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1页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2页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3页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4页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一、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猫儿石村,处县域南部主要出入口“大禹故里”牌坊处,105省道和苏宝河自用地东北面经过。二、项目用地条件分析1、地形地貌项目用地为苏宝河南南岸一片喇叭形山前冲沟堆积区。地势南高北低,测图范围内海拔高程在615-689米之间;拟用作建设场地的用地坡度在11~25%之间用地,平均坡度约为17%。苏宝河上现有一座桥梁,在地震中已损坏为危桥。桥面高程为616.5米,历史上从未被淹没,最高洪水位到达过613米。响水沟是自南向北穿过建设用地的一条小冲沟,长约1公里,比降约95%,据村民反映从不断流且流量较稳定,流量约0.3-0.6m3据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08年7月所做《北川羌族自治县吉娜羌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本区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1处、崩塌危岩体2处、危石分布2处及泥石流1处;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灾害主要是开挖后形成的边坡产生的局部坍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主要是滚石、泥石流及局部坍塌。本场地在经过综合整治后适宜建设。并建议:1、清除场地后缘斜坡体上分布的危石;2、在规划阶段进行适当的避让的同时,对响水沟泥石流进行综合整治,可沿沟道两侧修筑排导槽及拦挡坝等措施;3、在出现地质灾害前兆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并及时上报。在危险地段设置醒目标志,划定危险区,制定防灾避险应急预案。2、现状建设情况该用地上原有猫儿石村69户村民居住。村民生活燃料为柴草,也有管道天然气进入,自来水到户,水源为响水沟,经蓄水池直接进入供水管,未经任何处理。主管沿响水沟明敷。虽目测水质较好,但未经有关部门检测。供电:村民供电由农网提供。通电话、电视,无线电话已有信号覆盖。规划区用地中部有一回110kV高压线,但自用地上空跨过,概因太高,测绘地形图上未有标明,因区内建筑多为2~3层,净空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村民原有住房多为平房或二层小楼,地震多有损害,部分已完全垮塌,但地基和地面未出现变形或裂缝。跨苏宝河的桥梁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原可通车,但目前成危桥。村内有两条宽约3米的水泥路自桥头分别向沿苏宝河岸和响水沟延伸到达各户。三、规划构思1、整体形象定位本区定位为:“吉娜羌寨”,“吉娜”是羌语“极品”的意思,即“极品羌寨”,因此,其建筑风貌和空间特色应有非常强烈的羌寨特色。传统的羌寨景观要素:雕楼是最重要的标志特征;曲折而尺度宜人的步行路网与穿行于寨内的水系形成丰富而充满生活情趣的空间序列;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多层石砌平顶建筑(与汉族混居区也多有穿逗木石结构、坡顶形式),通常层层退台,形成大量屋顶平台,屋顶平台是其重要的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交通空间。而建于山地上的羌寨整体形象特征是:依山就势、层层叠叠,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项目用地处于海拔较低、雨量充沛的平原与山区交界处,亦为汉羌聚居区结合部,本应为汉羌混居区的坡屋顶形式。但由于其特殊的定位和地形条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认为平顶建筑和经典的山区羌寨形式对于本项目而言更为理想。(1)作为进入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第一个旅游山寨,吉娜羌寨将成为标志性景点,理应具有更鲜明的特色和更强视觉冲击力;采用经典羌寨形式和材料更能达到这一效果。(2)猫儿石村一、二社重建后,村民将以发展休闲旅游业为主,而其距成都1个半小时车程,距绵阳半小时车程的时空距离,主要客流群体定位宜为周末休闲群体。对这一群体而言,特色极为重要,适用方便更重要。虽然对观光和文化考证而言,人们必须要去原真性更强的真正古老羌寨,但对于休闲人群而言,一个有特色的方便到达的羌寨更具吸引力,而一个能满足其休闲活动的各种需求的羌寨才能具有持续的吸引力。(3)本区地形非常适于建造具经典羌寨特征的山寨。