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倒计时15天知识梳理和抢分训练一、现代文阅读I专题梳理和预测抢分训练专题梳理【高考最新动态及应考策略技巧】高考最新动态,最佳应考策略!专家预测例题,读一读,读一读,一划,想一想。最新动态>>>2020年新高考Ⅱ卷(山东卷)现代文阅读由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十实用类文本十文学类文本”变成了“现代文阅读I和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都有所变化。现代文阅读I(19分)、现代文阅读Ⅱ(16分),共35分。现代文阅读Ⅰ整合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命题材料,现代文阅读Ⅱ以”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象“为命题材料,设置了两则材料(2021年可能不限于两则材料),分别为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和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则材料有1384个字。第二则材料409个字;两则材料共计1793个字。设5小题(3道选择题、2道问答题),第1小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第2小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3小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第4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第5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2021年的高考估计在题型、分值、篇幅的长短不会有大的变化。错点排查>>>最后的提醒,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读一读,划一划,记牢了!现代文阅读Ⅰ选择题设题误区1.范围不清。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2.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3.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4.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5.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6.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信息。7.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8.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9.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10.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答题误区审题不清,筛选方向错误。审不清题干要求,答题指向不明确。2.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能力弱。现代文阅读I给的是多则材料,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材料中提取信息,考生往往丢三落四。3.概括不到位,提取要点不全。有些材料找到关键词语组合就行;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的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由点到面归纳概括出要点。4.联系文本回答问题的意识弱。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的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点石成金:对选择题,考生不够认真细心,看不清题干的要求,在原文中找不到准确信息,与选择项细致比对时,急于求成,粗心大意,找不到错误点。对主观简答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应考策略>>>1.理解文章内容题。一是要熟悉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已然未然等,提高识破命题陷阱的敏锐性。二是要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照,分析异同,判断正误。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一是要注意题干要求;二是要注意纵观全文,眼光不能局限于一两个语段,凡是和题干要求有关的都要辨识。对于所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的观点,首先要明确原材料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看所给材料是否能够充分论证。3.论证特点题。解答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特点题,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角度:一是从内容上看,抓住能揭示文章观点、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概括段意的语句。二是从结构上看,注意表示过渡、有关键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三是注重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等)及其特点。4.主观问答题。认真揣摩题干,限定答题范围。在原文找到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根据分值,分点作答,先罗列,不遗漏,再“合并同类项”。可以采用直接摘抄关键句法、摘录拼接词语法、各段要点相加法、不同角度提炼法。技巧方法终极点拨最精炼的叙述,最核心的记忆,考场上攻坚克难的锦囊妙计,最关键的时候从记忆中提取!现代文阅读Ⅰ选择题解题技巧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尤其要关注首尾段。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2.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前瞻后顾,整体把握,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尤其是转述绝对的选项)。有的情况,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机械地答题。3.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找:找找原文有没有(无中生有);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张冠李戴(偷换概念),②可能成必然(表述绝对化),③将来变现在(不合逻辑),④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答非所问),⑦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⑧未然变已然,⑨强加因果。(2)明确选项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方式。选项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转述方式有三:概括式(具体变抽象),具体式(抽象变一般),同义变式(变换句式换说法)。务必有针对性地判断选项的转述,是否符合原文的句间关系及表达意图。把握文体及特征(抓材料观点和思想。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代文阅读Ⅱ主观题解题技巧1.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类、实用类);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仔细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3.组织语言。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4.规范作答。“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摘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这是我们思考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原因何在呢?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它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此遭到了严重损害。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却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家就在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一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相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制。这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它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病毒,这些国家做得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灾难,因为抗击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类型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将会影响深远。对于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让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现在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卫组织将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着重要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丰富经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对“非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争的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推进以武汉市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愿。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民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足,将有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冠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B.新冠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B.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来看,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A.加强对外话语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1.C(A项,“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项,选项中的第一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项,原文只提到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2.D(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3.