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药剂学期末考试总结_第1页
药学专业药剂学期末考试总结_第2页
药学专业药剂学期末考试总结_第3页
药学专业药剂学期末考试总结_第4页
药学专业药剂学期末考试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掌握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药剂学定义: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剂型:将药物制成方便临床应用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制剂:根据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的某一种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品,称制剂。制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剂型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注射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靶向作用影响药效4、药剂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口服给药:片剂、胶囊剂、糖浆剂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入剂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粘膜给药:滴眼剂、舌下片、口腔粘贴片腔道给药:栓剂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1nm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1~100nm胶浆剂乳浊液类剂型:0.1~50m混悬液类剂型:0.1~100mm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剂型:气雾剂固体分散类剂型:散剂、片剂微粒分散型微球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其它药品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简称部颁标准)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标准(局颁标准)。6、GMP、GLP与GCP的概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GUP)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具体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研究和开发新辅料研制开发中药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剂配制理论与工业化生产物理药剂学:物理化学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剂学中常用高分子的理化特征及功能与应用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制剂中的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临床药剂学: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4、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5、DDS的研究进展6、处方的概念及分类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剂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处方类型: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开出药剂学的发展第一代制剂常规制剂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长效制剂、缓慢释药)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恒速释药、零级释药)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定量释药)第五代制剂自动化给药系统(脉冲式释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掌握:1、药物的溶解度(特性溶解度和表观溶解度)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一份溶质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特性溶解度(intrinsicsolubility)2.平衡溶解度(equilibriumsolubility)表观溶解度(apparentsolubility)2、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1.分子结构----相似相溶2.溶剂化与水合作用水中溶解度: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3.多晶型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4.粒子大小----难溶性药物0.1~100nm范围内,r↓,S↑5.温度6.pH值弱酸盐弱碱盐7.同离子效应:相同离子存在使药物溶解度降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盐类选用盐类需注意:溶液pH、稳定性、刺激性、毒性等因素2.应用混合溶剂潜溶(Cosolvency)潜溶剂(Cosolvent)常用潜溶剂:乙醇-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水聚乙二醇-水3.加入助溶剂概念助溶机理形成可溶性络盐KI+I2®KI3(1:2950)(1:20)形成分子复合物茶碱+乙二胺®氨茶碱(1:120)(1:5)复分解反应生成盐乙酰水杨酸+枸橼酸钠®乙酰水杨酸钠+枸橼酸(1:2950)(1:20)助溶剂分类无机化合物:碘化钾有机酸极其钠盐:水杨酸钠、苯甲酸钠对氨基苯甲酸钠酰胺化合物:烟酰胺、乙酰胺、尿素乌拉坦4.使用增溶剂---表面活性剂概念影响增溶效果的因素3、药物溶出度、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一)溶出速度的表示方法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K=D/Vh当Cs>>C时,dc/dt=KSCs(二)影响因素及增加方法STV(C)Dh增加药物溶出速度方法:减小粒径;升高温度;加快搅拌熟悉:1、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水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醚类2.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衡量溶剂极性的参数1.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ε)---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ε↑,溶剂极性2.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parameter,d)---表示同种分子的内聚力d↑,溶剂极性↑“极性相似相溶”原则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掌握: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及吸附性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urfaceativeagent)含义: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结构特点:长链有机化合物;具有亲水、亲油基团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基本性质及应用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RCOO-)nMn+)(C12~C18)可溶性皂(碱金属皂---Na,K):硬脂酸钾不溶性皂(金属皂---Ca,Mg,Al):硬脂酸钙有机胺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用途:乳化剂(外用制剂)2.硫酸化物(R•O•SO3-M+C12~C18)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土耳其红油)用途:去污剂、润湿剂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用途:乳化剂(外用制剂)3.磺酸化物(R•SO3-M+)脂肪酸磺酸化物: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烷基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途:洗涤剂(日用化工用)(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用途:杀菌和防腐临床用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卵磷脂-----乳化剂(注射用乳剂)合成:阳离子--胺盐(氨基酸型)“Tego”季胺盐(甜菜碱型)阴离子--羧酸盐、硫酸酯、磷酸酯用途:兼具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与作用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脂肪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HLB3~4,W/O型辅助乳化剂2.