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780年,唐朝宰相杨炎建议实行()A.A.租庸调B.两税法C.条鞭法D.摊丁人亩

2.在科举考试中首创武举和殿试是在()

A.隋炀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3.第

36

4.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首要区位优势是()A.A.交通便利,通信发达B.强有力的政策支持C.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D.与金融和商业中心相邻

5.文成公主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是在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6.位于包兰→兰新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是()

A.甜菜、滩羊、三河马、三河牛等著名的农牧产品

B.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C.沿线有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

D.有我国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龙门石窟

7.下面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A.A.日本

B.德国

C.意大利

D.维希政府

8.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A.1637年苏格兰起义B.1640年议会的召开C.1642年内战的爆发D.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9.

1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沈括的《梦溪笔谈》B.徐光启的《农政全书》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1.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完善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

13.下列人类活动违反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是()

A.跨流域调水B.引水灌溉C.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D.修建水库

14.

15.传统农业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主要是采用了()

A.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B.传统经验指导生产C.手工生产工具D.粪肥和绿肥

16.

57

下列省区,按自北向南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17.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下列哪个国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法国B.苏联C.波兰D.英国

18.

19.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20.1943年,中、美、英三国规定将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是()A.《大西洋宪章》B.《开罗宣言》C.《德黑兰宣言》D.《雅尔塔协议》二、简答题(2题)21.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依据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三、图表题(2题)23.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曰期是()。(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24.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洲;B()洲;C()洲;E()洋;F()洋;G()洋。(2)D是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站,H是我国另一科学考察站()站。两站在一年中是否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3)该大陆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受()气压影响,常年吹()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4)每年9月一11月该地上空会出现“臭氧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化合物,它造成臭氧减少,其危害有①(),②(),为了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措施是()四、非选择题(5题)25.简要述评抗日战争期间的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10分)2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注图中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岛、B________列岛、C_________溪、D________山(2)台湾最大城市是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台湾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台湾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_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__)。(3)从图中有关内容可判断台湾地形东部_________,西部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北部为_______,南部为_________。27.读图2-4。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市;B.______市;C.______湖;D.______盆地E.______山脉F.______河流(2)图中最长的铁路线是______线,它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铁路的一段,该国际铁路东侧的端点是______;(3)图幅范围内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____;(4)本区属于我国______工业地带,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纺织工业和石油工业等,试分析决定这两种产业布局于此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1分)现在本党大会已经表决,这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发表此项宣言,就是表示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半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即举排满、倒袁、护法而言,我们做革命都是有头无尾,都是有始无终,所以终归失败。……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1924年1月23日)回答:(1)"本党大会"是指什么大会?(2)"排满、倒袁、护法"是指哪几次革命运动?(3)"前几次革命"有什么特点?"计划彻底的革命"又有什么特点?

29.读图2-4,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市B.________市

C.________湖D.________盆地

E.________山脉F.________河流

(2)图中最长的铁路线是________线,它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铁路的一段,该国际铁路东侧的端点是________:

(3)图幅范围内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____;

(4)本区属于我国________工业地带,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纺织工业和石油工业等,试分析决定这两种产业布局于此的主要因素:________。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材料二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暮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出美国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针对材料四,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C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在位期间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多有所建树。在科举考试中实行武举和殿试,就是其中之一。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代得到发展,日益成熟。武则天时期创立武举和殿试,也是科举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复习时,最好将有关科举制的知识要点综合归纳,如何时创立、何时出现进士科、何时创立武举和殿试、何时确定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等等。

3.B

4.C

5.B本题考查了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成婚时期。唐太宗贞观年间,文成公主与吐蕃(藏族祖先)首领松赞干布成婚,是唐代汉藏民族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6.C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区域地理等知识点。从包头出发,经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试题中的三河马、三河牛、青海湖和龙门石窟等地理事物都不在此线附近。沿途经过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分别是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

7.AA项是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B项是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C项是1922年建立法西斯专政,D项成立于1940年6月,是法国失败后贝当建立的傀儡政权.

