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27-28课件_第1页
普通生物学27-28课件_第2页
普通生物学27-28课件_第3页
普通生物学27-28课件_第4页
普通生物学27-28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胃酸使蛋白质变性,激活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小肠:蛋白质被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二肽、三肽,被小肠粘膜细胞吸收。 小肠粘膜细胞:二肽、三肽被酞酶分解为氨基酸,入肝门静脉至肝脏。1脂类的消化、吸收1.脂肪小肠:胆汁乳化脂肪,脂肪酶(胰腺)将甘油三酯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脂。小肠粘膜细胞: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直接入血。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和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2.磷脂同甘油三酯。3.胆固醇可直接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2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1.小肠消化吸收 ①淀粉:经胰淀粉酶分解为双糖。 ②双糖:经小肠粘膜细胞麦芽糖酶、 蔗糖酶、乳糖酶分解为单糖。 ③单糖:直接吸收入血。

2.结肠发酵吸收 部分膳食纤维被结肠细菌分解,产生水分、气体、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吸收。3㈠蛋白质1.蛋白质定义和组成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目前发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全部通过食物来满足机体对它们的需要,这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称为必需氨基酸。食物中含必需氨基酸越多,其营养价值就越高。5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催化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激素功能传递信息功能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与传导供给能量

6如将谷类食品和豆类食品同时混合食用,其所含的氨基酸就能互相补充,满足人体的需要,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这一作用叫做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互补的几种食物最好同时食用,这样必需氨基酸可同时被吸收利用。如果几种食物分别食用时间相隔过长,则不能起到互补作用。7

脂类

1.脂类的概念和分类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仅指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是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酯。脂肪在常温下有固态脂肪和液态脂肪的区别,动物脂肪为固态称为脂,植物脂肪为液态称为油;植物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于动物脂肪。

82.脂类的生理功用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可供给热能保护重要器官食物中的脂肪可向人体供应必需脂肪酸102.糖的来源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例如各种谷类(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干豆类(黄豆、蚕豆等)、硬果类(栗子、花生等)和根茎类(土豆、红薯等)含糖比较丰富,其次还可来自各种纯糖(红糖、白糖、蜜糖、麦芽糖等)。蔬菜、水果中除含少量单糖外,还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来源。常用食品中糖的含量见表1-1。123.糖在人体内的存在糖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4.糖类的生理功能供给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多种活动调节脂肪酸代谢节省蛋白质保肝解毒作用增加饱腹感,维持中枢神经机能。14

㈣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虽不能供给热能,但却对体内生物氧化等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当体内某种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及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有10多种,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PP、B6、B12、维生素C等。151.维生素A(视黄醇)

理化性质:维生素A类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对热和酸碱稳定,一般烹调和制罐头过程中不致破坏,但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破坏。生理功能:视觉、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再生有关;细胞生长与分化、免疫功能、调解细胞和体液免疫、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合成、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生长。维生素A缺乏: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症;不同组织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食欲减低,易感染;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生长迟缓。16供给量和食物来源:成人男性每天800ug视黄醇当量、女性每天700ug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最好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维生素A原类:深绿色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172.维生素E理化性质:又称生育酚。为黄色油状液体,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对热及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可缓慢在被氧化破坏,在酸败的脂肪中维生素E容易破坏。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预防衰老、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其它。维生素E缺乏和过量:维生素E缺乏人类较少见。维生素E过量:每天摄入(800mg—3.2g),出现肌无力、视觉模糊、俯视、恶心、腹泻及维生素k吸收利用障碍。目前不少人自行补充维生素E,但每天摄入量不超过400mg。维生素E供给量和来源:成人10mg总生育酚。维生素E来源:植物油、麦胚、种子类、豆类及其他谷类,但类、肉类、鱼类、水果和蔬菜含量较少。在加工、储存和制备食物时相当一部分维生素E因氧化而损失。184.维生素B2(核黄素)

理化性质:酸性环境下稳定,

碱性环境下易于分解。生理功能:多种黄素酶类的辅酶,在体内催化广泛的氧化还原反应;抗氧化活性。保护眼睛,皮肤、口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肌肉的发育。缺乏症:口腔生殖综合症(唇炎、舌炎、口腔粘膜炎症、会阴皮肤炎);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供应量和来源:0.5mg/1000Kcal,孕妇增加0.3mg。主要来源为动物性食品、坚果类、。205.

