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新白话版_第1页
竹窗随笔新白话版_第2页
竹窗随笔新白话版_第3页
竹窗随笔新白话版_第4页
竹窗随笔新白话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缘起

莲池大师,明代高僧,又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大师未出家前,邻家有一老婆婆,她的丈夫原先坚持念佛,临终自在往生,大师听说后深为感动,从此全心寄托净土念佛。大师朴实简淡,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大师见到童子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时间,说:“我将到其他地方去。”后来又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弟子们哀请留下遗嘱,大师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号而逝。

《竹窗随笔》是大师晚年的随笔文集,共分三册,形式效仿《容斋随笔》,语言简练,内容和含义却十分深刻而丰富。全文总共四百二十七篇,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其中大师的思想、见解、议论及感受,读了使人感愧万分,获益无穷。虽然已过数百年,言谈所指好像就是现在,大师好像就在身边。但今天的人对古文越来越生疏,理解越来越困难,恐怕这样的瑰宝不能为更多的人分享,被真学子当面错过。所以译者不顾冒昧浅陋,只凭敬仰之心,奋力译解,以期读者能够通达大师的深意,不负大师竹窗下的殷切厚望,就如大师所说:“只要能利于众生,其它还有什么顾及呢?”

竹窗随笔序

古时有《容斋随笔》,我就在竹窗下效仿了。常常有所感触,就记录下来;常常有所见闻,就记录下来。从初期到再续,有两册了!如今已过八十岁,却知道七十九年的不是,而自觉那心还没有寂静啊。无奈长久陷在以生为乐的环境里,没有能力学赵州从谂老禅师的勤奋行脚,于是凭一张床在梦中而走遍千山,短暂的时光而神游过了百世,所感触所见闻,岁月的积累,忽然汇集成册。虽然是东拉西扯,宾主应酬问答,种种的类别,总归是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其它如世间的道理,与法化无关的,对进修没有补益的,就无暇顾及了。噫!我老啦,为什么不包容起来守口如瓶,却还在喋喋不休呢?噫!我老了,就像斜阳晚照剩月依稀,还能有多久,现在不说,更待何时?如果有利于众生,还在乎其他吗?因此就交给“管城子”(毛笔代称)吧。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竹窗随笔正文

莲池大师

一、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的无为能公,他的年龄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云游在苏州太湖一带,曾与他同堂坐禅。到后来我住持云栖寺,他来受戒,请求做我的弟子。我婉言谢绝,他坚持说:“从前普贤、普慧二位大菩萨还要求加入庐山慧远大师创建的白莲社,我是什么人呢,自己断绝好机会?”我实在不得已,只好效仿“董萝石拜王阳明为师”的故事,答应他的请求。以无为能公的贤明来屈就我这个愚人,有古人的朴实风度,因此记录下来,可以劝勉后来的学人。

二、人命呼吸间

一位僧人患肺病有很多年了,长期卧床不起。众人都知道他会死,而他自己没有会死的打算。对他提到死,就不高兴。我让人对他直言相告:“劝他赶快安排后事,一心保持正念。”他却说“男人病危忌讳在生日前,过了生日再慢慢商量吧”。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在生日的前一天就突然死了。吁!“人命在呼吸间”这句话,是佛对没病的人说的,何况病到要死的人而不觉悟,可悲啊!

三、古今著述

我还没有出家时,曾在朋友钱启东家聚会。一位修道者因我提到出家的事,他说:“问题不在出不出家,重要的是遇到明师啊。”我当时并不以为然。又有一位修道者说:“世外方面的书,必须要看上古圣贤所作的,近代人大多是自己想像的,不值得相信。”我当时也不认可他的说法。现在回想二位的话都是有深意的,虽然未必完全对,但也未必完全不对。以我佛门为例,也是这个道理,因而有新的认识了。

四、儒释和会

有聪明的人,将禅宗与儒家经典会合到一起。这不只是慧解圆融,也是引导见识肤浅的人,不再以儒家的立场攻击佛教,本意还是很好啊。当然,根据“粗言细语,皆第一义”这句话,那也是可以的。如果按文字去分析道理,过分的深入,过分的细微,那反倒成戏说了。已经进入佛门的人不可不知啊。

五、楞严(一)

元代天如惟则禅师会集《楞严经》的注解。有人说:“这是天如的楞严,不是释迦佛的楞严。”我认为这话虽然有道理,但初学佛的人执着这句话,于是要完全废弃古人的注解,那就错了。假如完全废弃注解,单单存留《楞严经》原文,难道不会有人说,这是释迦佛的楞严,不是自己的楞严吗?那么经都可以废了,何况注解!又难道不会有人说,自己的楞严遍及一切地方吗?那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砍柴唱的山歌、放牧唱的牧歌,都不可以废弃啊,何况《楞严经》的注解?

六、楞严(二)

不只是《楞严经》如此,近期的其它经典也大都不用注解,因不局限于前人的观点,避免先入为主,而直接探究经文的本意,也的确是有见地。但这样成了风气,甚至逞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臆断,以为胜过古人就是高明了,而歪理邪说就混在其中了啊!初学的人浅见无知,反而会被误导。再说古人胜过今人的地方是非常多的,不好的是十里挑一;而今人不如古人的地方也非常多,能胜过古人的是百里挑一,所以哪个应该存留呢?譬如世间学艺的人,必先遵从老师的教导,作为自己的规矩,等到以后的时日,成为神机妙手,那时超过老师,谁还能限制你呢?何必现在急急忙忙求胜心切呢?而实际上还是超不出古人的范围啊!

七、礼忏功德

苏州曹鲁川居士给我讲,他有个女儿在男方家,夏天坐在屋里,见一条蛇在墙上追逐鸽子,蛇坠落到院子里,被男方家人看见打死了。过了几天后,蛇的魂魄附在他女儿身上说话。鲁川前去看望,他女儿说:“我以前为荆州太守,当时高欢造反,追我到江边,结果死在江里了,我父母妻子不知是否平安?”鲁川很惊讶地说:“高欢是六朝时代的人,到现在已经经过隋、唐、宋、元,到了大明朝了。”鬼这才醒悟到自己死了很久了,并且才知道自己变为蛇了,说道:“既然做蛇了,死也没有什么怨恨,但希望为我做忏悔佛事,礼拜《梁皇忏》一部,我就走了。”于是延请泗洲寺的僧人定空师父主持礼忏。忏悔完毕后,鬼要吃斋饭,便给它一大坛施食。第二天,曹鲁川的女儿安安静静和以前一样,礼忏施食的意义太大了啊!

八、充口

南朝何胤曾说:“鳝蟹被杀,还有恐惧的知觉是可以怜悯的。至于海洋中的带壳软体动物,体内缺少眉目,体外不见口齿,不知好歹,不如草木,无声无息,与砖瓦碎石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可以长期当作厨房原料,永远为我们的食物。”噫!这是什么话呀!这些生物虽然没有眉目口鼻,不痛不痒,无声无息,难道没有一个形体在运动吗?有形体而能运动的生物,都有知觉啊,是你不知道它们有知觉罢了。况且眉目等实际上不是没有,是特别微细,不是普通的眼目所能看得见的,而要把这样的动物永远充为口食,那罪过大到天上了啊!

九、东门黄犬

秦朝的李斯被赵高陷害临刑时,对他儿子说:“我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犬,带着苍鹰,走出上蔡东门,去捕猎狡兔,还可能吗?”于是父子相对哭泣,并且被诛灭三族。李斯的意思是后悔有今天的富贵而死,不如往昔的贫贱而活着。却没有想想,兔子遭遇鹰犬杀害,不就像自己被刀斧杀害一样吗?兔群被灭,你的三族被杀,是差不多啊。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反而怀念那种行为,至死不悟的人,就是李斯父子吧!

一○、为父母杀生

钱塘有位姓金的人,持斋守戒都很虔诚忠实,因病去世后,他的魂魄附在一个小孩身上说:“我生前修善业时间不长,没有能往生到净土,如今在阴界,不过也很快乐,来去都是自由的。”有一天,他责怪妻子说:“你为什么为我坟墓的事,杀鸡供我?现在有当差的跟着我,有点不像以前那样自由了。”他的儿媳妇怀孕,因此问他的预言,他说:“应当生男孩,平安无事,以后还应当生男孩,不过母子双双去世。”我注意记录下来,等待以后是否应验。不久生下男孩,再怀孕,又生下男孩,生下来就死了,母亲随后也死了。所以知道,他的话都没有差错,那么为父母杀生,孝子岂能这样做吗?

一一、鹿祀求名

有读书人学业成就却因考不中科举长时间滞留在学堂。他向文昌帝君祈祷说:“如果能够考中乡科,我就杀鹿来祭祀报答。”不久中了乡科,报答了这个愿望,又参加春宫科举考试,又向文昌帝君许愿杀两只鹿回报。可是这次没考上就死了。噫!杀那些鹿,求自己的官禄,你能安心吗?

