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分析版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分析版14/14芅PAGE14莁芃芀膄肇芆莂袈肃薁聿螃膆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分析版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放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试题

评卷人得分

一、填空题

1.=______

【答案】60

【分析】

【分析】

依照排列数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5×4×3=60.

故答案为:60.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了排列数公式,属于基础题.

2.若i是虚数单位,且复数z满足z=3﹣i,则=______

【答案】

【分析】

【分析】

由已知直接代入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详解】

∵z=3﹣i,∴|z|.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观察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题.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是m<n,那么”时,假设的内容应该是______

【答案】假设

【分析】【分析】

由于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建立,由此得出结论.

【详解】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建立,而“m7<n7”的否定为:

“m7≥n7”,

故答案为:假设m7≥n7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获取要证的结论的反面,是解题的打破口,属于基础题.

4.若,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3或4

【分析】

【分析】

结合组合数公式结合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由组合数的公式和性质得x=2x﹣3,或x+2x﹣3=9,

得x=3或x=4,经检验x=3或x=4都建立,故答案为:3或4.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组合数公式的计算,结合组合数的性质建立方程关系是解决此题的要点.

5.已知复数(是虚数单位),则=______

【答案】-1

【分析】

【分析】

3把代入ω﹣2,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

3∴ω﹣2

故答案为:﹣1.【点睛】

此题观察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是基础题.

6.用灰、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瓷砖按以下列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

6个图

案中正六边形瓷砖的个数是

______

【答案】37

【分析】

【分析】

经过已知的几个图案找出规律,可转变成求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即可.

【详解】

第1个图案中有灰色瓷砖6块,白色瓷砖1块第2个图案中有灰色瓷砖11块,白色瓷砖2块;第3个图案中有灰色瓷砖16块,白色瓷砖3块;设第n个图案中有瓷砖an块,用数列{}表示,则=6+1=7,=11+2=13,=

16+3=19,可知﹣=﹣=6,

∴数列{}是以7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7+6(n﹣1)=6n+1,

∴=37,

故答案为:37.

【点睛】

此题观察了归纳推理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7.有这样一段“三段论”推理,

关于可导函数

,大前提:若是

,那么

是函数

的极值点;小前提:由于函数

在处的导数值

,结论:

因此

是函数

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错误(“大前

提”,“小前提”,“结论”).

【答案】大前提

【分析】

由于导数等于零的点不用然是极值点.如函数y=x3,它在x=0处导数值等于零,但x=0不是函数y=x3的极值点.由于只有此值两侧的导数值异号时才是极值点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1)时,第一步应试据的不

等式是

______.

【答案】

【分析】

试题分析:式子的左边应是分母从

1,依次增加

1,直到

,因此答案为

考点:此题主要观察数学归纳法的看法及方法步骤。谈论:简单题,理解式子的构造特点,计算要认真。9.在△AOB的边OA上有4个点,边OB上有5个点,加上O点共10个点,以这10个点为极点的三角形有______个.【答案】90

【分析】

【分析】

构成三角形的三个点不共线,因此在12个点中任意取3个点构成三角形的情况中把在

同素来线上的点除外即可

【详解】

C310﹣C35﹣C36=90.

故答案为:90

【点睛】

此题既观察了计数原理的知识,又复习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一道较简单的题目.

10.已知复数z满足等式,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

【分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得答案.

【详解】

|z﹣1﹣i|=1的几何意义为复平面内动点到定点(1,1)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

如图:

|z﹣3|能够看作圆上的点到点(3,0)的距离.

由图可知,|z﹣3|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观察复数模的求法,观察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基础题.

11.某学校将甲、乙等6名新招聘的老师分配到4个不同样的年级,每个年级最少分配1

名教师,且甲、乙两名老师必定分到同一个年级,则不同样的分法种数为______

【答案】240

【分析】

【分析】

依照人数进行分组分1,1,1,3或1,1,2,2,结合甲乙一组,尔后进行谈论即可.

