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大桥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大桥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大桥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大桥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概述1.1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1.1.1历史背景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境内属溶蚀高原地貌,大部分乡镇都处在群山峻岭的石灰岩山区之中,尽管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交通落后,无法较好的加以开发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经济进展。乳源县仍属于广东省的特困县之一。乳源的南水湖占地15公顷,距韶关火车站50公里,是广东的第三大水库,也是广东第二大人工湖,湖面宽达38平方公里,水质晶莹透碧,沿岸青山连绵,瑶寨竹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在水库西北一个面积万亩的半岛上,建有中国南方第一个狩猎场,不远处,还有温泉不墅。南水水库还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乳源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善南水水库周围的交通环境,适应当地社会经济进展需要,将南水水库开发为旅游度假胜地,在上级领导和沿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某大桥是上述改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地形限制,原路线在某电站至某电站分厂之间的平面线形技术指标专门低,绕行较多,行车条件极差。某大桥的建设,将在提高路线技术标准、改善行车条件、缩短路线里程、节约行车时刻、增加新的景观等方面发挥极好的作用。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南水水库库区和某沿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乳源县乃至韶关市新的可持续进展的经济增长点。1.1.2任务依据乳源县交通局关于《编制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某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托付书》(下称“托付书”)。1.1.3编制依据1.交通部1988年6月颁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及交通部1996年12月编制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讨论稿);2.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指标定额等;3.项目阻碍区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打算纲要;4.项目阻碍区城镇进展规划;5.项目沿线调查得到的地材分布及价格。1.2研究范围本报告研究范围要紧为某大桥,研究的要紧内容有:1.现状评价及进展环境2.交通分析及预测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4.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工程实施方案1.3研究的要紧结论1.3.1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南水水库西畔某线覆盖区域的交通条件,将为这一区域的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2.南水水库沿畔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有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南水水库库区和某沿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乳源县乃至韶关市新的可持续进展的经济增长点。3.本项目建成后,不但为广东省与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一条新的交通通道,也将成为一条要紧的军事战略公路。4.本项目的建成,将成为进入南水水库库区的快速通道,有力地改善库区的交通运输及投资环境将极大的便利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其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1.3.2交通分析和预测本项目远景交通量(建成后20年)预测结果为2609辆/日。1.3.3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本项目采纳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大桥全长122米,桥宽8.5米,桥幅布置为2×3.75m+2×0.5m,设计荷载:公路-II级。1.3.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推举方案的投资估算总金额为550.7万元,平均每桥长米造价为4.51万元。1.3.5问题与建议1.为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资金筹措力度。2.某大桥跨越南水水库,水文情况比较复杂,为保证桥梁安全、经济,建议在施工图设计时期加强水文、地质、地震以及风荷载等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第二章现状评价及进展环境2.1研究区域概况拟建的广东省某线乳源县某大桥(以下简称“本项目”)是广东省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北起下冲,经车干水、牛栏冲,在松岭背附近折向西南,经黎家水电站、某水电厂,并在某水电厂转向东北,再经某电站后向南,直至路线终点国道323线。拟建项目所在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西郊、南岭山脉南麓,东邻曲江,南连英德,北靠乐昌,西北角与湖南省宜章县接壤,地处东经112°50’~113°20’、北纬24°23’~25°33’之间。乳源县是广东省最北边的一个县市,历史悠久,境内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被誉为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都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曲仁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进展。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5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个,其中大型企业有20个,中型企业有47个,形成了以钢铁、采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及森工为要紧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19.2:46.8:34.0调整为17.5:49.5:33.0。