数时,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结果越精确。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到求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情景导入】22.398应付给超市多少钱?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板书: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新课讲授】知识点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出示教材第52页例1:1.一个叫豆豆的小朋友的身高——0.984不好说不好记,我们可以怎么办?提问:这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学生讨论交流。提问:求小数的近似数通常用什么方法?小结: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2.(1)试一试,运用四舍五入法把豆豆的身高用一个最接近的两位小数表示出来。说说想法。小结: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提问:说说对“保留两位小数”的理解。说说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提问:保留两位小数和精确到百分位的意思一样吗?小结:保留两位小数和精确到百分位的意思一样。小数”是什么意思?请写出结果。说说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小结:0.984≈1.0提问: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可以写作1吗?小结:强调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是什么意思?请写出结果。说说保留整数的方法。小结:0.984≈1提问:回顾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精确到十分位位,看百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小于或等于41。3.写出自己的身高,并保留整数、一位小数。际情况。小结:表示小数的近似数,小数位数越多结果越精确。提问:什么叫精确?小结:小数位数越多越精确。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课堂作业】(指名板演)保留两位小数:8.603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客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一年级争章方案
- 2024年废电池循环利用商务协议样本版
- 公司品牌管理规范制度
- 2024年股权转让与股份回购协议样本版
- 化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协议样本版
- 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
- 《高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
-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 数据中心配置清单及报价
- 挖掘机检验报告.doc
- 口腔诊疗前、中、后牙椅消毒流程(全)
- 拌合站设备安装实施方案
- 如何指导学生创作科学微电影
- 欧姆龙PLC指令集讲义
- 印刷厂技术参数一览表
- 红色沉稳大气商务通用微立体企业公司介绍公司简介公司产品宣传营销策划方案动态ppt模板
- 贴坡式混凝土挡墙浇筑施工方案(完整版)
- 园林景观施工界面划分(参考模板)
- 长沙市中小学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表【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