【详解】

6名老师分配到4个不同样的年级,每个年级最少分配1名教师,

则四个年级的人数为1,1,1,3或1,1,2,2,

由于甲、乙两名老师必定分到同一个年级,

因此若甲乙一组3个人,则从节余4人选1人和甲乙1组,有C4,尔后全排列有

4A96,

若人数为1,1,2,2,则甲乙一组,节余4人分3组,从节余4人选2人一组有C6,

尔后全排列有6A144,

共有144+96=240,

故答案为:240.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排列组合的应用,结合条件进行分组,谈论人数关系是解决此题的要点.

12.如图(1)所示,点O是内任意一点,连结,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

,则,类比猜想:点O是空间周围体内的任意一点,如图(2)所示,连结

并延长分别交平面

,平面

,平面

,平

面于点

,则有

______

【答案】

【分析】

【分析】

先依照所给的定理写出猜想的定理,把面积类比成体积,把面积之和等于

之和等于1,再进行证明.

【详解】

利用类比推理,猜想,点O是空间周围体V﹣BCD内的任意一点,连结

1,写成体积

VO,BO,CO,

DO并延长分别交面BCD,VCD,VBD,VBC于点V1,B1,C1,D1,应有

用“体积法”证明以下:

.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类比推理,

用平面中图形的线段的性质类比立体图形中的体积的性质,

于基础题.

13.设二项张开式

,则

=__

【答案】

【分析】

【分析】

82

的张开式两边对

x求导后,令

x=1,可得:

a1+2a2+3a3+4a4+5a5+6a6.由二项

张开式

,令

x=0,可得:

a0=(﹣2)6.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二项张开式,

两边对x求导可得:6×3(3x﹣2)5=a1+2a2x+3a3x2+4a4x3+5a5x4+6a6x5.

令x=1,可得:a1+2a2+3a3+4a4+5a5+6a6=18.

由二项张开式,令x=0,可得:

a0=(﹣2)6=64.

a0+a1+2a2+3a3+4a4+5a5+6a6=18+64=82.

故答案为:82.

【点睛】

此题观察了二项式定理的求值、导数运算法规,观察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4.54张扑克牌,将第1张扔掉,第2张放到最后,第3张扔掉,第4张放到最后,

依次下去,当手中最后只剩下一张扑克牌时,这张是最开始的扑克牌序次中从上面数的

第______张.【答案】44

【分析】

【分析】

按规则将过程一一表现排列出来即可得解

【详解】

第一次剩下的卡片是27张:2,4,6,8,10,12,14,16,18,20,54,第二次剩下的卡片是14张:54,4,8,12,16,20,24,28,32,36,40,44,48,52,第三次剩下的卡片是7张:4,12,20,28,36,44,52,第四次剩下的卡片是4张:52,12,28,44,第五次剩下的卡片是2张:12,44.第六次剩下的卡片是1张:44.故答案为:44.【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数字规律,关于找规律的题目第一应找出哪些部发散生了变化,是依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评卷人得分二、解答题

15.已知复数().

(1)若复数z为纯虚数,求实数m的值;

(2)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2)(2,3)

【分析】

【分析】

(1)由纯虚数的看法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得

,解不等式即可得解

.

【详解】

(1)由于复数解之得,

为纯虚数,因此

(2)由于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因此

解之得

因此实数

,得

的取值范围为(

2,3).

【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复数的看法及复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16.在二项式的张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1)求张开式中的所有有理项;

2)求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答案】(1),

【分析】

试题分析:解:(1)∵

由题设可知

解得n=8或n=1(舍去)

(2)

2分

当n=8时,通项

据题意,

必为整数,进而可知

r必为

4的倍数,而

4分

0≤r≤8∴r=0,4,8,故x的有理项为,,6分(2)设第r+1项的系数tr+1最大,显然tr+1>0,故有≥1且≤1

∵,由≥1得r≤39分又∵,由≤1得:r≥211分∴r=2或r=3所求项为和13分考点:等差数列;两项式定理;谈论:两项式定理经常作为考点。在两项式的张开式中,第项是

17.把5件不同样产品摆成一排.

1)若产品A必定摆在正中间,排法有多少种?

2)若产品A必定摆在两端,产品B不能够摆在两端的排法有多少种?

3)若产品A与产品B相邻,且产品A与产品C不相邻,则不同样的排法有多少种?【答案】(1)24种(2)36种(3)36种

【分析】

【分析】

将A放中间,其他全排列即可;

先排A,再排B,其他全排即可;

将AB捆绑,进行排列,减去AC相邻的情况即可.