一方面,本区用地坡度较大且比较均匀,大约17%。按居民建筑的尺度,建筑进深加上间距约20米,每两排建筑之间场地(室外地坪)高程相差达3~3.5米,即如果层数相同,则自然形成层层退台的立面。也就是说从每户屋顶望向河边,视线都不会受阻;二是,本寨地处汉族地区,人们更习惯于院落空间,由于建筑放在不同高程的台地上,每一台地面将自然形成各户的院落,满足村民自家生活活动需要。而每户屋顶都将形成面向苏宝河的视野开阔的活动空间,屋顶将是适于夏季纳凉,也对游人有更大的吸引力的场所。另外,本区用地为北向坡,也就是说,面向苏宝河的是建筑的北立面,我们将厨房、卫生间等辅助空间置于北面,这些房间本来就只适宜开较小的窗。对形成具石砌建筑立面相对封闭、厚重的特色比较有利。而主要房间向南,面向山顶,可尽可能开大窗,满足日照、通风要求。特别是羌族建筑顶层的罩楼桉本区地形将会建在南侧,这样夏季正好使屋顶在大部分时段处于阴影之中,起到隔热作用。2、交通组织作为旅游村寨,在考虑特色之外,更要考虑的是要保证其有一定的容量。吉娜羌寨总用地不足十万平方米,用地狭小,且坡度很大,车行道必须以“之”字形盘旋,才能达到道路设计的坡度要求;响水沟尺度小巧,景色优美,是本村吸引游人逗留及村寨特色生活的重要因素。本规划的目标是将村寨建成步行区。因为宽阔的道路和大量停车场地将破坏完全适合于步行的环境尺度,并带来更大的填挖土方。另一方面,大量的停车场地将大大减少环境容量,降低接待能力。为满足区内群众生活交通需求,解决区内对外联系问题,沿苏宝河修建一条宽7米的与3、4社联系道路,在本寨内仅修建宽度为4.5米的单向行驶环路;和一条向响水河上游延伸的道路。在苏宝河北岸结合地形建设一个大型生态停车场。游客车辆包括村民私家车均集中停放于停车场内。四、平面布置1、建筑总平面布置在响水沟东岸临苏宝河为本区最开阔平坦用地,在此建设文化广场,有三座雕楼围绕广场周边,一栋仿官寨建筑和一栋仿羌族民居建筑,形成本区标志景观区和村社公共活动中心。在响水沟西侧沿苏宝河岸,修建两排民居,车行道布于其南北两侧,两排建筑之间自然形成步行商业街,为形成较为连续的街道空间,大部分住户进行联排建设。沿响水沟上游东岸布置独栋建筑,由于地形原因,基本上每户都处于不同高程的台地之上,台地多利用现有分台,以保留原有档墙,一方面减少工程量和造价,另一方面增加村寨的历史感。在中部(即喇叭形的咽部)保留一块空地用作民俗广场,可供村民举行羌族祭祀等民俗活动,可以建5·12纪念墙等构筑物。2、水系总平面布置在响水沟东西两侧(也就是一社、二社)分别设计有一条人工水系。响水沟西侧(一社)水系自响水沟上游取水,沿寨内广场、步行梯道等逐级下降,经广场上的水磨坊后自仿官寨建筑旁流入苏宝河,形成一个小小瀑布;响水沟东侧(二社)自响水沟引水建设水系,在步行街上形成各种各样点缀性的小景观,最后自人行索桥桥头处进入苏宝河。水系的建设,主渠道按规划设计方案图实施,各户(特别是商业街旁)可结合自家的情况进行丰富和延伸,但必须保证水质不受污染。需特别加以重视的是:本项目建设场地为山前坡积体,从现场基础开挖来看,地基很不理想。虽然地灾评估报告中未提及是否存在整体滑坡的危险性,但我们认为不应该人为增加场地的地下水含量。由于水系是羌寨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甲方强烈要求,我们规划了这个水系。如要实施此方案,必须在整个水系作防渗漏处理。建成后,有可能由于水系渗漏造成个别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五、建设标准与户型设计1、建设标准北川县执行民族地区安置标准,每人建筑占地30平方米,每户另增加30平方米,超过5人户按5人计。据猫儿石村一、二社村民召开村民大会,由各户签名认可的人口情况及建房层数要求统计,本规划需设计1人每户(60平方米)、2人户(90平方米)、3人户(120平方米)、4人户(150平方米)和5人户(180平方米)六个户型。按村民原住房分布情况,响水沟两侧分别布置1、2社村民,各户相对位置参照原宅基地相对位置。为形成羌寨风貌特色,建筑多为两层或两层半。因村民意愿多为修两层,但个别地段,如文化广场周边和步行街南侧住户,按规划空间意向需高一点,以增强广场的围合感和景观的层次感,我们增加了一些三层户型。为不额外增加村民经济负担,我们将局部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控制在基底面积的两倍以内,也就是说建筑总价基本是不超过两层的造价。2、建筑户型设计理念(1)建筑群整体形成依山退台形态,而各户也基本保持羌民居“椅子”形。形成院落和屋顶平台两个活动空间。(2)考虑自住和经营两种可能性:大部分户型厨房可根据住户意愿放在一楼或二楼。处于山坡上的独栋户,可能将二层用于接待,村民将厨房建于一层,更方便生活使用;同时,独栋住户可能会养猪或建沼气池,厨房在一层也更方便。而位于商业步行街的住户,在早期没什么生意或自己营业时,可能将厨房置于一层更方便使用,如果门面房全部用于出租,则可将一层厨房用作储物间或同门面房一起出租,而将厨房随主人生活移到二楼。楼梯间和卫生间设置也作同样考虑:无论一层出租还是二层用于接待,都可以保证接待区与生活区相对分离,都有可单独使用的卫生间。(3)房屋全部采用砖混结构,外墙按一定比例收分,贴北川县自产青灰色片石,在门眉、窗眉上方加略有出挑的白色片石,如有条件可将女儿墙压顶采用白石头,或将之做成仿石块状刷白。窗框和阳台等采用本色木材,作法宜仿羌寨建筑木作的尺度和形式。