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主讲人:骨一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主讲人:骨一科知识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是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改变,患者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知识了解

一,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迫,而产生腰部疼激或压痛,表现为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一,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二、病因与分型分型1.膨隆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2.突出型:需手术治疗。3.脱垂游离型:手术治疗为主。病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2.外因(外伤、腰肌劳损引起)3.内因(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成年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遗传因素或腰骶先天异常)4.诱因二、病因与分型分1.膨隆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病1三,诱因三,诱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间盘突出自我检查和诊断1、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2、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3、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4、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5、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6、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缓解。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就能进行腰间盘突出的自我检查,如果有上述症状,应考虑来医院进一步的确诊。腰间盘突出自我检查和诊断1、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通过腰椎的CT患者MRI(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确诊。

CT可以用来观察椎骨的横断面,及骨性椎管的情况,对骨化或者钙化的软组织,比如突出的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可以明确的看出其病变的范围及对椎管的压迫情况,所以是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诊断的首选。MRI可以观察神经,脊髓等椎管内软组织,对于脊髓的损伤,受压迫的情况,核磁可以一目了然。MRI能观察到椎管内神经压迫的情况。的诊断的首选。通过腰椎的CT患者MRI(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确诊。的诊断的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三、临床症状及产生原因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4.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5.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6.间歇性跛行: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4.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7.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8.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7.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三、临床表现

体征

1.一般体征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三、临床表现1.一般体征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2.神经系统表现(1)感觉障碍

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2)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足趾屈力下降。(3)反射改变

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2.神经系统表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常规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常规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非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保守治疗:1.绝对的卧床休息至少三周,尽量采取前倾侧卧位2.腰部间歇性的兜带牵引3.局部理疗4.活血止痛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适用于: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椎管狭窄者。手术治疗适用于:随着我们医院的技术日渐成熟,2015年我们科室对腰突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约15台左右,并且一般的预后效果良好.跟以往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我们医院的技术日渐成熟,2015年我们科室对腰突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常规手术微创手术方式:1.结合经皮穿刺技术去除摘核

2.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常规手术方式:1.开窗术髓核摘除术

2.半椎板切除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

3.全椎板切除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常规手术五、良好的姿势

坐位

起座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五、良好的姿势坐位起座坐位进腰部挺直,七、良好的姿势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七、良好的姿势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下床从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六、预防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即腰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7、肥胖者应适当减肥。着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装时避免穿高跟鞋。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硬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8、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板床。柱抗复合能力。患者应配带腰围,限制腰部2、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5、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活动,避免加重病情或复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9、积极地近早地采取有效时间弯腰最易使椎间盘后突。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3、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可做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以下腰部保健操:①、腰部治疗增加难度。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的伸展运动;②、鱼跃式腰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背肌锻炼。6、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六、预防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即腰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八,健康宣教1、忌长期弯腰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的发病率是很高的,长期弯腰对于腰椎间盘压力很大,十分不利腰椎间盘的康复。2、忌用力超负荷腰椎间盘组织在两个腰椎之间,承受着腰椎的压力以及运动。如果突然的承受超负荷爆发力,就很容易使椎间盘损伤,加重病情。搬提重物会单侧身体用力,不利于腰椎间盘,所以一定要避免,拣东西时候应该先蹲下,然后缓缓地提起重物。3、忌睡软床枕头过高、睡觉姿势不好、床垫过软,都很不利于脊柱生理弯曲度,会使腰肌紧张,僵硬以及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八,健康宣教1、忌长期弯腰4、忌食刺激性食物腰椎间盘突出后对于神经压迫刺激,使神经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的加强,对食物中生冷、烟酒等敏感,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很不利,要尽量避免。5、忌久坐久坐会造成腰椎间盘的退变,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6、忌着凉冷空气刺激很不利于腰部的血液流通,刺激神经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使疼痛加重。4、忌食刺激性食物九、饮食3、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喘而使腰腿痛症状加重。4、腰椎已经长出骨刺的病人则不宜摄取太多钙质。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2、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5、应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6、另外,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掉,以利早日康复。九、饮食3、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九.术前术后指导九.术前术后指导九、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症状重,反复发作,不但影响工作,而且生活难以自理,痛苦极大。患者迫切要求尽快手术,减轻痛苦。护士应深入病房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并介绍同类病人康复的经验,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九、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二)体位训练和排便训练指导患者手术前三天开始训练偏卧位,以利手术时需要。手术前三天开始训练患者卧床排便。说明此项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诉病人术后必须卧床2w左右才能下床活动三)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嘱患者禁食二)体位训练和排便训练十、术后护理1、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护士应做出相应解释、劝慰,必要时给予镇痛剂。镇痛药物最好在麻醉作用已过且患者能自解小便的情况下使用,两次镇痛剂使用间隔时间≥6h。常用双氯芬酸钠栓.2、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8h,头偏向一侧。术后8h内可翻身,尽量的平卧,以压迫止血,利于伤口恢复。十、术后护理1、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3、预防压疮:术后8小时后可每2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左右卧位时可以在一侧肩、背、腰、臀部放置枕头,与躯干成45°防止骶骨部受压,并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枕协助翻身,预防压疮。3、预防压疮:术后8小时后可每2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轮换平卧3、饮食护理腰部术后易产生腹胀,术后8h后指导病人吃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禁食甜、产气性食物及油腻的汤汁。4、生命体征监测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床边心电监护,并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1-2L/min。必须要是面罩吸氧,同时观察尿量

