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课件_第1页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课件_第2页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课件_第3页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课件_第4页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1壹贰叁掌握传记做题思路熟悉高考文言真题积累高考文化常识明确目标壹贰叁掌握传记做题思路熟悉高考文言真题积累高考文化常识明确目2高考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高考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3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4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5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6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1、断句选择题:依照上下文语境,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断句题;2、文化常识选择题(积累、背诵)3、信息概括选择题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4、翻译主观题:依照上下文语境,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7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8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判断句)。世(世代)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流离失所),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州刺史的佐官)。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军事参谋)、行(代理)安南太守,迁(升官)尚书郎。

介绍传主家世、早年经历及仕途等情况。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判断句)。世(世代)9

曹真出督(出京督查)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又参大司马军事(做大司马的军事参谋)。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代词,代指曹真),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调任)天水太守。郡邻于蜀(状语后置句,和蜀地相邻),数(屡次、多次)被侵掠(被动句),户口减削,寇盗充斥(充满、多的到处都是),芝倾心(倾尽心力)镇卫(镇守护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恢复)。迁(调任)广平太守。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华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任天水太守期间,政绩斐然,深受人们爱戴。调任后,人民请留,明帝允许。曹真出督(出京督查)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又参10

曹爽辅(辅佐)政,引(引荐、举荐)为司马。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绝妙的计策),爽弗能纳(采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驱车马追赶)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伊尹、周公)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

(表被动)黜(罢免官职

),虽(即使)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凭借、用)羽檄(紧急文书)征(征调)四方兵(军队),孰(谁)不从!舍(舍弃)此而去,欲就(靠近、接近、趋向)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苟且请求赦免)。宣帝嘉(赞美、嘉奖)之,赦而不诛。俄而起(起用)为并州刺史。劝谏曹爽失败,被抓后坚贞不屈,受到宣帝嘉奖并被授予官职。曹爽辅(辅佐)政,引(引荐、举荐)为司马。芝11

诸葛诞以(凭借)寿春叛(反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作为)先驱(先锋)。诞平(被动、被平定),迁(晋升或调动)大尚书(吏部尚书。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掌刑理(刑狱审理)。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转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因为)芝清忠(清廉忠诚)履正(践行正道),素(一向、向来)无居宅,使(让)军兵为(给、替)作(建造)屋五十间(省略句、定语后置句)。因平叛诸葛诞有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武帝当政时,大受礼遇。诸葛诞以(凭借)寿春叛(反叛),魏帝出征,芝率荆12

芝以(因为)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供给)吏卒,门施(放置)行马(官府门前阻挡人马通行的木架子,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退让、谦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洁身自好)寡欲(清心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未蒙(蒙受)此选,臣更(反而、竟然)越(超越)之(代词、指代鲁芝),何以(以何)塞(满足)天下之望(愿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被动句)。告老逊位反受优待、羊祜推重让位。芝以(因为)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13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高声号哭以哀悼),赗(fèng、古时送给丧家用于丧事的财物)赠有加,谥曰贞,赐茔(坟地、坟墓)田百亩。

死后恩宠有加。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高声号哭以哀悼)1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考题回顾: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15【答案】C【考点】文言文断句【应考思路】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选择题。首先,把四项备选答案比较一下,找出断句区别点。在本题中,对比四个选项后可发现,有两处断句存在差异,分别是“芝坐爽下狱当死”和“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其次,分析断句不同处,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坐爽”意为因为曹爽而获罪,“下狱”是其结果,两者语意紧密相连,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结构相同,句式工整,应在“直”后断开,排除B项。再次,通读正确选项,理顺文意,确定答案。考题回顾:【答案】C【考点】文言文断句【应考思路】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1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考题回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7【答案】C【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应考思路】对于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本题C项,“践”意思是踩、践踏;“阼”意思是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帝王即位,并不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考题回顾:【答案】C【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应考思路】对18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考题回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19【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考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题文对照”。首先,快速浏览选项,抓住选项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关键信息,锁定其在原文中对应的区域。大体上,选项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是一致的。其次,细读选项内容,并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选项的概括、分析与原文中的表述是否一致。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考思路】解答20通过对比可知,A、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一致。B项的错误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可知,“饱受侵扰,人口减少”的是“天水郡”,而非“蜀地”。注意,审读选项对人物性格与行为事件的概括是否准确,两者是否匹配。虽然命题者较少在这个方面设置错误选项,但是这一方面也不容忽视。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通过对比可知,A、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一致。B项的错误是张2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考题回顾:高22【应考思路】对于翻译题,首先要字字落实。(1)第一个“以”:凭借。以为:作为。先驱:先锋。(2)以:因为。履正:躬行正道,行为端正。素:一向。其次,理顺句式。(2)“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使军兵为(之)作五十间屋”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应考思路】对于翻译题,首先要字字落实。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23常考文化常识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常考文化常识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24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

、辟、荐、举

、拜、除、授、起、擢、拔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

、转、调、徙

、补

、改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领、署、权、摄、代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贬

、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知、行、主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25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陟使、知州、知府、令等。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

