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讲义整理_第1页
高考地理讲义整理_第2页
高考地理讲义整理_第3页
高考地理讲义整理_第4页
高考地理讲义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9讲中国人文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人文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2015高考导航考纲展示1.我国的行政区划。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3.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4.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2015高考导航考点扫描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中国的人口,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第1~2题,2013年天津卷第12题,2011年海南卷第16~18题,2012年上海卷第30~34题等。2.中国的农业,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5~6题,2013年江苏卷第21~22题,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6题等。3.中国的工业,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2题,2013年浙江卷第3题,2013年天津卷第13题等。考点扫描切脉高考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人口、耕地、水资源等统计图,考查中国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等。2.常结合区域图,考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及应对措施。切脉高考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省级行政区: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_____个特别行政区。342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3422.中国的人口(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_____。(2)人口分布(3)人口政策①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②人口政策:控制人口______,提高人口______。③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_______。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小聚居。快实行计划生育数量素质优生大杂居2.中国的人口快实行计划生育数量素质优生大杂居二、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

差异地区

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湿润和半湿润的_______地区林业东北、____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______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______和绿洲平原西南内蒙古河谷二、中国的农业差异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种植业湿润和半湿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秦岭—淮河秦岭—淮河山东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秦岭—淮河秦岭—淮河山东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4.解决措施:①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③科技兴农。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三、中国的工业1.工业的空间分布(1)京广、_______、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4)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京沪上海京津唐三、中国的工业京沪上海京津唐2.高新技术产业(1)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________分布特点。点状科技园沿边2.高新技术产业点状科技园沿边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________。3.填写图中铁路线名称a兰新线,b_______线,c成昆线,d南昆线,e______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浙赣线;i_______线。铁路青藏京哈京九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铁路青藏京哈京九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谷物太湖、洞庭湖、江汉平原、鄱阳湖、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条件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经济作物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台、闽、粤、桂、滇、川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条件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东北平原、河套平3.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3.九大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珠江三角洲(I)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1.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及评价(2014·南昌模拟)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1)~(3)题。1.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及评价(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市场D.交通(2)B、C两地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B地区海拔较C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②B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C地区多③B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光热条件优越④B地区位于澜沧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A(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B(3)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②E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③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④春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3)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与我国水热资源的分布规律相近,说明气候是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第(2)题,图中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部(藏北高原),B地区海拔较C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C地区多;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第(3)题,图中D地区位于新疆的干旱地区,水源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E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F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春旱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大2.我国主要农作物分析(2014·江苏苏锡常镇模拟)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我国主要农作物分析(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DD(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DD解析:(1)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棉花有五大产区(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等),甘蔗主要分布于南方热带地区。(2)开发和种植能源作物,必然会出现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土地的问题,则可能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故D符合题意要求。解析:(1)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我国工业分布及四大工业基地1.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线三大工业地带。2.四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我国工业分布及四大工业基地1.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空运输便利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3.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2014·浙江模拟)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环渤海地区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大部分钢材流向以南方为主的其他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西部地区钢铁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相对落后。材料2:我国铁矿石价格趋势图和进口路线图。3.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铁矿石2004年到2010年价格走势图铁矿石2004年到2010年价格走势图(1)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异同点。相同点:进口铁矿石价格高;海运距离远,运费高;环境压力大。不同点:环渤海地区,本地市场严重不足,水资源紧张;长三角地区,土地紧缺、能源供应紧张。(2)指出我国不同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二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三是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地区适度发展钢铁工业。(1)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可知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上升,铁矿石主要来源于北欧、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加拿大等国,运输距离长,运费高。此外,钢铁工业为耗能大、耗水大的高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大。第(2)题,分析材料1中我国不同地区钢材的供需状况可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供大于求,不宜再建钢铁基地;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供不应求,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西部地区钢铁工业仍相对落后,为靠近消费市场,可适度发展钢铁工业。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可知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上升,铁矿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中国的交通走向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中国的交通走向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沟通了发展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

(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沟通东部和西部,促进西北、青藏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航道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

