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_第1页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_第2页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_第3页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_第4页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解放军三0三医院梁仲惠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解放军三概述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它微生物。这个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在外环境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为微生物失调。概述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一、正常胃肠道菌群

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为复杂,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由30属500种组成,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适应在胃肠道内生存,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可分为常住菌(原籍菌群)和过路菌(外籍菌群),前者是在肠道内保持着稳定的群体;后者由口摄入并单纯经过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一、正常胃肠道菌群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人体中定居的细菌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称为正常菌群。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人体中定居的细菌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消化道细菌的分布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胃: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消化道细菌的分布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小肠主要菌群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加上肠粘膜分泌IgA及粘液的杀菌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远端回肠中,革兰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小肠主要菌群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结肠中主要菌群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在结肠中98%甚至更多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结肠中主要菌群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1.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慢。

2.大肠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特别是便秘的患者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含量会更多。

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1.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菌群胃空肠回肠肓肠总细菌数值

0~1030~10510~1051010~1012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肠道杆菌0~1020~103102~106104~1010链球菌0~1030~104102~106103~1010葡萄球菌0~1020~103102~106104~107乳酸杆菌0~1030~104102~105106~1010真菌0~1020~102102~103102~106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菌群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厌氧菌胃空肠回肠肓肠拟杆菌罕见0~102103~1071010~1012双歧菌罕见0~103103~105108~1012革兰阳性球菌罕见0~103102~105108~1011梭状芽孢杆菌罕见罕见102~104106~1011真杆菌罕见罕见罕见109~1012注:1、表中数字的单位为:每亳升或每克肠内容物所含菌数。

2、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属。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厌氧菌胃肠道正常菌群在肠道的上端,肠腔内的细菌数含量很少,一般每毫升肠液少于104

,主要为革兰阳性需氧菌。越向下,肠腔内含菌量越多,回肠末端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并有厌氧菌。过了回盲瓣,结肠环境有利于专性厌氧菌生长,细菌数急速增加,95%以上是厌氧菌,可达到每克大便1010~12

。这些微生物群在人体健康时无致病性,与宿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生理性动态平衡状态。肠道正常菌群在肠道的上端,肠腔内的细菌数含量很少,一般每毫升肠道细菌种类

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厌氧菌,也称为共生菌或益生菌:占总数的99%以上,以双歧杆菌及类杆菌为代表,这些细菌对宿主有益无害,有保持宿主健康的作用。需氧菌:包括韦氏梭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在生态平衡时这些细菌数量少,不会致病,但如果数量超出了正常水平,则引起宿主发病。兼需氧菌,即中间菌:如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其作用兼具生理和致病性两个方面,具有潜在的有害性。其数量增加可导致腐败物质、细菌毒素、致癌物等而导致疾病或衰老。肠道细菌种类

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厌氧菌,也称为共生菌或二、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结肠菌群可使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碳水化合物及内源性糖蛋白发酵,产生可被结肠吸收利用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2)双歧杆菌能分泌多种酶,将不可溶性蛋白、脂肪和糖变为可溶性,便于吸收利用,它的大量生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铁的吸收,它同时产酸,促使肠道PH下降,有利于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3)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和尿素,产生氨等。二、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2、合成维生素

人体可吸收维生素K、维生素B12、吡哆素、生物素、和核黄素,但大多数K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合成。双歧杆菌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泛酸等,大肠杆菌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K。肠道正常菌群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并产生的利于维生素吸收的环境。2、合成维生素人体可吸收维生素K、维3、性激素代谢:肠道菌群参与性激素的肝肠循环代谢。抗菌素消灭了能与雌激素结合的细菌→雌激素排除↑→体内水平↓→排卵和妊娠。