:有关的官员。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26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9、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11、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12、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27方法再强调:1、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积累着手;2、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3、根据阅读的要素进行解读:(1)人物(2)事件(3)品德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方法再强调: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28谢谢大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谢谢大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29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30壹贰叁掌握传记做题思路熟悉高考文言真题积累高考文化常识明确目标壹贰叁掌握传记做题思路熟悉高考文言真题积累高考文化常识明确目31高考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高考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32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33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34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35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1、断句选择题:依照上下文语境,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断句题;2、文化常识选择题(积累、背诵)3、信息概括选择题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4、翻译主观题:依照上下文语境,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36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37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判断句)。世(世代)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流离失所),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州刺史的佐官)。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军事参谋)、行(代理)安南太守,迁(升官)尚书郎。

介绍传主家世、早年经历及仕途等情况。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判断句)。世(世代)38

曹真出督(出京督查)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又参大司马军事(做大司马的军事参谋)。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代词,代指曹真),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调任)天水太守。郡邻于蜀(状语后置句,和蜀地相邻),数(屡次、多次)被侵掠(被动句),户口减削,寇盗充斥(充满、多的到处都是),芝倾心(倾尽心力)镇卫(镇守护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恢复)。迁(调任)广平太守。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华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任天水太守期间,政绩斐然,深受人们爱戴。调任后,人民请留,明帝允许。曹真出督(出京督查)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又参39

曹爽辅(辅佐)政,引(引荐、举荐)为司马。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绝妙的计策),爽弗能纳(采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驱车马追赶)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伊尹、周公)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

(表被动)黜(罢免官职

),虽(即使)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凭借、用)羽檄(紧急文书)征(征调)四方兵(军队),孰(谁)不从!舍(舍弃)此而去,欲就(靠近、接近、趋向)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苟且请求赦免)。宣帝嘉(赞美、嘉奖)之,赦而不诛。俄而起(起用)为并州刺史。劝谏曹爽失败,被抓后坚贞不屈,受到宣帝嘉奖并被授予官职。曹爽辅(辅佐)政,引(引荐、举荐)为司马。芝40

诸葛诞以(凭借)寿春叛(反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作为)先驱(先锋)。诞平(被动、被平定),迁(晋升或调动)大尚书(吏部尚书。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掌刑理(刑狱审理)。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转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因为)芝清忠(清廉忠诚)履正(践行正道),素(一向、向来)无居宅,使(让)军兵为(给、替)作(建造)屋五十间(省略句、定语后置句)。因平叛诸葛诞有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武帝当政时,大受礼遇。诸葛诞以(凭借)寿春叛(反叛),魏帝出征,芝率荆41

芝以(因为)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供给)吏卒,门施(放置)行马(官府门前阻挡人马通行的木架子,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退让、谦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洁身自好)寡欲(清心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未蒙(蒙受)此选,臣更(反而、竟然)越(超越)之(代词、指代鲁芝),何以(以何)塞(满足)天下之望(愿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被动句)。告老逊位反受优待、羊祜推重让位。芝以(因为)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42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高声号哭以哀悼),赗(fèng、古时送给丧家用于丧事的财物)赠有加,谥曰贞,赐茔(坟地、坟墓)田百亩。

死后恩宠有加。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高声号哭以哀悼)4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考题回顾: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44【答案】C【考点】文言文断句【应考思路】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选择题。首先,把四项备选答案比较一下,找出断句区别点。在本题中,对比四个选项后可发现,有两处断句存在差异,分别是“芝坐爽下狱当死”和“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其次,分析断句不同处,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坐爽”意为因为曹爽而获罪,“下狱”是其结果,两者语意紧密相连,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结构相同,句式工整,应在“直”后断开,排除B项。再次,通读正确选项,理顺文意,确定答案。考题回顾:【答案】C【考点】文言文断句【应考思路】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45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考题回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6【答案】C【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应考思路】对于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本题C项,“践”意思是踩、践踏;“阼”意思是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帝王即位,并不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考题回顾:【答案】C【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应考思路】对47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考题回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48【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考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题文对照”。首先,快速浏览选项,抓住选项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关键信息,锁定其在原文中对应的区域。大体上,选项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是一致的。其次,细读选项内容,并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选项的概括、分析与原文中的表述是否一致。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考思路】解答49通过对比可知,A、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一致。B项的错误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可知,“饱受侵扰,人口减少”的是“天水郡”,而非“蜀地”。注意,审读选项对人物性格与行为事件的概括是否准确,两者是否匹配。虽然命题者较少在这个方面设置错误选项,但是这一方面也不容忽视。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通过对比可知,A、C、D三项的表述与原文一致。B项的错误是张50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考题回顾:高51【应考思路】对于翻译题,首先要字字落实。(1)第一个“以”:凭借。以为:作为。先驱:先锋。(2)以:因为。履正:躬行正道,行为端正。素:一向。其次,理顺句式。(2)“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使军兵为(之)作五十间屋”考题回顾: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高考文言文真题详注细评——鲁芝传〔PPT上课课件〕【应考思路】对于翻译题,首先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