【详解】

(1)A摆在正中间,其他4个产品进行全排列,故共有(种)排法.

(2)分三步,第一步将产品A摆在两端,有2种;第二步将产品B摆在中间三个地址

之一,有3种排法;第三步将余下的三件产品摆在余下三个地址,有种排法,故共有

(种)排法.

(3)将A,B捆绑在一起,有种摆法,再将它们与其他3件产品全排列,有种摆法,

共有(种)摆法,而A,B,C三件在一起,且A,B相邻,A,C相邻有CAB,

BAC两种情况,将这3件与剩下2件全排列,有(种)摆法,故A,B相邻,

A,C不相邻的摆法有48-12=36(种).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了排列问题,涉及相邻问题用捆绑,特别元素优先排,正难则反的技巧,属于中档题.

1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

(1)求,,,,并猜想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并求出的表达式.

【答案】(1)解∵an=Sn-Sn-1(n≥2)

∴Sn=n2(Sn-Sn-1),∴Sn=Sn-1(n≥2)

a1=1,∴S1=a1=1.

∴S2=,S3==,S4=,┄┄┄┄┄┄┄┄┄┄6分猜想Sn=(n∈N*).┄┄┄┄┄┄┄┄┄┄7分(2)证明①当n=1时,S1=1建立.②假设n=k(k≥1,k∈N*)时,等式建立,即Sk=,

当n=k+1时,

Sk+1=(k+1)2·ak+1=ak+1+Sk=ak+1+,

∴ak+1=,

∴Sk+1=(k+1)2·ak+1==,

n=k+1时等式也建立,得证.

依照①、②可知,关于任意n∈N*,等式均建立.┄┄┄┄┄┄┄┄┄┄13分

又∵ak+1=,∴an=.┄┄┄┄┄┄┄┄┄15分【分析】【分析】(1)依照数列中和的关系式,获取,进而由,即可分别求解得值,归纳猜想的表达式;(2)用数学归纳法作出证明:第一步,先证明时,结论建立,第二步,假设时建立,证明时也建立,即可获取结论建立.

【详解】

解:(1)由于an=Sn-Sn-1(n≥2)

因此Sn=n2(Sn-Sn-1),因此Sn=Sn-1(n≥2)

由于a1=1,因此S1=a1=1.

因此S2=,S3==,S4=,

猜想Sn=(n∈N*).

①当n=1时,S1=1建立.

②假设n=k(k≥1,k∈N*)时,等式建立,即Sk=,

当n=k+1时,

Sk+1=(k+1)2·ak+1=ak+1+Sk=ak+1+,因此ak+1=,因此Sk+1=(k+1)2·ak+1==.

因此n=k+1时等式也建立,得证.

因此依照①、②可知,关于任意n∈N*,等式均建立.

由Sn=n2an,得=n2an,因此an=.

【点睛】

此题主要观察了数列问题的归纳、猜想与证明,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应用问题,其中解答

中明确数学归纳证明方法:(1)考据时建立;(2)假设当时建立,证得

也建立;(3)获取证明的结论.其中在到的推理中必定使用归纳假设.着

重观察了推理与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9.已知圆拥有以下性质:设A,B是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点P是圆上的任意一点.若直线PA,PB的斜率都存在并分别记为,,则

=﹣1,是与点P的地址没关的定值.

(1)试类比圆的上述性质,写出椭圆的一个近似性质,并加以证

明;

(2)如图,若椭圆M的标准方程为,点P在椭圆M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点A,

B分别为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过点A,B分别作⊥PA,⊥PB,直线,交于点C,

直线与椭圆

M的另一交点为

Q,且

,求的取值范围(可直接使用(

1)中证明

的结论).

【答案】(1)目击明;(2)

【分析】

【分析】

(1)设点,则点,由,由椭圆方程带入化简可得解;(2)设AP的斜率为k,,结合(1)中的结论可得直线AC、BC和BQ的方程,联立直线方程可得和,由,结合可得解.【详解】(1)性质:设A,B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点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若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并分别记为,,则是与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