一二、心喻

心没有什么可以比喻,凡是要比喻心的,不得已而姑且用相似的代替,但不是真的心,试举一二例来说明。譬如用镜子比喻心,这是因为镜子能照见物体,而物体没有来时,镜子不会主动去照;物体面对镜子时,镜子没有憎恶与喜爱的分别;物体离开镜子时,镜子没有留住的痕迹。圣人的心,常在寂照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是空寂的,所以比作镜子。但也是大略相似而已,严格追究的话,镜子实在是无知无识,心真是无知无识的吗?若昏沉没有灵性,怎么说它是妙明真体呢?或者比作宝珠,或者比作虚空,种种比喻也都是这个道理。

一三、换骨

北宋诗人陈后山说:“学诗如同学仙,时机到了,自然会脱胎换骨。”我也这样说:“学禅如同学仙,时机到了,自然能脱胎换骨。”所以学禅的人不怕学禅不成功,只怕时机不到;不怕时机不到,只怕学习不勤勉精进。

一四、洪州不得珠体

这里说的洪州,是马祖道一大师。唐代华严五祖圭峰禅师叙说“释迦如来传法迦叶尊者,而直到曹溪六祖慧能大师。曹溪的道法传下来,惟有荷泽神会禅师是正传,其他宗脉都是旁出。譬如象征法宝的摩尼珠,只有荷泽独自得到珠体”。圭峰的观点,析理极为精准,而品评人物却不得当。马祖是亲自传承南岳怀让禅师,南岳又是亲自传承曹溪。自后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南泉普愿、赵州从谂等不可胜数,这些尊敬的前辈,都是出自马祖门下,而唯独推崇荷泽,怎么能让天下信服。圭峰禅师根据荷泽表出“知”字为心,而其他宗师是在作用处指点迷津,就认为这些宗脉只得了珠的虚影。可是古人为他人解开束缚,随机变通,本来没有固定的方法。“知”是正面说,“作用”是善巧说。巧是什么?是要使人通过影子而知道能出现影子的是谁。如果执着“知”这个字,那么世尊拈花微笑,可并没有“知”字,难道世尊不如荷泽吗?况且各宗师直接指出“知”字的也不少,哪里是专说“作用”呢?圭峰其它见解很高,我是深为佩服的,唯独这一点不令人满意。

一五、坟墓

我既然年老多病,众人就为我选择地方建塔好安放遗骨,变换了好多次。我感叹说:“世人极力经营图谋好风水,是希望子孙富贵长久啊。你们是希望后世出个皇帝封的紫衣国师吗?古人说过:‘弃诸林莽,以饲禽兽。’有幸不把我放到乌鸦的肠子里、狐狸的肚子里就很知足了,其余的事不是我这个修道人知道的了。”

一六、菩萨度生

《楞严经》说:“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痴的人于是以为菩萨只度众生,不度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啊,哪有度完众生,而唯独留下自己一个众生的道理呢?所以怎么可以借口学菩萨,就忙外面而忘了里面的自己啊。

一七、悟后

唐代沩山灵佑和尚说:“如今初学的人,虽然有机缘得到一念顿悟自心,但还有无始久远劫以来所积累的习气未能断除干净。必须要他除净现前的业果和流动不息的杂念,这才是修行呢,不要以为另有别的法门教他修行方向。”沩山这些话,不是彻悟佛法源头是讲不出来的。如今的人稍微有点明白,就以为一生参学的事都完成了,怎么会这样呢?

一八、孚遂二座主

唐代雪峰义存禅师弟子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孝先寺讲解《涅槃经》,广谈法身妙理。听众中有禅者忍不住笑,孚上座讲完后,请发笑的禅者喝茶,说道:“我很狭隘拙劣,只是依文字讲解,刚才让您见笑,所以希望您教导我。”禅者说:“不是笑座主讲的不对,不过只说到法身一点边上的事,其实还没有真正认识法身。”孚上座说:“既然这样,应当为我开示。”禅者:“座主还相信我吗?”孚上座:“哪里敢不信?”禅者:“请座主暂停讲经十天,端正静坐下来,收住心念,把所有的缘一时间都放下。”孚上座依照禅者所教。从初夜到五更,听到鼓角声响,忽然大悟。又有良遂座主去参见麻谷宝彻禅师。麻谷扛着锄头去到园子锄草,不理良遂,麻谷回到方丈室,也是把门关闭。第二天良遂又请求见麻谷,麻谷又闭门不见,良遂于是敲门。麻谷问是谁?良遂刚要报自己的名字,忽然大悟。这二位尊敬的前辈,只是因为虚心向贤者请教,没有大我慢心罢了。今天的人自以为了不起,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一九、实悟

宋代妙喜大慧宗杲禅师说:“如果‘干屎橛’这样的话能说到点上,类似‘锯解称锤’、‘麻三斤’、‘狗子佛性’等等,都可以这样说。那不能这样说的,必须是要悟后得到的。你如果确实有悟,师家故意说不是来否定,那师家所招致的因果就不小。”学佛的人应当切记妙喜这段话,息灭掉口头上的三昧而要求真正的开悟。

二○、出家父母反拜

我作《正讹集》时,认为“反”就是“还”的意思。在家父母不敢受出家的儿子礼拜,而还儿子的礼,不是反过来要礼拜儿子。一位僧人不服气说:“《法华经》上记载,大通智胜如来成佛后,他的父亲轮王向他顶礼,这就是父母反过来礼拜儿子,佛是有很清楚的教导,因而刻在经文的末尾处。”我合掌问道:“你叫什么如来呀?”这位僧人谦称“不敢”。我又问:“你既然还不是如来,也快成就正等正觉了吧?”僧人又谦称“不敢”。我对他说:“既然不敢,那就等你将来成正觉,再端端正正坐它十大劫,确实得到大通如来一样的果位,那时父母礼拜你也不晚。你现在是普通僧人,并不是佛啊。佛是为僧定立法规,不是为佛定立法规啊。况且世间的人攻击佛法是无父无君。我为这件事不安,要纠正这种错讹谬误,消除世间的讥讽,希望佛教正法久住世间。你为什么不怕造口业,甘心成为披僧衣坏佛法的狮身虫啊?”可悲啊!

二一、生愚死智

《洛阳伽蓝记》中说:“史书都不是真实的记录,今天的人是愚痴多而智慧少,所以被史书迷惑的也多。”就是说历记载很多是过分夸大的话,不值得相信。但是“皆非”这二字,做为定论太过激。古人把历史称为直笔,哪里会不是事实?孔子说:“文饰胜过实质就是历史。”所以允许有夸张,应当把“皆非”改为“未必”比较合适。古人认可什么是很慎重的,一句话含义很丰富,就流芳千古。而今天的人把历史看成故事,就像世俗人情那样,虚伪的赞誉,轻浮的褒奖,让智识的人笑话,可叹啊!所以《洛阳伽蓝记》有感而发这样的言论,揭露了现世的丑陋。不这样一语道破,那么《传灯录》上记载的前辈真善知识,与当今喜欢留名留姓插入祖先图像的人,如何分别呢?以后是我的弟子,不要随便牵扯什么达官贵人,来装饰点缀我的不足呀。

二二、庄子(一)

有一位俗人,聚集一些年少的沙弥在一起讲解《庄子》,狂妄地说:“《南华经》的义理胜过《楞严经》。”一时间出家人和居士等都没有出面批驳他的谬论。《南华经》在世俗的书中确实高妙,而说它胜过《楞严经》,那也太可笑了。这位俗士固然是村野学究,他的品学猥琐低下不值得计较;他的话也没有什么深意,不需要辨析,只是担心误导那些小沙弥罢了。不过那些沙弥中稍有点聪明敏锐的,时间长了也自然知道真伪。就好比说“黄铜胜过黄金”的话来欺骗小孩子,小孩儿长大之后,必会往骗子脸上吐唾沫。

二三、庄子(二)

有人说:“《庄子》的义理是下劣了,但文笔玄奥、旷达、空灵、放逸,令人可以喜悦可以惊愕,这是佛经所没有的。那些写古文辞赋的以及学八股文的,都以他为榜样,难道不是吗?”我说:“佛教的经典里,所谓真正的辞义是没有文字可表达的。而与世人比较文采,就如同春天与百花争颜色,差别不用说了。再说你要比文采,不是还有儒家的‘六经四子’摆在那里的吗?其中孔子是集大成者。我试着比喻:孔子的文章,正大光明,如日月啊;那《南华经》呢,好的如群星中的闪亮,不好的如野火。孔子的文章,蓄积汪洋,如河海啊;《南华经》呢,好的如瀑布惊涛,不好的如散乱的流水。孔子的文章,圆融温润,如美玉啊;《南华经》呢,好的如水晶琉璃,不好的如伪劣玉石。孔子的文章,亲切朴实,如五谷啊;《南华经》呢,好的如南方的荔枝,北方的葡萄,不好的如未成熟的梨与柿子。这还是粗略的比较,写文章的应该以谁为师呢?何况出家人并不以文章为主业啊。”

二四、庄子(三)

问:“古代尊敬的前辈注解经典或者发明论点,也有引用庄子的话,为什么呢?”答:“中国的书藉著作,周文王、孔夫子、老子、庄子的最突出了。而佛经来自五天竺印度,要借这里的语言来阐发说明,不引用他们的话,引用谁的呢?但一般也是借用他们的话,不完全引用它们的涵义,比较接近而已,因为有点像而不是真的一样啊。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不知道有船这个东西,南方人就指北方人的车解释说:‘我们的船运东西到很远的地方去,就像你们这里的车一样。’这是借车来说明船的作用,而不是以为车就是船了。”