8.B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开了国会,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9.A

10.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巨著。【应试指导】宋应星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总结了明朝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1.C

12.B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了商朝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字材料。

13.C

14.A

15.D

16.C

17.C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8.D

19.D

20.B本题考查《开罗宣言》的内容。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政府首脑与美英两国首脑共同参加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抗日战争对整个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作用,得到美英两国领导人的认同,他们一致同意要求日本将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给中国。因此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21.(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分)(2)中共三大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4分)(3)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23.(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日,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问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前后,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日点附近变慢的规律,可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渐快,由近曰点到B时地球公转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24.(1)南美大洋非印度太平大西(2)中山长城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之内,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3)淡水极地高逆(4)氟氯烃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牧渔业造成危害停止生产和使用氟利昂制品(1)先确定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位置,然后推断各大洋的位置。(2)因为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故有极昼极夜现象。(3)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冰的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南极大陆受极地高气压控制,外围吹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4)由于人们使用制冷设备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而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25.(1)1937年,日军进攻由西平型关。(2分)

(2)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胜利。(1分)

(3)这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2分)

(4)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2分)

(5)中日双主军队在台儿庄激战,日军溃败。(1分)

(6)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以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2分)26.(1)钓鱼澎湖浊水玉(2)台北E高雄G基隆F(3)高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解题指要】本题是对宝岛台湾地理的考的(1)和(2)容易回答,(3)问中,台湾岛占2,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玉山为最高峰西部是平原,台湾省有两种气候类型,大约以北回归线为界,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7.(1)A.乌鲁木齐B.兰州C.青海湖D.柴达木E.天山F.黄河(2)兰新连云港(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多风(4)陇海—兰新沿线本区发展纺织工业是因为地处牧区、且有棉花种植的传统,故接近纺织工业原料产地;发展石油工业则由于区内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解析:该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与交通、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工业布局)等,也考查了考生根据区域图提供的信息正确定位的能力。图中给出的山河大势、指向标、城市和交通线等信息为确定位置提供了充足的提示。第(1)题,可首先根据指向标确定常规视图角度,再依据“贺兰山”和“阿尔金山”进一步明确这是我国西北部地区,从而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第(2)题,西北区深处内陆,交通运输主要依赖陆路,所以铁路线几乎就是区域内的“生命线”,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都与铁路线有密切联系。横穿亚欧大陆的两条国际性铁路都是复习时需要多加关注的。第(3)题,区域的位置决定了区域的特征,这在气候形成上表现明显,远离海洋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描述气候特征则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角度出发。第(4)题,考查的是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我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在题目中明确给出了工业门类,对于分析成因有很大帮助,但纺织工业还可细分为毛纺和棉纺等类别是容易被考生忽略的。

28.(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3)"前几次革命"都不彻底,中途与军阀官僚妥协而致革命失败。今后的革命要彻底地反帝反军阀。

【解题指要】(1)从材料中提示的名称、作者和时间以及材料中"现在"、"此次"、"从新"等时间副词来看,"本党大会"应该是1924年1月左右召开的。再进一步从"以后革命"是要"计划彻底的革命",要"把军阀来推倒","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等内容来看,这应该是受到了共产党和苏联影响的大会,由此可知,这次大会是指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

(2)既然"本党大会"是国民党一大,当然可以知道孙中山过去几次革命的内容,主要是反对清朝政府、反对袁世凯的统治、反对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活动。由此可知:"排满"是指辛亥革命,"反袁"指护国运动,"护法"指两次护法运动。

(3)根据材料中谈过去革命时的话"均因半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可知过去革命的特点主要是与军阀官僚妥协而致失败。根据材料中对"计划彻底的革命"说明的话"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可知"计划彻底的革命"有两个特点:对内要推倒军阀,解放民众;对外要联合世界被压迫人民反帝。总结起来就是彻底地反帝反军阀。29.(1)A.乌鲁木齐B.兰州C.青海湖D.柴达木E.天山F.黄河

(2)兰新连云港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多风

(4)陇海一兰新沿线本区发展纺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