4、药物代谢:肠道正常菌群参与许多口服药物的代谢,这种细菌参与代谢后可使药物的活性或毒性发生改变。如:柳氮磺胺吡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磺胺吡啶和5-对氨基水杨酸。3、性激素代谢:肠道菌群参与性激素的肝肠循环代谢。抗菌素消灭5、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病原体的侵袭,成为宿主的生物屏障。(1)直接作用:通过产生细菌素、毒性短链脂肪酸、减低氧化还原反应、降解病原体毒素,可杀死、抑制外袭菌或降低其毒性;常住菌密集栖居于肠粘膜表面,阻碍了病原体与肠粘膜的接触。(2)间接作用: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机能,如加强抗体产生、刺激吞噬细胞功能和增加干扰素产生等;产生非结合胆酸,破坏某些病原菌。5、防御病原体的侵犯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病原体三、正常生理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饮食:饮食相似,粪便菌群的定量分析结果可显著不同;给予对照饮食、素食、富含牛肉饮食及对照饮食各一个月,粪便菌群发生很小变化,富含牛肉饮食使粪便中厌氧菌的数量轻微增加,素食期间粪便中大肠杆菌类轻度增加,故饮食及各种食谱对肠道菌群无重要影响。三、正常生理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饮食:饮食相似2、年龄:各年龄组的肠道菌群均不相同,青壮年的菌群比较稳定,儿童和老年时期则有明显变化,前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多,而肠杆菌、肠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量少,老年人则相反,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衰老有关。3、其它:出牙、换牙、月经、妊娠、等都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2、年龄:各年龄组的肠道菌群均不相同,青壮年的菌群比较稳定,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调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11(1):10~12。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冉陆等对粪便菌群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6种细菌进行了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表明:1.性别:产气英膜梭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余5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2.年龄:7-18岁年龄组肠杆菌极显著地低于平均值(P<0.01),61-69岁年龄组双歧杆菌明显低于平均值(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之比B/E值,7-18岁年龄组是61~69岁年龄组的57.5倍。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调查

中国微生四、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5):197~198.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秦雨春等选择11例日龄7天以上新生儿肺炎住院病儿分别于投用头饱呋肟治疗前、治疗后1天、4天、7天做肠道菌群分析,同时检测10例持续应用抗生素3~8周病儿的肠道菌群。结果:抗生素对肠道厌氧菌群的影响以治疗后1天最明显,对需氧菌的影响在第7天最明显,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在肠道菌群比例的严重失调及敏感菌量的再次增多,提示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造成微生态平衡紊乱及耐药性的产生,为继发感染提供了条件。四、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

北京军区总医院院刊1995;22(2):71~73.

罗继征等⑸对各种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老年病人100例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菌群失调的患病率为24%,且与病情、抗生素用药种类、用量大小及疗程有关。提示老年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较高。北京军区总医院院刊1995;22(2):71~73.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18(1):39~41.

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林远夫等报告:连续7天大剂量青霉素注射后,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上升,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则受到抑制,造成了肠道菌群失调。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纠正这种菌群失调有作用,提示:长期应用抗菌素时及时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有作用。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18(1):39~41.

五、消化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313篇(1994~2008)消化系疾病→73篇五、消化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313篇(1994~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疾时常伴胃肠道菌群严重比例失调,常住菌(如拟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减少,外袭病菌异常增多。慢性腹泻原因较复杂,常见的有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菌痢后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原因不明等,与肠道菌群失调互为因果。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

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张琳等报告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数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降下。随着腹泻症状消退伴有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但厌氧菌的上升速度缓慢,与症状的恢复是同步的,但菌群恢复速度较临床症状好转速度为慢,而且菌群失调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5):31~34.

黑龙江省医院徐殿霞等发现腹泻儿童原籍菌中双歧杆菌、类杆菌减少,而过路菌中肠杆菌增加。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张琳等报告急性细菌性腹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28~29.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和等对25例菌痢患者继发肠道真菌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抗生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合应用是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以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最高(占56%)。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28~29.

侯晓华,张锦坤等报告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菌群的检测结果以肠杆菌、粪杆菌、双歧杆菌群失调有关。中华消化杂志.1990;10(1):22-2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董晓旭等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显著菌群失调,表现为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量减少,而占肠道菌群比例较少、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胞杆菌却显著增多。胃肠病学杂志.1999;4(3):179~180.侯晓华,张锦坤等报告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菌群的2、伪膜性肠炎和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

在使用抗生素以前,伪膜性肠炎是罕见的疾病。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抗生素,伪膜性肠炎成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4%—27%。1977年以后研究证明了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唯一的致病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占正常人肠道菌群中的3%,可产生细胞毒素,病变是由毒素引起的。2、伪膜性肠炎和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