二五、养老书

有人汇编养老书,日常保养所用食物,大多数是炮制烹煮动物。至于说雀鸟、大雁、野鸡、鸳鸯、野兔、驼鸟、鹿、熊等这些野生动物,许多豪门子弟都还没接触过。从前大德说过:“任你怎么善于保养,也难与死魔抗争。”为什么到老还不肯息灭杀心,反而更多杀生?误导天下老人和他们的后代都陷落地狱去的,就是这种养老的书。孔子说:“老年人应能安度晚年。”当然不会教人杀生来安度晚年。孟子说:“七十岁可以吃肉。”但也不会教人吃遍所有众生肉啊。开启先例的人应该好好想想。

二六、心得

用耳朵听所得到的,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更广;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不如用心觉悟所得到的更加深广啊。把心当作君主,把眼睛当作臣子,把耳朵当作辅佐,就可以了。把眼睛当作心,这是下等了,再把耳朵当作眼睛,那就是下下等了。

二七、祀神不用牲

杭州的风俗是年末要祭祀神祗,大型活动是杀猪宰羊,次等的就用猪头、鸡、鱼之类。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持不杀生的戒,因此用蔬菜水果代替。我家所有人,包括不到一米的小孩,没有不感到惊愕的,认为这样做绝对不可以。我点香秉烛大声对神明表白说:“我奉持戒律不杀生。如果杀生来祭祀,不仅是我的罪过,而且也不是你们神明的福报。不过这个意思是我自己一人决定,其他人都是要用肉的。如果神明不高兴,所有灾祸应加在我身上,如果滥伤无辜,那就不是所谓‘聪明正直’的神了。”我的家人还是为我担心。但过了一年全家都平安无恙。所以就成了惯例。

二八、好乐

人在世间各有所好,也是各随各的爱好度过一生而到老,但高尚和低劣有所不同了。最低劣的是贪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爱喝酒。稍微清高的,或者爱好古董玩器的,或者爱好琴棋书画的,或者爱好游山玩水的,或者爱好吟诗作赋的。又进一步的,就是好读书,开卷有益。所有爱好之中,读书是比较好的了,但这还是世间法。更进一步的,就是好读佛经。再更进一步,却是好清净自己的心,爱好到清净自己的心,那是世间世外的爱好中最殊胜的了。慢慢进入极佳的境界就像“倒吃干蔗”的比喻。

二九、世智当悟

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范围的智慧,另一种是超出世间范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又有两种:第一种是学问广博、高谈阔论、技艺超长、谋略深远,主要是以知识多、懂的多而胜过其他人的;第二种是明辨善恶、分别邪正,做他应当做的,不做他不应当做的。仅有第一种,那叫“狂智”,会堕落三恶道;兼有第二种,这叫“正智”,会得到人天的果报。为什么呢?品德胜过才华的是君子;才华胜过品德的是小人啊。超出世间的智慧也有两种:一种是能够认识佛法、四圣谛、六度波萝蜜等,依佛法教导奉行的;一种是破除无明烦恼,确实了悟、彻见本心自性的。仅有前一种,也是超出世间的智慧了,这叫“渐渐修入”;兼有后一种,就是超出世间的上上等智慧了,而这叫“顿超佛地”。为什么呢?只要抓住根本,不愁枝末细节;只抓住枝节,却未必得到根本啊。现在有人偶尔得到一点世间智慧,便以为大彻大悟了,怎么荒谬愚昧的这样过分?

三○、时不可蹉

一般刚刚出家的人,修行的心必定勇猛锐利,应当趁这个时机,一鼓作气狠下工夫,打牢基础。如果不急不慌,慢慢悠悠,错过这个时期,将来或住持寺院,或收徒众,或信徒施主交往平繁广泛,就多被这些事拖累,把最初的志向都渐渐埋没了,修行人不可不知。

三一、念佛鬼敬

海昌有某村民。一老妇人死了,她的魂魄附在她家人身上说她生前的事,以及阴府善恶报应的事很详细,老妇家人环绕而听着。某村民在围观人群中忽然专心念佛,老妇对村民说:“你常常这样念佛,还怕不成佛道?”问为什么?回答说:“因为你心里在念阿弥陀佛。”问你怎么知道的?说:“见你身上有光明的原故。”村民不认识一个字,只是偶然想起念佛,这样鬼也恭敬,何况长期念佛呢?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三二、鬼神

有人问:“有鬼神呢?还是没有鬼神?”回答:“有。”问:“鬼神可以信奉呢,还是不可以信奉呢?”答:“也可以也不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答:“孔子不是说过吗,‘敬鬼神而远之。’这一句说尽所有含义了。‘敬’字说明,有鬼神的;‘远’字说明,相信而不奉承。按时祭祀,尽到礼节,也就这样了。过分迷信并讨好它,期望它能预示吉凶,多降福佑,获得灵通,那很快奔入邪道了。噫!有可以敬奉而不可以远离的,正是诸佛菩萨啊。怎么不深思呢?”

三三、东坡(一)

宋代诗僧觉范慧洪禅师称“东坡的文章和德行都是灿烂千古,又深入佛法,却不能忘掉长生不老的法术,不但没有功效,反而因此受害病死”。我觉着苏东坡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现今有些人口里虽谈着“无生”,而心里却想着长生;有些人开始学无生,不久就改学长生。这都是认识不真切,见解不坚定啊。所以学道的人不可刹那间就失去了正知正见。

三四、东坡(二)

宋代佛印了元禅师写信给苏东坡说:“现在的人不喜欢子瞻你做宰相啊。其实三十年的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为什么不下决心一刀割断它?”又说:“子瞻你读了万卷书,文笔也没有一点俗气,为什么对于自己的生死大事反而不清楚呢?”以东坡的聪颖敏捷,又有这样的良师益友鞭策启发,何愁不天天进步?如今豪绅贵族与出家僧人交往,也应该讲这样的友谊。

三五、憎爱

有句老话说:“爱那个人及那个人屋顶上的鸟。”这是说爱到了极点啊。但忽然因缘变化而感情迁移,转爱为憎。憎上加憎,过去的爱还在吗?转憎为爱,也是这样的。因此爱不必欢喜,憎不必愤怒。梦里的事空中的花,本来不是真实的。

三六、静之益(一)

白天有些事务,可能没处理好,夜间睡到四五更起来静坐,白天的是非这时能不能忽然明了。白天的错在这里全都显现,因此可以知道你到现在不能明心见性,都是由于杂事忙乱,覆盖了本体清净啊。古人唐代居士庞蕴说:“真正清净就见到真如本性。”百丈怀海禅师又说:“心性如水清澈,心中宝珠自然显现。”难道是空话吗?

三七、静之益(二)

世间酿造香醋美酒,贮藏的越久而味道就越醇美。这都是由于封口牢固严密,不漏气的原故。古人元代高峰原妙禅师说:“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就是佛也拿你没办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三八、华严不如艮卦

宋朝有读书人说:“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此种邪说对于高明的人自然知道他是荒谬的,而平庸的人就深信不疑了。打开邪见的门,堵塞成佛的路,这样的语言不可不慎重啊。假如说读一部《易经》,不如看一艮卦,这都不可以,何况佛法呢?更何况还是佛法中的《华严经》呢?《华严经》具备无量法门,所有大乘经典还是华严无量法门中的一门呢。《华严经》如同天王,其它大乘经典好比是诸侯,其它小乘经典就是诸侯的附属了。剩下的不说也知道啊。

三九、韩淮阴

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帮助刘邦灭掉楚霸王项羽,被封为淮阴王后,叫来穷困时给过自己一碗饭的洗衣老妇人,赠一千两黄金作为报答;又找来穷困时侮辱过自己的少年,也给他千金。能知恩报恩是人之常情了,不报仇反而给以恩惠,可算是大人大量,很有君子长者的风范啊。但是最后没有得到正常的善终,千年以后,还使人感到惋惜。当然,有两个原因,一是仁心有余而智慧不足;二是杀人太多,就难免自己被杀,因果道理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也不奇怪了。

四○、诵经杂话

抗倭名将总戎戚公戚继光,一直持诵《金刚经》。他在镇守浙江地区时,有个已死的士兵托梦给他说:“明天会让妻子来拜见戚公,请求为我诵经一卷,可以帮我脱离冥道。”第二天,果然有一个妇人悲哀哭泣要见戚公。仔细一问,和梦里说的一样,戚公就答应她的要求,早上起来就开始诵读佛经。夜里又梦见士兵说:“感谢戚公大恩,但是只得到半卷,因为其中掺杂了‘不用’两个字。”戚公回想原因,想起在读经时,他的夫人让丫环给他送茶水和点心,他远远看见,挥手阻止,嘴上虽然没有说话,可心里是“不用”的意思。第二个早上,戚公又关门诵经。当夜士兵感谢说:“已经获得超度了。”这是我亲耳听到浙江僧人东林讲的故事。东林真诚朴实有修持,不是说假话的人。噫!诵读佛经的僧人不可不注意啊。

四一、平心荐亡

杭州城有很多小神庙,其中有座东平庙。郡县中有穷人死后,托梦给他的妻子说:“估计你没有能力为我做超度。即使能做很多超度,也不如东平庙的庙主为我施一顿饭就足够了!”他的妻子就向东平庙庙主请求施食,庙主说:“我有七场法事到期要做,怎么办呢?不过我宁可先为你做。”于是庙主做了施食。然后妻子梦见亡夫说:“我已经得到超度了。”这位庙主平时在床榻上供奉王灵官的神像,像前安放一个瓶,凡是经忏的费用,他不看,就放到瓶中,随取随用,不想计较钱多钱少啊。一念平等,亡魂就因此得以济度。噫!心存平等就有这么大的威德,何况心达空性的人呢?佛弟子更应当勉力自己啊!

