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七年级(下)期中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TOC\o"1-5"\h\z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0④ D.③(D0④.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祁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隋朝-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B.唐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C.宋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D.元朝-行省制度-我国县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TOC\o"1-5"\h\z.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唐朝前期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各种诗歌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材料说明唐诗繁荣的主要因素是(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眼界开阔C.唐朝政治清明D.唐朝思想活跃6,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唐朝( )A.对外交通非常便利 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制度先进,强域广大.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TOC\o"1-5"\h\z的评价?(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清照.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A.十国 B.三国 C.七国 D.五代9,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皇权进一步加强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人们消费和饮食观念发生转变。人们开始按照色、香、味、形、名五者兼具的原则烹制食品,饮食的品种和风味丰富多彩,形成颇具特色的宋代饮食市场。由此推知,宋代( )A.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市民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商业市镇繁荣发展.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宋辽订立浪渊之盟西夏建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哪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TOC\o"1-5"\h\z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据统计,唐朝宰相十分之九为北方人,北宋宰相72人中,南方人已占到31人。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科举制度弊端显现C.北方地区战乱不断 D.南北之间交流频繁.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下面两幅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是(辽、北宋、西互成立形势图B.民族大交融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辽、北宋、西互成立形势图B.民族大交融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C.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D.政权并立导致陆路不畅.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广袤的疆土实施有效统治,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A.宣政院B.尚书省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17.下列文物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奇术异能.17.下列文物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宋代说书场景《东京梦宋代说书场景《东京梦华录》宋代就鞠铜镜A.社会生活丰富A.社会生活丰富C.雕塑技艺的精湛B.铸造技术高超D.绘画艺术的精美.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裸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A.市舶司的设置 B.中书省的确立C.宣政院的设立 D.驻藏大臣的设置.《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下列关于这部史书的介绍有误的是( )A.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B.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C.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D.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C.关汉卿是著名杂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发明”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特点。材料二: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O(2)写出材料二中图片所示生产工具的名称材料三: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元朝相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一一苏辙《栾城集》(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事件有何影响?材料二:“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朱子语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材料中“靖康之役”指什么?材料三: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3)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明或广泛的应用。请结合下列相关材料,进行问题探究。材料一:“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一一《梦溪笔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科技的发明者和优点。材料二:忽作一声霹雳,谓之“爆仗”o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绿,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筒,如钟帽像者。 《东京梦华录》(2)材料二“爆仗”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什么时候广泛应用于战争?材料三:(3)材料三图中发明的原理是什么?对世界有何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诗词文赋争相辉映,璀璨夺目。随着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也发生着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土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朝的词人一例。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一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科技、政治等任选一个角度概括造成该变化的原因。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盛世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①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
内容?【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②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开放交流】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③试举两例唐朝时刻外交往的事例。④以上材料表明了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什么?⑤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①秦朝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②隋朝在589年完成统一;③西晋在280年完成统一;④元朝在1279年完成统一。故选:C。本题考查了朝代顺序,题目给出的都是统一王朝。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朝代的先后顺序。.【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余杭商人”“到洛阳”,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永济渠是从洛阳通到涿郡(即今北京)。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知识点,应熟记隋朝大运河的四段及其每段的起止点.解答本题要有历史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要熟记隋朝大运河的分段及其每段的起止点..【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A项正确;制成指南针是北宋时期,排除B项;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排除C项;行省制度是元朝首创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我国县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于战国,排除D项。故选:Ao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掌握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被称为“贞观之治”。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不可能有唐太宗的事迹。故选:Co本题以“四幅图片”为依托,考查唐太宗的事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重点掌握贞观之治,难度较小。.【答案】C【解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据“唐朝前期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各种诗歌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可知,材料说明唐诗繁荣的主要因素是唐朝政治清明,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唐诗繁荣的主要因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繁荣的主要因素的相关史实。.