在3、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小肠细菌过度孳生又称小肠污染综合征或盲肠袢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或腹胀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小肠上段只有很少细菌(小于103/ml),这是由于正常的小肠运动,包括消化期和消化间期的运动,有清除细菌的作用。许多因素可造成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3、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小肠细菌过度孳生(1)小肠淤滞解剖因素:①BillrothⅡ式部分胃切除术后的输入袢过长;②十二指肠或空肠多发憩室;③手术造成的盲袢(端—侧吻合)或再循环(侧—侧吻合);④梗阻(狭窄、粘连、炎症、肿瘤);⑤瘘管(胃—结肠或空肠—结肠瘘);⑥回盲瓣切除。运动因素:①硬皮病;②特发性假性肠梗阻;③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④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缺陷。(2)抑菌机制障碍:①胃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炎,强抑酸药物治疗溃疡病或手术引起的持续性低酸;②免疫缺陷综合征。(1)小肠淤滞4、肝炎、肝硬化、肝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吴仲文等报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B/E值显著降低,B/E值与肠杆菌、肠球菌呈负相关。B/E值可作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浙江预防医学.2000;12(7):4~5.4、肝炎、肝硬化、肝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华静等报告:(1)肝硬化患者双岐杆菌、拟杆菌、真杆菌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量高于正常组(P<0.05);(2)肠菌失调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3)内毒素水平与大肠杆菌量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代表性的厌氧菌减少,需氧菌增多。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繁殖可能是引起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79~81.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华静等报告:(1)肝硬化患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结肠菌群中细菌的总数增多,特别是某些G-杆菌显著增多,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正常结肠内占优势的厌氧菌数量显著减少,如双歧杆菌、真杆菌、拟杆菌。正常位于结肠内及小肠下段的某些菌种上行定植及繁衍,如结肠型细菌拟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梭菌上行至回肠内定植,产生毒素。回肠内原稀少的粪链球菌除大量繁殖外,上行定植于空肠和十二指肠内。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结肠菌群中细菌的总数增多,特别是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症导致胃肠道淤血及组织水肿,从而影响肠腔内环境。肠蠕动减慢延迟,微绒毛损害,降低肠道的清除能力,提供过路菌接触黏附黏膜的机会,导致细菌过度生长而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内的pH值下降,肠腔内的pH上升,使细菌生长受到影响。肠腔内胆盐的缺乏等。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症导致胃肠道淤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并发症腹泻门脉高压性肠病、肠黏膜分泌功能紊乱及胆盐的肠肝循环障碍致分泌性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厌氧菌及杆菌数量减少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肠道内细菌,尤其是小肠内拟杆菌及梭菌(肠道内2种主要的产氨菌)过度生长,显著增加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和吸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并发症腹泻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并发症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肠道黏膜淤血、水肿、糜烂,防御功能明显下降,肠道屏障作用减弱,细菌直接进入腹腔。门体侧枝循环形成,肠道细菌经过“短路”进入体循环。肝脏枯否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用减退或消失,有相当部分的血流不经过肝脏细胞的解毒处理,经过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导致细菌内毒素血症。细菌内毒素引起肾脏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加重,肝脏受损程度恶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利尿剂反应性下降,腹水形成顽固性。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并发症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2):150.

南方医院陈穗等对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检查,发现病人在发生肝癌之前大多数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且肝功能多为失代偿期,因而易发生肠道菌群的失调。提示维持正常的肠道菌群或许对肝癌病人的治疗是有所帮助的,对预后也有益。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2):150.

南方医院陈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南方医院报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粘膜及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计数则明显减少(P<0.01);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1~2倍;血及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检出菌种是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肠道G-菌。提示ANP时肠道菌群严重失调,生物屏障损伤在ANP继发性胰腺感染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3):131~133.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南方医院报告急性坏死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3):131~133.

佳木斯市第二人民医院葛萍等报告Wistar大鼠ANP模型组肠道膜菌群中肠杆菌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ANP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G-肠杆菌数量出现明显增加趋势。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3):131~1336、肠道细菌移位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肠道细菌移位(gutbacterialtranslocation,GBT)是指肠道内存活细菌穿过完整的肠壁到达外周的现象。它可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发病原因是肠道菌群紊乱、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机体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下降。

6、肠道细菌移位与多器官功能衰竭肠道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11(1):22~24.

大连医科大学陈海龙等发现,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状态下,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肠道内需氧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肠道专性厌氧菌的数量明显减少,革兰氏阴性肠杆菌(GNB)和双歧杆菌的比例倒置;随着肠道菌群变化,GNB增多,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增加,肠道内毒素池扩大,而导致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增高。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11(1):22~2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29~131.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倪若愚等发现肝衰竭时(大鼠)可以出现肠道菌群上移,引起胃肠胀气、内毒素吸收增加、细菌易位、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这种肠道菌群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是肝衰竭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原因。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29~131.

