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精品文档,欢迎你阅读并下载!教师资格证认证常见问题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精选1、概念【答案】【解析】[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认为,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也称标准属性、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或其特性的观念。2、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学生习得的原理或技能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能力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通过教学实现的。要想使学生当前的学习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①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Page1of156.②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在呈现教材时,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以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已有知识与新课题之间的相同点,因此教学次序要合理,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复习旧的,知道新的。(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已经把有关的经验全部概括化,比个别经验和事实更具普遍性,更有实现正迁移的可能性。越是基本的东西,越具普遍性,也越具概括性,越容易产生广泛的迁移。所以一个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就越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②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或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方式。在课时安排上给原理的应用较多的机会;布置练习时,要有接近实际的作业量,将同类的和类似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来安排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进行适当练习;练习要有计划、有步骤,而且种类应多样化,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还应加强学习指导,促进迁移。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新旧知识或课题的共同特点,归纳知识经验的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以促进更有效的迁移。4、班级群体纪律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一)班级纪律不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与课程有关,可能是因为课程内容贫乏无趣味,或教法呆板,或内容过深,超出一般学生的接受水平。这些往往与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相关。(2)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教师与班级学生群体发生过矛盾,彼此印象不良,有偏见,相互反感,有抵触情绪。这种心理背景下也会出现纪律问题。以上原因引起的班级纪律不良是个别的。(3)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这时的纪律不良是普遍的,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遵守纪律,这是因为正式规范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存在着与之相抵触的非正式规范和与此相应的舆论。(4)与整个学校纪律不好有关。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由于地区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学校所处社区、环境。(二)解决的办法(1)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首先可通过发动全班学生讨论,激发其集体荣誉感,实事求是地分析班级现状,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寻找办法。然后,引导学生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规定执行办法,建立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机制并严格执行。(2)切实解决与纪律有关的具体问题。如果纪律问题与某一具体问题有关,如课程质量,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好的课程是维持课堂纪律的良方,老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们爱听,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问题行为也就少了,课堂纪律自然就好了。Page2of156.(3)面临班级纪律问题的教师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借助其他人的权力。如果是由于教师本身与班级群体有矛盾而造成纪律问题,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意见沟通来解决。如果是由于教学水平不高造成的就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4)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以身作则可以使学生相信教师的要求是正确合理、可信可行的,出于内心地遵守纪律。师生相互作用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5)采用适当的预防策略和管理技巧。采取一些实用的课堂管理技巧,也能有助于纪律的调控。①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用凝视、摇头、叹息、手势、小声咳嗽等信号。②邻近控制:走进违反纪律的学生,站在他的身旁,轻拍他的头或肩,轻声提醒等。③移出诱因:对分散注意力的书籍、玩物等可暂时拿开,以消除诱因;对上课爱一起聊天玩耍的同学,可调离座位,易分散注意力的学生可安排与教师邻近的位置。④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⑤反复提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明确、坚定而友好地反应,反复重复直到学生屈服为止,即“坚定性训练”。5、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B.发展是跳跃的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答案】A【解析】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其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本特征是:(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6、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都可以用来测量()。A.意志B.情绪C.智力D.行为【答案】C【解析】1905年出版了第一个比奈一西蒙量表。它是一种个别测验式的量表,包括30个测量一般智力的项目,其中既有对较低级的感知觉方面的测量,也有对较高级的判断、推理、理解等方面的测量。第二版比奈一西蒙量表发表于1908年,它在前一个量表的基础上增加并修改了测验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将全部项目按年龄水平分组,因而成为第一个年龄量表。智力测量由于引进了智龄这个数量化的标尺而很快得到推Page3of156.广。不少人还进行了修订。其中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特曼主持修订的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最为著名。它的第一个修订本1916年问世,第一次将智商(IQ)概念运用到智力测验中,这个量表是采用了德国斯特恩在1911年所提出的智力商数,而这个商数是以实际年龄除以心理年龄获得的。使智力分数能在不同年龄间比较,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比奈以智龄评定智力的方法。7、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C【解析】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根据题意,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8、在技能练习的中期,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pz_填空}。【答案】高原现象|9、动机的作用有()。A.激励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强化功能E.调节功能【答案】BCD【解析】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10、()是18世纪中叶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A.相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说Page4of156.D.奥苏伯尔认知说E.类化说【答案】B【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种学习才会影响另一种学习。概括说代表人物是贾德,认为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中。奥苏伯尔认知说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的影响来自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及其特征。11、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因素有()。A.家庭教育B.生物遗传因素C.病菌、病毒感染D.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E.特殊的人格特征【答案】BCD【解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本体因素(即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心理活动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12、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岁。A.4—6B.5—7C.6—8D.7—9E.8—10【答案】E【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而且患病儿童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总体来看,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3、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A.