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金清查现金短缺现金溢余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第一节货币资金现金清查现金短缺现金溢余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借:1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2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①甲公司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90万。1.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坏账准备10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12年中由于债务人破产,发生一笔坏账损失2万元。2.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2
贷:应收账款2不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①甲公司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3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③2013年初,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2万元又收回来了,存入银行。3.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之后又收回借:应收账款2贷:坏账准备2
借:银行存款2贷:应收账款2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④2013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180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00万。4.坏账准备的转回借:坏账准备1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减贷加借)增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③2013年初,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2万元4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例题企业2012年1月1日购入甲上市公司股票,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5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5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4)万元。(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4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0.5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垫款)1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支付的总价款)5.5(2)收到初始投资股利/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1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例题企业5(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利息1万时:
借:应收股利/利息1贷:投资收益1
收到现金股利/利息1万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贷:应收股利/利息1
(2)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时:①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1月末公允价值9万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9-4=5)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
②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2月公允价值6万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6-9=-3)(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利息1万6(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第一步: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差额记入“投资收益”借:其他货币资金(售价)1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出售前的公允价值4
—公允价值变动(借/贷)
2
投资收益(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差额)
4
第二步:结转初始确认金额与出售前公允价值的差额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贷:投资收益2
(或反向分录)(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第一步: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7(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实现的投资收益/某年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某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丁字帐)
=交易费用+计提的利息收益/宣告分红时的投资收益+出售时的投资收益=(2)(2)某年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该笔投资的累计损益(丁字帐)
=投资收益(贷方“+”,借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借方”-“)=(1)(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实现的投资收益/某年累计确认8(3)出售时的投资收益
=售价-买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出售时的当期损益(当期利润/净收益)
=售价-出售前的公允价值(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成本+公允价值变动(3)出售时的投资收益(4)出售时的当期损益(当期利润/净收9
第四节存货序号情况是否计入存货成本1采购支付的进项税额一般人(×)
小人(√)2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存货采购过程中的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5存货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6存货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7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8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9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10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正常产品设计费计入损益】第四节存货序号情况是否计入存货成本1采购支付的10计划成本核算【举例1】计划120,实际100(节约差),期初的计划为110,实际成本125【举例2】计划90,实际100(超支差),期初的计划为110,实际成本125采购时借:材料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17借:材料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17入库时借:原材料120
贷:材料采购100
材料成本差异20借:原材料90
材料成本差异10
贷:材料采购100
发出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50
--辅助生产车间40
制造费用20
管理费用10
贷:原材料—L材料12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40
--辅助生产车间30
制造费用15
管理费用5
贷:原材料—L材料90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15-20)÷(110+120)×100%=-2.17%材料成本差异率=(15+10)÷(110+90)×100%=12.5%结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2.6(120*2.17%)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09(50×2.17%)
—辅助生产成本0.87(40×2.17%)制造费用0.43(20×2.17%)管理费用0.21(10×2.17%)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40×12.5%)
—辅助生产成本3.75(30×12.5%)制造费用1.88(15×12.5%)管理费用
0.62(5×12.5%)贷:材料成本差异
11.25(90*12.5%)
计划成本核算【举例1】计划120,实际100(节约差),期初11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2.企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提示】只有债券投资才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12(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总结溢价折价(1)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某年年初摊余成本=成本+(或-)利息调整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
某年年初摊余成本=成本+(或-)利息调整(2)收到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总结溢价折价(1)取得持13(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间
总结溢价折价(1)确认债券利息收入: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某年年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面率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某年年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面率(2)收到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间总结溢价折价(1)确认债券利14(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总结溢价折价(1)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已计提减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总结溢价折价(1)计提减值:15(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
总结溢价折价(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利息调整明细科目有可能在贷方】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累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差额: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利息调整明细科目有可能在贷方】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累计利息】差额:投资收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总结溢价折价(1)持有至到期投资16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17(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①始投资成本大于在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份额时,只需做“初始投资成本确认”一笔分录即可。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其他货币资金②始投资成本小于在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份额时,先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2)收到初始投资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取得18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不作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净利润)借:投资收益(净亏损)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分配总额×投资方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收到现金股利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3)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不作处理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贷(或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额×投资方持股比例)(4)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不作处理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不19(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总结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总结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20(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总结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借或贷)投资收益(差额)
借: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如为贷方余额则应在借方冲减)—其他权益变动(如为贷方余额则应在借方冲减)—其他综合收益(如为贷方余额则应在借方冲减)
(借或贷)投资收益(倒挤)
同时: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或借):投资收益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投资收益(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总结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21事项成本法权益法初始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其他货币资金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受资方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处置
借: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或借记)
借: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或借记)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投资收益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或借:投资收益