(4)二装和装饰:村民二装可根据自家生活和经营的需要进行内部装修,但不得随意改变外墙上的色彩(青灰色和白色石材、原木色挑台、栏杆等);屋顶平台和罩楼可以增加晒架等,并尽可能按羌族习惯统一悬挂红辣椒或金黄色玉米。将衣物晾晒等有碍观瞻但又是生活必须的部分放到不显眼的院落内,或以较高晒架等进行遮挡。(5)挡墙:由于重建后标准高于村民原住房标准,规划建筑基底面积增加不少,为方便施工利于抗震,本规划将每一栋建筑都建在同一标高的台地上。这就使挡土墙的高度和数量有所增加。挡土墙的材质和做法将是村寨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建议寨内所有挡土墙都就地取材,用本场地内及周边即可取得的卵石砌筑。(6)步行街及广场,由于建筑外墙采用青灰色片石,虽有少量白石和原木色点缀,但整体色彩偏于沉闷,文化广场和步行街可采用比墙面色略浅的灰白色石材铺砌。3、公共景观性建筑设计(1)雕楼:区内建三座不同高度不同风格的雕楼。主雕楼为12层方形,高34.2米,式样和造型仿布瓦寨土夯碉楼,但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筒体形式,可上人到顶层观景。另外两座雕楼分别为六边形、八边形,分别高17.7米和15.0米(2)仿官寨建筑:外部立面仿官寨建筑,内部则将村委会、卫生服务及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安置于内。如果村寨旅游发展起来,亦可将游人中心等功能安排于内。顶部设有面向文化广场的观景平台。(3)仿民居建筑:仿建一栋羌族民居于寨子入口处。内部可置传统羌式家俱、生活用具及角角神等,做为民俗文化展览馆。这两栋地道羌式建筑和三座雕楼将是全寨画龙点睛之笔,将山寨入口及沿绵北快速旅游线上观看本寨的景观效果大大提升。六、道路工程规划1、现状规划区位于北川猫儿石村,省道105以南。省道105现状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为12米。规划区建设用地主要位于苏宝河南岸,通过致富桥与省道105联系,致富桥为现状对外交通的唯一一条通道。规划区内由两条水泥路来承担交通,属于等外级公路,路基宽度为3米,现状道路纵坡多在15%~20%之间。规划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势南高北低,建设用地高程在615-686米之间,平均自然坡度约17%,响水沟由南往北进入苏宝河,将规划区用地分为两部分。经过5·12汶川大震,规划区内的现状道路及桥梁受到巨大损坏,房屋建筑基本全部受损,但现状台地保持较好,一般相邻台地高差约1.5~5米之间。2、道路交通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道路线形规划必须结合断面、平面、纵断面统一考虑,使之有机结合,布置协调,同时要兼顾线路的总体性及局部路段的特殊性,使布局更趋合理。规划中采用的技术指标应适当、合理,除非情况特殊,尽量少采用指标的极限值,另外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提供线形标准。注重道路与所处的环境配合适当,兼顾道路的美观和景观。(2)对外交通联系新建一座桥梁联系省道105,同时据绵阳市重建规划,将省道105由二级公路提升为一级公路,作为绵阳—安县—北川的旅游快速通道,路基宽度22.5米。另外在安昌河南岸规划一条滨河路,路基宽度7米,作为沿线村庄旅游公路,也是规划区对外联系另外一条通道。(3)内部路网布局及交通组织路网布置:为了满足规划区交通功能,达到安全、安静、便捷的交通目标,结合地形,形成自由式的道路网系统。由滨河路及沿山东西向道路构成环形道路,承担规划区的主要交通,同时增加一条往南的道路解决坡上用地的交通。同时新规划梯道及现状局部道路组成步行系统。公共停车场布置:在省道105南侧,苏宝河北岸规划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占地约4940平方米,可提供车位约196个,可解决游客停车和村民私家车停放。自停车场建一步行索桥与步行街联系。同时在新建致富桥旁规划一处停车场,占地约1000平方米,供旅游客车临时停放。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观光、自驾分流。车行系统组织:规划区内原则上居民自用车辆外,禁止机动车通行,区内4.5米宽环形道路采用单向行驶,承担规划区内的主要交通;由于规划区南部区域交通量较少,采用一条尽端式道路来承担交通,该条道路双向行驶,设置一处错车点,并在本规划区南端设置一处回车场,便于汽车掉头。但该路还应向规划区外延伸,满足规划区外围滑坡体松散堆积物的清除等防灾需要。在规划远期采用旅游电瓶车来组织规划区内交通,同时居民自用车辆采用限时通行的交通组织。步行系统组织:规划区内原则上以步行为主,由规划的步行街及沿响水沟的梯道,将步行街、锅庄广场及响水沟两岸联系起来,形成主要的游览和休闲线路。游客线路组织:对自驾车的游客,主要入口为停车场的步行索桥,经过商业步行街进入吉娜羌寨;旅游团队的游客由新建致富桥到旅游接待中心,再通过步行进入吉娜羌寨。3、道路竖向规划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考虑防洪、供水、雨水、污水排放顺畅和管线的综合,尽可能使区域内填挖土方趋于平衡,满足道路纵坡要求。