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基本知识培训教案课件_第1页
临床药物基本知识培训教案课件_第2页
临床药物基本知识培训教案课件_第3页
临床药物基本知识培训教案课件_第4页
临床药物基本知识培训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教案

临床药物基本知识

王德娟

一、合理使用药物与药物作用的基本知识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用药获得疗效的。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在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目前,我国正处在向小康社会过渡时期,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病可医,有药可用,用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我们医药卫生工作者奋斗的目标。因此,只有加强对药物使用的权限、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才是合理用药的意义所在。

(一)药物作用

1.概念

2.意义

如:AD激动β1R→心脏兴奋→心脏骤停

普萘洛尔阻断β1R→心脏抑制→

窦性心动过缓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概念如:利尿药、缩宫素

2.意义:⑴决定该药适应症⑵选择药物的重要依据

(三)药物的剂量

1.概念

2.种类

⑴极量

⑵常用量

⑶中毒量

⑷致死量

(四)药物的效价强度

利尿药排钠效应比较

呋噻米 氢氯噻嗪每日排钠100mmol

剂量:90㎎

剂量:30㎎

效价强度大每日最大排钠量250mmol150mmol效能大

(五)治疗指数

1.半数有效量(ED50)

2.半数致死量(LD50)

3.治疗指数TD=LD50/ED50

(六)药物的治疗作用

(七)不良反应

1.概念

2.类型

⑴副作用

⑵毒性反应

⑶变态反应

(八)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动学参数

1.吸收

⑴给药途径

⑵吸收部位和特点

药物→胃肠粘膜→毛细血管→门静脉→肝→血液循环

药物→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毛细血管→血液循环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显效快)

⑶生物利用度(药动学参数)

生物利用度指不同剂型的药物,在吸收并经过首关效应过程后,进入人体循环的相对剂量和速度,即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生物利用度(F)=吸收进入体循环药量/给药剂量×100%

⑵特殊屏障

⑶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如双香豆素+保泰松→抗凝作用增强

3.生物转化(代谢)(99%)(99%)

⑴首关消除

⑵肝药酶

4.排泄

⑴排泄途径

⑵肝肠循环

⑶半衰期(药动学参数)表示药物排泄速度的药动学参数

①概念:

100mg→50mg→25mg→12.5mg→6.25mg→3.125mg

50%75%87.5%93.8%96.9%

②临床意义:1)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2)预计达坪时间(4~6个t1/2)

3)预计药物的消除时间(4~6个t1/2)

3、药物相互作用:

(1)概念

(2)形式

①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②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1)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a影响药物吸收如四环素与钙、镁、铁、铝等金属离子

b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如水杨酸类+华法林→凝血障碍致出血

c影响肝药酶活性如西咪替丁+安定→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d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如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强庆大霉素、红霉素的抗菌作用

(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患者2.药物3.医护

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

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每次不超过2日极量。

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保存一年;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

3.开具处方时易出现的问题

⑴处方诊断不规范

⑵药品名称不规范

①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上市的药品大量使用商品名,给调剂工作带来很多新问题。有些医师只知道商品名,而对药品成分不熟悉,有时同一张处方开写相同成分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现象屡有发生,药师必须提醒医师,以免发生重复超剂量用药。如泰诺感冒片和白加黑成分和含量一样,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mg、右美沙芬15mg、伪麻黄碱30mg、(苯海拉明25mg)。

②另一方面,成分相同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药师在调配中切记不要做主随便调换给病人,应让医师按实际供应药品的名称修改,以免引起病人的质疑或其它问题。

如快克和新速效感冒片,成份是对乙酰氨基酚250mg、金刚烷胺100mg、咖啡因15mg、人工牛黄10mg、氯苯那敏2mg。

⑶联合用药不合理SMZ与VC合用,易产生结晶尿

⑷不按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

⑸医师签署不完整三、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主要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是抗感染药物中使用最广者,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选药不当和使用方法不合理,造成不良反应的产生和病原微生物耐药菌株增多,使得许多抗菌药物失效,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广大的医药学专家普遍呼吁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一)滥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牙龈、咽喉、扁桃体,所有发炎和头痛脑热都可以用。

专家: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它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等炎症就没有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而引起头痛脑热最多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用抗生素也是无效的。

误区二:越贵的抗生素杀菌效果越好

专家:抗生素的确有低档、中档和高档之分,临床上叫“窄谱”、“广谱”。窄谱就是抗菌范围窄,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广谱则对多种类型的细菌都有效,不过广谱药的耐药细菌更多,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另外,“药品越贵越好”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而且老药有什么不良反应都比较明确,新上市的药物则不同,它的一些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人们还没有发现,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由于人们对其没有认识,造成诊断上和治疗上的困难,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抗生素的结果就是细菌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了。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教授举了几个例子: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经达60%-70%;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效果不明显,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曾使肺炎死亡率降低了80%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现在是70%肺炎球菌耐药。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数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人。

(二)合理应用的原则

1、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2、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根据抗菌药物的性质,抗菌药物可分为四大类:

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一类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二类三类、四类二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一类、三类三类速效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二类一类四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类)一类

各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效应

四、麻醉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