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4亿元。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进展势头。来韶游客人数连年高速增长,2004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5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5亿元。利用外资对外经贸稳步增长。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一大批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韶关并进展壮大。粤北工业开发区、翁源官渡开发区、乳源民族经济工业园、始兴黄花园工业区等初具规模。全市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1亿美元,要紧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家具、纺织、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以及优质大米、茶叶、香菇、蔬菜等农林产品。境内的丹霞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分布区。方圆280平方公里的形态各异的红色山群形成一种观赏价值专门高的风景地貌,成为名副事实上的“中国红石公园”。交通建设项目的提出及其规模和标准的确定要紧取决于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进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立即实施的开发战略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下面重点对乳源县的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2.2项目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进展2.2.1广东省社会经济状况及进展一、社会经济状况2004年广东省人口达到8303.72万,居全国第三位,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全省现辖21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43个县和三个自治县。广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进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居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33757.8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居全国首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31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0502元/人)的1.84倍。广东省工业处于工业化中期时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了“轻型外向”的工业进展格局。2004年三次产业构成7.8:55.4:36.8,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广东已成为工业大省。对外贸易迅猛进展,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18.98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571.33亿美元,年均增长16.5%。旅游业是广东省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2004年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分不为1663.9亿元、53.8亿美元,稳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进展状况见表2-1。表2-1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进展状况表当年价,亿元年份19901995199620002001200220032004总人口(万人)62466789689777077783785979548304工农业总产值250310295121091860620632235702892833758进出口额(美元)4191040110017011765221128363571国内生产总值155957346519966210648117701345016039人均GDP(元)2537849595131288513730150501689119316二、社会经济进展趋势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凭借其专门的地理位置和中央给予的政策优势,以进展外向型经济为向导,形成一个新兴轻纺、机电为主体的准现代化工业体系。商贸、商旅、金融、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领先进展,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经济的进展中起着带头作用。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强,这种带头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从广东地区经济结构中了解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兼顾适应以后社会进展的需要选择进展战略的重点,就应该选择解决大量社会就业、高产值和附加值以及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信息产业作为进展的重点。以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作为广东社会经济的基础,以电子通讯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进展的重点。通过市场的建设和进展,带动批零商贸服务业和其他流通渠道产业的进展,以电子通讯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作为加强广东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以后广东经济进展,将要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进展第三产业,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大力培养不同产业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素养。协调区域经济进展。按照“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进展、共同富裕”的方针,发挥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的进展步伐。广东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2.2.1乳源县社会经济状况及进展一、社会经济状况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韶关市西部,西北角与湖南省交界。