本次道路竖向规划不仅使道路纵坡及工程量满足要求,还要特别注意与场地竖向结合,不使道路与街坊的高差太大,但又不能进行大填大挖,且要保持土石方的填挖平衡,使道路具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区南部区域的自然坡度大,车辆的交通量少,不是本区域的主要交通,因此为了保证街坊场地高程与道路高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解决车辆的到达,本次规划该段道路的坡度达到12%。4、经济技术指标(1)本次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0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3.21%。(2)最大纵坡9.09%(局部12%),最小纵坡0.3%。(3)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七、街坊竖向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1)街坊竖向工程应对用地的控制高程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使各项用地在平面与空间避免相互冲突。(2)解决用地与建筑、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工程量管线敷设以及建设的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配合,以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空间丰富、景观优美的效果。(3)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注意相互协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2、规划方法街区竖向规划采用“结合地形布置建筑,以及建筑分条、台”的方法进行。不改变自然地形坡向,基本保持地面排水系统,避免深挖高填,有利于节约投资,加快建设。在场地平整工程中,结合总平面建筑布置方案,分析研究地形,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前提下,使建筑用地与道路在竖向上能较好的结合,尽可能使每户的建设场地可直接与道路联系。场地平整方案主要控制单位面积上的填挖方,避免大填大挖。对于本规划而言,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场地的分台线和挡墙,不仅减少填挖方和挡墙建设工程量,而且部分保存了村寨历史。在地形坡度较大区域,采用小台地法,减少了土石方量和深基础。对于绿地、游园,本次规划不对用地进行室外场平设计,建议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地形。规划区内相邻台地高差一般控制在1.5~3.0米之间,局部有高于3米的。一般小型档土墙,可由施工单位据经验自行建设,但大、中型档土墙宜进行设计,按图施工。八、管线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指标及用水量预测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结合规划区实际,确定其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如下:(1)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按200升/人·d计,给水普及率100%,其用水量为66m3(2)旅游接待(度假)用水量按250升/床·日计,规划共设600床,其用水量为150m3(3)其他用水及未预见用水按上述用水量的15%计,用水量为32m3则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248m32、水源及水厂规划区用水以响水沟的山溪水为水源,利用地形高差建一处给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经现状的高位水池以重力流向用户供水。供水站规划供水规模为300m3/d,占地800m3、管网布置规划区内给水管网采用“主干管配枝状环网”的布网型式,给水管道沿规划道路及步行梯道敷设。为满足室外消防要求,室外配水管管径不小于DN100。配水管上按消防要求设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图中未标注的给水管的管径为DN25—DN50,具体在下一步施工图中予以确定。4、消防规划区内消防采用低压制,同生活给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5L/s,两小时消防延时的最不利情况来校核规划区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沿规划区主次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并在道路交叉口保证有一处消火栓。