远景性动机B.近景性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Page5of156.E.附属内驱力【答案】CDE【解析】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机由三种内驱力(需要)组成,他们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是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和附属内驱力(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这三种内驱力对于探究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行为动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1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E.表征【答案】B【解析】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产生式是所谓条件一活动的规则(简作C—A规则)。C—A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原则上的区别。相似之处是每当S出现或条件满足时,便产生反应或活动;不同的是,C—A中的C不是外部刺激,而是信息,即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也不仅是外显的反应,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运算。因此选B。15、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是有一定层次性的,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他提出了()等几种同化模式。A.下位学习B.接受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发现学习【答案】AC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机制是同化。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与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性的联系,进而被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来。有意义学习的同化模式有三种: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以及并列结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又可以分为派生下位学习和相关下位学习。派生下位学习是指新知识是已有知识的一个具体例证,可以直接从已有的上位知识中派生出来;Page6of156.相关下位学习是指新知识不能从已有的上位知识中派生出来,而是对上位知识作某种特殊的扩展,修正或限制才能得出。上位学习是指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是一般对特殊的关系,新知识包摄性更广、概括水平更高,可以将一些已有的知识或概念总括其下。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因此选ACD。16、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A.准备律B.练习律C.巩固律D.检验律E.效果律【答案】ABE【解析】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条规律:(1)效果律。指在学习过程中,给学习者以满意的情况,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增强;给予烦恼的情况,其联结就会减弱。(2)练习律。它指通过学习者的练习和运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会增强,否则会减弱。(3)准备律。它指学习者处于准备状态,对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因此选ABE。17、道德情感主要包括()等几种。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感性的道德情感E.理智的道德情感【答案】ABC【解析】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通常按照体验形式可以分为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类。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情境直接引发的一种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体验是一种在认识了道德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情感,是最高形式的道德情感。18、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A.房东岳B.潘菽C.廖世承D.冯忠良E.林崇德Page7of156.【答案】C【解析】1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著教材《教育心理学》,潘菽1935年编写教育心理学教材。19、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A.消退B.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E.回避条件作用【答案】A【解析】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回避条件作用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景发生的概率便会增加。消退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经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几率降低。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20、属于瓦拉斯在1926年提出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阶段的有()。A.准备期B.酝酿期C.豁朗期D.验证期E.成熟期【答案】ABCD【解析】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1)准备阶段。由情境的刺激引起多方面想法并经过筛选,逐渐辨明问题的特点.发现问题解决的线索,明确从何处着手对问题进行解决。(2)酝酿阶段。发现问题解决的线索后,如果问题不太复杂,可能很快就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3)豁朗阶段。在经过酝酿阶段后,常因无意遇到某种刺激情景启示,突然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即突然豁朗起来。(4)验证阶段。在豁朗阶段所得到的解决方法,不一定都是正确而有效的,所以一般还需要经过实践来验证。21、提问属于()策略。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Page8of156..计划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E.模式再认策略【答案】D【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指为达到保持的目的而反复地识记。在中小学的学习中主要的复述策略有三种:诵读和背诵;抄写;做笔记。精细加工策略指学习者对于给定的学习材料做更细化的、更深入的加工,以促进理解和记忆。包括加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自我提问、比较、记忆术。因此选D。22、学习策略的训练可采用的方法有()。A.指导教学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E.合作学习模式【答案】ABE【解析】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1)指导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有关的学习策略。(2)程序化训练模式。该训练模式的基本思想基于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3)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学生的经验分享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发展。因此答案选ABE。2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A.情景模式B.指导模式C.治疗模式D.发展模式E.社会影响模式【答案】BCDE【解析】(1)指导模式。辅导者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专长、兴趣、性格和其他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升学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2)治疗模式。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站在医生的立场,对心理偏常的学生给予严格的心理诊断与耐心的治疗,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减轻受辅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3)发展模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发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4)社会影响模式。在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者应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辅导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辅导的成效,巩固辅导的成果。Page9of156.24、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E.整体性发展原则【答案】ABCDE【解析】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发展原则。故答案选ABCDE。2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历程包括()。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质量阶段C.关注发展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E.关注学生阶段【答案】ADE【解析】美国学者福勒用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进行研究发现,教师成长包括以下阶段:(1)教学前关注;(2)早期生存关注;(3)教学情境关注;(4)关注学生。因此选ADE。26、()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A.组织化观摩B.非组织化观摩C.反思性教学D.录像教学E.微格教学【答案】E【解析】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研究表明,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27、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遵守的原则有()。A.反馈要有效Page10of156.B.反馈要及时C.反馈要得当D.反馈要有助提高E.