维生素B6理化性质:维生素B6对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对紫外光很敏感。生理功能:产生抗体,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维持皮肤健康。食物来源:成人每天2mg。维生素B6的分布很广,其中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肉、鱼、奶、全谷、白菜、豆类;麦芽、酵母、西红柿、香蕉、花生、葵花子。肠道细菌还可合成一部分。缺乏症:缺乏维生素B6时,可引发周围神经炎。人体缺乏维生素B6,眼、鼻和嘴周围皮脂溢出并伴随舌炎,唇裂,给予维生素B6可缓解症状。贫血、体重丢失、胃痛、呕吐、抑郁、神经质、四肢麻木或疼痛。21缺乏:典型症状是骨髓巨幼红细胞成熟受阻,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伴有白细胞减少。怀孕期间缺乏叶酸能够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表明在怀孕前期和怀孕中补充足够的叶酸能够降低神经管畸形和唇裂胎儿的出生率237.维生素C理化性质:维生素C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对氧很敏感,在碱性条件和有Cu2+存在时容易被破坏,所以烹调蔬菜时,应避免使用铜锅,在酸性环境中对热相当稳定。生理功能:防治人类的坏血病;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疲劳症状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促进红细胞的成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创伤愈合,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24㈤无机盐人体内的无机盐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日需量大于100毫克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钾、钠、磷、氯、硫7种。

微量元素: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有铁、硅、碘、锌、镍、铜、锰、硒、等。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8种,包括铁、锌、铜、硒、钴、钼、铬、碘。26生理意义: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无机盐与蛋白质协同,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无机盐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条件。无机元素是维持机体某些具有特殊性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之一。无机离子是很多酶系的激活剂或组成成分。271.钙生理功能: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参与凝血过程;参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毛细血管渗透压;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缺乏症:婴儿的佝偻病、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影响钙吸收利用因素:有利因素(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不利因素(草酸、植酸、脂肪酸、过量的磷酸盐)。钙的供给量及来源:供给量成人钙的每日推荐摄入量800mg;孕妇、乳母及儿童需要量增加。食物来源牛奶、豆类及豆制品、虾皮、芝麻酱中钙含量丰富。283.磷生理功能:磷和钙都是骨骼牙齿重要构成材料;磷是构成组织细胞中很多重要成分的原料;磷还参与许多重要生化反应理功能;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有助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需要量及来源:一般说来,如果膳食中钙和蛋白质含量充足,则所得到的磷也能满足需要。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304.镁

生理功能:参与骨骼和牙齿组成,为骨骼牙齿重要成分之一,对很多酶系统、特别对于氧化磷酸化有关的酶系统生物活性极为重要。与钙、钾、钠合作,共同维持肌肉神经的兴奋性。是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和结构所必需,对缺血性心脏病有治疗效果,是由于在心脏缺血性损伤时,镁有维持心脏正常节律的作用。镁可能还可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食物来源: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小米、燕麦、大麦、豆类、小麦、肉类和动物内脏含镁也丰富,但奶中含镁很少。315.钠

生理功能:维持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缺乏:肌肉会软弱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腿痛和肌肉痉挛等症状。钠的来源:食盐、海产品、咸菜、咸鱼、咸肉、菜汤等。6.钾生理功能:调节体液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并参与调节心肌的收缩过程。参与体内糖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32钾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如黄豆、绿豆、豆腐皮、海带、香菇、花椒、谷物、蔬菜和水果等都含有丰富的钾。33

㈥水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化学物质,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小孩体内水较多,成人体内水较少,瘦子体内水较多,胖子体内水较少。1.水的生物学功能:生命的介质水是生命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同时它本身也参与反应。水的溶解性强,流动性强,有利于物质的运输。从物质的消化、吸收、生物氧化以至排泄都需要水参与,否则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调节体温34维持腺体正常分泌。维持血容量。水是润滑剂。维持脏器的形态和机能。2.水摄入人体的途径:

(1)食物中的水:我们每日通过食物摄取的水约为1000ml。35

(2)饮料水和其它的饮料是摄入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每日约为1200ml.

(3)有机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水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的同时,还会生成水,这部分水称为代谢水(又称氧化水)。正常人体内每日氧化有机物所产生的水约为300ml。这样,成人每天排出的水份,平均为2500毫升363.水排出人体的途径(1)肾脏体内的水主要以尿的形式被排出体外,正常成人每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