7、肠道菌群与癌症

环境因素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某些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肠道细菌可起着促进作用,也可起抑制作用。例如食物中多含硝酸盐,经大肠杆菌产生的硝酸盐还原酶作用形成亚硝酸盐,经结肠多种细菌作用与胺化合成亚硝酸胺而致癌。7、肠道菌群与癌症

环境因素与人类肿五、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1、去除病因;纠正造成小肠细菌过度孳生的原因。2、病因治疗:做小肠液及粪便细菌培养,采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或抑制厌氧菌药物有:⑴安美汀:每片含羟氨苄青霉素250mg和棒酸125mg;⑵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cefalexin);⑶甲硝唑;⑷四环素。疗程7~10天,可能维持数月无症状。病因未除者易迅速复发,可采用周期治疗,每4周治疗1周,可获满意效果,但持续应用抗生素可能带来副作用,应提高警惕,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素。五、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1、去除病因;纠正造成小肠细菌过度孳3、思密达:可扶植肠道中厌氧菌,提高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水平和调整肠道菌群紊乱。首都儿科研究所王俊侠等用思密达治疗55例腹泻患儿,5天后患儿失调的肠道菌群趋向正常,厌氧菌与需氧菌之比上升为100:1,其中双歧杆菌数较治疗前增加158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5;11(3):134~137.4、营养支持及替代治疗:中性脂肪(长链)吸收不良者可代以中链脂肪。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肌注维生素B12。缺钙、缺维生素K者亦应补充。胃肠动力障碍者服莫沙必利等可能有帮助。3、思密达:可扶植肠道中厌氧菌,提高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水平和5、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有调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微生态环境的作用。微生物制剂有两类,一类是使用需氧菌消耗了肠道内氧,使之成为厌氧环境,促进厌氧菌生长,恢复菌群的平衡,如促菌生、益菌生(地衣芽胞杆菌)、米雅(梭菌)。另一类直接用厌氧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有活菌、死菌或死菌及其代谢产物制剂,前者是利用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的活菌来拮抗外袭菌,克服菌群失调,部分取代抗生素的治疗作用。一般不与抗生素并用。死菌及其代谢产物,亦可用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可与抗生素并用。5、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有调解肠道肠道微生态制剂分类益生菌(probiotics):能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且含生理性活菌的微生物制剂,以及死菌菌体及其组分和代谢产物。益生元(prebiotics):能选择性刺激或促进一种或几种生理性细菌在宿主结肠黏膜定植、生长的物质。合生元(synbiotics):是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制剂,可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调节微生态的功效。

肠道微生态制剂分类益生菌(probiotics):能改善宿主(1)活菌制剂

①培菲康: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每粒210mg,含0.5亿活菌。②丽珠肠乐含双歧杆菌,每粒0.35g,含活菌≥0.5亿。③整肠生:含地衣芽孢杆菌,每粒0.25g,含2.5亿活菌。④米雅BM:含酪酸菌(宫入菌),每片20mg,含0.5亿活菌。此菌有耐药因子,能与多种抗生素同用。(1)活菌制剂

①培菲康: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活菌制剂

⑤肠泰口服液:由中药四君子汤有效提取物加用活性双歧杆菌制成,前者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之功效,可以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代谢,改善造血机能和胃肠黏膜微循环等。⑥金双歧:以双歧杆菌为主要成份、佐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性链球菌。⑦肠复康:主要成份无毒芽孢杆菌,每片含活菌不少二四亿个。它可释放抗菌活性物质,并参与夺氧。活菌制剂

⑤肠泰口服液:由中药四君子汤有效提取物加用活性双歧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3):102.

我院用肠泰口服液通过结肠途径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腹泻病人32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1例)口服肠泰口服液,显效1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87.10%;结论:微生物制剂经结肠途径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腹泻效果好。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3):102.

