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5)课件_第1页
鲁迅小说(5)课件_第2页
鲁迅小说(5)课件_第3页
鲁迅小说(5)课件_第4页
鲁迅小说(5)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小说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是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其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

鲁迅语言的特点:

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鲁迅的语言把作为我们民族母语的汉语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我们正是要通过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来感悟汉语的魅力,欣赏汉语的语言美。周作人曾经说过,汉语有三大特点,即为装饰性、音乐性和游戏性。对鲁迅的批评王朔:鲁迅没有思想,他“不知道鲁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鲁迅爱生气,“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李敖则说,“鲁迅有没有这个度量呢?一个整天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人,他的心胸有的时候放不开,不是他不对,而是他放不开。”又说,“鲁迅他还是太狭窄了,太不快乐了,最后得肺病死掉,我觉得充满了怒气的死掉,我觉得那个死相可能不太好。”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那里,“读鲁迅的书是让人长脾气的”,他对“年龄小”的大学生说:“我告诉你们吧,从我的接触看,凡是读鲁迅多的人,尊奉鲁迅的人,脾气都很大,不光脾气大,连面部表情都变了,猛一看,真是狰狞可怖……整天阴沉着脸,像谁欠了二百块钱似的。”葛红兵:“发生在他留日期间的“幻灯事件”已经成了他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神话,然而他真的是这么爱国吗?既然爱国,他为什么要拒绝回国刺杀清庭走狗的任务?徐锡麟,他的同乡能做的,秋瑾,一个女子能做的,他为什么不能做?难道他不是怯懦吗?”“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其说是爱国的表现,不如说是他学医失败的结果,相比较而言,他的医学成绩实在是不敢恭维,甚至他所敬爱的藤野先生对他的医学课堂笔记和考试成绩也是非常不满意的,鲁迅的课堂笔记交到藤野那里总要被改得一塌糊涂,改动之多似乎鲁迅不会做课堂笔记。”“一个号称为国民解放而奋斗了一生的人却以他的一生压迫着他的正室妻子朱安,他给朱安带来的痛苦,使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压迫者。”被人攻击为‘作品太难’‘不合时宜’而欲将其逐出课本;一个对民族和民众深怀大爱的作家,竟被这么多人攻击为‘谁都骂’‘不宽容’,为何?如果说不理解鲁迅是可以容忍的,那么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肆意胡说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为什么非要学习“鲁迅”?由于鲁迅思想所具有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特质,决定了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90后的精神需求。他们享受着物质富裕这一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所产生的精神困惑。在一些更为敏感的人心里,自然会引发精神的饥渴感,以及对现状的某种焦虑感,对“病态社会”里的“病态心理”的不满,从而隐隐产生突破现有生活的内在要求。钱理群:很少有哪一代人像90后这一代这样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应试的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位学生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就不无痛苦地说到自己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与想象力,“升学考试毕竟不会问你‘如何在雪地捕鸟’”。“这样的压力下成长的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精神解放的渴求,恐怕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老师,家长,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专家……)所难以体会的。

鲁迅的思想具有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特质,以及彻底性、独创性、异质性的特点,他的思想总是能给人们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总是追问到人性的根本处,现实的根本处,就决定了他的思想是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90后”的精神需求,并走进他们心灵深处的。林语堂曾给鲁迅起过一个绰号,叫做“白象”。鲁迅的《立论》文章讲了三种说话方式,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大家都乐意听的话;说模棱两可的话,谁都不得罪的话;不看别人眼色,不考虑别人喜好,只说出真实的话,自己心里的话。前两种是灰象的说话方式,第三种是白象的说话方式。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像灰象一样说话。愿做灰象,还是做白象,涉及到人生观的问题,是个人的选择;这里说的只是至少告诉你还有“另一种说话方式”,“另一种活法”。鲁迅属于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源泉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作品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最高典范,他把现代汉语表意、抒情的功能达到了极致,并极具创造性,鲁迅独特在于有一种其他作家不能代替的价值,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如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论语选》和《庄子选》,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唐诗是文学的巅峰;《红楼梦》是民族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鲁迅,他开拓了新的现代文化。除此之外,《史记》、《楚辞》、陶渊明、苏东坡等也是民族文化源泉的作家、作品的扩大范围的内容。每一个中国国民,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对这些民族文化原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在人生的长途中不断阅读,常读而常新。整个过程: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又“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感受鲁迅”;即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鲁迅:发出“明朗”的笑声,“笑得咳嗽起来”,对女孩子衣裳的色彩高谈阔论。《父亲与儿子》,和根据鲁迅书信辑录的《我家的海婴》(还有海婴的《记忆中的父亲》,许广平的《鲁迅先生和海婴》),以及《五猖会》、《父亲的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曾经说过,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这是人的生命之路。在这条路上,有两个关键时刻,一是“为人之子”,一是“为人之父”。我们现在正处在“人之子”的阶段,看看这位鲁夫子作为“人之父”如何看他的儿子,如何回顾自己的父亲,这样一种‘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对他的人生选择又有什么关系。另外,《儿时故乡的蛊惑》、《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风筝》等文。鲁迅说他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这都是使他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尽管你现在最迫切的希望是‘告别童年’———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告别’是人的生命成长中所必经的阶段;但你也是摆脱不了儿时故乡的蛊惑的,因为那里有着你的永远的‘精神家园’。“阅读鲁迅”就是“走进鲁迅的世界,倾听他的声音,并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鲁迅作品中不仅写人而且写了大量的动物、鬼和神及一些独特元素。“人与动物”(《兔和猫》、《鸭的喜剧》、《一点比喻》、《狗·猫·鼠》、《秋夜纪游》、《夏三虫》、《战士和苍蝇》等),“人·鬼·神”(《无常》、《女吊》、《补天》、《奔月》、《铸剑》等),“生命元素的想象”(《死火》、《雪》、《好的故事》、《腊叶》、《天·地·人———〈野草〉集章》等),鲁迅对“爱”与“美”的追求,对人和自然“生命”的关爱与敬畏,他的“爱憎不分离”的情感,他与底层百姓、民间想象的血肉联系,他的无羁的想象力与语言创造力,他的诗人、艺术家的素养与气质……这些,都构成了鲁迅生命的亮色,构成了他足以抵御外在与内在的黑暗的生命底气。现在我们都是公民,那么我们是否都具备了自觉的公民意识?每个人都要“在已经奠定的生命的亮色的基础上,学会面对生命和人生的严峻方面,进行基本信念的启迪”

,这样,才有可能面对社会,逐渐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批判性与建设性的意见,尽到公民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鲁迅这样的有经验的高水平的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对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这也是一种“走向人生,走向成熟”的内在欲求,所以在了解鲁迅关于社会、人生、历史观点的基础上,还要明白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启迪。“睁了眼看”:突出鲁迅的下述思想:要走出“瞒和骗”的大泽,“既敢于揭示以任何形态出现的对人的奴役、压迫、残害的‘吃人’的血腥,也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些民族的‘筋骨与脊梁’敢于为他们抹去血污”;鲁迅的经验:他有着怎样一双“会看”的眼睛,怎样用“另一种眼睛”去看,即在常规思维之外,另辟蹊径,看到背后被隐蔽的东西,怎样看人们司空见惯的“街头小景”,怎样看煞有介事的报刊名文,从中发现“几乎无事的悲剧与喜剧”……