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措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有助于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但它本身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4.①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之间是并列式关系。②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角度阐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本题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共4分)5.①疫情爆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④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⑤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⑥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每点1分,共6分)(湖南六校联考)【强练抢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通信技术出人意料地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使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信息时代。如果说“20世纪素养”对应的是工业时代,那么“21世纪素养”对应的则是信息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社会经济运作模式和人类职业世界发生深刻变化。运用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和全球贸易,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与此同时,伴随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许多工作正在被机器所代替。著名经济学家列维这样写道:“由常规认知和常规手工劳动所构成的工作的劳动力份额正日益下降,因为此类任务容易通过编程让计算机去做,国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比例则是那些强调专家思维或复杂交往的工作。”当重复性的常规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的时候,人类就必须从事计算机不能代劳和胜任的复杂工作,也因此必须发展计算机所不具备的复杂能力,即以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为核心的“21世纪素养”。微信超然客整理校对因此,未来教育不仅要为创新驱动的职业做好准备,还要为尚来诞生的职业做好准备,具有广泛迁移性的核心素养因而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和全球化使人的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怎样合法地、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怎样处理文化差异和多元化社会?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并与他人合作?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对世界教育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据此,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概括为:核心素养即“21世纪素养”,指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所谓“高级能力”是人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明智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和行动能力。所谓“人性能力”即建立在人性、情感、道德与责任基础上的能力。有素养的人,不仅是有创造性的人,而且是对其行为负责任的人。(摘编自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推动教育和课程领域的关键变革,伴随着这一浪潮,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议题和社会话题。关于核心素养并没有精准的定义,然而,我们对核心素养界定为,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是符合社会潮流和教育诉求的。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兼顾“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既指向个体的终身发展,又关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核心素养也不是个体所具备的可分化的能力框架或要素的罗列,而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是个体在不同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行为一体的整体资质的综合表征。核心素养是不同于一般素养的“关键素养”。研究者往往从解释核心素养与一般素养的关系为出发点来阐述核心素养的特殊性。最普遍的认识是①的关系,即核心素养是一般素养的精髓和灵魂,是其他素养的前提,一般素养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次是②的关系,核心素养是必备的、关键的素养内核,一般素养是衍生的周边性的素养;再次是③的关系,核心素养是个人牌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支架式的条件,而一般素养则是可供选择的质素。(摘编自屠莉娅(基于变革社会的角度:核心素养阐发与建构再思考》材料三“核心素养”不单是一个概念,还是一套教育思想体系。从积极的角度看,“核心素养”从对教育结果的预期、从现实需要出发重新定义了教育目标,给教育实践以清晰的操作方向。但它所蕴含的教育局限性也不可无视。首先,“核心素养”的界定、选择、落实依然是相当老套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无论是国外还是我们国家,“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虽然是基于研究的,但依然都是“专家话语”、“精英话语”,体现的是专家与精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实际上,对于什么是最重要的素养或胜任力,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定义和选择。比如,对农民来说,种地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素养,但没有任何一个“核心素养”的框架将种地的相关能力纳入其中。微信超然客整理校对专家们也许会说,种地的能力只对特定的人群重要,不是跨领域的胜任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不都要吃饭吗?失去了种地能力,人的生存都是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种地能力是符合“对所有人都重要”这一“核心素养”选择标准的。对一个将来以种地为岗位的人来说,为什么要具备在都市里生活所需要具备的那些复杂胜任力?其次,“核心素养”从概念上讲是“核心的”、“关键的”,但从教育角度上讲变成了“共同的”,因为“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核心的”、“关键的”就在于其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共同的素养。“共同素养”从字面上看,是人人应该也必须拥有的素养,不是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的素养,然而,“共同的”往往是基础的。如果核心素养变成了基础素养,从教育的角度反而是易理解、易操作的。但如果是这样,那“核心素养”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为了与基础素养区分开来,只能强调作为共同素养的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或者高阶素养。问题来了,如果人人都能拥有,那还是“高级素养”吗?反过来,作为“高级素养”还能人人拥有吗?(摘编自高德胜(核心素养的隐喻分析:意义与局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尽管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没有统精准的定义,但都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教育新需求。B.社会经济运作模式和人类职业世界的深刻变化,促使产品创新和全球贸易成为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C.专家认为核心素养必须是跨领域的胜任力,而材料三则认为核心素养应侧重于不同人群的不同选择。D.核心素养体现的多是专家和精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虽然是经过了认真研究,仍带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从信息通信技术带给人类职业变化和生活变化的两个方面,阐发了核心素养作为未来教育目标的必要性。B.材料二除了直接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又从与一般素养的对比中揭示了核心素养的特殊性。C.材料三认为核心素养和基础素养都属于共同素养,但核心素养属于高级的共同素养,而基础素养属于低级的共同素养。D.三则材料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了不同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表明了核养素养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将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划线处,最准确的的一项是(3分)A.①基础与拓展②中心与外围③支撑和辅助B.①中心与外围②基础与拓展③支撑和辅助C.①支撑和辅助②基础与拓展③中心与外围D.①基础与拓展②支撑和辅助③中心与外围4.试分析材料三在论证方面有哪些艺术特色。(6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有何异同?请比较分析。(4分)1.B(前后非因果关系)2.C(材料三不认同此观点)3.A(分句一中有关键词“基础”,故空①填“基础与拓展”;分句二有关键词“内核”“周边”,故空②填“中心”“外围”:分句三有关键词“支架式的条件”,故空③填“支撑”辅助”。)4.①列举通俗事例如农民种地,使论证更加浅近易懂。②利用概念之间的矛盾对比,如“核心素养”与“基础素养",使论证更加有力。③多用反问句,增强语气,且引导读者深人思考。④预设反方观点,先立后破,具有思辨性。(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5.同:①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②都涉及能力和品质两个方面。异:材料二兼顾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材料只涉及社会发展。(聊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材料二: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C.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