反馈要具体【答案】BE【解析】反馈的原则:(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如作文只指出优良等,不如用眉批、评语等形式指出优点及不足。28、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A.理解问题B.搜寻解法C.建立问题表征D.执行解法E.评价【答案】AB【解析】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综合有关模型,基克提出了以下四个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29、发现学习【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30、原型启发【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31、成长记录袋【答案】【解析】[参考答案]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其特点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Page11of156.32、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答案】【解析】[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实际应用中:(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33、何谓心理发展?【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的发展包括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4、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各是多少?【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10.25—2秒;(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35、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解析】[参考答案]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1)性格的特征差异。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36、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基本关系表现在:(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所以,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7、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Page12of156.【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岗位职责。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肩负重要职责,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品德心理学揭示了个体品德形成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有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轨迹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习并掌握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内容,有助于教师有效驾驭教学过程。此外,了解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学环境的心理学问题,学生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心理学问题,学生个别差异的心理学问题等,都有助于教师更出色地履行自己的崇高职责。(2)教育心理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会有助于教师达到这样的要求。同时,学习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知识会有助于教师妥善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学习教育心理学会有助于教师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有关的理论观点、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如果教师结合教育教学的时间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科学研究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那么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掌握必然会达到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也必然会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3)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对教育热点问题的剖析和认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要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少热点问题。正确剖析和认识这些问题,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还需要利用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4)教育心理学有助于社会教育机构开展有效的工作。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学校应该是主战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支主力军,同时也离不开其他部门的工作。这些部门在规划、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会有助于这样的工作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更加符合教育者的教学心理,会有助于这样的工作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会有助于这样的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38、试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研究企图揭示无特殊训练条件下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并未考虑专门教学的影响。从一般发展的观点看,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或不受教育影响的。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3)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即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Page13of156.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39、学习者建构新的理解的基础是()。A.先行组织者B.原有的知识经验C.教师教学组织D.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40、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A.概括B.抽象C.概念D.规则【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认为,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也称标准属性、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或其特性的观念。概括是指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使文章更简明,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抽象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这里讲的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规则,只有反映因果关系等必然关系或社会约定俗成必须遵守的关系才是规则。学生掌握了某种规则,就是表明学生理解和把握了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根据这些关系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本题选择D。41、普遍迁移也叫()。A.顺向迁移B.负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答案】DPage14of156.【解析】迁移根据迁移范围的大小可以划分为:(1)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大。(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把从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小。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42、创造性主要表现为()。A.创造性意识B.创造性思维能力C.创造性情感D.灵感【答案】B【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作为一种能力常被称为创造力。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具有真实内容的能量,它的真实内容既可体现为能产生独特非凡而有一定人类价值的产品,又可体现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倾向。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43、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A.对偶故事法B.道德判断晤谈法C.正直测验D.现场观察法【答案】A【解析】研究道德问题不能采取直接询问法,应采取间接故事法。因为直接询问儿童本人为什么做出某种行为,往往遭到拒绝回答或得不到如实的答案。而儿童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后让他们评论故事中的行为谁好、谁不好或谁更不好,虽然它不关儿童本人的事,却能依据投射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与判断水平。因此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道德进行研究。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本题选择A。44、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是()。A.纪律B.群体规范C.舆论D.规则【答案】BPage15of156.【解析】纪律是群体为维护共同利益并保证工作、生活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各个成员遵守的某种准则,它对人的行为施加外部控制。建立与集体目标一致的群体规范和舆论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条件。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规范使成员在行为、认识乃至情绪上表现一致,体现了集体的价值和力量。