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_第1页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_第2页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_第3页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_第4页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康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2012年3月1

前言

2010年12月27日,市委在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上提出了“振兴汉剧”这一任务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振兴汉剧就是振兴安康。2

一、振兴汉剧提出的背景

1、汉调二黄(安康汉剧)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古老剧种,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块“活化石”,是安康地域传统的瑰宝,是汉水文化的经典与代表,是安康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凝练出的精神财富,是培育安康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一个载体。3

2、振兴汉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安康独有的文化符号和标识。三百年来,已深深地植根于安康,振兴汉剧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打造安康文化品牌、传承安康文脉、建设和谐安康的需要。

3、把振兴汉剧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推进安康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作为推进安康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作为提升安康城市品位、增强区域综合竞力的突破口来抓。4

4、振兴汉剧的意义既在于汉剧艺术的振兴,又远非汉剧艺术本身。而是要深入挖掘安康历史文化内涵,深刻打造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推动安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对安康跨越发展的承载力和支撑力,树立安康崭新的时代形象。5

二、汉剧发展的历史简况

1、汉剧是我市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大型地方剧种,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曾遍布安康市各县,广泛流传于汉江流域及其他省市,是陕西第二大剧种。

2、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是京剧的声腔起源,在我国戏曲文化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影响和贡献。63、汉剧渊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徽、楚、豫、秦剧的基础上,经过汉水流域和安康人民长期的生活创造,不断融合创新打磨而成,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汉剧具有浓郁的汉水文化特色。

4、汉剧把表演艺术、舞台艺术、化妆造型艺术高度综合在一起,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熔铸为一炉,用节奏驾驭,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争奇斗妍。75、汉剧努力追求传神写意之美,经演员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空旷的舞台可以竖起万仞高山,平坦的场地可以变成浩渺江水,几声更鼓就可表现漫漫长夜,这些表演手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艺术、更夸张。汉剧经过长期积累和精炼加工,形成净、末、生、旦、丑等十种角色,唱、念、做、打、舞五种表演手段,以及脸谱、服、化妆、音乐等都有别于其它戏曲的特色,使汉剧的程式和艺术造型具有别具一格的美学品位和艺术价值。86、汉剧在陕西、湖北、广东等地和东南亚华侨聚集地都有传播和存在,汉剧与地域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形成了不同流派,而安康汉剧则独树一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和促进了汉剧的发展。据考证,安康汉剧是汉剧皮黄腔系的根本源头,汉剧尽管在各地传承发展中有所创新,但其最主要的声腔基础仍以安康汉剧为主。9

汉调二黄系秦中古调戏曲声腔,故称秦腔、西秦腔、秦声、西曲、二黄等,起源古都长安,明末清初流传各地,清初期盛行于陕西汉中、安康、商洛等地,逐步形成了本省关中、汉中、安康和商洛四大地域流派(安康、汉中又通称汉江派)。安康派汉调二黄主要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西安乾胜班和乾隆中期西安泰来班直接传播。清嘉庆、道光年间,安康所辖紫阳县蒿坪富商杨履泰并义子杨金年开办“鸿”、“来”科班。101952年安康成立专业汉调二黄剧团时,为称谓方便,改称汉剧(通称陕西汉剧),但民间至今仍习称二黄、汉调二黄和土二黄,山二黄等。汉调二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剧种音乐由唱腔、道白、曲牌、打击乐四大部分组成。唱腔以二黄、西皮、反二黄为主,四平、小调辅之,为“皮黄”腔系剧种。11

演出剧目(包括保留二黄皮影戏中)约1500余本(折),已抄录1077本,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二黄》八集60本。初步统计汉调二黄脸谱415幅,特制模型彩绘234种。其造型、画法种类繁多,总体风格古朴、考究,表演行当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分工明确,各具特色。12

7、19世纪初,四大徽班进京,融合昆曲、花鼓和满腔的特长,适应各个阶层观众的审美需要,在演出中逐渐形成京剧雏形,特别是随着汉调艺人搭徽班共同演出,以唱西皮调兼唱二黄,促进了汉剧与徽剧等戏曲的融合,博采众长,从而催生并形成了国戏京剧。一部京剧史代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创新,也确立了汉剧的重要地位。13