“另一种‘看’:突出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他对于“看客”现象的揭露与批判;鲁迅的做法,“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两大基本判断:“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因此要思考在中国如何“活得像一个人”,领悟鲁迅的“立人”思想,怎样确立一个基本的价值理想。对鲁迅的一些基本的文学命题与思想命题有所了解之后,与鲁迅的对话要转入“鲁迅与青年”这一话题。“生命的路”:《导师》、《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忽然想到(五)》、《未有天才之前》、《这个与那个•三“最先与最后”》、《这个与那个•四“流产与断种”》、《忽然想到(十)、《补白(三)》、《空谈(三)》、《过客》等,“自己作主,说自己的话”:《读书杂谈》、《随便翻翻》、《作文秘诀》、《无声的中国》等———“鲁迅与青年”的话题,这些其实就是前面讨论过的“父亲与儿子”话题的扩大、延伸与深化;因此,讨论的依然是“他”与“我(我们)”的关系,这就是阅读鲁迅的起点和归宿。“生命的路”:鲁迅对青年人的忠告,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要把握和创造自己的生命的路;要甘当“泥土”,“执著现在,执著地上”,埋头苦干,不耻最后;要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有勇有谋,懂得并善于保护自己,学会打“壕堑战”;任何时候,都要倾听“那前面的声音”的召唤,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往前走”的努力。———如鲁迅说,这都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写在〈坟〉后面》);这血的历史经验是应该让年轻人知道并铭记在心的。“自己作主,说自己的话”: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谈“如何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有意思的是,鲁迅谈读书的方法,更谈读书的境界,其实谈的就是人的精神境界;鲁迅讲“作文的秘诀”,归结于“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更是做“人”的秘诀:鲁迅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仍然是“立人”。至此是否多少领悟到鲁迅思想与文学的真谛?它对我们自身的终生发展有何意义?“阅读鲁迅”之后,还要“研究鲁迅”。研究鲁迅,是我们的权利:鲁迅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鲁迅可以不断地研究,因为鲁迅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鲁迅是说不尽的;为何要研究鲁迅,因为我们能够找到与鲁迅心灵相遇的通道,从而对鲁迅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自我发现。鲁迅的作品小说集:《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1927)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二、鲁迅的小说《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集鲁迅1918—1922年的15个短篇(1930再版时《不周山》被抽出,后改《奔月》,编入《故事新编》)]:《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收集1924—1925年的11个短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二、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八则,“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补天》(1922)、《铸剑》《奔月》(1926)、《非攻》(1934)、《理水》《采薇》《出关》《起死》(1935)。二、鲁迅的小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人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破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以上皆出自《〈呐喊〉自序》(1922)二、鲁迅的小说“在中国,小说并不算是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933)二、鲁迅的小说《祝福》:祥林嫂——勤劳、朴实、善良、安分,屡遭生活打击、命运戏弄和宗法戕害而失去灵魂的农村劳动妇女,用勤劳和生命去换取奴隶般的起码的生活权利而不可得,受宰割、歧视、唾弃,最后沦为乞丐,于祝福声中死在风雪的街头。《阿Q正传》。

二、鲁迅的小说2.知识分子——三代五个类型(对处于新旧文化和时代交替中知识分子的艰难生存处境的揭示)。⑴老一代:封建传统、有点文化的①宗法制社会统治意志的代表《孔乙己》中的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风波》中的赵七爷等;②封建文化意识制造的、却被社会所唾弃的文化人:迂腐、酸臭、善良却不觉醒,成为封建教育的殉葬品。

孔乙己、《白光》陈士成等。二、鲁迅的小说⑵中一代:受新思潮影响的①伪道学:新思潮冲击下的封建怪胎,没落而虚伪的卫道士。《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道貌岸然、潜意识背后的激进、虚伪、卑劣、浮躁。②新思想的信奉者、实践者:信仰危机、孤独、寂寞、颓唐、绝望。《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二、鲁迅的小说小说是鲁迅精神结构的象征1)小说表现了鲁迅自身的精神结构——自我拷问和否定。鲁迅通过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深层次开掘,显示他对灵魂的自省和精神的苦刑。鲁迅小说是对人(现实中国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是在深刻认识了中国封建意识对人的根深蒂固的控制后(这是中国最急迫需要改变的现实,和民族中兴之路),进行的痛苦的批判和绝望的反抗。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者的兄弟”,并且我作为被吃人也是吃人者。《头发的故事》“历史在忘却中流失了”,对落后群众的愤激和憎恶,对自我的反省和对自我的否定。《在酒楼上》“我象一个蚊子一样,不能走出历史的怪圈和轮回”。对历史的巨大漩涡感的认识。二、鲁迅的小说2)对死(过去、绝望和悲哀的世界)和生(未来、希望和觉醒的世界)的关注鲁迅将生与死提到了历史的、哲学的、心理的、伦理的高度来进行咀嚼和体念。在精神上同时负载起生与死的重负,从而以某种抽象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物意识。在鲁迅看来,生与死是可以互相转化,而不是绝对对立的。对自身的否定是在必死中求生。“狂人”的直觉随着“死”而深化,达到了赎罪。《药》中结尾的花环代表生,坟代表死。二、鲁迅的小说3)对看客麻木的揭示、吃人与被吃的审视、绝望的还乡意识鲁迅小说中独特的“互看结构模式”——这是鲁迅对历史人的喜剧和悲剧性认识。以看客的麻木与残忍来观照中国人的沉睡和不觉醒。看客形象:对中国群众的专制的揭示,看客是麻木者和盲目者,处于看与被看的喜剧和悲剧之中。《示众》中的看客,《狂人日记》中的路人,《孔乙己》中的酒客,《药》中的茶客,《明天》中的蓝皮阿五等。看客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庞大的“无个性群体”,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们对进步力量的无知,构成了封建吃人礼教的舆论传播工具和帮凶。看与被看,示众与被示众也是人生存的荒谬性展示。二、鲁迅的小说鲁迅小说中“吃与被吃”构成了他的一种叙述模式:鲁迅小说中的“吃人者”三种类型:封建统治者和“上等人形象”。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和假洋鬼子、《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药》中的康大叔、《风波》中的赵七爷。这类人冷酷自私、虚伪愚妄,鲁迅将这些特征与他们外表的尊贵相对照,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封建卫道士,维护封建礼教的旧知识分子形象。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弟兄》中的张沛君等。他们表面上是为大多数人考虑,灵魂深处却想有朝一日成为封建统治者。帮着吃人的人。二、鲁迅的小说被吃者形象:一类是反封建的先觉者形象。如《药》中的夏瑜、《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他们认识到了封建文化的愚妄,倾力反抗旧思想的束缚,但在行动上受到传统势力的强大遏制,理性最终被环境吞噬。——反叛传统的艰难。一类是小人物。底层劳动者和下层小知识分子。如《阿Q正传》中的阿Q、《白光》中的陈士成、《故乡》中的成年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等。广泛深刻的对“吃人”的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吃人(孔乙己、陈士诚);礼教吃人(祥林嫂);封建伦理文化愚民政策吃人(阿Q、夏瑜);看客吃人,封建道德吃人(《高老夫子》、《肥皂》)。二、鲁迅的小说鲁迅的还乡(离去——归来——再离去)是对中国传统的回归与背离,是“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显示的是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和进入现代中国的无可附着的飘泊感,深层次显示的是鲁迅内心的绝望与悲苦,是对人的悬浮感和“路上者”的荒诞处境的认识。鲁迅小说中往往影射了自己的感受。如《故乡》、《祥林嫂》。鲁迅是在双重绝望(对自我的绝望和对现实的绝望)中进行的孤独的不被人相知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这也反映出鲁迅独特的生命体念和思想的前卫价值。比如《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二、鲁迅的小说小说的文体特征:文备众体1)诗意渗透:以诗歌的传神和写意入小说,“神会于物,用心而得”。如《在酒楼上》、《伤逝》等,具有诗意的深刻性和写意性。2)散文笔法:形散神聚,近似随笔速写。如《头发的故事》、《兔和猫》等3)杂感化:亦庄亦谐,如《阿Q正传》4)手法多样: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心理分析、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手法的综合运用。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看客模式;批判模式;还乡模式;解构模式;吃与被吃的模式。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病态社会的精神病苦观照,国民性批判(写于1918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5月第四卷第5期。)《狂》可说是鲁迅反封建斗争的总宣言,也可说是小说全纲。鲁迅称之是尝试,可出手老辣独特,令人瞪目。关于准备:仰仗先前看过一百多篇外国小说与医学知识。外国小说是艺术上的准备,医学知识是病理学知识;而思想,在东京、北京之间,花大量时间读古书,为准备写中国文化史与字体变迁史,研究了碑贴、墓志、造像、拓片等,他在中国社会史、文学史、美术史上感到有一巨大幽灵在中国大地笼罩,渐看清了一个悲剧,就是礼教的食人性。比如张巡杀妻,还留千古美名;清末徐锡仁反清失败,心肝被士兵挖出炒着吃。且看清了礼教最好场所,便是在温情脉脉的家中,家庭制度是使人们互吃。小说由一个“迫害狂”病人的13则日记组成,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了“狂人”的内心世界。鲁迅旨在通过“狂人”意识对外在世界的扭曲反映,透视自己在十年沉思中洞察到的历史、文化“吃人”的本质。何谓“吃人”?