珠江航道松花江航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①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②通航里程最长;③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济宁、扬州、苏州、无锡①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②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③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①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②主干是西江,它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广州、梧州哈尔滨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航道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 4.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读“京津唐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四条铁路干线中,将京津唐三城市串联在一起且字母与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a-京广线 B.b-京沪线C.c-京哈线 D.d-大秦线C4.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C(2)在武汉(e)、包头(f)、重庆(g)、太原(h)的每两个城市之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A.e与g之间,长江水运B.f与h之间,黄河水运C.e与h之间,川藏公路D.f与g之间,京九铁路解析:(1)京哈线联系了北京、天津和唐山。(2)武汉到重庆可直接通过长江航运来联系在一起。A(2)在武汉(e)、包头(f)、重庆(g)、太原(h)的每两(2014·唐山第一学期联考)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积比较图,完成1~2题。1.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A(2014·唐山第一学期联考)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2.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

)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图中数据显示六省区中青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可以判断其人口密度最小。第2题,题干中M省区属于“黄河流域六省区”之一,人口超过一亿,且与山西省相邻,可以判断是河南省。C2.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C(2014·厦门质检)厦深铁路一改以往铁路的“翻山越岭”,紧贴海岸线,经过谷饶等工业小镇,连接3个经济特区。据此回答3~4题。(2014·厦门质检)厦深铁路一改以往铁路的“翻山越岭”,紧3.影响厦深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分布B.地形影响C.气候影响D.河流影响4.谷饶镇是“中国针织内衣名镇”,厦深铁路的建成对其有利影响是(

)A.针织内衣的设计水平会得到很快提升B.世界知名内衣品牌厂家将在谷饶安家落户C.针织内衣的售后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升D.针织内衣的销售市场将得到扩大解析:由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城市是厦深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厦深铁路开通,可以加强谷饶与外部的联系,有利于扩大针织内衣的销售范围。AD3.影响厦深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AD

(2014·浙江宁波一模)下图表示2012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读图,回答5~6题。(2014·浙江宁波一模)下图表示2012年我国各省汽车产5.2012年(

)A.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都在西部经济地带B.浙江耦合度低是因为浙江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生产能力相对较弱C.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汽车使用少,导致耦合度低D.从整体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各省区的耦合度日趋升高6.依据图示信息,汽车工业布局类型倾向于(

)A.技术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资金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BA5.2012年()BA解析:第5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消费市场很大,但空间耦合度低,只能是汽车生产能力较低的缘故。第6题,图中显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耦合度较高,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都较差;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耦合度较低,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较差、消费市场较大,或汽车生产能力较强而消费市场较差导致的,所以汽车工业布局与资金关系不大;而能源丰富和原料丰富的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则与原料和动力关系也不明显,故倾向于技术导向型。解析:第5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消费市场很大,但空7.(2014·山东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地区资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64%36%矿产资源59%41%水资源19%81%材料2: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和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7.(2014·山东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地(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资源不如南方。(2)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却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分配不均。(3)右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A地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水热(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空间定位、比较分析、阐释问题能力,农业生产问题及地区差异。(1)农业生产的产量归根结底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由此得出是水热条件。(2)注意本题的要求是从气候条件分析,我国是季风气候,水热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3)A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其区位条件的变化是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是关键。解析:本题考查空间定位、比较分析、阐释问题能力,农业生产问题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39讲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第39讲中国人文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人文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2015高考导航考纲展示1.我国的行政区划。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3.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4.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2015高考导航考点扫描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中国的人口,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第1~2题,2013年天津卷第12题,2011年海南卷第16~18题,2012年上海卷第30~34题等。2.中国的农业,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5~6题,2013年江苏卷第21~22题,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6题等。3.中国的工业,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2题,2013年浙江卷第3题,2013年天津卷第13题等。考点扫描切脉高考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人口、耕地、水资源等统计图,考查中国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等。2.常结合区域图,考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及应对措施。切脉高考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省级行政区: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_____个特别行政区。342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3422.中国的人口(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_____。(2)人口分布(3)人口政策①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②人口政策:控制人口______,提高人口______。③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_______。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小聚居。快实行计划生育数量素质优生大杂居2.中国的人口快实行计划生育数量素质优生大杂居二、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