1167年宋朝分乐昌、曲江地析乳源县。1956年由乳源、乐昌、曲江3县析置韶边瑶族自治县,1959年撤销,与乳源县并入乐昌县,1963年设立乳源瑶族自治县。2004年末,总人口20.1万人,面积2125.5平方公里,辖14镇、123个村(居)委会、1117个自然村,总人口20.1万人,其中大桥、红云、古母水、洛阳、大布、龙南6个石灰岩山区镇,人口7.7万人;瑶族聚居地必背、游溪、东坪、柳坑4个镇,人口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4%。乳源县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乳源是瑶族自治县,那个地点生活的瑶族同胞叫“过山瑶”,他们居住在乳源的灵山秀水间,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瑶族传讲、抗争自然、婚姻、宗教崇拜的渊源,是过山瑶神圣的图腾。在乳源瑶寨,有“六圣节日”盘王节,送懒节、送神节、鬼节、禾必节、刀山节,张扬着古老深林深水中的瑶族风情。乳源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贯穿弧形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中部峰峦环峙,多中山山地,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要紧石灰岩地区之一。乳源县境内中山山地和低山地占全县面积的58.19%,丘陵占32.4%,谷地、盆地、狭隘冲击地只有8.2%。乳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间气候差异显著。县城累计年平均气温19.8℃,雨量1750.3毫米境内森林、水力、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1%,活立木蓄积量480万立方米,是广东省林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蕴藏量50万千瓦,可开发量45万千瓦。矿产有黑色金属、稀有金属、高岭土等27种。旅游景点丰富而独特,素有"生态旅游县"之称,有闻名省内外的广东乳源大峡谷风景区、生态旅游区鸵鸟寨、千年古刹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民风古朴的必背瑶寨、东坪瑶寨、南水度假区、温泉及世间罕见的通天箩地下森林等风景胜地。乳源县是广东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乳源县的经济以农林经济为主。据统计,农业耕地面积仅有15万余亩,只占全县面积的5%左右,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高梁、大豆等,经济作物要紧有花生、甘蔗、茶叶、水果、蔬菜等。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全县建立了5个连片千亩以上生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产品要紧销往香港、日本等市场,质量已达国际标准;建立了1.53千公顷的笋竹生产基地、1.13千公顷的李果生产基地、400公顷的瑶山茶叶生产基地、3.33千公顷水面面积的三角鲂生产基地等。向国家绿色食品进展中心申报绿色食品AA级产品2个,A级4个。全面开展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信息网络、市场销售和开发治理体制以及农产品标准与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内容的“绿色食品示范县”近年来,乳源县坚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绿色食品公司、银荷公司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1.2万贫困户进展种养业,收入明显增加。乳源县还以农业招商的方法,吸引外资参与绿色食品规模开发和专业化生产,加快了高标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三农”难题得以较好地解决,实现了农户增产、增收的目标,为全县实现脱贫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民非农收入显著增加。2004年全县农民非农收入4.63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54.1%。其中第二产业收入2.59亿元,占30.2%,第三产业收入2.04亿元,占23.9%。全年全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其中在县内外资企业务工的农民工5000多人,劳务收入9964万元。杨溪水梯级电站和京珠高速公路等大项目建设,直接拉动农村建筑、运输业的进展,增加了农民非农收入。至2004年底,全县已建成8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巴西果王汁等1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农村经济呈恢复性增长。八十年代以来,乳源县依照自己的资源和特点,大力兴办水力发电工业,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水电站336座,境内累计装机容量52.6万千瓦,构筑了坚实的水电产业基础。同时,以能源优势(电价优惠)为依托,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增强经济联动效应,形成了乳源县工业的两大支柱:一个是以银源公司为龙头的水电产业,一个是以裕东公司为龙头的外资企业。此外,粮食加工厂也较多,还有水泥厂、农机厂、木器厂、松香厂、冶炼厂等,初步形成了以电力、机电、采矿、建材、林业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的工业体系。国税收入步入“快车道”。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在加快经济进展的同时壮大了税源,小水电和外资企业税收收入成为国税收入的支柱产业。全县完成国税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连续2年增幅居韶关市各县(市、区)首位。在全县国税收入中,按重点税源项目统计,电力税源占总量的49%;按企业类型统计,外资企业税源占总量的57%。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向征管转移,全县98%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实现税收征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招商引资再创佳绩。乳源县进一步优化环境,致力于营造老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和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用足用好用活一切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定了奖励措施和整治投资环境“八不准”规定,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推行全民招商、小分队招商、托付招商、以商引商,极大地推动了外向带动战略的实施。目前,乳源县在京珠高速公路两旁设立乳源东阳光高科技工业园、富源工业园、仙湖民营经济工业园等6个园区,外资企业由1993年前的1家增至现在的130多家,解决当地劳动力1万多人就业,每年劳务收入逾6000万元。