小说发表之初,许寿裳来信探问写作缘由。鲁迅回信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狂人日记》插图赵延年鲁迅所揭示的“吃人”,极为抽象,也极为具体,极为宏深,也极为切近。是历史与现实中事实性的“吃人”吗?是所谓“吃人的旧社会”?还是一般所谓“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呢?素材:阮九荪的狂人生活,鲁迅姨表兄,从他们通信中指阮兄常替知县出主意,大遭怨恨,久疑人们沿途把他们杀死,是典型迫害狂患者。鲁迅在会馆住时,常未起床阮便来,云要被杀……主题:小说借一迫害狂病患者的日记,展示狂人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的礼教吃人本质。

全篇13则,可分5部分。1则写狂人不安与恐惧,2、3则写认识到仁义道德就是吃人,4、5、6则揭示不仅社会,而且家庭也存在吃人现象,6-10则希望劝转大哥不要吃人,11、12、13则呐喊救救孩子,相信历史的进化,寄希望于将来。吃人意象的演变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

1—3段)

《狂人日记》里,鲁迅通过狂人这样一个先觉者、一个启蒙者对自己处境的恐惧(比害怕更深一层的心理),把他所有清醒和狂热的心理都表现出来。所谓吃人者是无意识的社会角色,它需要人去扮演或者充当,而不是某些人的固定的社会身份和阶级本性。不是某些人而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扮演和充当这个社会角色,也不是所有时间和空间都需要扮演这个角色,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人会转换成吃人者,吃人是一种社会环境,人人都有份。这涉及到群众暴力的问题。鲁迅为什么要主张排斥众数?在长时间的专制社会里,被压迫被奴役的群众表面上是沉默的,但就像一头沉默的巨大的野兽,其内在的世界里始终隐藏着一种极其盲目的破坏力量,一种暴力倾向。鲁迅对这种群众暴力非常警惕,他的文章一再提到这种东西。他在《狂人日记》就明确提出来:作为一个先驱,一个狂人,他首先面对的恰恰就是他周围的这一些群众。而这些群众对他的叛逆行为不了解,首先就成为吃人者。那么为什么这样?鲁迅把它上升到历史上去找原因。他往上推,推到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传统,以证明中国人尚是食人的民族。因此,与其说是礼教吃人还不如说是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吃人”看起来是狂人的象征性语言,仔细想起来却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今天仍是有一定市场。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狂人日记》到第三篇的时候,狂人作为一个战士的姿态在这一部分里充分展现出来,并对各种战法作了归纳:一是从历史上科学上找到吃人的合法依据;二是用无形的威胁来逼迫对方自己消灭自己;三是把对方宣布为非正常范畴的人。狂人的战术也是鲁迅的战术,他所归纳的对手们的捣鬼手段,正是统治集团对人民实行专制、钳制对手的基本手法,鲁迅称之为“老谱”。鲁迅的深刻处往往表现在这里,他有时候为了揭露所谓正人君子的阴险手法时忍不住要用文学词汇来强化效果,如“吃人”就是一个强化效果的修辞,这些夸张的修辞背后却包含了代代世袭的血腥的故事。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鲁迅把这样一个思想跟“吃人”现象等同起来,很明显这是保护人、维护人的利益的人道主义思想。可是,鲁迅慢慢深入下去,到最后他发现是人自己吃人,不仅是统治阶级吃人,被统治阶级也吃人。就是说,没有一个人逃脱了吃人的命运。从遗传角度来说,从动物进化中还保留了这么一个遗传的因子,每个人身上都有黑暗的一面,兽的本性的遗留,即兽性。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深的问题,所谓“人的忏悔”。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共名的一种穿透,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整个时代正是卡夫卡们写作的时代,现代主义风行的时代。鲁迅在对人的认识方面,他所达到的深度与当时的世界人文思潮是接轨的,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同步的。

《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狂人日记》几乎出自本能地把现代反叛思想融入本民族传统文明的颠覆因素,不仅颠覆了“仁义道德”的传统意识形态,也颠覆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家人性论的基本信条,进而对五四时期弥漫于思想领域的来自西方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思潮也进行了质疑。这是与西方在20世纪初所兴起的先锋文学思潮的锋芒所向基本保持了一致性。