3、饮食护理腰部术后易产生腹胀,术后8h后指导病人吃清九、术后护理5、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折叠、堵塞,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如引流液量多,颜色鲜红,超过100ml,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若引流液呈淡红色,且病人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考虑硬脊膜破裂,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48h拔除,拔除引流管后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九、术后护理5、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6、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术后72h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深浅反射,术后恢复期也要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肌力是否改善,神经反射是否对称,有无病理反射,注意有无刺痛,麻木或下肢移动困难等症状。6、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术后72h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7、排便、排尿的护理,严格床上排便、排尿,忌坐起下床。8、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排便、排尿的护理,严格床上排便、排尿,忌坐起下床。十、功能锻炼1、四肢关节锻炼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伸屈练习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足背伸跖屈锻炼。肢体抬高的幅度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限。同时进行呼吸训练,深呼吸、扩胸运动,能够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防止卧床引起的肺部并发症,腹部按摩可增强腹肌肌力,减少腹胀、便秘和尿潴留的发生。十、功能锻炼1、四肢关节锻炼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在床上

2、直腿抬高锻炼术后第二天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抬高从30度开始,维持5s左右,每次抬腿10-15次,每天可进行多次。为了避免下肢活动过度牵拉神经根,应将活动范围限制在1m以内。以后鼓励病人主动直腿抬高,逐渐增大抬腿幅度和时间,防止神经根的粘连,锻练股四头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2、直腿抬高锻炼术后第二天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抬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十、功能锻炼3、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5-7天指导病人行五点支撑法、三点支队法、飞燕点水法锻炼腰背肌功能,每天3-4次,每次20-40节,时间5-10分钟为宜。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动作和运动量,运动量以腰腿部无不适为度,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十、功能锻炼3、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的力量在腰背肌功能锻炼(1)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2)仰卧,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3)仰卧,用双手,双足4点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拱桥状(4)俯卧,颈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后背伸,两膝伸直,抬双腿以腹部为支撑点,形似飞燕点水,腰背肌功能锻炼(1)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4、坐卧立行锻炼术后10-12天可在腰围保护下逐渐下地活动,腰围的选择要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卧、立、行及姿势,以减少急、慢性损伤的机会。初次下地时间应短,每次10min左右,等适应后逐渐延长活动的时间和次数。4、坐卧立行锻炼术后10-12天可在腰围保护下逐渐下地十二、出院指导1、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避免腰部过度劳累。2、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3、3-6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4、加强营养,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心态。十二、出院指导1、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避免腰部过度劳累。3、谢谢!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主讲人:骨一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主讲人:骨一科知识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是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改变,患者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知识了解

一,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迫,而产生腰部疼激或压痛,表现为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一,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二、病因与分型分型1.膨隆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2.突出型:需手术治疗。3.脱垂游离型:手术治疗为主。病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2.外因(外伤、腰肌劳损引起)3.内因(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成年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遗传因素或腰骶先天异常)4.诱因二、病因与分型分1.膨隆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病1三,诱因三,诱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间盘突出自我检查和诊断1、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2、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3、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4、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5、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6、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缓解。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就能进行腰间盘突出的自我检查,如果有上述症状,应考虑来医院进一步的确诊。腰间盘突出自我检查和诊断1、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通过腰椎的CT患者MRI(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确诊。