2004年,全县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56个,实际到位资金17.5亿元。在外来投资的强力拉动下,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59%提高到65%。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主动融入韶关大旅游圈,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进展。全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带动了交通、运输、饮食、旅业等第三产业的进展。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6亿元,进一步拉动了经济的有效增长。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7.5%,经济进展速度再创历史新高,提早一年实现“十五”总体目标。乳源县历年社会经济进展状况见表2-2。表2-2乳源县历年社会经济进展状况表90价,万元年份199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总人口(万人)10.2619.3619.5719.7319.8719.9220.0020.11工业总产值1129444009495895516060732663287188777502农业总产值1157315575160541653317012178821836519148国内生产总值2126048042539905993865886718347778183723二、社会经济进展趋势广东区域经济进展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经济进展不平衡首先体现在珠三角与粤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的经济差距上。不仅存在着显著的市际差异,而且还存在着显著的山区县与非山区县(市)、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乳源等三个少数民族县的经济进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全省的最低层。经济进展的持续大幅度落后,极易引发民族矛盾,阻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此,2002年,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山区进展的决定》,强调要全面加快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型、贸易型、生产型、资产型、和科技型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加快山区产业转换,把珠江三角洲企业的技术、治理、营销、品牌、资金等优势与山区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山区经济进展。据统计,2004年广东省全省67个县(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2004年67个县(市)地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亿元,增长15.73%;全省67个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的县(市、区)中,有47个县(市、区)综合增长率超过18%,占70.1%。在激励型财政机制阻碍下,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地点主体税种的省市共享“四税”收入增长20.65%,快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其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平均增长率达25.50%,有47个县(市、区)超过全省平均增长率,占这些地区县(市、区)数的71.21%,县(市)政府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呈现出县域财政增收、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本项目所处的粤北山区,将进一步优化山区生态环境,加强城镇进展集约化,建构城镇聚拢带,提升韶关等中心都市的集散与枢纽功能,推动北部山区城镇的有序组合,加快区域经济进展。乳源县是少数民族县,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受到卑视,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生产操作技术原始,十分贫困。新中国成立后,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进展,1996年至200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为乳源县经济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乳源县尽管位于南岭山麓的群山峻岭之中,然而他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其经济持续健康进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乳源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山区进展的决定》精神,结合其经济基础和条件,以及所藴藏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制定了今后20年的经济进展目标,其国内生产总值进展目标如表2-3所示。表2-3乳源县国内生产总值进展目标时期“十五”2006~20102010~20152016~20202020后平均年增长率11.00%10.50%9.50%9.00%8.50%2.3项目阻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进展2.3.1交通运输现状乳源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古有“咽喉交广,唇齿江湘”之称,是军事要塞、交通要充。新中国成立前,只有韶关市区至乐昌市通过乳源桂头镇的韶小公路和韶关市区至阳山县从东往西、横穿乳源县的韶鹰公路两段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9.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进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事业,从1950年开始至1990年,克服重重困难,修复了被战争破坏的韶鹰公路和韶小公路乳源境内路段,此后相继新建了坪(石)乳(源)公路(S249线)、乳(源)桂(头)公路(S250线)、洛(阳)古(母水)公路、桂(头)游(溪)公路、桂(头)大(桥)公路、长(岭岗)大(布)公路(某线)等省、县道,改建了乳源县韶鹰公路(S323线)和韶小公路(S248线)等国省道。1990年以后,乳源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要改变山区落后面貌,首先要改变交通落后面貌,进展交通运输事业。县委书记带头,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采纳民工建勤等方式,通过十数年困难卓绝的努力,新建了多条县道、乡道,特不是近几年,在上级的支持和关心下,乳源县多方面筹集资金,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完善交通网络。