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良曦: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几个_第1页
俞良曦: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几个_第2页
俞良曦: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几个_第3页
俞良曦: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几个_第4页
俞良曦: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几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的几个认识

合肥市急救中心俞良曦

第一页,共16页。对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的几个认识

近20年来,院前医疗急救发展迅速,已由过去的不知所名,到职业特征显著,由过去的简单满足社会需求,到综合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用,其运行模式及职能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页,共16页。1机构设置:从可无到必有发展节点:198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对急救站和医院急诊科建设提出了规划和要求,提出了建设“急救网”的概念。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甚至包括一些省会城市在内的大多数城市仍没有急救中心(站)的机构设置。1986年:首次确定全国急救站服务号码“120”。但这个号码被作为一种负担被许多地方不开通或搁置不用。第三页,共16页。1机构设置:从可无到必有1996年:邮电部、卫生部联合下文,中国的急救特服电话号码为“120”。此时“院前急救”也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语。“120”更多被视作一种重要医疗资源。2003年:“非典”使“院前急救”从台下站到台前,被社会认识和关注。急救中心(站)作为日常急救和灾害救援的基础力量得到政府重视。国办发【2003】82号文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分别建立或扩建一个规模不同的紧急救援中心”。市级急救中心开始普遍建立第四页,共16页。1机构设置:从可无到必有2013年:卫生部《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首次以卫计委令的方式明确提出建设院前急救体系并明确了建设的责任主体。独立建制的院前急救机构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县级急救中心建设及县、乡急救网络建设得到重视。

第五页,共16页。

院前医疗急救发展过程中,院前急救的能力建设一直得到卫生行业内、特别是院内急诊医师的关注支持,并帮助院前急救逐步实现了由“送”向“救”的重要转变。第六页,共16页。2职能作用:愈加凸显2.1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职能“非典”以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得到政府更高的重视,甚至建立了一日一报和零报告制度。而院前急救在机构设置方面则得到较快发展。但在随后一个接一个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中,如…院前急救在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方面的重要性得到很好体现,应急医疗救援工作也成为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说,是灾害事故救援首先促动了政府对院前急救力量的重视。第七页,共16页。2职能作用:愈加凸显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意识与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120”的转送职能,而是对它的医疗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需求被政府越来越高程度的认识,包括“120”的一些负面新闻的主角,政府作为“120”建设主体也不时被牵入其中。这些都倒逼和促进了政府对院前急救基本服务能力(包括急救装备、急救网络)建设的重视。反过来看,一个良好运行的“120”也很容易体现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正面形象,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一支重要保证力量。第八页,共16页。

3建设模式:主流明晰

十多年前:独立急救中心完全承担模式曾经是建设发展的目标,原因是独立急救中心专业化发展起步早、起点高、质量控制易、能较好实现政府职能。问题:成本过大,尤其是医师成本。现阶段:一是以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为主体,与网络医院共同承担。二是以独立建制的120调度指挥中心为核心,统一指挥调度医疗急救资源。三是完全依托一家医院承担急救工作。第九页,共16页。3建设模式:主流明晰我认为,第二种模式(以独立建制的120调度指挥中心为核心,统一指挥调度医疗急救资源)是目前急救中心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建设模式。大量后建急救中心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管理经验。既往“强势”的完全独立急救中心运行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特别是要实现乡、镇急救网络覆盖,完全独立急救中心运行模式是不可能完成的。第十页,共16页。

4院前急救框架内容基本确定

4.1120急救电话的含义基本确立

即,“院前急救机构受理医疗救援呼救、代表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指挥医疗资源、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工具”。4.2

院前急救的框架内容基本确定

十几年来,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要求,院前医疗急救的任务功能越来越明确,除了日常急救,社会活动保障、灾害事故救援、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功能任务自然增加,共同构建急救中心的四大基本功能。现在,院前急救的建设与发展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第十一页,共16页。

5院前急救的能力全面提升

5.1120指挥通讯系统正在快速实现信息化

《办法》要求:120通讯系统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音通讯等功能。5.2院前急救装备不断丰富随着对院外医疗急救的重视,除了心肺复苏、除颤、监护外,一些特色化、院前化的急救装备不断增添出现(如搬运装备、创伤处置器械等),并有形成标准系列的趋势。5.3院前急救的规范、标准不断制定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卫生部)、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救护车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第十二页,共16页。5院前急救的能力全面提升5.4院前急救的综合发展

航空医疗救援、水上救援正在发展,与道路救援一起构成立体救援态势。灾害医疗救援得到进一步重视;电话急救指导(MPDS)使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5.5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已经应用与院前急救,可以提供病员信息、定位、收费等服务。5.6

院前急救质量评价机制普遍建立

质控评价标准不断丰富、完善,各地接近同一。第十三页,共16页。

6问题与期待

6.1仍不均衡

市级急救中心规范化发展较好,未纳入市级管理的县级急救中心(主要是依托型)工作质量差异巨大。6.2顶层设计

针对院前急救发展的新趋势,主管部门应重新顶层设计,规范院前急救运行的模式和标准。至少是区域性顶层设计。6.3立法与保障

更加具体明确政府、部门职责职能,充分体现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第十四页,共16页。从体系功能上看,院前急救已经不是院内急诊的简单外延。但职业上看,院前急救现在和将来都会有许多的急诊、重症、麻醉等专业的院内医师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