依托安县消防站来保证规划区消防任务(二)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规划区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水不专门设管,以就近、尽快排放的原则,充分利用规划区内引水渠,现状自然排水沟渠,进行规划整治后,作为规划区排除雨水和排泻山洪的通道。本次规划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规划区内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t1+mt2)地块雨水量:Q=φ·F·q式中,Q为管道的设计流量(L/s),F为管段设计汇水面积(ha),q为管段的设计降雨强度L/(s·ha),t1为地面积水时间,取5min,m为折减系数,管道采用2,明渠采用1.2,φ为综合平均径流系数,在建成区取0.6—0.7,公共绿地取0.2—0.3。3、防洪工程规划区内水体(安昌河)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根据布局,在村寨靠近山体一侧适当位置应该布设截洪沟,同时应重视植被措施,加强周边山体的植树、种草,防止沟槽冲刷、控制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消除山洪隐患。4、污水工程(1)污水量预测污水按用水量的85%(除去绿化洒扫用水)计,管网覆盖率按100%计,取日变化系数为1.2,则本规划区污水量为176m3(2)污水处理规划区污水处理率达90%,其总污水处理规模为158m3/d。污水处理方式采用集中处理方式,污水由污水管收集,送至下游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站规模为200m3/d,占地(三)燃气规划1、用气标准及用气量预测生活用气量指标按0.4Nm3/人·d计,则用气量为120Nm3/d。2、气源及配气站规划区已有天然气管道接入。3、管网布置自配气站接管(中压B级)进入规划区后,通过箱式调压器(壁挂式)调至低压后向各用户配气。(四)电力工程规划1、供电规划·本区供电是靠现状10kV电力线供电。·本区共设10千/0.4千伏变压器1个(详见图)。·本区供配电主要采用室外箱式变电站,室外箱式变电站的设置,按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单台变压器容量不超过1000千伏安,供电半径不超过250米的原则确定。2、供电标准及负荷预测·本区负荷预测为:(1)居住用电负荷:30W/m2,用电负荷为552kW。(2)碉楼用电负荷:每幢3kW,用电负荷为9kW。(3)公建用电指标:40W/m2,用电负荷为68kW。(4)未预见量按上述的10%考虑,用电负荷为63kW。·本区供电设备总负荷为692千瓦,计算负荷为415千瓦,变压器装机容量为630千伏安。·本区设630千伏安箱式变电站一座。3、供电系统·本区供电作整体规划设计,变电站低压回路均为放射与树枝状结合的形式供电。4、导线及敷设·10千伏主干电力线采用架空敷设。·220伏/380伏低压线路全部采用电缆埋地敷设,低压电缆采用VV22全塑电缆,在无建(构)筑物障碍时尽量取捷径沿直线方向敷设。(五)电信工程规划1、电信规划·本区电信线路规划暂由安县电信局引入。·本区共设电话交接箱300对1个100对3个(详见图)。·本区共有居住户数69户,公建设施面积(包括底层商业)约1700平方米,考虑本区为安置区,根据预留发展和饱和设计的原则,最终需要电话部门敷设200对电话电缆进入该规划新区。2、电话线路计算指标:住宅:每户2个电话公建:150平方米1个电话本区电话装机容量为149部。(六)路灯照明规划1、路灯选型·本区路灯采用两种型式:单火亭园路灯及两火亭园路灯。2、路灯设置·路灯每隔15m~20m设置一个。3、路灯电缆选型及敷设方式·路灯电缆采用VV22全塑电缆。·路灯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直埋敷设。(七)CATV系统规划本规划区光纤电视电缆由安县有线电视网引来。主干光纤电缆穿管与通信电缆同沟敷设,主干光纤电缆采用SYWV75-9电缆。规划区内设总的有线电视接收放大器箱一个(具体位置与有线电视部门商定),每幢设有线电视器件箱一个,保证用户端输出电平值为64±4dB。(八)管线综合规划1、基本原则本次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七种管线,在规划中,应着重考虑今后各单项管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方便,同时兼顾其安全性,并注意节约用地。2、平面综合为避免给水与污水相互污染,强弱电相互干扰,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下的各种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一般应遵循下列次序:道路西、北侧为:电力、给水;道路东、南侧为:污水、燃气、电信。3、竖向综合在车行道下管线的最小覆土厚度为0.7米。