四二、对境

人对于世间财、色、名、利等境界的反应,可以用比喻说明。有一堆火在这里燃烧代表财色名利等境界,旁边有五种东西,第一种是干草,触到火就燃起来了;第二种是木材,燃的慢一些;第三种是铁,不能燃烧,但可以被火熔化;第四种是水,不但不能燃烧,反而能灭火呢,不过隔着锅或水壶,还是可以煮开的;第五种是虚空,随便火怎么燃烧,始终如一,也不用灭火,火自然会灭。第一种是不学佛的凡夫,中间就是正在修学佛法的,渐渐到最后,第五种才是佛或者大圣人了。

四三、去障

修行去除障碍,也有五等。譬如一个人的身体,有五种东西重重缠绕或包裹。最外面的是铁甲,其次是皮衣,再次是棉布衣服,再里面的是丝织衣衫,最贴身的是轻薄的丝织内衣。一层层解开,最里面的内衣脱去,才是自己赤条条的身体啊。修行人也是去掉外面较粗的障碍,不断去了又去,直到根本无明极微细的障碍都去除干尽,就是本体清净法身了啊。

四四、以苦为乐

厕所的蛆虫在厕所里,从狗和羊的角度看它们,实在太苦了,可是厕所的蛆虫不觉得苦,还以为享乐呢;狗和羊在地面上,从人的角度看它们,也实在太苦了,可是狗和羊不觉得苦,还以为享乐呢;人在世上,从天人的角度看它们,也是实在太苦了,可是人不觉得苦,还以为享乐呢。以此类推,天人的苦乐也还是一样的。明白这个道理,而求生西方净土,就是万头牛也挽不回来啊。

四五、二客对弈

两位客人正下棋,一位旁观的人笑着说:“我看见有两根肉柱在晃动啊。”下棋客人问:“什么意思?”答:“二位形体虽在而神魂已离,神魂在黑白的棋子中很久了,相互对峙的不是肉柱是什么?”二客听了默然无语。

四六、思惟修

禅那是梵语,这里叫“思惟修”,所以就有叫禅思比丘的,这是很看重“思”啊。《圆觉经》上又说:“有思惟心,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还有《法华经》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这是批评“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思有两种:一种是正思惟,一种是邪思惟。没有思的思,是正思惟;有思的思,是邪思惟啊。思又分两种:一是从外向内的思,这是背离外境而趋向觉悟了;一是从内向外的思,这是背离觉悟而趋向外境呢。从内向外,思了又思,思上加思,思没有尽头却离真心越来越远;从外向内,思了又思,思上加思,思到尽头就找到本源了。由思而达到无思,就是念佛的人由念而达到无念的道理啊。

四七、诤友

我刚出家时,杭州皋亭山茶汤寺有位老和尚,因生日请我吃斋饭。当时大岭有叫立禅的,是北方人,憨厚直爽没有谄媚,对我说:“他请你吃饭是为佛法呢?还是人情呢?他是以人情看重你吧,去干什么呢?”我很惭愧。还有一个叫古溟的人,对我说:“你以后不公开出世为妙。”我告诉他:“我一直的愿望,是终身都不断地学习,自己黙黙修行。”古溟笑着说:“你却有公开出世的这一天,免不了啊。”如今想起这二位友人,是不可能再遇到了,凄切感伤很久很久。

四八、鼓乐

秋季科考结果公布,庆贺新状元的鼓乐队经过寺庙门前,有二位僧人出门观看。甲僧人说:“好啊,不是也很喜乐吗!”乙僧人说:“好啊,不是也很悲哀吗!”甲僧人问是什么意思。乙僧人说:“你只知道有今天的鼓乐,而不知道还有以后的鼓乐呢。”甲僧人不明白乙僧人的话,还是赞叹羡慕。

四九、道人重轻

古时候所说的“道人”,世间所重视的他轻视;世间所轻视的他重视。世间所重视的是什么呢?富贵了;世间所轻视的是什么呢?身心啊。今天与世间同样重视或轻视的人,还算得上是“道人”吗?

五○、佛经不可不读

我少年的时候见有前辈攻击佛教,就先入为主听信了前辈的言论,也就像矮人一样低看佛法,还不知错啊。后来偶然在戒坛或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才大吃一惊说:“不读这样的书,几乎虚度一生啊!”现今有的人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到死都没有读过佛经,可以比喻是见到宝山而不进入啊。又有一类人,虽然也读了佛经,不过是从里面采摘一些词句,作为闲谈的资料,或写文章的材料,这种人也是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到死,都不深究其中的道理,可以比喻是进入宝山却不取宝物啊。还有一类人,虽然也讨论佛法,虽然也讲解演说,不过是在文字表面上研究,目的是争强好胜,这种人同样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到死,没有一点真修实践,可以比喻是把得到的宝物当作好玩的东西,或者观赏品评,或者带在身上玩,最后玩够了扔在一边。尽管如此,八识田中沾染了一点点佛法,就能成为修道的种子,所以佛经不可不读。

五一、萧妃

武则天效仿汉朝吕后用“人彘”的酷刑杀害王皇后等人,王临死前发誓“愿生生世世自己为猫,武后为老鼠,活生生掐老鼠喉咙而咬它的肉。”至今猫鼠中还有这二人在轮回,就算报复百千万遍也完不了。往常我做水陆法会,因怜悯而超荐它们,只恐它们冤业深重,我超荐的力量不够,不能很快就化解了。古往今来这样的情形很多,今天的人做佛事时,不忘多多救助它们就可以啊。

五二、泰首座

有人说:“泰首座就在一刻香的时间内坐脱立亡,九峰道虔禅师却不认可泰首座的境界。是因为泰首座不懂石霜庆诸禅师‘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语言了。而纸衣道者能来去自如,难道也是不懂石霜的意思吗?而洞山良价禅师也不认可纸衣道者的境界,为什么呢?”我认为纸衣道者若果然是已经能够随缘自在,那么去留自由,就应当与洞山共作“断弟子恋师情”的愚痴斋,同时一同离去,泰首座怎么比得了。如果做不到,未免就是个玩弄精魂的汉子,古人所说的装神弄鬼的勾当。不过泰公却有真实的定力,只是他贪恋那个境界,不懂得“转身”这句话的意思。二位的病症是一样的,但纸衣道者还能虚心向洞山请教。而泰公是很振奋的去了,再不回头,自己失掉了大利益。“满招损,谦受益。”学禅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啊。

五三、睡着无梦时主人

元代雪岩祖钦禅师初问高峰原妙禅师:“白天吵吵闹闹能作主吗?”又问:“夜间睡梦中能作主吗?”再问:“沉睡中无梦时,主人公在哪里?”现在的人只注意第三问,用常情意识去猜测,错了啊。你白天都作不了主,又怎么谈得上最后最深的地方?不如先从第一问上用心下功夫,然后渐次深入也不晚。当然了,如果第三问没有疑惑,那白天夜间梦中没有不贴贴服服了。超常的人,又不必受常规约束了。

五四、布施

庞蕴居士将自己家的财产沉入海底。有人说:“怎么不布施给别人呢?”庞居士说:“我多生累劫被布施所拖累,所以要沉掉。”愚蠢的人就以此为借口,于是吝惜不肯布施,却不知庞居士是为布施着相的人解除思想束缚啊,并不是真的不可以布施。一切修行方法都要有般若智慧作为导向,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对象、所布施的东西这三轮本来都是空,那么一天到晚都布施有什么问题啊?普通凡夫过于执着布施,沉海的行为,就是把“布施”的这个行为也布施掉了,这是大布施,是真正的布施,是没有比这更高的布施了。怎么能说庞居士不布施呢?