【答案】C【解析】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这是唐朝与亚、欧、非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故选:Co本题以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社会发展状况。.【答案】B【解析】依据“诗中圣哲”可以判断出应该指的是杜甫,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问中诗句是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杜甫相关史实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杜甫的诗歌特点和生平经历。.【答案】D【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合称五代。故选:D。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知道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和五代涉及的政权。.【答案】B【解析】“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可知,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相权的削弱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进一步加强。故选:Bo本题以丞相的变化为依托,考查皇权进一步加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君主专制皇权加强的相关知识。.【答案】A【解析】A.材料主要描述了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人们更追求饮食的品质和风味,说明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的变化,故A选项正确;B.材料并未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选项错误;C.由材料无法得知市民的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D.材料并未涉及商业市镇的繁荣,故D选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关犍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分析选项,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B项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C项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D解读正确。故选D。本题以大事年表为背景,考查辽、宋、夏、宋的和战。本题以辽、宋、夏、宋的和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北宋时南方人政治地位较前代有明显提升,“宰相72人中,南方人已占到31人”,结合所学此时经济重心正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知道南方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昌盛。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与辽签订漕渊之盟双方边境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宋夏最后议和双方贸易兴旺;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故"大散关”至淮水是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与辽金夏关系的掌握,知道“大散关”至淮水是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解析理解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宋代商业区“市”和居民区“坊”已没有界限,到北宋中期,城市的街市变迁完成了从坊外店肆到坊墙开门侵街店肆再到夹街店肆的演变过程,市内到处设有晓市、鬼市、晚市和夜市,全城店铺林立,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C选项符合题意。本题以“鬼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答案】D【解析】两幅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是政权并立导致陆路不畅,当时北方有辽、西夏、金,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故选:D。本题考查宋代的民族关系,知道宋代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是政权并立导致陆路不畅。本题考查宋代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D项正确;宣政院是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排除A项;尚书省是魏晋到北宋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北庭都元帅府是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排除C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答案】A【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说书的场景、《东京梦华录》中歌舞百戏、宋代蹴鞠等反映了宋元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A项正确;BC项只宋代蹴鞠铜镜符合,排除;D项不符合《东京梦华录》,排除。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宋代说书的场景、《东京梦华录》中歌舞百戏、宋代蹴鞠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答案】C【解析】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宣政院的设立。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选:Co本题以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棵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为依托,考查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B【解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资治通鉴》。掌握《资治通鉴》的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要把握《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答案】D【解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杂剧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元杂剧不是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元杂剧的相关史实。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侧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元杂剧的相关知识。.【答案】【小题1】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特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小题2】发明:曲辕犁、筒车。【小题3】制度:行省制;特点:分割地方权力。【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唐朝经济的繁荣、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唐朝经济的繁荣、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答案】【小题1】酒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了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小题2】重文轻武;1127年,金灭北宋。【小题3】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小题4】和平交融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金灭辽及北宋、重文轻武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漫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了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金灭辽及北宋、重文轻武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等知识。.【答案】【小题1】发明者:北宋毕昇;优点:既经济又省时。【小题2】发明:火药;应用:宋元时期。【小题3】原理:磁石指南的特性;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指南针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指南针的相关史实。.【答案】【小题1】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小题2】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苏轼、李清照等。(符合题意即可)【小题3】变化: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室护理工作方案
- 个人2025年下半年工作方案演讲稿模板
- 公司保洁服务协议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电子教案13 用户注册-前后端数据交互
- 2025年电子政务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职计算机全国大赛题库
- 2025年电动叉车牵引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钢车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煮漂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教育研习(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视力保护的方法与思考 论文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论文
- erp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制度
- 大国工匠彭祥华事迹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脊柱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新
- TISC 0022-2023 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技术要求
-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Fun time 1 Recycle 1》优秀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五年级英语教案
- 【施工】电信入围施工组织方案
- 2022《煤矿安全规程》
- 精选常熟市化工企业名单
- 超详细大鼠的解剖图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