因此B项符合题意。舆论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舆论是规范力量的体现,成员是根据本群体的规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判断或评论的,这种判断或评论的情绪色彩对个体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这里讲的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45、精细性复述也叫()。A.维持性复述B.策略性复述C.整合性复述D.监控性复述【答案】C【解析】复述分保持性复述和整合性复述两种形式。前者亦称简单复述或机械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进行重复性的、简单的心理操作,使记忆痕迹得到加强,但不一定能进入长时记忆。后者亦称精细复述,通过复述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使之与预存信息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向长时记忆的转移。精细复述的加工水平较高,具有主动性。因此本题应当选择C。46、创造性测量的常用量表是()。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答案】D【解析】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简称:MMPI)是上世纪40年代初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和麦金利编制的。试图对人的人格特点提供客观的评价。测验为399及566题二种,选用中国MMP1量表协作组的中国常模,主要确定十个与临床有关的指标及五个研究量表指标。主题统觉测验是H.A.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TAT。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试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的智力测验,主要用于智力诊断和人才选拔与培养。信度,效度高,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使用年龄范围广(5.5岁到65岁),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在团体中实施,使用方便。目前广泛运用于儿科、精神科等医院临床、企业招聘、职业指南、学校学生、人才选拔以及进行各类比较性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吉尔福特教授设计,1960年公布。适用于初中以上水平的青少年及成人。测验共由14个分测验组成:词语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非常用途、比喻引申、用途测Page16of156.验、故事命题、后果推断、职业象征、图形组合、图形变化、火柴拼图、装饰设计等。测验时要求前10个问题用语言文字表达,后4个问题用图形表示。测验结果能够给出被试在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方面的创造力分数。因此本题选择D。47、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格【答案】A【解析】个性又称作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把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称作气质。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是个体最鲜明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即具有某种能力就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能力的强弱决定活动效率的高低。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8、皮亚杰儿童道德性发展研究中,权威阶段的年龄段是()。A.2到3岁B.3到7岁C.8到10岁D.11岁到12岁【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包括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0—3岁)。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往往是我行我素。应以认真耐心细致地具体指导为主,而不应多加干涉。(2)权威阶段(3—7岁)。又称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3)可逆阶段(7—12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教育中,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发展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49、道德行为的依据是()。Page17of156.A.道德动机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品质【答案】A【解析】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个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依据是道德动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力量。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特性与倾向。5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7±1组块B.7±2组块C.7±3组块D.7±4组块【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在5—9之间波动,平均为7。米勒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一文,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短时记忆的容量7±2,是以单元来计算的。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单元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51、竞争中通常运用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动作思维D.辐合思维【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多地寓于发散思维之中。而竞争中我们更多的需要这种创造性思维。因此本题选择A。52、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A.能力B.难度C.努力Page18of156.D.运气【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稳定性、内在性和可控性。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能力高低是内在不可控的稳定因素,难度是外在不可控的稳定因素,努力是内在可控的不稳定因素,运气是外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因素,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会将失败归因于运气,而失去努力的动机。因此本题应当选择D。53、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是()。A.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材内容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答案】D【解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准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很低。而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54、学习动机【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55、什么是品德?其心理结构如何?【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标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56、简述小学生学习的特殊性。Page19of156.【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小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57、简述增进记忆的策略有哪些。【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增进记忆的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主要方法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方法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方法有: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③利用表格。5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一)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二)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主要方法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方法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方法有: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③利用表格。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视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和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它与监视策略有关)。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Page20of156.(1)学习时间管理包括: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①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激发内在动机、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鼓励。(4)学习工具的利用。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59、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起同学们的哈哈大笑。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如果你是教师,如何处理为好?【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体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2)他们是为了满足尊重和爱的需要。