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_第1页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_第2页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_第3页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对祖国家乡的一片深情,对人生的慨叹。

2、通过研读课本,体会文章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和时代背景:

1、简介。(略)

2、时代背景:写于1974年,当时大陆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

二、词语学习:(略)

三、熟读课文,将课文划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强的信念。

其次部分: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作业:

熟读课文,写小作文:《雨中致余先生》,300字以上。

其次课时

三、课文研讨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喝茶》之于周作人一样,文章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

(一)结构及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研讨: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强的信念。

⑴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点明白全文的思路,请找出这句话。

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板书)

⑵"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比喻,通感(感觉变味觉)。

▲补充:钱钟书《谈艺录》中论述"通感':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洪亮',把形容光芒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

作用:赋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激发想象。

例子:

目光犀利(视触)耳朵太长(听视)

笑声很甜(听味)声音洪亮(听视)

味道很浓(味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幽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字字清亮,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明湖居听书》)

"黑白片的味道'比喻单调乏味。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文革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⑶其次三自然段里,从哪几句话可看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十五年,┅┅酷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比喻,拟人,移就。

⑷"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到底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两种。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猛烈牵挂,二是因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困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