各种工程管线交叉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给水管线、燃气管线、污水排水管线。若出现交叉矛盾时应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等原则进行调整。九、投资估算道路广场、绿化投资估算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综合单价投资造价(万元)备注1道路万m21.01200元/m2202不含105省道2桥梁m27502500元/m2187.53防护工程挡土墙万m30.40200元/m380护坡万m30.80150元/m3120河堤万m30.80200元/m31604广场及停车场万m21.10120元/m21325梯道及步行道万m20.47150元/m270.56绿化万m24.0150元/m2600总价万元1552建筑投资估算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综合单价投资造价(万元)备注1住宅m218480800元/m21478.42民俗展览馆m28001200元/m2963游人中心m29101200元/m2109.24碉楼m2840120元/m2100.8总价万元1784.4管线、路类工程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数量(米)单价投资(万元)备注给水工程DN1001400300元/米42不含市政主干管及入户管消火栓121000元/个1.2排水工程D3002400400元/米96不含市政主干管污水处理站1120万元/个120化粪池165万元/个80燃气工程中压燃气管1300300元/米39不含市政主干管及入户管电力工程变压器113万/个13低压电力电缆1350350元/米47.3路灯1151800元/个20.7电信工程交接箱11.5万元/个1.5通讯电缆1000350元/米35不含市政主电缆环卫工程公厕310万元/处30垃圾桶50500元/个2.5合计528.3

项目名称:北川羌族自治县猫儿石村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号:08072委托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21082院长:樊晟_________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毛刚_________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8年8月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室主任:韩华(副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韩华参加编制人员:余鹏(助理工程师)叶云剑(工程师)黄雯(助理工程师)苗力会(二级注册建筑师)李毅(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刘剑平(助理工程师)王涛(助理工程师)陶蓓(工程师)邓艳春(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伍小素(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田文(主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协编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前言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建设项目是绵阳市“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启动的第一个原址重建永久性安置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绵阳市北川县两级政府于2008年7月多次召开现场会后决定立即启动猫儿石一、二社区重建工程,于2008年7月2日与四川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规划设计合同。我院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踏勘后,立即开始规划初步方案编制。同时建议立即开展地灾防治等相关工作。由于建设场地周边存在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为确保建设场地安全,北川羌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规划初步方案为基础,于2008年7月26日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据评估结论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编制了“地质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