这一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将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这些学生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自我炫耀,以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因为这些学生受老师关注较少,在同学中一般地位不高,所以,他们就想寻找机会表现自己。(3)如果我是教师,可采取以下办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给予合适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活动中,根据学生特长,提供表现机会;在同学中,只要他们有了进步,有了成功,就及时表扬,满足这些学生的心理需要。60、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马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还有实物。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排除)。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①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Page21of156.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②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③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通常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活动性、色彩对比鲜明性、刺激强度大小、新颖性等。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上课时,他们对马老师带来的各种教具感兴趣,从而分散了注意力,不能专心听讲,进而把握不住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2)改进办法:马老师应该根据讲课的需要,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时收好教具。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学生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主动性,使观察过程变得更认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加强学习效果,且有利于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6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一般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A.中等偏低的强度B.中等强度C.中等偏高的强度D.越高越好【答案】B【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一般的学习来说:(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本题选择B。62、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C【解析】人的气质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密切相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根据神经系统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相应地气质也可分为四种类型:63、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性格差异B.气质差异C.能力差异Page22of156.D.兴趣差异【答案】A【解析】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其中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可见,性格既是指那些表现在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征,也指那些表现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64、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什么发挥出来?()。A.舆论B.目标C.奖励D.领导【答案】A【解析】群体规范的行为导向这一心理动力功能主要通过舆论发挥出来。舆论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舆论是规范力量的体现,成员是根据本群体的规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判断或评论的,这种判断或评论的情绪色彩对个体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舆论对个体行为的支持或抑制的不同作用反过来强化了规范。与规范相应,舆论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创建班集体时要注意扶持积极的舆论,发挥其导向作用。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65、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A.皮衣B.艺术家C.高低D.铅笔室【答案】C【解析】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结合方式可以分为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1)凡是概念中的关键属性同时具备具有相加性质者,可称合言概念,如“毛笔”,关键属性是“用毛做的”,“写字用具”,两个属性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凡是概念中关键特征的组合中可以选取其一而构成者,可称选言概念。选取,是在具有多种特征的一群中最少选取其一,如“艺术家”,可能有的特征为:精于作画、擅长书法、善于舞蹈、演唱等,其中任何一项特征,都足以使人成为艺术家。(3)凡是概念中的各特征具有特殊关系者,可称关系概念,如高低、贵贱、快慢等都是关系概念。其特征不存在于单一事物之中,而是在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出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66、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A.功能固着Page23of156.B.定势C.习惯D.认知风格【答案】B【解析】功能固着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67、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复述B.记忆C.练习D.反馈【答案】B【解析】知识的保持是通过记忆实现的,不论是概念学习、规则学,--j还是技能学习,如果没有记忆参与,就无法进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8、规则是用什么来表达的?()。A.句子B.词C.符号D.图式【答案】A【解析】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这里讲的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规则,只有反映因果关系等必然关系或社会约定俗成必须遵守的关系才是规则。学生掌握了某种规则,就是表明学生理解和把握了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根据这些关系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是以言语命题来表达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69、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Page24of156.【答案】A【解析】概念的同化是指通过利用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新学的概念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某些适当的概念相结合,将新信息内化的过程。小学生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也就是在课堂学习中,通过下定义或上下文关系来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这些关键特征是前人通过概念同化的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学生可以不必经过概念形成的过程,只需把所接受的新概念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相结合,即可获得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70、和小学生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记忆【答案】C【解析】概念往往是和表象联系在一起的。表象经过高度抽象、概括,离开了具体形象,就成为概念。如儿童的头脑里先有了狗、猫、小鸟、蝴蝶等形象,后来经过抽象、概括,得知这些事物都具有的关键属性:有生命、能自己活动,由此形成了“动物”这一概念。因此本题应当选择C。71、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A.能力B.运气C.任务难度D.努力【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稳定性、内在性和可控性。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韦纳认为,能力的高低是稳定的内在不可控因素;努力的程度是不稳定的内在可控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因素;运气的好坏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因素;身心状态是不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因素;外界环境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72、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A.8—9岁B.9—10岁C.10一11岁D.11—12岁Page25of156.【答案】C【解析】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图式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示外在事物,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约10一11岁),也有的认为在高年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73、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2岁D.12岁以后【答案】B【解析】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图式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示外在事物,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74、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A.高尔顿B.加涅C.华生D.桑代克【答案】D【解析】1903年美国的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75、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A.