事项成本法权益法初始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22第七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种类投资的性质核算内容股票类投资1.控制长期股权投资2.共同控制、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3.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短期内出售赚取差价(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类投资1.短期内出售赚取差价交易性金融资产2.有能力、有意图持有至到期持有至到期投资3.意图不明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七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种类投资的性质核算内容股票类投资23类别相关交易费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入账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成本类别相关交易费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持24(一)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取得成本+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支付的金额)(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同“持有至到期投资”)(2)收到初始投资股利/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一)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25(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
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1)确认利息/股利收入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面值*面率)【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面值*面率)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债券投资: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26
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2)公允价值变动时: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2)公允价值变动27(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
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1)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2)已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原计提范围内)
贷:其他综合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原计提范围内)
贷:资产减值损失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28(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
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投资)债券(1)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由其他综合收益转为投资收益。如果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还应当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在借方)
---利息调整(有可能在借方)
---应计利息投资收益(如亏损在借方)
同时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或借):投资收益(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总结(权益性投资)股票(债务性29金融资产类别后续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一般情况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特殊情况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或权益法金融资产类别后续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30★影响折旧的因素
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定资产原价
②预计净残值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第八节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折旧的因素
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八节固31★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③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④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32第八节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第八节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331.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设置的会计科目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1)外购
借: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贷:银行存款等(2)自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贷:在建工程等1.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账务处理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设置34
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3)内部转换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A.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转换当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转换当时已提减值准备】
借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贷差:其他综合收益B.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资产的账面原值】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资产的账面原值】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摊销)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账面原值】
贷差:其他综合收益1.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账务处理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3)内部转换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A35
总结(1)成本模式(2)公允价值模式①计提折旧或摊销:(同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不折旧/不摊销②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③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不减值确认公允价值变动:__
借(或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总结(1)成本模式(2)公允价值模式①计提折旧或摊销:363.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①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①借:银行存款(处置收入净额)贷:其他业务收入①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②借: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1)处置时对营业利润的影响(2)处置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②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③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其他业务成本同时,如果存在自用资产转化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出现贷方差额还需要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业务成本3.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总结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①投资性房地37外购的无形资产
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注意】下列各项不包括在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中:①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②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外购的无形资产383.无形资产的摊销(1)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当月增加,当月开摊;当月减少,当月停摊)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3.无形资产的摊销(1)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39①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②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③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④如果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②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
40(4)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借:管理费用(企业自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费用(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4)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41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研究阶段资本化费用化费用化管理费用无形资产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研究阶段资本化费用化费用化管理费用无42一、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
内容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前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固定资产(重置成本)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报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款项)
营业外收入
(无法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
(冲减管理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积一、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内容库存现金存货固定43内容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该材料的毁损是由管理不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保险公司和责任人赔偿)
管理费用
(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责任人赔偿)
管理费用(收发计量差错、一般损失、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非正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其他应收款
(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一、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盘亏的账务处理
内容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44会计实务培训课件4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46会计实务培训课件47内容补充拓展(一)方法使用条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特点适用范围分批法--简化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同一月份内投产的产品批数往往很多,有的多大几十批,甚至上百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间接计入的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按月进行分配的工作极为繁重。
产品完工前,账内只按月登记直接计入的费用和生产工时,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分配间接计入的费用,计算、登记各该批完工产品成本。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以及完工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均利用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的情况下也不宜采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稳定;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已完工批数较少)内容补充拓展(一)方法使用条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特点适48内容补充拓展(二)方法划分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此种方法还分综合结转与分项结转两种。它主要适用于成本管理中,需要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大量大批连续复杂性生产的企业。不仅将产成品对外销售,半成品也对外销售。(如:钢铁厂的铁、钢锭,纺织厂的棉纱等)1.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3.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1.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2.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主要适用于成本管理中,不需要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1.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1.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3.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费用,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不能更好满足这些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内容补充拓展(二)方法划分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49内容补充拓展(四)逐步结转分步法对后面步骤所耗以前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计入后面步骤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概念指将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由于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中还包含有上步骤的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因此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的某一个成本项目中,势必会混淆了各个成本项目的真实成本,因此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被混淆了的成本进行还原。才能计算出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的真实的金额。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各成本项目的实际金额分别计入下步骤的相对应的各成本项目。由于这种方法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不相互混淆,因此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的产成品成本明细帐中。