先锋文学在艺术上总是更加贴近对自己生命的能量的寻求,企图从自己生命能量中挖掘出更大的潜力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狂人日记》的先锋性,那么,仅仅把它理解作彻底反封建的意义是太不够了,它的忧愤和绝望确实要深广得多,同时与旧社会的战斗力也要强大得多。

先锋文学为了表示它对现实环境的彻底决裂和反传统精神,往往在语言形态和艺术形式上也夸大了与传统之间的巨大裂缝,通过扩大这种人为的裂缝来证明自身存在的革命性,以违反时人的审美口味和世俗习惯来表示与现实不妥协的对抗。这些现象表面上是技术性的,其实仍然是一种精神宣言。从语言形态和艺术形式的反传统的标志来看,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个典型的先锋文学运动,但对这种特性的自觉意义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的,鲁迅是第一个自觉到这个特性的人,所以他的《狂人日记》一发表,立刻就拉开了新旧文学的距离,划分出一种语言的分界。鲁迅用欧洲语言的表现方式,西方的语法结构,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形成了一种现代汉语的雏形。《狂人日记》开创了一个新“欧化”的语言空间,是从鲁迅开始,中国的语言进入了一种现代语,而不是一般的口语写作,它才是现代语言。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象征主义的手法,象征作家面对现实世界时所抱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同时它包含了所有五四运动以来的最积极的方面,比如,它对人性黑暗的一种深刻批判,对于传统社会的彻底决裂,对于语言传统的坚决颠覆,以及象征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读《狂人日记》,我们能够举一反三地来看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一个最高的精神水平。鲁迅在《灯下漫笔》(后于《狂》七年)曾说中国的精神文明:“这文明,不但使外国人陶醉,也早使中国一切人们无不陶醉而至于含笑。因古代传来的而至今还在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纷离,遂不能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几千年伦理道德面纱背后竟然是“吃人”的残酷本质,而且往往是以“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方式,使被杀者不知凶手是谁,甚至杀人者也不知自己是凶手。人人不仅自己被吃,而且同时又去吃其他人,这样的地方,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一秘密极为平常,也极为隐蔽。在这儿,阶级分析是不适用的,鲁迅所指的各阶段封建文化之中的人不是被吃,就是吃人。此处两个阶级,知县、绅士古久先生、赵贵翁、大哥、衙役等是吃者,另一边是被吃者,被知县打过枷的、掌过嘴的、占了妻子的,这一边也互不同情,自己也想吃人。小说反响很大。傅斯年在《新潮》中说“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四川吴虞《吃人与理教》说,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从此,礼教吃人常见报纸。狂人形象:是狂人,也是一个开始觉醒的国民,同时是整个五四时代先觉者愤激思潮的象征。狂人狂不狂:杭州一读者说易牙蒸子给桀纣吃有误;又说易牙是齐桓公的佞臣,蒸自己子给齐桓公。这显然涉及一问题,鲁迅是否记错。其实这正是狂人之狂处。狂人从病理临床上讲的确狂,因为鲁迅已经仰仗医学知识,狂人病症符合迫害狂的病症。迫害狂并不以受迫害为特点,它的另一学名是偏执狂,以被迫害的幻想为病的特征,总幻想着自己遭受种种迫害,而且这迫害是集团性的。其实这种迫害是一种极其夸张的假想敌,迫害狂幻想大都有系统性逻辑性,但核心判断是错的(狂人以吃人为核心判断),并以此开始进行不现实的不正确的判断,然后将这一切内容附于核心周围,达到牢不可破的固执程度,且往往进行逆转性扩散,把病前生活也用妄想去解释。如狂人对自己五岁时的吃人与被吃。患者的性格是固执、主观、敏感、多疑,病中焦虑不安,思维按既定轨道奔逸,而且语无伦次,病理学称为词的杂拌,如“欢天喜地地发出呜呜咽咽的笑声”,记忆出现多种失误。因此狂人是狂。然而狂人又是小说中最为觉醒的。在他毫无伦次的思维中,包含了对中国社会的清醒认识。这恰成一个讽刺:在中国,最狂的疯子,却是最觉醒的人。狂人是按迫害狂的思路进行的:我一出场,便感到对现实的疑心与惧怕,经过仔细思想,断定礼教吃人。这是狂人的核心思想,按病理学是错的,但确实对中国社会最高认识。我惧怕被吃,对一切都怀疑,想起本草,医生诊病,快吃吧,断定大哥也吃人,并要吃我。从表现看,这是迫害狂的思维,却是狂人不断探讨真理的思想。他的所有病理特征,如害怕赵家狗,吃人的传说,既使碗中的蒸鱼也是吃人模样,毫无伦次,但这些思维都与礼教吃人的中心思维有关。狂人不仅对现实生活有最高认识,而且他从真理感受进而综合历史,从现实到历史,从感性到理性,立足今天,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希望有一个不吃人的社会,把希望放在孩子与将来。如果说狂人不狂,无法解释形象中的病理学;若只说狂则成医生手中的病例。长期以来,对狂人形象说法不一,如战士说、狂人说、寄寓说、象征说。争论焦点在狂人既然狂,是精神病,为何又有深刻思想,他真实吗?它深刻地象征了先觉者的命运,那些片断古怪的事实,如果使之还原连接,往往可判断出其正常生活的处世态度与思想的品德。小说中曲折地说明我原是一深受封建陈腐礼教熏陶,又受现代思想影响的读书人,感于家中不幸,愤于乡里人风俗野蛮,惊于旧礼教之吃人,而有所觉醒,并想改变现状而受迫害。病人固执、敏感、多疑,一旦受到意外刺激,于是焦躁怨恨。这种人生命运,是先觉者人生的写照,故曰觉醒的国民。鲁迅推崇尼采: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最孤独的人。一直深处被“吃”恐惧中的“我”,最终发现自己也无意中“吃”过人,即使没“吃”过,也因共同的历史,具有“四千年吃人履历”。这是“狂人”的最终自觉,由控诉者或拯救者,成为了忏悔者。小说的深度真正显示出来。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异同:果日记体,叙42岁九等文官波普里希钦,爱上部长之女,由于地位低下,无法实现,受到科员训斥与同事轻蔑。由于爱而不得与等级压迫,每天哀叹,忧郁终成神经错乱。恰逢皇帝失踪,幻想自己当了西班牙皇帝,结果被送疯人院。果意在于同情被压迫的人物,抨击等级制度。两者相同处很多,如反封建压迫的民主思想和人道主义;主人公都是病狂;日记体;结尾呼声表达的愿望。不同在于鲁迅自己说“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病,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虽然篇幅不到果一半,但蕴含着更深的思想:1、果从同请小人物出发,抨击官僚等级,所谓“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全部被侍从官啊、将军占去了”,鲁迅则致力于暴露整个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2、果戈理写小人物悲剧,还是希望给予这些人同情,而鲁迅救救孩子则是为了整个中国民族的前途。3、风格上果幽默、嘲笑、凄楚,为小人物抱不平,而鲁沉痛、急促、铿锵,仇恨之情更烈。《长明灯》写另一狂人,可说是姊妹篇。所写是吉光屯一个疯子,也是封建阶级的叛逆。此书中有一盏灯,据说从梁武帝时便点燃一长明灯,世代相传,是封建统治的象征,一方面受到封建势力的顶礼膜拜,说灯若灭,地变海人变泥鳅;在疯子看来,它是社会的种种灾难的根本原因,吉光屯是旧中国的缩影。疯子比狂人还要显得坚定彻底,他决心熄此灯,于是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他不受欺骗:“我替你吹,你过几天来看”;不怕威胁:“你伯伯会打断你的腿”;不受吹捧:”一向懂事”。但他义无反顾,“我自己去熄”。他们紧闭庙门,他沉静地说:“我放火”。最后被关进庙里空房中。疯子形象比狂人进一步,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具有更坚决鲜明的行动。小说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流动为具体内容,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对于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揭示。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铁青的脸、路人的交头接耳及张开的嘴、女人咬你几口的话、佃户讲的吃人的故事);第二是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过封建礼教所依附的基础——家族制度,对大哥平常的吃人言行的描写;第三是从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剖析整个封建礼教对社会成员的无形同化,个人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旧道德罪恶的载体和无意识的维护者,这是封建社会罪恶得以长期维持的根源。小说借一个精神病患者(被迫害妄想症)之口,说出了当时启蒙者的心声。小说之所以深刻不在于发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也是吃人者,自己也是封建社会历史的构成者和封建伦理文化扼杀人的帮凶。揭示封建社会人存在的荒谬性处境。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环境:人们对“狂人”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接着,作品通过“狂人”的联想,把“狂人”所处的环境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的挖人心肝煎炒了吃,去年城里杀了犯人时痨病患者用馒头蘸血舐,吃徐锡麟,构成吃人的社会罗网。历史地看,狂人从“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记述联想开去,引出一个怵目惊心的发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有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发现又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在此基础上,作品还通过狂人的自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深广。“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吃人者。尤其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中国人”,这无疑是说,纲常名教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食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他渴望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出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不仅在于他确实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迫害妄想”症患者,他之所以成为狂人本身,就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而且在于作品集中描写了狂人在精神刺激造成的“强迫观念”的支配下,所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喊,虽带有病态思维特征,但人们透过病态能看到狂人确有某种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这能激起进步读者的共鸣和同情。在传统势力支配下的反常社会里,那些首先说出了历史真理的先驱者,也常常被视为“反常”,乃至被诬为狂人和疯子。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在于,狂人的言行中包涵着的真理和正义,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狂人对他所处的环境的“反常”的认识,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暗示,导引着读者看到整个老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象。狂人之“狂”:现实之狂,精神迫害狂的病状;精神之狂,怀疑和反叛,对世界现实秩序的否定;理想之狂,战斗精神;预言之狂,口出狂言,救救孩子。在艺术表现上,《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它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作家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摹,“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思维特点和语言特点的状写,准确、真切,活脱成像。狂人的一切细节,无不切合“迫害狂”患者的症状。外界事物在他病态的思维过程中,由联想、经夸张以至歪曲的推理,终于成了荒谬的妄想。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甚至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但是,如果靠单纯的现实主义方法塑造出来的狂人形象,是提不出“礼教吃人”这一深刻思想,达不到借小说来“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这一创作意图的。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联想。《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狂人日记》“格式特别”的艺术形式《狂人日记》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①现实主义及其象征。就现实主义而言,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但同时隐含了象征、暗示,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使作品思想丰富深邃而含蓄蕴藉。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还是陌生化的叙事艺术?