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国道G323线和省道为主骨线的,县道、乡道以及林业公路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一级公路有45公里,二级加宽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90多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094公里,通达深度到达92.5%的村委会。乳源县的交通设施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11倍多,交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该县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该县交通建设步伐,进展农业生产,繁荣城乡经济,促进城乡文化、物资交流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乳源县除了有陆路的公路运输外,在县境东北部的桂头镇,还有一个桂头机场,它虽是军用机场,但在90年代初,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曾一度开发为军民两用机场,但由于诸多缘故,目前停航转为筹备改建那个机场;京广铁路还从桂头镇北边擦肩而过,在桂头镇设有小车站;流经桂头镇的武江河,目前仍可航行机木船到广州、珠海三角洲等地。目前,乳源县拥有各种汽车2000余辆,拖拉机1000余台,摩托车4000多辆。2.3.2交通运输进展趋势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是:以“九纵五横两环”为主骨架,以加密线和联络线为补充,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以沿海为扇面,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向山区和内陆省份辐射的路网格局。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把支持公路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进展战略和省山区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大事来抓。2003年,为抓好县通镇公路建设,落实配套资金,该县政府成立了县通镇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县通镇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该县政府为2003年7月21日成立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国债)项目治理工作小组”,并制定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实施方法》,加大了该县财政在公路建设上的投入力度。乳源县近期交通进展以适应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指导思想,加强公路主骨架、网络的建设,大力提高基础设施质量水平,加强运输市场的培育,提高运输生产力。公路建设要实现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500公里,100%的乡镇、村和75%的组通公路,差不多实现干支网络化,干线等级化、黑色化和标准化。重点加强加快对省县道的改建升级,干线公路差不多实现改渡为桥,路网服务水平和通达深度有大的提高。2.3.3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性分析省道某线石角塘至车干水路段,原属老坪(起点为坪石,经云岩、红云、大桥、石角塘、车干水、龙南,终点为乳源县城)乳公路路段,作为开发经营大坪乡林场、乳阳林场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由林场治理部门出资,采纳民工建勤的方式,兴建于1958年,后因南水水库1969年建成蓄水,车干水至龙南路段淹没,老坪乳线石角塘至乳源县城路段改道东移(路线操纵点为东田、洋碰、南山水库顶、大坪、乳源县城),致使石角塘至车干水路段荒废。由于当时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等限制,加上交通流量专门小,此路段的平均路基宽度只有4.8米,泥沙土路面。特不是龙溪林场至车干水路段由于多年没人养护,受雨水长期冲刷,差不多不能行车。这段路最大纵坡为11.5%,最小平曲线半径只有25米。为解决南水水库西畔留下的居民的交通和南水水库西面林区管养的交通问题,于1972年沿南水水库西畔重建了某线车干水至某电站路段。由于资金缺乏,这段公路的所有挡土墙差不多上干砌的,涵洞多是孔径专门小的石板涵,平均路基宽度为5.2米,没有路面结构。这段路开筑完工后,就没有养护单位管养,经多年的雨水冲刷,全路段已成为一条条坑槽,部分路段已坍塌,挖方边坡坍塌更厉害,除北溪水至某电站路段外(因有某电站治理),其他路段均无通车条件。专门明显,某线老路的技术状况专门差,大部分路段缺乏差不多的行车条件,一般的小修小补全然解决不了原有道路技术等级过低的问题,更适应不了南水水库库区旅游事业的进展和资源开发的需要。为此,乳源县有关部门在上级领导和全县人民的支持下,加快了对某线的改建进程。乳源县某线石角塘至下冲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差不多广东省交通厅粤交规[2002]78号文批复同意建设,工程建设差不多进入实质性落实时期。2.3.由于某大桥是某线重要组成部分,而某线联结了京珠高速公路、国道107、国道323、省道S247等国省道以及众多县乡道路,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将他也是国道107在粤北地区的并行线,在区域公路网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本项目建成后,将更近也更紧密地把洛阳、龙南等乡镇和石角塘、大桥等乡镇连接起来,拓展了乳源县进展空间,提高路网水平。2.4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南水水库西畔某线覆盖区域的交通条件,将为这一区域的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2.南水水库沿畔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有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南水水库库区和某沿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乳源县乃至韶关市新的可持续进展的经济增长点。3.本项目建成后,不但为广东省与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一条新的交通通道,也将成为一条要紧的军事战略公路。4.本项目的建成,将成为进入南水水库库区的快速通道,有力地改善库区的交通运输及投资环境将极大的便利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其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本项目的建成,不仅完善了G107线的并行路线及国防战略的南北交通公路,而且对开发利用乳源县的各种自然资源,改变乳源县经济落后面貌,实现经济腾飞起到重要作用,大桥本身也将成为库区新的景观。