信念Page26of156.B.兴趣C.动机D.气质【答案】D【解析】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它表明一个人典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气质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不属于个性倾向性,因此本题选D。76、问题教学的实施分为哪些基本的步骤?()。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E.解决问题【答案】ABCD【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2)理解问题。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4)检验假设。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CD。77、丹尼斯根据策略的不同适用范围,将策略分为以下那几个层次?()。A.基本策略B.支持策略C.通用策略D.宏观策略E.微观策略【答案】CDE【解析】丹瑟洛于1985年提出的学习策略系统依据功能划分为两组:一是基本策略系统,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操作,即直接作用于认知加工过程。该组策略主要包括领会与保持策略和提取与应用策略。二是支持策略系统,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丹尼斯依据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将策略分为通用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1)通用策略:主要是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学习策略,它既可以用于认知领域的学习,也可用于动作与情感领域的学习。(2)Page27of156.宏观策略:较为概括的策略,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随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得到改善,如一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策略等。(3)微观策略:非常具体的、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具体任务、具体领域的策略。这种策略比较容易教授,但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本题应当选择CDE。78、对技能品质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A.意识的控制程度B.反馈C.操作程序的特点D.创新性E.效率【答案】ACDE【解析】评价一项技能的标准主要有意识的控制程度、操作程序的特点、效率、创新性等几个方面。意识的控制程度越少,技能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该技能的品质就越好。组成操作程序的动作单元的特点及单元之间的排列组合程序是不是最佳化设计,结构方式是否合理、精炼,是评价技能品质的第二个指标。技能本身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精确性和灵活性,是效率高低的表现,也是熟练程度的标志。而技能本身是否有创造因素和新异性也是评价的一项指标。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CDE。79、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A.抽象化B.类化C.分析D.推理E.辨别【答案】ABE【解析】所谓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用一个相应的词来表示,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概念形成是年幼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通常认为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概念形成的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抽象化阶段:对具体事物的各种特征进行抽象,了解这些事物的属性;类化阶段:儿童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辨别阶段:儿童发现某一属性,认同这一属性,同时也认知了这些属性闻的差异性以便分类。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BE。80、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言语提问B.观察C.活动方式D.反馈E.表扬Page28of156.【答案】AC【解析】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学习中保持着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提问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问不仅要求有启发性,而且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应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目标。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活动中常常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研究表明,在学生头脑中有没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C。81、在测验中,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的指标是{pz_填空}。【答案】信度|82、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称为{pz_填空}。【答案】功能固着|83、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pz_填空}。【答案】行为|8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称为{pz_填空}。【答案】自我效能感|85、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答案】对【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86、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答案】对Page29of156.【解析】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动作实际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87、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答案】错【解析】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88、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答案】对【解析】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89、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具体是:(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90、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有:(1)精选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迁移价值就大。(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促进迁移。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仅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91、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答案】Page30of156.【解析】[参考答案]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五个内容:(1)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者统筹安排时间、高效地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为了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为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4)学习工具的利用: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92、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答案】【解析】[参考答案]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境下,标准化成就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研发出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成就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经费和时间,因此标准化成就测验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问题:(1)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在我国,可能不少地区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与标准化样本所学的东西有差别,因此要求教师在选用标准化成就测验前,仔细查阅内容效度,使得测验的目标与评价的目的相匹配。(2)测验结果不当使用,我们通常利用标准化成就和能力测验对学生进行分类和贴标签,对个体造成了不良影响。它们的使用对得低分的学生伤害非常大。93、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简要描述。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学习的心理机制深入思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血压防控之道-打赢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卫战
- 精益生产在工作中的应用计划
- 农村拆迁普法宣传课件的内容大纲
- 翡翠河流货物运输合同三篇
- 供热管线改造工程招标合同三篇
- 学校幼儿园教学计划
- 拓展视野的职场发展思路计划
- 清洁服务承揽合同三篇
- 艺术教育对社会责任的培养计划
- 七夕电商策略解析-从选礼到售后的全链路指南
- 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 田径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3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
- 监理绿化质量评估报告
- JGJT341-2014 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施工方案
- 横河CS3000工程师培训资料
-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路径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