②“狂”与“常”相对,陌生化的“有意味的形式”。“狂”意味着对“从来如此”的思想逻辑秩序和规范的颠覆和解构。狂人在“狂”中超越文化宿命和常识统治着的“人人如此”的思维与语言定势,获得了独异的思想主体性,从而重构起生活世界的意义和真相。鲁迅借此“狂言”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启蒙叙述“话语”。“狂”与“常”、写实与象征之间建构奇异而微妙的吻合和浑融,从而在看似荒唐无序的表层语言世界背后映现出真实的深层意义事件。“狂”与“常”双向烘托暗示的双关语境中,读者可从语言的本义和引申义及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陌生化相关中,去领悟和阐释文本的多重意义。③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而且是变态心理的描写;语言是简练峭拔的白话。《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虽只是一短篇小说,但意义重大。它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而且由于它思想艺术上的鲜明突出的现代特质,使它成为迥异于以前作品的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在思想上,《狂人日记》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变态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新奇独特的狂人形象,都是前无古人,具有现代意味的。当时有评论家认为《狂人日记》使中国文学由中世纪进入现代,这种富有历史感的评价概括了《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二、鲁迅的小说小说中的喻指:赵贵翁:百家姓中赵为第一,贵是地位的象征,翁,老年,人物喻指了中国社会最高权力的总代表。古久先生:中国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象征。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历史),赵贵翁代不平,约了大人小孩与之作对。狼子村:中国社会结构以村为基本单位,狼吃人,符合本性和逻辑,但其中居住的是人。狼子村是吃人文化的基本单位。医生:是老人,社会的维护者,姓“何”,一个无意义之意的姓氏,说明其艺术和人品暧昧。其祖师爷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吃人的记载。二、鲁迅的小说哥哥:家庭中的家长,家中的吃人者,吃了妹妹。历史吃人的转述者。母亲:悲伤中依然因循旧文化,有意无意的吃过人。陈老五:陈旧,帮手,跟在别人后面行事。谓此类人多。小孩:在其父母教育下,对狂人铁青着脸。狗:是赵家的狗,文化的卫道者。以上构成了吃人的网络和吃人的绵延不绝。杀人与无形,杀人于有理。二、鲁迅的小说鲁迅以后,写狂人的作家有:许钦文的《疯妇》,孙琅工的《疯人》,冰心的《疯人日记》,周作人《真的疯人日记》,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狂人家族系列。当时外国写狂人的有:果戈理的《疯人日记》(写一个九等文官因没有权利去爱一个部长的女儿,忧郁而发狂,最后要求他的母亲“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发表于1921年《小说月报》,安特莱夫的《红笑》,莫泊桑的《杀父的儿子》。二、鲁迅的小说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小说采用古代笔记体记载佚事。《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由小序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充满了张力。