我院用肠泰(2)死菌制剂

①乐托尔:含经热处理的嗜酸性乳酸杆菌及代谢产物(乳酸杀菌素、乳酸杆菌素、乳酸乳菌素、乳酸菌素),每胶囊含50亿细菌。②乳酸菌素片:含乳酸菌菌体及代谢产物(嗜酸菌素、乳酸杀菌素、乳酸乳菌素)。(2)死菌制剂

①乐托尔:含经热处理的嗜酸性乳酸杆菌及代谢产小结1、正常胃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素。2、肠道细菌从口腔往下逐渐增多,主要位于结肠,菌群以厌氧菌为主。3、许多消化系疾病均可发生肠道细菌失调,表现为常住菌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减少,而过路菌及/或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增加。4、微生物制剂有活菌、死菌或死菌及其代谢产物制剂,后者可与抗生素并用。小结1、正常胃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避免长期应用广谱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地位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开平

3.发展(1)原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3.发展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

。(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二、水运与航空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三、从驿传到邮政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2.电讯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特点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典题例析][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典题例析][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

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统疾病课件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图说历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次国共

合作正式实现,国民大革命兴起。(3)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九江,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

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

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1924年,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

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

命的旗帜。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解放军三0三医院梁仲惠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解放军三概述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它微生物。这个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在外环境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为微生物失调。概述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一、正常胃肠道菌群

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为复杂,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由30属500种组成,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适应在胃肠道内生存,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可分为常住菌(原籍菌群)和过路菌(外籍菌群),前者是在肠道内保持着稳定的群体;后者由口摄入并单纯经过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一、正常胃肠道菌群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人体中定居的细菌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称为正常菌群。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人体中定居的细菌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消化道细菌的分布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胃: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消化道细菌的分布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小肠主要菌群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加上肠粘膜分泌IgA及粘液的杀菌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远端回肠中,革兰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小肠主要菌群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结肠中主要菌群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在结肠中98%甚至更多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结肠中主要菌群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1.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慢。

2.大肠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特别是便秘的患者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含量会更多。

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1.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菌群胃空肠回肠肓肠总细菌数值

0~1030~10510~1051010~1012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肠道杆菌0~1020~103102~106104~1010链球菌0~1030~104102~106103~1010葡萄球菌0~1020~103102~106104~107乳酸杆菌0~1030~104102~105106~1010真菌0~1020~102102~103102~106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菌群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厌氧菌胃空肠回肠肓肠拟杆菌罕见0~102103~1071010~1012双歧菌罕见0~103103~105108~1012革兰阳性球菌罕见0~103102~105108~1011梭状芽孢杆菌罕见罕见102~104106~1011真杆菌罕见罕见罕见109~1012注:1、表中数字的单位为:每亳升或每克肠内容物所含菌数。

2、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属。附表主要的胃肠道菌群

厌氧菌胃肠道正常菌群在肠道的上端,肠腔内的细菌数含量很少,一般每毫升肠液少于104

,主要为革兰阳性需氧菌。越向下,肠腔内含菌量越多,回肠末端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并有厌氧菌。过了回盲瓣,结肠环境有利于专性厌氧菌生长,细菌数急速增加,95%以上是厌氧菌,可达到每克大便1010~12

。这些微生物群在人体健康时无致病性,与宿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生理性动态平衡状态。肠道正常菌群在肠道的上端,肠腔内的细菌数含量很少,一般每毫升肠道细菌种类

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厌氧菌,也称为共生菌或益生菌:占总数的99%以上,以双歧杆菌及类杆菌为代表,这些细菌对宿主有益无害,有保持宿主健康的作用。需氧菌:包括韦氏梭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在生态平衡时这些细菌数量少,不会致病,但如果数量超出了正常水平,则引起宿主发病。兼需氧菌,即中间菌:如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其作用兼具生理和致病性两个方面,具有潜在的有害性。其数量增加可导致腐败物质、细菌毒素、致癌物等而导致疾病或衰老。肠道细菌种类

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厌氧菌,也称为共生菌或二、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结肠菌群可使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碳水化合物及内源性糖蛋白发酵,产生可被结肠吸收利用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2)双歧杆菌能分泌多种酶,将不可溶性蛋白、脂肪和糖变为可溶性,便于吸收利用,它的大量生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铁的吸收,它同时产酸,促使肠道PH下降,有利于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3)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和尿素,产生氨等。二、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2、合成维生素

人体可吸收维生素K、维生素B12、吡哆素、生物素、和核黄素,但大多数K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合成。双歧杆菌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泛酸等,大肠杆菌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K。肠道正常菌群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并产生的利于维生素吸收的环境。2、合成维生素人体可吸收维生素K、维3、性激素代谢:肠道菌群参与性激素的肝肠循环代谢。抗菌素消灭了能与雌激素结合的细菌→雌激素排除↑→体内水平↓→排卵和妊娠。