五五、尚直尚理编

明代空谷景隆禅师著有《尚直》、《尚理》两篇著作,特别谈到儒佛的关系,其中着力辩驳宋朝理学家朱熹暗用佛法而表面排斥。我认为朱熹恐怕没有这个意思,或者见解不到吧,怎么知道呢?记得年少时曾经看过《朱子语类》,朱熹自述说:“以前在某位老先生主持的聚会中,听到一位僧人议论佛法,心中很欢喜。后来参加科考,就把僧人的议论写入答卷中,主考官被我的文章哄住了,于是考中。到后来见到了理学大师延平先生,才知道世间有圣贤学问。”所以知道朱熹的佛学水平,就像现在的人,把佛学用来丰富文章而已,实际上不懂得佛法的甚深义理。他排斥佛教,确实是见解未到,空谷指责他,似乎太过激了。

五六、戒杀

天地出产东西供人食用,如各种谷物,各种水果,各种蔬菜,各种水中陆地的珍奇美味。而人又凭自己的智巧把这些东西加工成美食,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了,何苦还要把同样有血气,同样有父母子女,同样有知觉,知痛知痒,觉生觉死的动物宰杀而吃掉!有这样的道理吗?常有人说:“只要心好,不在于吃不吃斋素。”可叹啊!屠杀众生的命而吃众生的肉,与天下所说的凶心,惨心,毒心,恶心相比,哪个重啊,好心在哪里呢?我以前曾写过《戒杀放生文》劝化世人,有不少翻印此文的,不少于一、二十种版本。好啊,在这个世间里,真幸运还有这样的仁人君子啊。

五七、建立丛林

建寺院是为大众,当然是好事,但须要自己的生死大事已经办了,再考虑寺院的事。不然的话,或者费力操心,或者俗事耽误,致使自己没有成就白白浪费一生,已经有点成就的也会半途而废。我修复云栖寺,每件事都是因为实在迫不得已才开始行动,并没有强求去做的,但对我的身心也损失不少,何况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呢?书写下来警示自己,并且劝告后来的人。

五八、僧俗信心

佛教的末法中,很有些出家比丘的信心,不如在家的居士。在家居士的信心,又不如在家的女人。何必奇怪学佛的多,成佛的少啊。

五九、损己利人

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师入灭时,说过:“我若不统领大众,必定清净六根,所以损已利人,只达到(圆教九品中的)五品了。”南岳慧思大师自己也说:“得到的果位也只是铁轮十信位。”二位大师虽然是以自己的谦虚来教诲他人,却也是实话。但与我们这些人的受损是不能等同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损失是真的损失,二位大师虽然损失却又不损失什么,现用比喻来说明。譬如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二人拿出财产救济众人,他们的损失表面是一样的。但穷人就更穷了,富人却还是依然富有如故。又如小水沟和大江大海,都用来浇灌土地,小水沟减少甚至干涸,大江大海就依然如故。既然没有损失,那为什么又有五品和铁轮的界限呢?噫!天下人都认为孔子是圣人,而孔子说“圣人我当不了”;天下人都认为文王有道,而文王说“我没有见到道呢”。有增上慢的僧人,能不深思吗?

六○、良知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先生创立了“良知”的学说,是他的见识学力有很深造诣所产生的结果,不是强行打出来的什么旗号来扩大他的影响啊。不过喜欢把儒家和佛家混同的人,认为“良知说”就是佛教的“真知”,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良知”二字,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现用逻辑中的三支量式来推理说明:以“良知”为命题,“不思维就明白”是理由,“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亲人尊敬长辈”是举例。那么知道“良”是美好的意思,是自然就知道的,不是故意造作出来的。但那“知道爱亲人尊敬长者”却是长期教导的结果,哪里是佛教所说的本来如此呢?所以“真”与“良”,理当有区别。

六一、心之精神是谓圣

《孔丛子》这部书说:“心之精神是谓圣。”宋朝哲学家杨慈湖平生的学问都是以这个思想为宗旨的。他与“良知”的说法多么相像,不会也等同佛教的“真知”吧。我认为,精神的说法比良知更浅。两者都像水面上的波浪罢了,哪里算得上真知呢?再说“精神”二字分开说,各有各的含义;合起来成为文章句子,就是精魂神识的意思啊。过去唐代景岑招贤禅师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指的就是这样的人。

六二、寂感

宋朝哲学家杨慈湖是位儒者啊,孔子不是说过的么:“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然后演进到精神说,又进而发展到良知说。但这是佛教的真知吗?我认为,这也不是啊。“真”是没有存亡的,“真”是没有出入的,说“莫知其乡”还差不多了,但还是说的不全面啊。孔子又说过:“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泯灭思维而转入寂灭,是“莫知其乡”啊。没有最后那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就成了佛教所说的断灭了。断灭,就是无知无识。“通天下之故”呢,没有前面的三句“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又成了胡思乱想。乱想,就是妄想了。寂灭而且融通,这才可以称为真知。不过这种话,是讨论《易经》的,不是讨论心法啊。人们认为这些话跟占卜算卦相关而已。因为时机未到,机缘不成熟,孔子露一点消息而寄托在《易经》中了,让人自己领会就是了。了不起啊!孔子是很善于讲心法的呀!我相信,孔子一定是儒童菩萨了!不过读儒家的书也能够了生死,还要学什么佛呢?我认为,佛讲佛法妙理每卷书都是,而在儒书中,千百句言语只是偶有涉及到。孔子不是不知妙理啊,孔子是以世间法为主,释迦牟尼佛是以出世间法为主。本心虽然是一样,但门面招牌不同,学者就不得不各走各的门路了!

六三、来生(一)

今生持戒只为修福报的僧人,如果没有真正觉悟,愿力也很轻微,又不求生西方净土,这样的人来生来世大多会得到富贵的果报,多数也就被富贵所迷惑了,有可能因富贵而造业堕落的。有一老僧摆手表示不信,我对他说,且不论隔世迷惑,现世我亲眼见到一位僧人在北峰幽静的地方搭茅蓬修行,十年的清修很有点成效。一时间有善男信女敬慕,为他另建一座庵堂,请他迁居,于是条件好了导致这位僧人贪恋享受堕落了,以前修行得到的一点成就全都丧失了。现世尚且如此,何况来生呢?老僧问是谁?我说:“就是老兄你啊。”他黙然无语。

六四、来生(二)

僧人中有的看见尊贵显要的人心生羡慕并希望成为那样的人;也有的看见尊贵显要的人心生厌恶好像不屑一顾。这二种人都过于偏激了,为什么呢?你只知道羡慕他们,却怎么不知他们的前生,就是现在你这样苦行修福的僧人呢?所以何必羡慕呢?你只知道厌恶他们,却怎么不知因你现在的苦行,来生也会是有名有地位的达官贵人呢?所以有什么可厌恶的呢?既然还没有脱离生死,僧人贵人不断更换,如同汲井水的车轮,互为高下轮回不绝。想到这里,能不寒心吗?所以只应努力向前修行,不浪费一点时间争取出离世间,哪里有闲工夫去羡慕他人,厌恶他人呢?

六五、弃舍所长

凡是人的资质禀性有特长的,必然执着这个特长不能舍弃。如擅长做诗写文章的人,擅长行政事物的人,擅长经商的人,擅长争战谋略的人,乃至擅长书法、绘画、音乐、下棋的人,都是耗费精神、用尽智巧来从事他的喜好。其中有的达到极精深的境界,成为名家世代相传。如果舍弃不用,把这样的精神智巧,转而用在修学佛法上,还怕道业不会成就吗?可是茫茫古今,千百人中,也没见到一两个啊!

六六、二种鼠

家鼠穿过高墙跑过房梁,沿着床边钻箱入柜,无数次与人接近,而又逃避躲藏,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豢养并且亲昵它们。松鼠是以山岩为自己的国土,树枝上面为自己的家,它们如同世外的高人和没有教化的边民。而人们得到松鼠放在怀中,温驯它就像慈母在抚摸刚出生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过去世的习气所形成的吧。那些家鼠,就是过去翻墙钻洞的盗贼吗?那些松鼠,就是过去为他人做工当差的吗?同样是畜生,却不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用什么技能不可不慎重啊。

六七、僧习

末法时期,僧人中有练习书法的,练习写诗的,练习写文章的。而这三项呢,本来是世间贵族知识分子所爱好的事,现在这些贵族知识分子都舍弃这些事不练而练习禅法了,僧人倒是对人家舍弃的东西用功,而对于自己本份上解脱生死这样的“一大事因缘”却放到一边去了,怎么会如此颠倒啊!

六八、古今人不相及

本朝尊敬的前辈,从开国初到现在,不太多见。唐宋不用说了,就是如元代的中峰明本禅师、天如惟则禅师等这样的老前辈,本朝代也只有楚石梵琦禅师一人可以相比了。何况古代的古代呢?莫不是时代越往后障碍就越深了吧?孟子说“豪杰之士就算是没有文王的赏识也还是会奋起的”,毕竟是星星中的月亮而已。然而末法时期的人,不可以妄自尊大轻视古代的大德,也不能甘心自暴自弃而不当豪杰啊。

六九、物不迁论驳

有人批驳东晋僧肇大师著的《物不迁论》,认为肇公不应当说事物的各种状态是不变的,而应当说事物都没有自性是不变的。但替肇公抱不平的人又反驳那些批驳的人。也有疑惑而不知谁对的人,带着问题来问我。我说:“批驳《物不迁论》的人,自然不是全无根据而随便乱说的;反驳的人,也不是故意贬低当世而褒扬古人,只不过是各执所见罢了。我现在就平心静气的来客观分析吧。你没有读过肇公的《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磐无名论》以及《宗本义》吗?假使没有读过,那么现今对肇公的批驳,我觉得肇公就只好把嘴挂到墙上去,没有话可以回答,没有道理可以讲了。要知道肇公的三论,解说性空的义理,没有不详尽的。而《宗本义》中,又明确讲到缘会与性空是一体的,怎么会不知道所谓性空是什么呢?他提出论点的本意,是因为世人以为从前的事物不能留存到现在,从前的事物永远逝去了,叫做物迁,即事物的变化。所以肇公针对这种观点反着说,比如,你所说的迁,其实也正是我所说的不迁,这叫做各就各的路回家,以贼攻贼。位置不动而南方变北方了,质地不改而矿石变为金了,巧心妙手,辩论的才华没有一点挂碍啊。所以这个论证不是正面去论物不迁,是根据过去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这二句引伸出来的,若是没有什么原因就产生论,那全篇都必定以性空立论,那就如同肇公的三论了。现在竟然以“不懂性空”来批评肇公,肇公哪能心服呢?所以说:‘求向物于昔,于昔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这几句话好像不符性空的道理。可是过去事物存在是因缘合和,故不是没有,现在事物不存在是因缘散离,故不是有。既然缘会性空本来是一体,又何必不厌其烦费了那么多话辨驳肇公的错失呢?”有人问:“为什么《物不迁论》整篇文章中都没有表达这个意思呢?”我说:“因为有‘缘会不异性空’的话在《宗本义》中提到了,读者自己可以心领神会。”若早知有今天的情形发生,肇公就更在论文的结尾处增加一二句说明此意,则哪里会有批驳的事发生呢?吁!肇公应当会同意的,但不知那些批驳的人会不会相信呢?