小序(文言):近于写实,交待出:日记的来历——性质是病历—形式是语无伦次—作用是供医家研究。狂人已病愈,去某地候补去了。

正文(白话):13则日记构成正文的象征,是泛指——狂人的心理状态:被吃的恐惧来自环境、社会、历史——悲凉与吃人的绝望:母亲、大哥、家族、自己也吃过人——先觉者的理性反思:发现环境、历史都在吃人——被发现:自己也吃过人——救救孩子(绝望中的希望,拯救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二、鲁迅的小说文本的二重性:正文是心理小说,属西方现代小说(心理、意识流手法),序言属于杂文性质(随感、随笔、杂感)。序言和正文构成二重文本,运用了西方的反讽技巧。序言——文言——正常人语——非正常,正文——白话文——非正常人语——正常。形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使人形成远距离观照和阅读。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主题现代性: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和忏悔意识,国民性批判。语言现代性:正文为白话文。与小序形成文本间距和反讽。结构现代性:在写作上采用了日记体和片断结构,组成小说的文本,以二重互补的文本形式写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刻的理性思考。用心理、情感、思想来组织叙述,是对旧小说的时代、地点、出生、身份交待,清楚叙述故事的反叛。人物现代性:写一个疯子,在极端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揭示真相手法现代性:大量使用了意识流、心理分析和象征手法,这属于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打破的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环环相扣、依次展开故事情节的结构方式,而是代以片段的结构)