差异地区

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湿润和半湿润的_______地区林业东北、____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______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______和绿洲平原西南内蒙古河谷二、中国的农业差异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种植业湿润和半湿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秦岭—淮河秦岭—淮河山东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秦岭—淮河秦岭—淮河山东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4.解决措施:①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③科技兴农。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三、中国的工业1.工业的空间分布(1)京广、_______、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4)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京沪上海京津唐三、中国的工业京沪上海京津唐2.高新技术产业(1)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________分布特点。点状科技园沿边2.高新技术产业点状科技园沿边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________。3.填写图中铁路线名称a兰新线,b_______线,c成昆线,d南昆线,e______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浙赣线;i_______线。铁路青藏京哈京九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铁路青藏京哈京九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谷物太湖、洞庭湖、江汉平原、鄱阳湖、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条件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经济作物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台、闽、粤、桂、滇、川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主要分布区及主要影响条件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东北平原、河套平3.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3.九大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珠江三角洲(I)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1.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及评价(2014·南昌模拟)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1)~(3)题。1.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及评价(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市场D.交通(2)B、C两地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B地区海拔较C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②B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C地区多③B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光热条件优越④B地区位于澜沧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A(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B(3)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②E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③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④春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3)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与我国水热资源的分布规律相近,说明气候是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第(2)题,图中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部(藏北高原),B地区海拔较C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C地区多;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第(3)题,图中D地区位于新疆的干旱地区,水源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E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F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春旱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大2.我国主要农作物分析(2014·江苏苏锡常镇模拟)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我国主要农作物分析(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DD(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DD解析:(1)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棉花有五大产区(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等),甘蔗主要分布于南方热带地区。(2)开发和种植能源作物,必然会出现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土地的问题,则可能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故D符合题意要求。解析:(1)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我国工业分布及四大工业基地1.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线三大工业地带。2.四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我国工业分布及四大工业基地1.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空运输便利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3.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2014·浙江模拟)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环渤海地区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大部分钢材流向以南方为主的其他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西部地区钢铁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相对落后。材料2:我国铁矿石价格趋势图和进口路线图。3.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铁矿石2004年到2010年价格走势图铁矿石2004年到2010年价格走势图(1)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异同点。相同点:进口铁矿石价格高;海运距离远,运费高;环境压力大。不同点:环渤海地区,本地市场严重不足,水资源紧张;长三角地区,土地紧缺、能源供应紧张。(2)指出我国不同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二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三是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地区适度发展钢铁工业。(1)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可知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上升,铁矿石主要来源于北欧、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加拿大等国,运输距离长,运费高。此外,钢铁工业为耗能大、耗水大的高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大。第(2)题,分析材料1中我国不同地区钢材的供需状况可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供大于求,不宜再建钢铁基地;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供不应求,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西部地区钢铁工业仍相对落后,为靠近消费市场,可适度发展钢铁工业。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可知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上升,铁矿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中国的交通走向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中国的交通走向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沟通了发展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

(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沟通东部和西部,促进西北、青藏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航道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

珠江航道松花江航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①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②通航里程最长;③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济宁、扬州、苏州、无锡①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②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③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①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②主干是西江,它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广州、梧州哈尔滨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航道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 4.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读“京津唐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四条铁路干线中,将京津唐三城市串联在一起且字母与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a-京广线 B.b-京沪线C.c-京哈线 D.d-大秦线C4.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C(2)在武汉(e)、包头(f)、重庆(g)、太原(h)的每两个城市之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A.e与g之间,长江水运B.f与h之间,黄河水运C.e与h之间,川藏公路D.f与g之间,京九铁路解析:(1)京哈线联系了北京、天津和唐山。(2)武汉到重庆可直接通过长江航运来联系在一起。A(2)在武汉(e)、包头(f)、重庆(g)、太原(h)的每两(2014·唐山第一学期联考)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积比较图,完成1~2题。1.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A(2014·唐山第一学期联考)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2.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

)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图中数据显示六省区中青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可以判断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