8、民国初年,由于连年灾荒,兵匪横行,安康最有影响的“十三太字”班社纷纷解体,艺人改行流落民间,让兴盛200多年的汉调二黄跌入低谷,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安康艺人凌成佑在驻安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汉调二黄同心社,迎来了10多年的兴盛;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传入安康,安康汉调二黄又走入低谷。凌成佑不满现状,在同兴社开设科班,培养了一批汉调二黄艺人,汉调二黄再次起死回生迎来了汉调二黄半个世纪的繁荣。14

9、汉剧在长期流传发展,我省曾形成关中、汉中、商洛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自建国以后,安康实际成为陕西汉调二黄的代表地。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汉调二黄在关中、商洛和汉中已绝响,唯安康境内至今仍有存在。15

10、1956年,中国四大名旦“程砚秋”在西安看了安康汉剧团演出“白玉簪”戏后,非常激动,在一起交流时讲,汉剧是京剧之母,唱腔优美,字正腔圓,并书写“汉调之光”牌匾。五六十年代安康有多个汉剧团,并演出了大型历史汉剧《十五贯》、《铡美案》等剧目,上座率很高。1980年,省文化厅在安康举行了汉中、商洛、安康十大县的汉剧汇演。16

综述汉剧是汉水文化的重要标志。汉水文化融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于一体,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最有深厚群众基础、最能代表安康文化的根与魂、最具有影响力。汉水、汉剧、汉文化是我们安康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期形成和积淀的文化结晶。无论我们走到咧哪里,只要听到汉剧,浓浓的乡情就会涌上心头,就自然而然想到汉江、想到安康、想到可爱的家乡。17

三、振兴汉剧的意义和作用

1、汉剧衰落的原因①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汉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②现代人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影响。③汉剧创新不足,汉剧人才青黄不接,剧目严重匮乏,戏友观众急剧减少。④地方经济落后,财力难以支撑。⑤汉剧作为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发展继承难度大。18

综述安康汉剧发展历程中,有过灿烂辉煌,也历经坎坷。要以对历史、对汉水文化、对安康人民负责的精神,重新审视汉剧在安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汉剧重大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分认识振兴汉剧对于繁荣发展汉水文化、建设富裕和谐安康的重大意义,把这一文化艺术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振兴起来。19

2、振兴汉剧的意义和作用①振兴汉剧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已进入一个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文化满足需求、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汉剧作为汉水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形式,其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不可替代,促进科学发展、繁荣汉水文化首先要振兴汉剧,使安康的发展更具文化品质,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20

②振兴汉剧是安康发展的提神工程。全省各地打造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如火如茶,省上推出《大秦岭》、《保卫延安》、《西京故事》,陕北创作《米脂婆姨绥德汉》,商洛策划“秦岭最美是商洛”,有力提升了开放形象和区域竞争力。汉剧是安康人民的“精气神”,把安康汉剧打造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安康发展才有文化张力,特色经济才有文化底蕴,城市才有文化精神,安康才有文化品牌,才能形成独特的发展竟争力。21

③振兴汉剧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安康人民始终对汉剧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顺应群众意愿、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安康文脉、繁荣汉水文化,都迫切要求我们把汉剧这一艺术精华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22

④振兴汉剧是我们的一种历史责任。汉剧是一本书,汉剧是一部史,她书写和记录着安康的昨天和前天,不能以随波流的状态冷观汉剧潮涨潮落。必须把振兴汉剧作为我们的一种历史使命,一种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努力使汉剧在保护中得到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23

四、安康汉剧创新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安康汉剧一定要在较长时间内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保障。

2、安康汉剧一定要培养和扶持一支创作队伍。

3、安康汉剧一定要有现代戏曲元素。

4、安康汉剧一定要贴近群众生活。

5、安康汉剧一定要使群众爱看爱听。

6、安康汉剧一定要培植一批多层面的演出或研究团队。24

五、关于振兴安康汉剧《刚要》的主要内容振兴汉剧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专业性很强的文化建设工程。《纲要》对汉调二黄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生存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认真梳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按照“抢救、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和“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总体要求,以保护传承为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人才培养为根本、精品剧目为核心、服务发展为目的,力求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打造汉剧品牌、繁荣汉水文化,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通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剧目,完善基础设施,繁荣演出市场,巩固群众基础,专业团队发展壮大,演出市场活跃繁荣,品牌剧目打响全国的总目标,为和谐安康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25