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传统性:结构:小序和笔记体是传统文体的延续;手法:在写心理活动中以一种抒情写意笔法,不着眼于事件的过程和原因的描写,只关注结果,这是传统诗词和中国传统美学大写意的遗风。《狂人日记》奠定了鲁迅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地位。鲁迅其他小说《祝福》、《明天》、《离婚》系列:《祝福》侧重揭露封建伦理道德对劳动妇女精神上的残害。封建伦理道德不仅使祥林嫂想当奴隶而不得,而且使其死后灵魂不得安宁,连死后亦不放过,其死是死于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形象,是被礼教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有两个突出性格:1、有勤劳、简朴的传统美德(力气赛过男人),不花钱,只求作奴隶;2有一定反封建斗争性,为己生存逃出婆家,后又出格地反抗再嫁,碰破头,一次又一次挣扎,仍失败。对这种反抗不能低估,表现不愿由封建势力对自己随意摆布;但也不能过高估计,因为她的最高理想在于要当奴隶,反抗的动机不过是恪守从一而终的封建道德。但即使如此她仍然以失败告终,一方面说明封建势力之强大,另一方面说明她的反抗出发点仍是封建道德,毫无力量,是孤立的反抗。以往对祥林嫂反抗的评价:想依靠自己的劳动争得做人的权利,但遭到四大权力扼杀,其实不然。祥林嫂的追求与抗争,大致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丰实内涵。1、逃。最初的婚姻就不幸,丈夫小十岁,逃出做工,在封建时代能逃出家庭,依靠劳动度日,无疑是追求人的尊严的举动,显示出反抗性格。但逃又有很大局限,只是逃出封建家长专制,并非整个封建制度,因此当女佣实际是出卖劳动的奴隶生活,而她却很满足,脸也胖了,不想再逃,很留恋此处,因此,她只是挣到了做奴隶的资格,已满足于此。2、撞。被抢走,八千钱被卖到山里,她撞,这本是对自己牛马般地位的抗议,也是捍卫自己尊严,但这一撞也呈现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法则,封建与反封建杂糅一块。3、捐。再嫁再寡,遭人唾弃,按柳妈意捐门槛,这反映她希望摆脱身上的污秽象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享有生活权利,这也是好的,但捐本身又显得极愚昧,所追求仍然不是真正人的权利,只是乞求让她安稳当奴隶,挣得同别的奴隶一样的干活,方式又是封建的迷信。4、问。形同木偶,问人死有无灵魂,那么就有地狱了;“死掉的一家人能见面吗?”这个问题表现了她对现存秩序(现实)的大胆怀疑,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统治挑战;再者一个女人若受苦如此还能热切希望,应肯定;但又消极,她相信其有,死后可团圆,仍把希望寄托于迷信;希望其无,免得在地狱中受锯之痛。因此,死后她仍处于封建道德折磨之中。鲁四老爷是封建卫道者代表,复杂,充满矛盾,并不概念化。他思想陈腐,讲理学,处处笃信理学法则,但他自己也并不“去人欲”,而是希望很多,祝福时祈求好运。此人的个人品质并不坏,对受苦人有时还可怜,对祥林嫂并没有在经济上敲骨吸髓,然而,正是他代表的理学原则,是从灵魂上处死祥林嫂的力量。这形象说明鲁迅在探究封建势力的罪恶时并不完全着眼于个人的品质优劣,而是强调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的残酷。此人主要表达了这思想(礼教吃人)非肉体而是精神。《离婚》爱姑(村妇)丈夫姘上小寡妇,要休爱姑。她认为自己是名媒正娶,不从,加之人非常泼悍,于是与其父庄木三等一道,与夫家大打出手,认为正义在我,非把另方闹得家破人亡不可,骂施家是大畜牲小畜牲。这次与其父一道上城里找七大人评理,开始很凶,但七大人的威严将之镇住了,失败了。小说主题主要由爱姑的斗争与失败表现出来,反映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精神的压迫,及妇女反抗的失败。爱姑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妇女的斗争,她泼辣,比祥林嫂斗争有力。因为在农村,女人在最底层,不仅受三从四德,还受七出压迫,没有任何自由,被休是天经地义,她却不干,不能由人把她不当人,要争做人的权利,慰大人调停也不干,在公堂上众大骂不止。这是可贵的反抗精神。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主要是由于爱姑受制于封建礼教,并没真正觉醒。她反抗,但反抗的出发点是明媒正娶的封建正统思想,以此为自己武器,因此,当七大人以威严把她镇住的时候,马上说,“我本来是来听七大人吩咐的”,于是以九十元代价了结。她的悲剧说明,只有消灭了封建势力,封建政府,彻底否定封建伦理道德,妇女争取作人的斗争才能成功。在礼教压迫下,无论个人性格是懦弱还是泼悍,都无法摆脱礼教束缚。《明天》。这小说最能说明鲁迅的一句话:“无主名(无主犯)、无意识的杀人团”。无意识(杀人者自己不知杀了人),本能地,天经地义,这正是狂人日记的思想。单死了丈夫,并守节。单四嫂子有一子,将死,从外表看全村都在帮助她,却不如说组成了一个杀人团吃她。庸医何小仙与药铺勾结,诈完单的钱,开“保婴活命丸”成“害婴送命丸”,人们替她借钱,把其家中所有的家俱全抵押了,天天来,混饭吃,小儿刚死,人们热热闹闹抬着棺来了。凡是开了口、动了一次手,均大吃,而一些酒色成性人,更垂涎她(明天意在于单希望明天儿子会好)。吃人有三部曲:1、单夫死后,让她乖乖当节妇。2、宝儿病重时,不仅得不到同情,且一块动手虐杀。3、宝儿死后,单单精神支柱倒了,酒色之徒群起而攻。且不说庸医杀人,也不说兰皮阿五、红鼻子老拱如何满足色欲,只说这个杀人集体中的好心人王九妈是不是杀人。王婆那种人,作为邻居是个好人,为单的丧事,前后张罗,算得上井井有条,一礼不缺,就连兰皮想以抬棺而捞一把,也被她精明顶掉了。入殓时,还掐着指头算,看还有什么想不出有什么缺陷。王九妈即想不出有什么缺陷的人,但想一想,是缺少同情,缺少真诚。如她给宝宝看病,点两下头,又摇两摇头。缺少人类应有的对人的尊重。摇了摇头,是凶是吉,她不管,只求完善,自己不出错。入殓时,单舍不得与爱子永诀,她气愤了,跑上前盖上。她深谙人情,视一切现存秩序为天经地义。她并非帮助人,而是冷淡的处理尸体,于是这个“气愤”透出了人的冰冷无情与冷漠。《孔乙己》则比《白光》内容更丰富。我们切忌仅把眼光局限于孔一人身上。既与孔受封建毒害,更把这个悲剧推向社会,主要描写一个备受封建教育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终日被人取笑、欺凌、侮辱的命运,揭示出人们的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在深度、广度上都超出的孔个人悲剧,成为社会悲剧。一方面是孔受封建毒害之深,热衷功名利禄,轻视劳动,价值观念是唯有读书高,虽与短衣帮同等地位,但自争高于短衣帮,身首异化,其实是最底层知识分子。一方面写人们的麻木、愚昧、冷漠。三个片断:一是喝酒尽被人揭短、取笑,成为一玩物,以引起哄笑为满足;二是被小孩嫌弃,教字,伙计轻蔑的拒绝,给小儿盘子,吃完哄笑着走开。孔是真诚的,但得不到温暖。三是被打断腿之后,盘两腿,下面垫一蒲包,鞋在肩上挂住,如此惨痛,竟还要取笑、欺侮。在此孔的可悲一在己,一在人(欺侮弱小是中国国民性一大特点)。以《风波》、《药》、《头发的故事》等为代表的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总结,指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在政权更迭的同时没有触及文化意识的变革,没有摧毁封建社会基础。《药》大致是以秋瑾被害为背景。小说中夏瑜与秋瑾互为对偶,都死于告密,并被杀于绍兴古轩亭口。当然夏以秋为模特不能说就是秋,小说人物是典型。小说中药指人血馒头,用药把革命党人被杀与华老栓买药故事结合一起,药既是联系二者的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药主题是“因群众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唤醒群众,打破几千年来人民身上的精神枷琐,唤起他们的觉悟,使反封建斗争成为群众运动,这才是拯救中国的良药。夏瑜的形象虚线,通过康大叔的话传出。他劝牢卒造反,说大清的天下是咱们大家的。“大家”一语表明了他的政治理想,是资产阶级共和理想,有民权思想与反满民族革命思想,“咱们”指人民。虽然他属于资产阶级,在革命时往往代表全社会利益。但夏瑜脱离群众,不分敌友,对群众(友)没有唤醒,以致母亲上坟,“羞愧的颜色”,对牢头阿义,却无端的去劝,把牢头视为群众,而群众则看不见。《风波》。背景是张勋复辟,张原为江南提督,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其定武军称弁子军。1917年在徐州开十三省督军会议,想复辟,北京府院之争,张调停,进京后复辟,13天结束,被段击败。《风波》写是张复辟,船夫七斤因没弁子所引起的风波。主题通过这场风波,反映辛亥革命广大农民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与封建思想所占的优势,说明离开意识形态变革,单纯的政权更替不能促进中国真正的进步,封建势力时时有复辟可能,从而批判了辛亥革命忽视思想革命的重大弱点。鲁迅写这小说,正是他对于辛亥的失望,说革来革去,不过一条弁子,就连这也不保险。变革关键在于文化意识(如农民起义是革命,政权更替不能说明一切)。主要通过人物表现。七斤夫妇,属被压迫农民,是农民中脑子灵,见识多的精英。七斤由于每天帮人进城,故很知道时事,他还骂赵七爷是贱胎,说明对封建势力不满;七斤嫂泼辣,精明,一眼望知赵七爷拖了弁子,穿上竹衫,不好。应该说,并不像一般农民那样麻木,但仍然是没有觉悟的。辛亥革命除了把七斤弁子割了,没有任何其它,当得知皇帝坐了龙庭,七斤嫂心中高兴,直到知道七斤没弁子才着急。七斤经赵七爷的威胁,更怕。