七○、碧岩集

宋代杨岐宗的圆悟佛果禅师创作了《碧岩集》,妙喜宗杲禅师想到福建去粉碎《碧岩集》的底板,智识浅陋的人就跟着批评圆悟,不知妙喜完全是一时的消遣话。云门中兴之祖宋代雪窦重显禅师作了《颂古百则》,以前的大德称他是颂古之圣,而圆悟是最早为《颂古百则》评唱的,也是评唱之圣啊。但难免是文字上的般若,愚昧的人就很执着文字,所以妙喜有这句话,是要粉碎掉后来学人的执着,不是粉碎《碧岩集》啊,他说粉碎,就好像云门宗创始人五代的云门文偃禅师“一棒打杀”的意思啊。能够领会精神而且明白意义,《碧岩集》就好比木材,每一寸都是上等木材,如果执着而且拘泥文字表面意思,那么整部大藏经的底板都可以粉碎了。噫!也只可以对明白人说了啊!

七一、兜率悦张无尽

宋朝丞相张无尽居士将要见兜率从悦禅师。从悦说:“我当狠狠地刺激这个人。”有人劝说“做官的人大多喜欢奉承,刺激他恐怕发生不好的事”。从悦说:“我大不了不当住持罢了。”因而从悦在佛法上全力相逼,张无尽也就因此了悟佛法了。我认为悦公真是培养学佛人的妙手,他的贤明自然不用说了。而无尽能放下架子向善知识学习,深入参究,终于有所了悟,真是贵族人士学道的模范啊!

七二、宗门问答

古时修行的老前辈相见,他们问答的机巧因缘,有的没什么意思,有的可惊可疑,有的像是骂人或开玩笑,然而都是从真参实悟中来的,莫不是水乳交融,函盖吻合,没有一字一句是多余的。后来的人无知,像东施效颦那样模仿,所造口业可就不小了。譬如两个同乡的人分别很久了,在千里之外忽然相遇,两人相对用家乡语或隐语或谚语谈话,旁人听到,也没什么意思,或可惊可疑,或像骂人或像开玩笑。而实际上,字字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话,旁人当然不知道在说什么,但他二人却互相默契就如水乳交融,如函盖吻合啊。所以今天的人不如闭上嘴少说话,但只要向自己内心下功夫,只发愁不开悟,不会发愁开悟后没话说。

七三、醉生梦死

“醉生梦死”是老话了,其实也是最有道理的话了。世间人大约分为贫贱和富贵二种,贫贱的人当然是早晚都在忙着生计,富贵的人也是早晚忙着享受世俗的快乐。苦乐的感受不同,他们的忙却是一样的,忙到死为止,心却没有完结。带着这个心去,又出生,又忙碌,又死亡,反反复复,昏昏沉沉,如醉酒中,如在梦中,经百千劫,也没有个完。明明朗朗的独自清醒,大丈夫应当这样才是啊!

七四、真道人难

一般造业的人如果有一百个,那么为善的人也就只有一二个;如果为善的人有一百个,那么修习佛道的人也就只有一二个;如果修习佛道的人有一百个,那么持久的人也就只有一二个;如果持久的人有一百个,那么坚持不懈,久之又久,直到成就大智慧、心不退转的人也只有一二个。像这样依次类推到最后,那才是真道人。太难了啊!

七五、空所空尽

有人说,老子的《清静经》中讲“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等语,就是《楞严经》的“空所空尽”的意思。我说,《楞严经》曾讲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而今用清静二字作为经名,说明动的形态虽然不生而静的形态还生啊。静都没有空,又哪里谈得上把“空”空掉呢?

七六、教外别传

有人说:“教外果真有别传吗?那么一代时教的佛教便成了没意义的闲话了;教外果真没有别传吗?那么达摩祖师西来中国是白来了。”我说:“教外确实有别传,但也确实没有别传。《圆觉经》不是说了吗?‘佛经就像指月亮的手指。’手指不是月亮,说手指外有另一个月亮可以了,而月亮正在所指的范围里;说手指范围外没有另一个月亮也可以了。但把手指当月亮,认为再没有别的月亮了,愚蠢啊。违背所指的范围,而要另找所谓的月亮,狂妄啊。”心领神会,全在于人自己了。

七七、发真归元

《楞严经》说:“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而《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然后又说:“致中和则天地位焉。”混和儒家和佛家的人,认为《中庸》的“中”就是佛教的“真元”了。但是“归元”是世界消亡了,“致中”是世界立起来了,为什么同样的因而结果相差这么大呢?原因是喜怒哀乐属于意根,是第六识。所以只是意识不作用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在作用呢。洪水波涛虽然平息了,但微小的波浪还在啊,并没有“归元”,如何能达到“虚空消殒”呢?

七八、道话

古时候学佛的人,主客相见,刚进屋里,就以“一大事因缘”互相研究。现在的人聚在一起杂谈,大多闲聊事非,话题漫游千里,却一点也不涉及佛法。久远啊修学的古风气,不能恢复了,叹惜啊!

七九、楚失弓

楚王丢失了弓,属下想去寻找。楚王说:“楚国人丢失了弓,还是楚国人得到,何必去找呢?”孔子说:“可惜楚王的心量还不宽广啊,为什么不说,人丢失了弓,还是人得到,何必只是楚国呢。”很大气啊!楚王固然有沧海一般的胸襟气魄,而孔子实在是天地一般的容量。当然,孔子也是姑且就楚王的话引伸,而没有完全把话说透,为什么呢?因为还是没有超出弓的话题呢。再进一步说楚王丢失了弓,楚王还是象过去一样,没有失去什么;假如楚王又得到了弓,楚王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也没有得到什么。尽管如此,还不彻底,还没有超越“我”。更进一步就是,要找什么“我”也不可得,哪还有什么弓啊、人啊、楚国啊。

八○、汤厄(一)

辛丑年正月初十,我按惯例洗浴,不小心掉到滚烫的开水里,从脚到大腿都烫伤了。后来治疗的方法又不对,经过二个多月才痊愈。虽然受了不少苦,但在痛苦中,观照到了平日的过失,因此生起大惭愧,同时发菩提心。大概是平日身体没有病痛时,行走坐下都如意,睡觉起床都如意,喝水吃饭都如意,谈笑问答都如意,不知道这就是人天大福报啊!安然地享受这个福报,不再挂念六道众生了。而且我现在享受片刻的安乐时,地狱里的众生,却正受着刀挫、火烧、舂击、磨碎的,不知已经历了多少痛苦啊。饿鬼道的众生,饮铜汁食血污的,也不知经受了多少痛苦啊。畜生道的众生,被驱使劳役、被宰杀烹煮的,又不知经受了多少痛苦啊!即使得了人身,那些饥寒交迫的,服役疲劳的,疾病缠身的,眷属分离的,刑罚治罪的,牢狱监禁的,被征穷困的,水淹火烧而死的,蛇咬虎食而死的,含冤负屈而死的,他们的苦也不知有多少,而我都不能知道啊。从今以后,有一点安乐,就应当想到六道痛苦的众生,收住心思端正意念,愿我早日成就佛道,普济众生,使众生都往生净土,得到不退转的利益。刹那间的放任自己,如何上报佛恩,而下对施主们的信任呢?努力啊!

八一、汤厄(二)

佛说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我平时也常常拿这句话来警策大众,而实际上没有亲身经历过啊,直到我被烫伤这场厄难发生。刚开始洗浴时,身体安详心里泰然,洋洋得意这种感觉。不久就落入开水中,几乎烫死了,能活下来很幸运了,护法龙天救了我啊。当时只是刹那间,然而却关系到生死,命在呼吸间,难道不是真的吗?所以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僧人,拿佛的话劝他人总是很迫切,而劝自己就差多了,这是通病啊。我于是非常惭愧非常惶恐并且非常的检讨自己。

八二、汤厄(三)

我平日谈到病中做功夫时,也知道佛弟子毕陵伽婆蹉的所谓“身心忽空”的道理;也知道唐代马祖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的道理;也知道永嘉大师所谓“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的道理;也知道东晋僧肇大师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道理。到了这次失足掉入滚烫的水里,从头检点这个过程,身体明明有痛觉,谁是那个忘了身体的人呢?我现在处在病苦中,谁是那个不病的人呢?锋刀和毒药刺痛肌肤了,谁是那个坦然自在的人呢?四大五蕴确实是我的身体,这个身体确实使我受苦受累,谁是那个空掉身体的人呢?现在才知道有慧无定都不济事!如果没有定力,只有老老实实等死。那些口头三昧没有实际修证的,只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噫!能不努力吗?