第三章交通量预测3.1交通调查及分析依照第二章对本项目在现状路网中的地位以及以后路网变化的分析描述,本项目的吸引交通量构成要紧是南水水库库区周围乡镇之间的交通往来,由于南水水库的天然阻隔,这种交通往来要紧通过S323、S249、S347、G323、G107及京珠高速公路来完成。南水水库库区公路网情况见右图,2003年相关公路的过境交通量(绝对数)情况见表3-1。从表3-1中能够看出,乳源县北部往来大布、古母水、洛阳的车辆形成的交通流量中,包含在S249线大桥镇至石角塘路段的交通流量中。当某线改建完成通车后,这部分车辆将能够直接使用某线过境。表3-12003年相关公路交通量情况统计表辆/日公路通道京珠高速G107G323S249某平均交通流量9502174613082006778我们看到某线乳源境内路段与省道S249线坪石至三角塘路段在乳源县的中部从北往南贯穿了整个乳源县境,也贯穿了韶关市最西部地区,路线北端与国道G107线相接,并与京珠高速公路并行一段距离,在乳源县境内的南端与国道G323线相交后,接着往南延伸到英德市,通过波罗镇在大湾镇与省道S347相交,后在清新县又与国道G107线相接。从广东省的公路交通网来讲,某线与相关公路组成了国道G107并行线,是广东省在中部与内地联络的辅助交通通道。从乳源县范围来讲,某线改建完成后,代替了原“S249线石角塘至洋碰——X358线洋碰至大坪——G323线大坪至某坳”行车路线,使乳源县西南区域大布镇、古母水镇、洛阳镇、天井山林场等乡镇与北部地区的大桥镇、大坪镇、红云镇及乐昌市的坪石镇等乡镇之间有了便捷的交通通道,极大地改善了乳源县特不是南水水库的交通条件,解决了某线在乳源县境内的交通瓶颈问题,使韶关市对乳源县及南水水库库区的社会经济的辐射作用更加明显和强烈,同时也使乳源县各乡镇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粤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阻碍区内其他运输方式对本项目的阻碍可忽略。3.2预测的远景交通量构成交通量预测是合理确定公路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资料,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照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的资料分析,本项目核心区域是广东省社会经济进展不平衡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进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制约,社会经济进展在广东省中严峻滞后,地位不断下降。随着本项目及其它交通项目的实施,将在该区域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格局,必将极大地提高该区域的经济和交通地位,扩大其经济和交通辐射阻碍力,拓宽其经济和交通阻碍的辐射范围。因此,随着社会经济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测年限内将有一部分正常增长的交通量通过本项目及本项目区域路网。本项目的实施和该区域大流通、大运输局面的形成,必定会促进阻碍区内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交通体系发生深刻变化,诱使交通量迅猛增长。因此,必须考虑本项目的建设对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诱增阻碍。依照前面相关章节的分析,其他运输方式对本项目交通量的阻碍专门小,能够忽略不及,不考虑其分担问题。由于本项目位于南水水库库区,旅游交通的大幅增长将成为必定,需考虑旅游所带来的新增交通量。本项目为开放式道路,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考虑非机动车交通量(含拖拉机交通量)。因此,本项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构成有以下四部分:①自然增长的趋势型汽车交通量在本项目上的分配;②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③本项目建成后新增的旅游交通量;④非机动车交通量。诱增交通量系指由于拟建项目建成后而产生的交通量,要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因时刻和距离的缩短,改善了经济可接近性,从而产生的交通量;②由于本项目的建成,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引起新的产业布局和开发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③新建公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诱发了潜在的交通量。依照交通部颁《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行研究编制方法》(1988年06月)的规定,预测年限确定为公路建成后20年。依照本项目的实施打算,项目打算2006年底竣工通车,故预测的特征年设定为2007年、2010年、2020年、2026年。预测工作的基年是2004年。3.3交通量预测方法本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采纳四时期预测法。即依照历年交通统计资料与经济统计资料间的关系建立交通——经济关系进展模型,依照各经济小区经济进展规划指标,同时考虑大区域的总量操纵,求得交通进展速度,并以此用增长率法推算其以后的分布,然后依照现有交通的分担情况与综合运输网的现状及进展计算以后各运输方式之间的交通分担量,再将公路的交通分担量转化为公路以后的交通分布量,再以以后交通分布量为基础,结合相关路网资料,把交通分布量分配到以后的公路网上,得到拟建项目及其它相关公路以后的正常增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预测要紧考虑区域间的运行时刻,按照“有无比较法”的原则,采纳重力模型,依照现状的交通分布预测出诱增分布交通量,然后在各特征年路网上进行分配。四时期交通量预测过程如右图。四时期工作步骤图3.4交通量预测结果依照上述交通量预测的方法、步骤以及远景交通量构成情况,参考《某线石角塘至某电站路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得到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3.4.1趋势型交通量区域内交通的出行与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存在着较紧密的关系,因此通常采纳地区经济与交通出行的相关分析,建立交通出行与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模型。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加之统计口径不一等缘故,必须合理选择分析指标。依照对所收集的调查资料分析,本项目采纳进出路网覆盖的各交通小区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客货运输量、客货运输周转量等为操纵指标,与本交通小区的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建立回归关系,求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此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回归系数,然后进行相关性检验,最后得到较好的预测模型,以此预测以后各经济小区的交通增长率。