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优点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半成品费用的多少,本步骤加工费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内容补充拓展(四)逐步结转分步法对后面步骤所耗以前步骤的半成50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1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2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3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4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5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6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7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8会计实务培训课件59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0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1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2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3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4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5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6会计实务培训课件67现金清查现金短缺现金溢余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第一节货币资金现金清查现金短缺现金溢余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借:68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69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①甲公司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90万。1.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坏账准备10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12年中由于债务人破产,发生一笔坏账损失2万元。2.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2
贷:应收账款2不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①甲公司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70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③2013年初,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2万元又收回来了,存入银行。3.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之后又收回借:应收账款2贷:坏账准备2
借:银行存款2贷:应收账款2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④2013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180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00万。4.坏账准备的转回借:坏账准备1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减贷加借)增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项目对账面价值的影响③2013年初,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2万元71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例题企业2012年1月1日购入甲上市公司股票,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5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5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4)万元。(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4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0.5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垫款)1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支付的总价款)5.5(2)收到初始投资股利/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1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例题企业72(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利息1万时:
借:应收股利/利息1贷:投资收益1
收到现金股利/利息1万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贷:应收股利/利息1
(2)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时:①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1月末公允价值9万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9-4=5)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
②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2月公允价值6万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6-9=-3)(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利息1万73(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第一步: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差额记入“投资收益”借:其他货币资金(售价)1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出售前的公允价值4
—公允价值变动(借/贷)
2
投资收益(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差额)
4
第二步:结转初始确认金额与出售前公允价值的差额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贷:投资收益2
(或反向分录)(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第一步:售价与出售前的公允价74(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实现的投资收益/某年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某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丁字帐)
=交易费用+计提的利息收益/宣告分红时的投资收益+出售时的投资收益=(2)(2)某年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该笔投资的累计损益(丁字帐)
=投资收益(贷方“+”,借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借方”-“)=(1)(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实现的投资收益/某年累计确认75(3)出售时的投资收益
=售价-买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出售时的当期损益(当期利润/净收益)
=售价-出售前的公允价值(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成本+公允价值变动(3)出售时的投资收益(4)出售时的当期损益(当期利润/净收76
第四节存货序号情况是否计入存货成本1采购支付的进项税额一般人(×)
小人(√)2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存货采购过程中的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5存货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6存货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7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8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9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10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正常产品设计费计入损益】第四节存货序号情况是否计入存货成本1采购支付的77计划成本核算【举例1】计划120,实际100(节约差),期初的计划为110,实际成本125【举例2】计划90,实际100(超支差),期初的计划为110,实际成本125采购时借:材料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17借:材料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17入库时借:原材料120
贷:材料采购100
材料成本差异20借:原材料90
材料成本差异10
贷:材料采购100
发出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50
--辅助生产车间40
制造费用20
管理费用10
贷:原材料—L材料12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40
--辅助生产车间30
制造费用15
管理费用5
贷:原材料—L材料90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15-20)÷(110+120)×100%=-2.17%材料成本差异率=(15+10)÷(110+90)×100%=12.5%结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2.6(120*2.17%)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09(50×2.17%)
—辅助生产成本0.87(40×2.17%)制造费用0.43(20×2.17%)管理费用0.21(10×2.17%)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40×12.5%)
—辅助生产成本3.75(30×12.5%)制造费用1.88(15×12.5%)管理费用
0.62(5×12.5%)贷:材料成本差异
11.25(90*12.5%)
计划成本核算【举例1】计划120,实际100(节约差),期初78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2.企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提示】只有债券投资才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79(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总结溢价折价(1)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某年年初摊余成本=成本+(或-)利息调整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
某年年初摊余成本=成本+(或-)利息调整(2)收到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总结溢价折价(1)取得持80(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间
总结溢价折价(1)确认债券利息收入: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某年年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面率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某年年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面率(2)收到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利息(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间总结溢价折价(1)确认债券利81(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总结溢价折价(1)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已计提减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总结溢价折价(1)计提减值:82(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
总结溢价折价(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利息调整明细科目有可能在贷方】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累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差额: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利息调整明细科目有可能在贷方】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累计利息】差额:投资收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总结溢价折价(1)持有至到期投资83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84(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①始投资成本大于在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份额时,只需做“初始投资成本确认”一笔分录即可。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其他货币资金②始投资成本小于在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份额时,先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2)收到初始投资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取得85总结成本法权益法(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不作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净利润)借:投资收益(净亏损)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分配总额×投资方持股比例)
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墙施工材料运输与仓储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债券发行承销服务合同规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司机劳动合同及职业规划合同4篇
- 二手车买卖合同:2024专用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组织打字员赛事资料合同2篇
- 2025版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务标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现实年薪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互联网直播内容审核及分成合同4篇
- 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二零二五版木工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合作合同3篇
- 垃圾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变压器搬迁施工方案
- 单位转账个人合同模板
-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成语故事 第十五课 讳疾忌医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教案 新教版(汉语)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EPC项目采购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