4、药物代谢:肠道正常菌群参与许多口服药物的代谢,这种细菌参与代谢后可使药物的活性或毒性发生改变。如:柳氮磺胺吡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磺胺吡啶和5-对氨基水杨酸。3、性激素代谢:肠道菌群参与性激素的肝肠循环代谢。抗菌素消灭5、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病原体的侵袭,成为宿主的生物屏障。(1)直接作用:通过产生细菌素、毒性短链脂肪酸、减低氧化还原反应、降解病原体毒素,可杀死、抑制外袭菌或降低其毒性;常住菌密集栖居于肠粘膜表面,阻碍了病原体与肠粘膜的接触。(2)间接作用: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机能,如加强抗体产生、刺激吞噬细胞功能和增加干扰素产生等;产生非结合胆酸,破坏某些病原菌。5、防御病原体的侵犯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病原体三、正常生理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饮食:饮食相似,粪便菌群的定量分析结果可显著不同;给予对照饮食、素食、富含牛肉饮食及对照饮食各一个月,粪便菌群发生很小变化,富含牛肉饮食使粪便中厌氧菌的数量轻微增加,素食期间粪便中大肠杆菌类轻度增加,故饮食及各种食谱对肠道菌群无重要影响。三、正常生理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饮食:饮食相似2、年龄:各年龄组的肠道菌群均不相同,青壮年的菌群比较稳定,儿童和老年时期则有明显变化,前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多,而肠杆菌、肠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量少,老年人则相反,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衰老有关。3、其它:出牙、换牙、月经、妊娠、等都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2、年龄:各年龄组的肠道菌群均不相同,青壮年的菌群比较稳定,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调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11(1):10~12。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冉陆等对粪便菌群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6种细菌进行了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表明:1.性别:产气英膜梭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余5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2.年龄:7-18岁年龄组肠杆菌极显著地低于平均值(P<0.01),61-69岁年龄组双歧杆菌明显低于平均值(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之比B/E值,7-18岁年龄组是61~69岁年龄组的57.5倍。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调查

中国微生四、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5):197~198.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秦雨春等选择11例日龄7天以上新生儿肺炎住院病儿分别于投用头饱呋肟治疗前、治疗后1天、4天、7天做肠道菌群分析,同时检测10例持续应用抗生素3~8周病儿的肠道菌群。结果:抗生素对肠道厌氧菌群的影响以治疗后1天最明显,对需氧菌的影响在第7天最明显,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在肠道菌群比例的严重失调及敏感菌量的再次增多,提示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造成微生态平衡紊乱及耐药性的产生,为继发感染提供了条件。四、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

北京军区总医院院刊1995;22(2):71~73.

罗继征等⑸对各种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老年病人100例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菌群失调的患病率为24%,且与病情、抗生素用药种类、用量大小及疗程有关。提示老年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较高。北京军区总医院院刊1995;22(2):71~73.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18(1):39~41.

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林远夫等报告:连续7天大剂量青霉素注射后,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上升,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则受到抑制,造成了肠道菌群失调。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纠正这种菌群失调有作用,提示:长期应用抗菌素时及时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有作用。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18(1):39~41.

五、消化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313篇(1994~2008)消化系疾病→73篇五、消化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313篇(1994~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疾时常伴胃肠道菌群严重比例失调,常住菌(如拟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减少,外袭病菌异常增多。慢性腹泻原因较复杂,常见的有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菌痢后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原因不明等,与肠道菌群失调互为因果。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

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张琳等报告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数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降下。随着腹泻症状消退伴有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但厌氧菌的上升速度缓慢,与症状的恢复是同步的,但菌群恢复速度较临床症状好转速度为慢,而且菌群失调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5):31~34.

黑龙江省医院徐殿霞等发现腹泻儿童原籍菌中双歧杆菌、类杆菌减少,而过路菌中肠杆菌增加。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张琳等报告急性细菌性腹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28~29.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和等对25例菌痢患者继发肠道真菌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抗生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合应用是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以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最高(占56%)。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28~29.

