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小路口镇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2.有学者说,冷战是“漫长的和平”时代,美苏关系以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准则维护着“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此观点意在说明A.冷战使美苏实现了军事平衡B.美苏借冷战实现了和平相处C.美苏冷战是共同称霸的烟雾D.美苏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参考答案:D【详解】题干材料“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故D正确;冷战时期美苏并未实现军事平衡,而是互有消长,故A错误;冷战时期美苏的目的并不是和平相处,故B错误;美苏冷战的目的也不是共同称霸,故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学生应该结合美苏冷战的客观影响,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3.《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的行政机关

D.最高的立法机关参考答案:B4.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D5.下列各项属于1840一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

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解体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④参考答案:A6.史载:“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丞相府门无栏。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元朝参考答案:A7.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中“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到“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可知,这一制度推动了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是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体制,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后,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部落林立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其向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地域国家转变,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与促进地域国家形成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在秦朝时期推行到全国,统一的地域国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中“众多地域国家”的说法,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在地域国家已经形成的前提下的国家管理体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8.《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可知,对于一些不法之徒、怙恶不悛者,宗族有权进行处置,“以除宗族之害”,既使“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这体现了宗族在地方事务上的重要作用。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9.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人们的审美观念受传统习惯影响

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

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参考答案:A10.商鞅认为:“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商鞅的上述主张A.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成为当时各诸侯的治国之道C.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

D.与儒家学派的思想明显对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商鞅提倡法家学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材料没有涉及,与材料中“无六虱”“有六虱”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六虱,必强”,只能表明商鞅反对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商鞅的上述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各诸侯的治国之道,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而商鞅的“有六虱,必弱”没有成为不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表明商鞅反对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商鞅提倡的是法家学说,故D项正确。11.12—13世纪西欧城市产生了行会。马克思认为:“联合起来反对勾结在一起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共同市场的需要……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而中国的唐宋时期也产生了行会,“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行会制度加剧了商业竞争C.二者都是工商市民反封建的结果

D.二者都带有经济垄断性质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行会制度。唐宋时期的行会没有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A项错误;加剧了商业竞争的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反映了行会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反封建的结果,故C项错误;“联合起来反对勾结在一起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体现了行会带有垄断性质,故D项正确。12.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B.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D.国家大权落入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参考答案:C13.“五百人会议被分为十组,每组轮值一期(按照雅典历法,平年一期为35或36日,闰年则为38或39日),在每组的轮值期间,召开公民大会四次。公民大会在每组轮值期的第11天举行第一次大会,这次大会主要是检查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官员有无贪污腐败或失职行为,如有此类行为,立即移送陪审法庭审理……第二次大会则允许公民自由发言……表决方式是举手,或投小石子、瓦片、贝壳等于壶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大概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初②公民大会经常化

③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④城邦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参考答案:考点:46:克利斯提尼改革.分析: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巩固和发展.解答: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五百人会议”,大概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故①错误,符合题意;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常设机构,不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故③错误,符合题意;②④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下表为同一时期关于我国社会形势的言论,据此可以断定当时A.国内外政治环境急剧恶化

B.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损失C.“左”倾冒进思想有所发展

D.“大跃进”运动全面发动参考答案:C表格中“赶上和超过英国”“大跃进”说明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思想冒进,C正确;此时国内环境并不是恶化,A错误;B是大跃进时期,此时还没有实行;D是1958年。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参考答案:D略16.下列言论的出现与下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C.“天理即是吾心”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长安”“洛阳”“匈奴”“代郡”“燕、齐”等字可知,材料图片体现了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度,与之同一时代的是董仲舒的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即君权神授思想,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主张,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故A选项错误;“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天理即是吾心”是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17.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梁启超A.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参考答案:C18.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分权制衡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所左右的思维模式”,这说明作者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政策连续性的优点,故评价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B.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C.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D.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柱状图不能体现该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发达国家爆发,根据柱状图美国的外贸不断发展并超越英国,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英美两国的信息,不能断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者发展最快,故C项错误;根据柱状图,英国外贸持续增加,不能体现出经济衰退,故D项错误。

20.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解析:排除①,《南京条约》是中英双方签署的,与法国没有关系。21.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22.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参考答案: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正面战场抗战C解析:材料中文字1938年以及“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的信息说明是在徐州附近进行的对日本战役,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正面战场抗战以及材料的理解。23.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参考答案:A材料中的“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是为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因此苏联的上述举措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国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经济恢复的任务,排除D项。点睛:在斯大林模式所开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4.“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幽灵”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幽灵”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幽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十月举命使“幽灵”变成现实,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参考答案:B25.租让制理论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什么是租让制?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C.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租让制理论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租让制”的主要目的也是恢复发展国民经济,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6.在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大论战中,有学者主张要发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与西方文化划清界限;也有学者主张全盘西化。但与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相比,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马克思主义得到深入广泛传播B.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C.主张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D.民族矛盾上升和救亡愿望迫切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学者出于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需求,知识界和舆论界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塑造中国团结一心、一致抗日的民族意识,故D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得到深入广泛传播与材料“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的描述相悖,排除A;新文化运动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排除B;儒家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情和理解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排除C。【点睛】本题解体的关键信息是材料提供的时间“1935年”,学生要结合所学局部抗战的信息方可作出判断。27.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参考答案:C28.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B29.印章本身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右图所示的

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B30.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C.实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D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3分)(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参考答案:(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2分)

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1分)(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

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二点2分)(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

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

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加速

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

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

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观点和论据各3分,共6分)32.(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72-1984年世界部分地区的军费和军事力量地区人均军费(美元)军费占GNP的比例(%)军控下的国家比例(%)197219781984197219781984197219781984北美3464689356.34.96.10.00.00.0北约1082372803.83.63.87.17.17.1华约2043116319.08.29.60.014.314.3中东5525044112.212.217.925.037.537.5远东1230343.32.72.862.562.556.3南亚4594.02.830.550.050.050.0非洲722303.03.63.952.351.164.4

——引自[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990年—1992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述此时期世界部分地区的军事形势。(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此时期呈现这种军事形势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1)军事形势:人均军费上涨;地区间的军费比例趋势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军控政府比例增加;军事对抗特征突出。(8分)(2)原因:冷战与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民族解放运动及权力真空的争夺;石油、技术的军事资本化;贫穷与军人政府的关系。(7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撕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材料二: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经济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二均摘自《世界史》材料三: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一体化的范围,确立了分析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三亿多“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

——摘编自书刊有关资料回答:

(1)材料一说:“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两个试图统一欧洲的例子,并指出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目的。(4分)

(3)二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2分)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参考答案:(1)拿破仑帝国与法西斯德国都企图独霸欧洲。(2分)都是建立在军事征服和强权统治的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2分)

(2)原因:二战后欧洲传统强国实力衰弱,难以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与美国的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