依照预测得到的以后各经济小区的交通增长率,按照本项目在以后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出本项目趋势型交通量增长率如下:表3-2趋势型交通量增长率表时刻段2006-20102011-20152016-20202020-2025年增长率6.0%5.5%5.2%5.0%3.4.2诱增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要考虑的要紧因素是时刻,按照“有无比较法”的原则,采纳重力模型进行预测。诱增交通量预测的计算公式如下:Q′kij=((Dij/D′ij)Υk-1)×Qkij式中:Q′kij——i区至j区第k种车型的诱增交通量; Qkij——i区至j区第k种车型的趋势交通量; D′ij——有此项目时,i区至j区的运行时刻; Dij——无此项目时,i区至j区的运行时刻; Υk——第k种车型的重力模型参数。分车型的重力模型参数见表3-3。表3-3诱增交通量预测重力模型参数表车型小货中货大货小客大客拖挂模型参数0.68750.1250.07250.81250.6250.1253.4.3旅游交通量广东省是我国第一大旅游省份,乳源县旅游景点丰富而独特,素有"生态旅游县"之称,有闻名省内外的广东乳源大峡谷风景区、生态旅游区鸵鸟寨、千年古刹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民风古朴的必背瑶寨、南水度假区等众多旅游胜景,本项目的建成,将极大的促进乳源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一部分旅游交通量。依照广东省相关市县交通进展对旅游交通量增长的情况,采纳类比分析方法,预测得出本项目新增旅游交通量。3.4.4非汽车交通量预测拟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沿线地区特不是南水水库库区周围乡镇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快他们之间的交流,将产生大量非汽车交通量。某线历年数据显示,在混合交通量中,非汽车交通量约占7-8%。由于本项目相当程度上承担库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功能,依照库区道路使用性质,本项目建成后,非汽车交通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另外,综合考虑到非汽车交通属于操纵进展的交通运输方式,不可能与整体交通同步进展。同时,随着经济的进展、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交通出行方式也将发生改变,目前使用拖拉机运输的物资部分将转为使用货车运输,而骑自行车、乘人力车的人将转乘客车。综合上述因素,预测拟建项目混合交通量中非汽车交通量占5.0%。3.4.5交通量预测结果依照上述所述的预测方法和步骤,分不预测得到本项目在以后各年份中的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旅游交通量以及非汽车交通量,最后合计就可得出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汇总结果。某大桥以后各年交通量预测汇总结果见表3-4。表3-4交通量预测结果第四章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4.1技术标准本项目技术标准选择以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有关规定为差不多依据,同时参考其它相关技术规范。省道某线位于乳源县南水水库路段改建完成以后,有利于沿线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南水水库库区的资源,将大大地推动乳源县的经济进展;这段公路改建完成后,还将在广东的中部开发与内地联络的与G107线并行的辅助交通通道。依照前面有关章节的论述及预测交通量,推举本项目采纳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使用任务、性质、功能和交通量,确定本项目各路段技术标准如表4-1:表4-1要紧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标准值采纳值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计算行车速度KM/h3030桥梁宽度M8.58.5行车道宽度M2×3.752×3.75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1/501/504.2建设规模桥梁全长122米。桥跨布置为100M拱桥+13空心板。第五章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5.1沿线的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乳源县总面积2125平方公里,县境地形多样,其中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山地等175平方公里,只占总面积的8.2%;海拔100-500米的丘陵地面积7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4%;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地面积9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3%;海拔1000以上的山地面积2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0%。乳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向东倾斜。从纵线看,西部是海拔1000-1902米的中低山区,是乳源县最高的地带;中部是海拔600-1200米的低山区,是次高地带;东部是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地带。乳源县境处在新构造间歇上升地区,发育了多级的古剥蚀面,地形切割强烈,悬岩峭壁,地势险峻;山谷发育,多谷峡。溶蚀地貌显著,石灰岩、砂岩分布较广。南水水库周围属于低山山地。2.地质项目区地层属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由浅海相碳酸盐沉积物及砂泥质沉积物组成,岩性为泥质岩,隐晶质灰岩、细料结晶灰岩。3.气候特征乳源县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一年均受季风阻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由于地形条件和地势高程不同,形成复杂多样的气候状况,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存在着从亚热带至温带不同类型的气候环境,立体气候显著,多小气候分布。乳源县境内各地平均平均气温15.9℃-19.8全县无霜期为240-330天,无霜期随地势升高而均匀减少。南水水库周围无霜期平均为330天。乳源县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2700毫米之间。雨水一般上半年多、下半年少,西部地区多、东部地区少;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多,无森林区少。降雨量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600米左右,迎西南风的坡地、森林覆盖地带的雨量特不多,天井山至五指山一带,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背西南风的谷地、无森林覆盖的大桥镇等地带雨量特很多,年降雨量仅有1543毫米。南水水库库区降雨量在1750-2300毫米之间。全县蒸发量年平均1069毫米,干燥度平均小于1,常年相对湿度78%,属温湿区。5.2筑路条件大桥所用河砂需从曲江龙归或韶关市区采购,平均运距20-36公里。沿线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