八三、汤厄(四)

我见那些经常屠宰的酒馆餐馆里,把水族生物活生生的放到锅中,用热汤烹煮。我对他们说:“那些众生的力量敌不过你们,又微小低劣不能发出声音来。若是敌得过你们,它们肯定如虎豹一样吃掉你们;如果能出声,它们苦楚的呼喊号叫声,肯定震动大千世界。你们即使逃得了现世的报应,但在千万劫中,那些被宰杀的众生,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试试将自己的手臂放进滚烫的开水中,很短的时间,就知道那个感受了。”今天没想到我受到这个果报了,因此我想从小到老,虽然没有造过这种恶业,但过去无量的生生世世中,虽没有宿命通知道,可难保没有做过啊。所以也就不抱怨了,甘心忍受果报,还要更加勤勉修习没有达到的境界。

八四、经教

有参禅很自负的人说,达摩禅法不立文字,只要见性就可以了。有念佛很自负的人说,只贵在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何必再看经典。这二种人有的是真正做到了,所以有这样的话,那就不必非议了。也有根本没做到,随便瞎说的,大概是并不懂佛理,而掩盖他们的短处罢了。我一生崇尚念佛,但仍然勤勤恳恳地劝别人要看经教,为什么呢?念佛的道理,来自何处呢?若不是佛金口所说的,经典上明确记载的,那么今天的众生,怎么能知道距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个阿弥陀佛呢?那些参禅的人,以“教外别传”为借口,不知离开了经教而参修,可是邪的起因啊,背离经教而解悟,可是邪的解悟啊!就算你参禅有悟,也必须以佛教经典印证,不与佛教经典相符合,就都是邪的了。所以,学儒的人,必以“六经四书”为衡量的标准;学佛的人,也必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为依据!

八五、语录

古人的道与德都有成就,完全可以成为人天师表,因此有语录流传于世。大概有两种情形,或者由门人弟子记录,如《六祖坛经》一类就是如此;或者自己亲手写作,如《中峰广录》一类就是如此。我实在是个凡夫,自己都救不了,作为我的徒弟,千万不要将我偶然说的话记录下来,刊印为语录。这不只是妄自尊大,并且偶然说的话,或者是有什么原因而发生的,或者是因什么人而发表的,不是究竟彻底的言论,更何况听的人比较随意,便形成文字,也恐怕有误导他人的过失啊。

八六、闻谤

佛经《优婆塞戒经》说,别人诽谤我的时候,前一个字出来,后一个字还没出来;后一个字出来了,前一个字已灭失了。所以是风和气的变化所致,全都不是真实的。如果因此而发起嗔恨心,那么听到喜鹊乌鸦的叫声,都应该发起嗔恨心了。这话说得很妙,但有人说:“假设他人写成毁谤的书,那么整体上看,字字具足,又永远不灭掉,该用什么方法破解呢?”为什么不这样想,白的是纸,黑的是墨,什么是毁谤呢?况且所有的字,都是根据字的有关形体的《玉篇》和有关声韵的《广韵》凑合而成。那么一部篇韵的书摆在桌案上,就是等于百千万亿的谤书,无时不在眼前了。怎么会如此迷惑呢?所以,这还是对治的方法。如果知道了“我空”的道理,谁是受诽谤的人呢?

八七、愚之愚

世人认为不识字、不懂人事才是愚蠢,当然这也确是愚蠢,但不是愚蠢中的愚蠢。读尽了五大车的书,没有一个字不认识的;掌握了万般的机巧,没有一件事不能的;甚至谈玄机说禅理,没有不贯通的。可是探究他真正的实质处,还是颠倒迷惑,反而比起前面提到的愚蠢更可笑。这不是愚蠢中的愚蠢是什么呢?

八八、预了

无常是很快的,虽然对老年少年都没有分别,然而年少的人还不确定寿命长短,自然妄想着长寿。至于老年人,肯定是在世的光景不多了,必须把身后的事处理妥当,不管它无常是早上来还是晚上来,说走就走,没有什么拖累。这是晚年最要紧的,不可忽视,不可忽视!

八九、广览

看佛经必须全面并且广泛,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不会偏执一点。因为佛经有时是,一处建立什么,另一处就推翻;一处推翻什么,另一处就建立,随时根据机缘变化,没有固定的说法。假如只看《楞严经》,发现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没有被文殊菩萨选为圆通。而且又不多看其它称赞净土的经典,便以为念佛法门不值得推崇了!只看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的对话,见祖师说功德不是造作福德才有的,而没有多看关于六度万行的经典,便以为有所求的福德都可以废弃不做了!反过来看,执着净土法门而否定禅宗的,执着有为的方法而否定无为,也是这样。譬如读医书不够宽广,只知道治寒症用桂皮、附子,而排斥用黄芩、黄莲;只知道治虚症用人参、黄芪,而排斥用枳实、厚朴。不知黄芩、黄连、枳实、厚朴也有可用的时候,而桂皮、附子、人参、黄芪也有不可用的时候。所以偏执一种药方的,就会贻害身体,偏执经典的某一义就会耽误慧命。我曾说过《六祖坛经》不可以让没有智慧的人看,就是考虑到有的人执着这一边而忽略另一边啊。

九○、求人过

看见别人端正自己的品德,名声较大,便多方设法寻找他的过失,这是忌妒心啊,不厚道啊;或者见别人有所著述,在著述中找过失也是一样。不知听到一点善行,或者看到一本好书,都应当随喜赞叹,却反而掩盖毁灭,这到底安的什么心啊。倘若他人的行为是虚伪的,著的书是邪书,自然应该有公正的言论,明确指斥错误之处。这又不应该半是夸奖半是讥讽,曲意附和。

九一、谋断

古人称唐朝大臣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善于决断,其实谋略与决断应当两者兼备而不可缺一的。我做事情,多有见识非常高明,而处理时不果断,结果延误时机,常常又悔又恨。所以禅门中看重慈悲和智慧双双俱足,而谋略与决断,都是智慧统摄。有谋略而缺乏决断,就是有见识而不能处理好,这终究是智慧太浅,偏而不全的缘故!真应该努力啊。

九二、禅佛相争

有两位僧人在路上相遇,一位是参禅的,一位是念佛的。参禅的认为“本来没有佛,没有什么可念的,佛这个字,我不喜欢听”;念佛的认为“西方有佛,名叫阿弥陀。忆念佛想念佛,必定见到佛”。一个执着有佛,一个执着无佛,两人争论不休。有一少年人正好经过,听到他们的争论,说道:“两位的观点,都是‘徐六担板’只见一边啊。”二位僧人呵斥少年道:“你这凡夫俗子,哪里知道什么佛法?”少年说:“我的确是凡夫俗子,但以凡夫俗子的观点来作比喻,也可以知道佛法的啊。我是梨园唱戏的,在戏台上,有时扮演君王,有时扮演臣子,有时扮男人,有时扮女人,有时扮善人,有时扮恶人。而把所演的君、臣、男、女、善人、恶人、都当真了,以为有,其实没有;以为没有,其实有。因为‘有’是相对于‘无’,‘无’是相对于‘有’,有和无都不是真实的,而‘本我’却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常在那里呢。知道‘本我’常在那里,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二位僧人无话可对应。

九三、武夷图

我在病中,有人送给我“武夷九曲图”,我看了很高兴。因此想到古时有人病重不起,朋友教他观赏“辋川图”,不出十天病就好了。何况是西方极乐世界,绘画到处流传,日夜礼拜,但没有听说像观赏“辋川图”那样很快见效的,为什么呢?可能是辋川的形迹就在我们的世界中,容易描画,而极乐胜境超出我们世界外了,难以形容,当然不如辋川可以用工极为精巧,令人眼目和心灵都受到强烈的触动。就是那个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传的极乐世界图像,《观无量寿经》所说的极乐世界景像,也是大概介绍而已。对于极乐世界来说,那些忉利天,兜率天,化乐诸天,也比不上一点点。若使人能够详细的看到,何止各种疾病都消除,甚至八万四千的烦恼痛苦也都消灭无余了啊。过去永明大师说“神栖安养”,又有樝庵法师说“先送心归极乐天”,难道是偶然的吗?

