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复习课件_第1页
世界史复习课件_第2页
世界史复习课件_第3页
世界史复习课件_第4页
世界史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5C末~19C末20C初15C末16C初18C中18C60S19C40S19C70S19C末20C初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与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步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5C末16C初18C中18C重点突破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萌生西欧人对黄金等需求商路不畅造成的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地理知识、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西欧生产力;西葡王室支持背景早期殖民扩张表现\过程影响1487迪亚士好望角1492哥伦布美洲大陆1498达伽马印度1519~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商业、价格革命,初具雏形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海外贸易,商业公司17C海上马车夫东印度公司、殖民地1588英国打败西班牙17C中三次英荷战争18C中英法七年战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加速资本积累,欧洲发展殖民地贫困,卷入近代化进程17C初插足印度,向美、非扩张17C中崛起、竞争、冲突日不落帝国重点突破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萌重点突破工业革命政治保障:代议制资金:殖民与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市场:圈地运动、海外市场扩大技术:工场手工业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过程影响科技发明纺织机械:珍妮机动力机械:蒸汽机交通工具:汽船、蒸汽机车管理制度:工厂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城乡关系:城市化进程加快。思想:科学共产主义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英国:“世界工厂”;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环境:环境污染。政治:19C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工业革命初步工业化科学技术突破性进展并应用于生产科技发明能源动力:发电机交通运输:汽车飞机石油化工通讯工具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生产力:电气时代产业结构:重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兴起生产组织形式:垄断国际关系:瓜分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重点突破工业革命政治保障:代议制重点突破工业成就内容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动力动力机器工业结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力经济格局社会结构资本主义制度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蒸汽机取代自然动力电力、内燃机动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轻工业主导促进工业化重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兴起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垄断组织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英国“世界工厂”欧美崛起,冲击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资义制度完善,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生活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矛盾突出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初步形成最终形成重点突破工业成就内容巨大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19441945194750S19671989199319942019布雷顿森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欧共体APEC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WTO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性质管辖范围承担义务考点突破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正式的国际组织部分货物贸易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随意硬性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性质管辖范围承担考点突破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物质基础、动力主要力量市场经济体制冷战的结束和平环境国际协调机制条件国际金融发展催化剂基础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考点突破经济20世纪90年代经济重点突破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世界形势:全球化趋势和欧亚挑战地区形势:三国各自的经济利益1992签署协定1993补充协议1994.1协定生效促进经济发展墨民族工业受损地区形势:各国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加深;世界形势: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抗衡美苏发展经济法德和解文化上认同感从欧共体到欧盟欧元增强实力冲击两极推动多极化1989年澳大利亚“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促进亚太发展提高国际地位背景过程影响特征合作化程度最高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重点突破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新航路开辟后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中国应对的政策:外国侵略势力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台湾、澳门)明、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探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中国的联系典例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对的表现:列强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开放(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主动学习(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航路开辟后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外国侵略势力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对的表现: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学器物向学制度、思想观念转变;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典例解析二战后改革开放前(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8后)虽取得重大成就,但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中国政府的对策:带来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中国的影响: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掀起瓜分狂20世纪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0世纪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0C20S30S40S50S60S70S80S90S西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东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短暂繁荣经济危机发生罗斯福新政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滞胀”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新经济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一五二五计划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形成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20C20S30S40S50S60S70S80S90S西方:重点回顾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原因\背景表现\内容特点影响29~33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根源:基本矛盾主要原因:产销矛盾具体原因:贫富悬殊、股票投机经济危机胡佛放任形势恶化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工农业下降,世界贸易剧减,工厂倒闭,失业剧增生产严重过剩劳动人民贫困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新理论新特点:避免国有化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极大破坏生产力加深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及西方社会产生影响重点回顾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特征20C50、60S经济政策(理论)美国总统20C70S初20C80S20C90S黄金时代凯恩斯主义“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尼克松回升、恢复货币供给学派(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里根繁荣、新经济时代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克林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经济时代。重点回顾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特征20C50、60资本主义国家三种经济思想阶段思想内容原因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革命后二战前后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止产品进口,防止金银流失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重点回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经济思想阶段思想内容原因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新经济政策战争环境、物资匮乏主要内容所有制分配原则经济机制改造方式性质作用效果相同点环境改善经济政治危机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农业、工业、商业、分配绝对彻底的公有制公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强制劳动、平均分配按劳分配直接过渡、彻底摧毁逐步过渡、逐级改造绝对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临时性非常措施对经济体制全面调整捍卫成果、不满、非正途恢复发展、巩固联盟、正途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都是危机下进行;涉及工农商;巩固政权。重点回顾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工业化过程农业集体化背景过程评价农业国;加强国防;提供物质技术基础25年十四大提出方针;28-32实施并提前完成实现工业化建立较齐全工业体系引导农业走社会主义道路配合工业化29年开始37年完成为工业化提供条件未促进农业发展形成标志1936苏联新宪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标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政治: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治;思想: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盛行。积极性: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积极作用;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极性:长远看,严重阻碍苏联各项事业的发展。评价重点回顾斯大林模式工业化过程农业集体化背景过程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原因\背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评价斯大林体制弊端暴露斯逝世经济:农业-扩大、削减、垦荒工业-改革、扩大政治:破除、平反积极:冲击、打开闸门、成效、探索开创性局限:未根本打破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矛盾丛生前期:改革重点工业,“新经济体制”后期:过分追求稳定前期:有所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与美国匹敌后期:停滞,经济下降改变经济发展颓势;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经济:“加速战略”政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