1、保护传承工程。振兴汉剧的当务之急是保护传承。她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靠一代又一代名师口传身授。因此,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抢救,一方面迅速展开汉剧资源普查,尽快摸清汉剧剧目、声腔、身手、脸谱、化妆等静态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建立数据档案;另一方面抓紧录制汉剧老艺术家的优秀剧目和经典唱段,制成光碟音像资料。同时,在今年年内完成10名市级汉剧传承人的遴选确定工作,支持鼓励收徒传艺,把他们的精湛技艺和绝活传承下来。26

2、理论研究工程。汉剧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引领。要从汉剧的历史渊源、传承和发展入手,进行深入系统的汉剧史、汉剧艺术特性、汉剧发展实践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摸清汉剧特别是安康汉剧的历史脉络、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质,理性把握汉剧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举措,用艺术规律科学指导汉剧事业发展。27

3、人才培养工程。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才青黄不接。要紧紧围绕汉剧创作、导演、表演、音乐、化妆等人才的培养,下功夫锤炼提高现有人才,积极选拔培养后续人才,大力引进领军人才。要重视发挥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汉剧人才的主阵地作用,从今年开始,每年招收20名有潜力的学员进行专业培养。28

4、汉剧精品工程。剧种的兴盛依靠优秀剧目来支撑,以精品剧目锻造汉剧艺术人才,提升汉剧的影响力。要有计划的对传统经典剧目和获过重大奖项的汉剧现代戏进行整理恢复,推陈出新;抓紧创编一批简单易学的汉剧现代戏和汉剧歌曲,把汉剧文化因素融入旅游业发展和安康文明开放形象的打造之中;要坚持高水平策划,既注重发挥本地方人才的作用,又大胆面向全国开放,在人才聘用、脚本创作、音美设计等方面进行招标竞选,力争5年创编出3至5部艺木水平较高、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打造成一台能够赴省、晋京演出、冲刺国家大奖的精品剧目。29

5、宣传普及工程。汉剧在群众中生存生长,是汉剧长兴不衰的力量之泉。在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政府网站,开办“汉剧之韵”等栏目。条件成熟时在省报省台等重要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汉剧知识,播放经典剧目,传播汉剧新作,推出汉剧新人,营造浓厚的振兴汉剧社会氛围。要尽快编辑出版安康汉剧普及教材,精选制作30至50部便于群众传唱的经典唱段,推进汉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定期组织开展汉剧展演活动,每年评选奖励一批新作、新剧、新人。30

6、汉剧兴旅工程。安康生态旅游结合才有新的生机与活力。要牢固树立文化兴旅的思想,坚持挖掘汉剧艺术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推进汉剧传播与开展旅游营销紧密联系,振兴汉剧艺术与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相互促进,把打造汉剧品牌融入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利用汉剧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精心策划和编排一部汉剧精品剧目,开发一批具有浓郁汉剧艺术特色的旅游商品,提升安康生态旅游的文化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31

7、基础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是汉剧艺术传承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要把汉剧艺术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之中,在“一江两岸”、重点街区、公共场所、核心景点、重要节点建设上,充分体现汉剧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立即着手,抓紧规划设计,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成安康大剧院、博物馆、汉剧戏楼和汉剧茶苑,为汉剧文化供展示的舞台,让群众和游客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精彩的汉剧艺术。32

六、着力形成振兴汉剧的强大合力振兴汉剧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文化建设工程。

1、把握方向、改革创新。汉水文化是多元文化,在突出强调振兴汉剧同时,要一如既往地促进民歌、道情、花鼓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形成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33

2、着眼长远、狠抓落实。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划和实施细则,明确任务、夯实责任,限定时间、加强督查,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市人大、市政协都要把振兴汉剧作为重要议题,每年组织一次视察,听取一次汇报,开展一次审议,使振兴汉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