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结论B.立论、驳论、正论C.引论、论据、结论D.论点、论据、论证

2.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A.《日出》B.《原野》C.《雷雨》D.《北京人》

3.《背影》描写人物肖像和行动时所采用的手法是()A.A.比兴B.白描C.情景交融D.直抒胸臆

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出自()

A.王粲《登楼赋》B.王维《汉江临泛》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高适《燕歌行》

5.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B.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C.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D.公伐诸鄢

6.

7.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B.改造国民性C.如何绘画D.创建新时代

8.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______因素,一般认为通过植物的时序______实现其观赏功能和构景功能。植物在景点构成中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______园主人所______的思想和愿望。A.布局寄寓构成传递B.构成布局传递寄寓C.布局构成寄寓传递D.构成布局寄寓传递

9.“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

1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

11.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A.离愁别恨B.母亲干涉C.金榜无名D.婚姻悲剧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A.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13.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A.A.排比、比喻、对偶、夸张B.对偶、比喻、排比、拟人C.顶真、拟人、对偶、夸张D.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14.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5.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

二、填空题(10题)16.《___》问世之后成为“希腊的圣经”。

17.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

18.《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19.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0.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21.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杂剧作家是___________。

2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___________》。

23.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25.__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判断题(5题)2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7.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8.《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9.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0.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

32.(三)阅读《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子产之从政也①,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关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②,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③。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注:①子产:郑国大夫。②公孙挥:即下文所说的子羽。四国:国之四邻。③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当他去野外安静地思考,作出的计划便常常成功,而在喧闹的都市里作出的计划就常常失败。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划线字的含义。

33.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盈虚者:

适:

肴:

核: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

35.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3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驹子,你就是那小驹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驹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请回答:

一语段对“人与马”关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

A.人与马关系的和谐

B.人与马之间的隔阂

C.人与人关系的隔阂

D.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六、作文(1题)37.以《我的珍藏》为题写作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D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C

3.B本题考查考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白描是指以极其简洁的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作平实质朴的刻画,不需渲染、烘托、铺陈。正如鲁迅所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秀”《背影》一文中,对父亲的刻画多用的是白描手法。

4.D

5.DA项“诸”可当“其他”讲;B、C项“诸”都当“众多”讲;D项“诸”当“之于”讲。

6.B

7.D

8.B

9.C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三部分文体知识“诗、词、曲、赋”中的“赋”的知识掌握情况: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

10.A

11.D

12.B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因而他游说诸侯,宣扬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

13.A掌握并理解大纲规定的每一种修辞方法的定义及其使用。“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这句话的修辞很多次考试都有所涉及,希望引起注意。

[错误防范]这道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是熟悉大纲规定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可以迅速准确地说出其出处和含义,这样就便于进一步正确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4.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修辞手法。【应试指导】A、B、D三项用的都是“比兴”的表现手法;C项的表现手法是“赋”。赋指的是直接陈述事件的表现手法。

15.C

16.《荷马史诗》《荷马史诗》

17.千树万树梨花开

18.诸葛亮

19.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20.姚纳

21.马致远

22.女神

23.绍兴绍兴

24.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代代无穷已

25.孔子

26.Y

27.Y

28.Y

29.Y

30.N

3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32.断:决断。乘:坐车。适:到。鲜:少。

33.盈虚者:指月亮。

适:享受的意思。

肴:菜肴。

核:果品。

34.作者重回故里,原本是兴奋、高兴的。他本想寻觅遥远的旧梦。但所亲眼目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