他们面对封建复辟毫无感知,只是担心当不成奴隶、顺民,至于当谁的顺民无所谓。风波过后,对复辟本身没有认识,只是感到没有弁子危险,又可当顺民了,因此即使在七斤等精英身上,仍有麻木、愚昧、软弱特征。九斤老太,是落后保守老年妇女,代表了一种不能正视现实的怀旧思潮。虽然她对家境日益贫困不满,虽不能对现实作正确解释,却会说“一代不如一代”。其根据可笑,她感到五十七寿后,天热了,豆腐硬了,其实是她衰老,熬不住热,牙齿不好;不满小儿斤两数少,其实是称不同。她思想僵化,盲目留恋过去,当顺民,说现在的长毛不如过去的长毛,说明她对辛亥没有认识,这种渴望怀旧心理是封建统治的感情基础。还有一群看客。七斤无弁,村人想起以前论城中事的骄傲的样,心中畅快,看了一些时,感到无聊走开。此后七斤家衰,村人回避,反映了人精神上自私冷漠,甚至幸灾乐祸态度。赵七爷是小说中唯一的封建复辟势力代表,通过此人物可看到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根本变化,赵七爷没有被打倒,只是暂时躺下,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广大农民,精神上并没摆脱封建观念,对革命认为是犯法,于己无关。说复辟,全村无一点不满,除七斤无弁惶惑外,其他幸灾乐祸。风波平息,一切照旧,只有六斤双丫角变成大弁,裹了脚,一切都按封建秩序进行。可想,若有第二次三次复辟仍照样,这样的国民正是封建基础。《头发的故事》用N先生与我的谈话评价了辛亥革命。小说所以采用这个角度,在于能够全面评论辛亥。缘由是许钦文之妹投靠女高师,寄寓鲁迅处,因短发未录取,鲁迅愤然,说现已民国九年了,而有些人还嫉视剪发女子,和清末仇视剪发男子一样,因此写此小说:我撕下十月九日日历,发现对双十节毫无记载,N先生大为不满,听凭感情奔泻,一吐为快。他先讲叙头发的历史,从古代到清初留发不留头,接着讲自己回国后的无弁之灾。这使他痛心,虽制止了笑骂,但无法制止同事间的冷遇,于是当学生要效法他,他只能违心地劝阻。小说在于提出辛亥革命不过换了个民国招牌,去掉一根弁子,并没动摇封建社会基础。这一细节:我佩服北京双十节,警察到门,说挂旗,是,挂旗,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撅起一块脏布――这N先生是民主主义者,其性格颇似鲁迅,特点是冷中见热,貌似冷若冰霜,说话冷言反语,显得怪僻,其实忧心如焚,而且与旧社会决不妥协,固执,复仇心极强,是一个外冷内热的爆发型,在人物中最像鲁迅的(还有魏)。深刻描绘各种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大致两类,一类属旧知识分子,又分两种。一是科学制度的残害者,如孔,陈士成,穷死,狂死;另一种是虚伪的封建阶级道学家,四铭与高尔础。《肥皂》以买肥皂为线索,揭露封建道学家的肮脏灵魂,从小说反映的历史背景看,此时是新文化运动,联系鲁迅当时的认识,可说再现了国粹主义者的无耻。四铭并不是一个一般的反改革派,而是在五四特定环境下的反改革派。他咬牙切齿的说,新文化新文化,化到这样了,还不够,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上也没有道德,再不想法子拯救,中国真要亡了。于是想用国粹把人民统一起来,组织了移风文社,还定期在广告栏中征文。这十八届征文题目是《慕拟全国人民合词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圣经崇视祀孟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文》。这个四铭并非如倭仁那样的人,有些洋务派与学衡派的味道。他过去很新派,自称“光绪年间,我提倡开学堂,九公公反对办女学,我还反对过”。可见戊戌时是改良派。他不信中国皂荚子,要用洋货肥皂,开口骂洋鬼子,却又将儿子送进中西折中的学堂,因为这里学英文是耳口并重。但他搞新派,并非改革,而是保卫封建思想,一旦不然,他便露真面目,是典型的既要物质文明,但又骂西方精神文明的国粹派。因此四铭是有很深洋务派与道家双重痕迹的国粹主义者。小说故事本身主要揭露其道貌岸然中的肮脏,可用心理分析去解释。四铭在街上看到一个孝女陪着一个瞎眼祖母行乞,路人不但不助,反而打骂,甚至有一个小流氓说:“阿发,你不要看这货色脏,只要买两块肥皂,咯支咯支一洗,好的很。”这话勾起了四铭情欲,但他无法施于女丐身上,转而去商店卖肥皂,给妻,以转移压抑的情欲。但他购物不干脆,受到店员的轻蔑,几个学生更不满,骂他oldfool,心中不快,回家把鸡踢得乱飞。到家让儿子译“恶毒妇”,译不出,于是将怒气转向儿子,大骂新学堂。当他把肥皂交给太太,她很感激,但奇怪,后在饭桌上,菜心被儿子弄走,大骂,很气,但又不好为菜心发作,于是只能借此发挥,大赞孝女,让儿子学孝女,于是把女丐的事讲出,表示要为她写文章,并把咯支咯支一事讲出。表面发散怒气,其实发散情欲。太太明白,无非全是为了女丐说,你是特意买给孝女的,你咯支咯支的去洗去,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丐女的光。其实四铭再度提女丐只是为了发散不能对对象发泄的那种情欲。知夫莫如妻:“我们女人比你们男人好的多,你们男人不是骂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就是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都不是好东西,咯支咯支,简直不要脸”。四铭被击中要害,无处存身。正当此时何道统来访,视为救星,但他偏偏提到咯吱咯吱,四铭太太更气,大骂四铭。他只好在院中避难,连鸡笼中鸡也不敢动。但是中国家庭,女人毕竟是依附男子的,虽不满把自己当成发散对女丐情欲的替身,但威慑于夫权,加之健忘,第二天,她很用心地用肥皂洗了脖子,昨日之事忘光。这小说写极好,小小肥皂入木三分。夏志清称之是世界性的伪君子,可用情欲的压抑与转移学说解释。四铭是一个反对新文化的国粹主义者,是一个灵魂肮脏的道学家。《高老夫子》与肥皂为一类,创作意图与肥皂相同,意在讽刺新国粹派。一上课,二赌博。小说情节按高干亭备课、上课,打牌三部分组成。从表面看他很新,新帽、新皮包、新印名片、留心新学问、新艺术,因仰慕高尔基,改字尔础,却是标准的国粹主义者。写文章《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主义务》,可谓学贯中西,有学衡味道,但中西文都不通,所谓历史知识只是秦琼卖马一类,而外国知识更少,把高尔基认为是姓高,称吾家尔基。因他提倡国粹,被聘为女校的历史教员,本来他是打牌看戏喝酒玩女人,忽然要去教书,其目的如黄三(赌友)所言,看女学生外面看不够,要到里面看。下午的课从早上就开始照镜子,上课不通,连遭哄笑,大乱,草草收场(于旧学并无门径,并主张也还不配)。比之四铭,还有一种流氓性。长赌,晚上回来,迫不急待去赌,黄三一见便问,可有出色的,一语道破其目的。而他赌也不老实,他用一幅竹纹可弁的麻将,将某毛少爷钱弄光。高老夫子就干两件事,一教书为了看女学生,二赌,赌钱也不好好赌,设圈套,两方面都是流氓。此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骗子,灵魂肮脏的流氓,狡猾顽固的复古派。第二类知识分子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先觉者,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过新文化、新思潮,有过反封建的迫切要求,但在革命低潮时期,变得消极颓废,成了时代落伍者。这类人物有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伤逝》与《幸福的家庭》为一系列,表明在社会没有变革之前,知识者个人幸福难以得到。《伤逝》。五四时争取婚姻自主成为当时社会斗争思想的内容之一,因此歌颂恋爱自由也就成了当时作品涉及的内容,但许多作家没有意识到恋爱自由与整个社会的改革分不开,常常从个性解放一般观点上加以鼓吹,似乎恋爱问题解决了,一切都解决了。易卜生《娜拉》写了娜拉冲出了没有平等地位的家庭,而鲁迅看的更远,在专制的社会中,娜拉从专制中走出来,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要想解放,首先要经济独立,若这得不到独立,恋爱仍然不能自由。因此,鲁迅《关于妇女解放》中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士”。思想。说明小资知个人奋斗的悲剧命运,指出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整个社会解放问题而单独解决的。社会不解放,即便个人自由暂时得到也会丧失的。《伤逝》中主要写爱情,但不纯是爱情,它是妇女解放问题,是社会问题。情节,涓生和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的过程,是涓生用资产阶级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学说灌输给子君的过程,“谈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男女平等、易卜生……”,给子君上了半年的课,子君只讲了一句话,就表明其毕业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不仅断绝了与家庭的关系,也断绝与其叔父的关系,可以与涓生建立独立家庭。从表面看子君是她自己的,为表示与涓生平等,还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耳环,“不给她加入一点股份,她是住不舒服的”,自由平等、独立爱情等好像已得到。然而子君真的解放了吗,没有。子君把爱情当成生命全部意义,没有真正解放自己。冲出了封建闺阁的牢笼,但又进入了新的不平等的家庭,她没有自由,仍然是奴隶,不过原来是父亲的奴隶,现在是涓生的奴隶。子君安心于这种不平等的奴隶生活天天把涓生求爱的一幕熟背,滔滔背诵。涓生告诉她,爱情要时时更新、生长,她答应,怎么更新呢?买了几只油鸡,买了一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