九四、谈宗

我还没出家时,偶然看到禅宗语录,便用世间常情意识去模仿。曾给一位代住持统领僧众的座主的书信中,上下左右随意发挥,当时座主就吃惊了。出家数年后,在“一宿庵”又见到那位座主,互相关心询问中,他见我对净土专心致志,谈话不提禅宗,诧异的说:“你以前的见解超常卓越,现在反而谦卑了,为什么?”我笑着说:“有句谚语,‘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懂佛法的人就谨慎了,你知道吗?”座主不回答。

九五、念佛

世间的人根性稍微好点,就轻视念佛,认为是愚夫愚妇的勾当。他们只见到愚夫愚妇口里念佛号,心却跑到千里外了,而不知这等念佛是名义上的读佛,不是念佛啊。念是从心起,心思忆念佛而不忘却,这才叫做念。我试着用儒家作比喻吧,学儒的人常思念孔子,那么和孔子不就差不多了吗?现在常想着世间的各种欲望,不知道是错,反而认为念佛是错。噫!就这样空过一生,还不如作愚夫愚妇呢。但可惜智慧的人能作,愚蠢的人不可能作啊。

九六、僧性空

江苏泗洲寺的僧人性空,离开原来所住的寺院,在尧封山闭关。曾寄给我他所发的誓愿,以及禀告十方诸佛菩萨的话,我赞叹希有难得。不久他着魔了,接着疯狂而死,我很悼念他啊。推测他着魔的原由,应是突然发起信心,有信心没有智慧的原故了。古人心地尚未通透,不远千里,参师访道,出大寺庙,进小精舍,直至游遍每个地方,不曾有休息。成就之后,才在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呢。怎么刚脱离火宅,就死掉了?有过错不知道,有疑问辨不清,求上升反而降下来,又怎么能奇怪会那样呢!颇有些初心学佛人,在深山中结茅篷,孤身一人独居,自以为高远,虽不一定着魔疯狂,但也一下子失利不少。明白人应该想想看了。

九七、行脚

我独自四处参学时,曾忍受饥渴,不怕寒暑,经历了很多辛苦。今天幸而有个茅屋盖头,虽不懂修行,但知惭愧。如有他方云游僧人来到,只有殷勤招待,自己的生活享用,那是不敢过分的。因为是:“曾为浪子偏怜客。”“穷汉起家,惜土如金”啊。现今进入佛门,便住现成的寺院,事事如意,就像是富家子弟不知民间疾苦。纵然才智过人,不去参访游学,而关起门来自以为是,养成了傲慢的习惯,更增长了迷惑,也就损失太多了啊。

九八、妙宗钞

以前有位僧人对我说:“佛开示西方净土法门,本来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能够很快的了脱生死,这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而宋代的天台十七祖知礼法师纯粹用天台宗的精深观法解释净土经典,使简单易行反而变难了,这就失去了佛要方便众生的本意。”这个议论也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细想起来,古人主张解释佛经,宁可将粗浅的化为精深,不要将精深的当作粗浅。那么知礼法师的《妙宗钞》中所说的内容,根器好的人自能领悟深奥的道理,根器差的人也并不影响去直接简单的解读经典,对于求生净土的愿望,似乎没有什么妨碍。

九九、出神(一)

有人问:“修仙的魂神出窍,修禅的也能吗?”我说:“能出而不表现罢了。《楞严经》说‘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就是这个意思。接着又说‘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能出而不表现啊!”又问:“魂神出窍时,有阴有阳。《楞严经》所指的是阴神,修仙所出的是阳神。修禅的也能吗?”我说:“也是能出而不表现啊。”问的人表示惊愕,我说:“不要惊愕吧,你没有看到过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圆寂后,只带着一只鞋西归印度的记载吗?你没有看到过宝志公禅师分身,一身在牢狱中,一身在街市上的记载吗?你没有看到过沩山灵佑禅师在静室中安坐,却又到别的庄上吃油糍的记载吗?然而这也不是正信的修证,禅宗是不提倡的。过去有一僧人入定后魂神出窍了,自称:‘我的魂神出窍时,不论远近,都能往来,也能拿取东西。’这就是阳神了。前辈大德批评说:‘出家僧人应该参禅学道,怎么干这种鬼神才干的事情?’所以我们禅宗是特别禁止的,不许魂神出窍。”

一○○、出神(二)

又有人问“魂神出窍有什么错?”。我说:“神就是意识了,而且分粗细。有出有入是粗的,就算是出入都没有了,还有微细的意识存在,细之又细,直到都化掉了,才证得本体。如果执着神识的出入以为奇妙,那就是唐代玄沙师备禅师所说的‘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啊。”

一○一、闻讣

听到有人逝世的消息,必定非常惊讶,这虽然是世间常情,但有生必有死,也是世间常见的事。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幸免于死,哪里值得惊讶。特别是虚度一生、放浪到死而没有听闻过佛法,这是很应该惊讶的。可是还那么坦然不觉得惊讶,可悲啊!

一○二、斋素

富贵人家不能持斋食素,其原因有两种:一方面是贪着肉食有愉悦的口感;另一方面是担心素食有损身体。却不知肉食与素食,对身体的胖瘦可能有影响,但对寿命的长短并没关系。且说鹿的寿命与其它动物比起来是最长的,而吃的不过是草啊。老虎是吃肉的,而寿命比鹿短多了,还不明白吗?鹿不吃肉长寿,人难道不一样吗?当然,有的是身患病苦,想持素斋而力不从心;有的是受条件限制,想持素斋而客观原因不允许。那就暂时持月斋、日斋以及吃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的三净肉,只要坚持不杀生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以往的习气就自然会断掉了。

一○三、轮回根本

《圆觉经》说“轮回是以爱欲为根本的”。而这个爱欲,千方百计想制止它,也不能消除。因为对这个事情,春秋时大力士孟贲、夏育也无法施展勇力;初汉谋士张良、陈平也无法施用智谋;甚至春秋时巧匠离娄、公输般也发挥不了灵巧啊。虽然有不净观可以对治,可是我们世间凡夫业障重污染深,只看见净的一面,看不到不净的一面,所以不净观的法门虽然精微,也很少能成就的。那到底怎么办呢?佛经《四十二章经》上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如今就观照这个“思想”,是怎么产生的,研判它追究它,反复研究它,研判不休,追究不止,如老鼠钻入牛角前方越来越小,必然有个了断的时候。

一○四、病者众生之良药

世人认为生病是痛苦的,而以前的大德说:“病是众生的良药。”可是药与病是相反的,怎么还把病当作药?因为有形的身体,不可能没有病,这个规律是必然的。然而没病的时候,就寻欢作乐,放任享受,谁会警觉啊。只有身体开始产生病苦,才知道四大假合的身体是不真实的,人的生命是无常的,这其实是悔悟的机缘,也是修行精进的助缘啊。我出家到现在,有三次大病都差点死了,然而每次病都让我发起悔悟心,更增进修行。所以我相信“病是众生良药”的话,它真是至理明言啊!

一○五、蛇成龙

从前的人有比喻:“如蛇成龙,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面。”这是破除愚夫着相求佛的说法。因为是相近的比喻,不是确切的比喻,断章取义,不是全面的比喻啊。又有说:“蛇伏地内,由修炼而成龙。”却不知这是它的禀性使它有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修炼所致。所以污水中的虫子能化为蚊子,厕所中的虫子能化为苍蝇,蜣螂变为知了,蚕变为蛾,野鸡变为大蛤,黄雀变为小蛤,鲨鱼变为老虎,鲲鱼变为大鸟等等,像这一类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哪有什么修炼的法术呢?又没见过吗,腐草化为萤火虫,米饭化为螺,瓦化为鸳鸯等等,无情化作了有情,它们的修炼在哪里呢?我恐怕不明理的人,名义上是学道,实际上造邪因,妄想得到邪果,不得不辩析。

一○六、名利

荣耀的名声、丰厚的利禄,世间人都是争着要的。而过去的贤圣认为“强求既然不可得,失去也是不可免的”。这“失去不可免”一句最奥妙了,为人处世应当深信,反复玩味。因为名利“求不可得”,一般人可能还知道;名利“失去不可免”,这谁知道呢?如果知道名利失去“不可免”,还求它干什么?还有求不到名利,就非常烦恼;及至得到了,就非常欢喜。如果知道名利失去“不可免”,还有什么可欢喜的?再有,自己得到就欢喜,他人得到就忌妒,如果知道名利失去“不可免”,还有什么可忌妒的?什么时候能通达过去世的因缘,知道名利是自己造的,了悟世间一切都是空假虚幻的,那么成败得失,也就没有趣味了。所以知道这句话是很奥妙的。

一○七、临终正念

佛典说人在临终时,听到钟磬的声音,能增强临终人的正念。而杭州的风俗是,亡者气绝已经很久了,才召请僧人来敲磬,已来不及了啊。还讹传说,磬的声音呀,更促使亡人去见阎罗呀。其荒谬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一○八、花香

庭院中百合花开了。白天虽有香味,淡淡的;到了夜晚香味才开始浓烈。鼻子的嗅觉不是白天迟钝而夜晚敏感啊,白天喧哗动静很大,各种境况纷扰杂乱,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的嗅觉力分散而不能专注啊。“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说的确实如此。

一○九、人虎传

《说海》记载有“人虎传”的故事。有一个僧人出于好玩披着虎皮走在山里,有人看见而恐怖逃跑,丢下了他的包袱。僧人于是去拾取包袱,虎皮忽然紧贴身上,遂即变成老虎,不敢回寺院,而心中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还是人啊。渐渐的饥饿了,不得已吃狐、兔、羊、犬,接着抓到人,正要吃的时候,发现是个僧人,大为悔恨,悔恨到极处,悲痛哭号,摔打自己的身体,虎皮忽然脱落在地上,恢复了人体。僧人因为感悟到这个异常的现象,就破衣乞讨,到处参访善知识,用心修道,后来竟成为名僧大德。《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看这个故事更相信这个话了。

一一○、六道互具

六道之中,还有六道。且拿人道来说,有的人就如天人,如国王大臣一类就是啊;有的人就是人,如小的官员以及平民,衣食充足,生活安然的一类就是啊;有的人就如阿修罗,如那些狱吏、屠夫、刽子手一类就是啊;有的人就如畜生,如那些干重活的苦力仆役,常受鞭打一类的就是啊;有的人就如饿鬼,如那些贫穷要饭的乞丐,饥寒交迫一类的就是啊;有的人就如地狱,如那些遭到严刑惩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