侯晓华,张锦坤等报告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菌群的检测结果以肠杆菌、粪杆菌、双歧杆菌群失调有关。中华消化杂志.1990;10(1):22-2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董晓旭等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显著菌群失调,表现为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量减少,而占肠道菌群比例较少、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胞杆菌却显著增多。胃肠病学杂志.1999;4(3):179~180.侯晓华,张锦坤等报告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菌群的2、伪膜性肠炎和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

在使用抗生素以前,伪膜性肠炎是罕见的疾病。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抗生素,伪膜性肠炎成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4%—27%。1977年以后研究证明了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唯一的致病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占正常人肠道菌群中的3%,可产生细胞毒素,病变是由毒素引起的。2、伪膜性肠炎和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

在3、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小肠细菌过度孳生又称小肠污染综合征或盲肠袢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或腹胀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小肠上段只有很少细菌(小于103/ml),这是由于正常的小肠运动,包括消化期和消化间期的运动,有清除细菌的作用。许多因素可造成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3、小肠细菌过度孳生

小肠细菌过度孳生(1)小肠淤滞解剖因素:①BillrothⅡ式部分胃切除术后的输入袢过长;②十二指肠或空肠多发憩室;③手术造成的盲袢(端—侧吻合)或再循环(侧—侧吻合);④梗阻(狭窄、粘连、炎症、肿瘤);⑤瘘管(胃—结肠或空肠—结肠瘘);⑥回盲瓣切除。运动因素:①硬皮病;②特发性假性肠梗阻;③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④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缺陷。(2)抑菌机制障碍:①胃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炎,强抑酸药物治疗溃疡病或手术引起的持续性低酸;②免疫缺陷综合征。(1)小肠淤滞4、肝炎、肝硬化、肝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吴仲文等报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B/E值显著降低,B/E值与肠杆菌、肠球菌呈负相关。B/E值可作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浙江预防医学.2000;12(7):4~5.4、肝炎、肝硬化、肝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华静等报告:(1)肝硬化患者双岐杆菌、拟杆菌、真杆菌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量高于正常组(P<0.05);(2)肠菌失调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3)内毒素水平与大肠杆菌量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代表性的厌氧菌减少,需氧菌增多。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繁殖可能是引起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79~81.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华静等报告:(1)肝硬化患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结肠菌群中细菌的总数增多,特别是某些G-杆菌显著增多,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正常结肠内占优势的厌氧菌数量显著减少,如双歧杆菌、真杆菌、拟杆菌。正常位于结肠内及小肠下段的某些菌种上行定植及繁衍,如结肠型细菌拟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梭菌上行至回肠内定植,产生毒素。回肠内原稀少的粪链球菌除大量繁殖外,上行定植于空肠和十二指肠内。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结肠菌群中细菌的总数增多,特别是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症导致胃肠道淤血及组织水肿,从而影响肠腔内环境。肠蠕动减慢延迟,微绒毛损害,降低肠道的清除能力,提供过路菌接触黏附黏膜的机会,导致细菌过度生长而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内的pH值下降,肠腔内的pH上升,使细菌生长受到影响。肠腔内胆盐的缺乏等。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症导致胃肠道淤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并发症腹泻门脉高压性肠病、肠黏膜分泌功能紊乱及胆盐的肠肝循环障碍致分泌性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厌氧菌及杆菌数量减少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肠道内细菌,尤其是小肠内拟杆菌及梭菌(肠道内2种主要的产氨菌)过度生长,显著增加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和吸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并发症腹泻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并发症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肠道黏膜淤血、水肿、糜烂,防御功能明显下降,肠道屏障作用减弱,细菌直接进入腹腔。门体侧枝循环形成,肠道细菌经过“短路”进入体循环。肝脏枯否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用减退或消失,有相当部分的血流不经过肝脏细胞的解毒处理,经过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导致细菌内毒素血症。细菌内毒素引起肾脏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加重,肝脏受损程度恶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利尿剂反应性下降,腹水形成顽固性。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并发症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2):150.

南方医院陈穗等对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检查,发现病人在发生肝癌之前大多数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且肝功能多为失代偿期,因而易发生肠道菌群的失调。提示维持正常的肠道菌群或许对肝癌病人的治疗是有所帮助的,对预后也有益。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2):150.

南方医院陈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南方医院报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粘膜及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计数则明显减少(P<0.01);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1~2倍;血及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检出菌种是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肠道G-菌。提示ANP时肠道菌群严重失调,生物屏障损伤在ANP继发性胰腺感染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3):131~133.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南方医院报告急性坏死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3):131~133.

佳木斯市第二人民医院葛萍等报告Wistar大鼠ANP模型组肠道膜菌群中肠杆菌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ANP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G-肠杆菌数量出现明显增加趋势。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