CT可以用来观察椎骨的横断面,及骨性椎管的情况,对骨化或者钙化的软组织,比如突出的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可以明确的看出其病变的范围及对椎管的压迫情况,所以是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诊断的首选。MRI可以观察神经,脊髓等椎管内软组织,对于脊髓的损伤,受压迫的情况,核磁可以一目了然。MRI能观察到椎管内神经压迫的情况。的诊断的首选。通过腰椎的CT患者MRI(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确诊。的诊断的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三、临床症状及产生原因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4.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5.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6.间歇性跛行: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4.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7.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8.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7.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三、临床表现

体征

1.一般体征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三、临床表现1.一般体征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2.神经系统表现(1)感觉障碍

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2)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足趾屈力下降。(3)反射改变

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2.神经系统表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常规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常规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非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保守治疗:1.绝对的卧床休息至少三周,尽量采取前倾侧卧位2.腰部间歇性的兜带牵引3.局部理疗4.活血止痛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适用于: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椎管狭窄者。手术治疗适用于:随着我们医院的技术日渐成熟,2015年我们科室对腰突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约15台左右,并且一般的预后效果良好.跟以往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我们医院的技术日渐成熟,2015年我们科室对腰突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常规手术微创手术方式:1.结合经皮穿刺技术去除摘核

2.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常规手术方式:1.开窗术髓核摘除术

2.半椎板切除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

3.全椎板切除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常规手术五、良好的姿势

坐位

起座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五、良好的姿势坐位起座坐位进腰部挺直,七、良好的姿势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七、良好的姿势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下床从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课件六、预防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即腰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7、肥胖者应适当减肥。着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装时避免穿高跟鞋。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硬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8、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板床。柱抗复合能力。患者应配带腰围,限制腰部2、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5、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活动,避免加重病情或复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9、积极地近早地采取有效时间弯腰最易使椎间盘后突。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3、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可做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以下腰部保健操:①、腰部治疗增加难度。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的伸展运动;②、鱼跃式腰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背肌锻炼。6、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六、预防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即腰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八,健康宣教1、忌长期弯腰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的发病率是很高的,长期弯腰对于腰椎间盘压力很大,十分不利腰椎间盘的康复。2、忌用力超负荷腰椎间盘组织在两个腰椎之间,承受着腰椎的压力以及运动。如果突然的承受超负荷爆发力,就很容易使椎间盘损伤,加重病情。搬提重物会单侧身体用力,不利于腰椎间盘,所以一定要避免,拣东西时候应该先蹲下,然后缓缓地提起重物。3、忌睡软床枕头过高、睡觉姿势不好、床垫过软,都很不利于脊柱生理弯曲度,会使腰肌紧张,僵硬以及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八,健康宣教1、忌长期弯腰4、忌食刺激性食物腰椎间盘突出后对于神经压迫刺激,使神经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的加强,对食物中生冷、烟酒等敏感,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很不利,要尽量避免。5、忌久坐久坐会造成腰椎间盘的退变,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6、忌着凉冷空气刺激很不利于腰部的血液流通,刺激神经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使疼痛加重。4、忌食刺激性食物九、饮食3、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喘而使腰腿痛症状加重。4、腰椎已经长出骨刺的病人则不宜摄取太多钙质。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2、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5、应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6、另外,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掉,以利早日康复。九、饮食3、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九.术前术后指导九.术前术后指导九、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症状重,反复发作,不但影响工作,而且生活难以自理,痛苦极大。患者迫切要求尽快手术,减轻痛苦。护士应深入病房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并介绍同类病人康复的经验,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九、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二)体位训练和排便训练指导患者手术前三天开始训练偏卧位,以利手术时需要。手术前三天开始训练患者卧床排便。说明此项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诉病人术后必须卧床2w左右才能下床活动三)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嘱患者禁食二)体位训练和排便训练十、术后护理1、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护士应做出相应解释、劝慰,必要时给予镇痛剂。镇痛药物最好在麻醉作用已过且患者能自解小便的情况下使用,两次镇痛剂使用间隔时间≥6h。常用双氯芬酸钠栓.2、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8h,头偏向一侧。术后8h内可翻身,尽量的平卧,以压迫止血,利于伤口恢复。十、术后护理1、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3、预防压疮:术后8小时后可每2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左右卧位时可以在一侧肩、背、腰、臀部放置枕头,与躯干成45°防止骶骨部受压,并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枕协助翻身,预防压疮。3、预防压疮:术后8小时后可每2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轮换平卧3、饮食护理腰部术后易产生腹胀,术后8h后指导病人吃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禁食甜、产气性食物及油腻的汤汁。4、生命体征监测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床边心电监护,并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1-2L/min。必须要是面罩吸氧,同时观察尿量

3、饮食护理腰部术后易产生腹胀,术后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