多元醇型(1)蔗糖脂肪酸酯HLB5~13O/W型乳化剂、分散剂(2)脂肪酸山梨坦(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司盘,Spans)司盘80(Span80):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性质:油溶性应用:W/O型乳剂的乳化剂(3)聚山梨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吐温,Tweens)吐温-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聚山梨酯80(药典名称)性质:水溶性应用:增溶剂、O/W型乳化剂、润湿剂3.聚氧乙烯型(1)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聚乙二醇+长链脂肪酸)R•COO•CH2(CH2OCH2)n-CH2OH卖泽类(Myrij)Myrij52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性质:水溶性应用:增溶剂、O/W型乳化剂(2)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聚乙二醇+长链脂肪醇)R•O(CH2OCH2)nH苄泽类(Brij)苄泽-30、苄泽-35:聚乙二醇+十六醇西土马哥、平平加O性质:亲水性较强应用:增溶剂、O/W型乳化剂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Poloxamer);普朗尼克(Pluronic)HO(C2H4O)a•(C3H6O)b•(C2H4O)cHMw↑,液体→固体PluronicF-68(Mw≈7500):片状固体性质:毒性小、刺激性小应用: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O/W型)3、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作用等)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概念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计算: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一)胶束增溶(二)温度对增溶的影响影响胶束的形成影响增溶质的溶解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起昙与昙点(cloudingpoint)-----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起昙的原因熟悉:1、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毒性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溶血作用:离子型>非离子型刺激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增溶剂(HLB:15~18)润湿剂(HLB:7~11)乳化剂作用:使乳剂易于形成并使之稳定类型:W/O型乳化剂(HLB3~8)O/W型乳化剂(HLB8~18)应用:乳剂、软膏剂第四章微粒分散体系掌握:1、微粒分散体系的分类及药剂学意义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分散相、分散介质小分子真溶液<10–9mnm胶体分散体系10–7~10–9m1-100nm粗分散体系>10–7m100nm微粒分散体系10–9~10–4m1nm-100μm微粒分散系的性能与作用1.溶解速度与溶解度高2.分散度高、稳定性3.体内分布选择性4.某些微粒可起缓释作用5.改善药物体内稳定性熟悉:1、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多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积径、有效粒径等测定方法电子显微镜法–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散射法2、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关系3、微粒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电学和光学性质4、絮凝与反絮凝概念及特性絮凝(flocculation)

系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反絮凝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反絮凝剂。第五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掌握:1、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一)水解酯类(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羧酸酯类)酰胺类(氯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巴比妥类)(二)氧化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水杨酸钠烯醇类:维生素C芳胺类:磺胺嘧啶钠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含不饱和碳键:油脂、维生素A、D(三)光降解(四)其它反应2、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一)处方因素1.pH值的影响(专属酸碱催化的影响)K=K0+KH+[H+]+KOH-[OH-]pH值很低时,主要是酸催化lgK=lgKH+-pHpH值很高时,主要是碱催化。lgK=lgKOH-+lgKw+pH解决方法确定最稳定的pH值(pHm)试验法:配制不同pH的溶液,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加速试验,作lgk~pH图。2、调节溶液pH值---加入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与药物性质相似的酸或碱;缓冲溶液:磷酸盐、硼酸盐、醋酸盐注意药物溶解度、稳定性与疗效的关系3、处方因素及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1.温度根据Van‘t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K=Ae-E/RT稳定化方法:降低生产、灭菌与贮存温度;改进生产工艺2.光线激发氧化反应,加速药物分解光化降解稳定化方法:避光操作、包装与贮存3.空气氧气是引起药物氧化降解的重要因素氧气进入制剂中的途径稳定化措施----除氧溶液或容器空间通入惰性气体固体制剂采取真空包装加入抗氧剂4.金属离子催化自氧化反应稳定化措施选用高纯度的原辅料操作过程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湿度与水分水是药物降解反应的媒介稳定化措施控制原料水分含量(﹤1%)控制生产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合理的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的选择6.包装材料与药物制剂的相互作用不同包装材料性能(玻璃、塑料、金属、橡胶)包装材料与容器的选择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改变药物结构改变剂型改进生产工艺应用制剂新技术(微囊化、包合物)4、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条件、要求、目的等).影响因素试验(供试品置于开口容器中)高温试验:60℃,10天高湿度试验:25℃,RH75±5%,90±5%,10强光照射试验:4500±500LX,10天加速试验供试品三批,市售包装40±2℃,RH75±5%,于0,1,2,3,6在上述条件下,如六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的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即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0±5%长期试验供试品三批,市售包装25±2℃,RH60±5%,于0,3,6,9,12,18,24,36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品,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熟悉:1、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与任务2、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3、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第六章粉体学基础掌握:1、粉体学概念、粉体的密度、粉体的空隙率概念粉体:固体粒子集合体的总称。粉体学: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粒子大小(粒子径)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影响粉体的密度、孔隙率、流动性、吸附性、附着性。粉体的密度密度表示法:真密度ρt=W/Vt粒密度ρg=W/Vg堆密度ρb=W/V振实密度ρbtρt≥ρg≥ρbt≥ρb2、粉体的流动性及表示方法粉体的流动性影响制剂分剂量、充填等工艺流动性表示方法:休止角(θ<30°)流速(f)压缩度(C<20%)3、粉体的吸湿性和润湿性熟悉:1、 粉体粒子的性质(粒径与粒度分布概念)2、 粉体的压缩性质第七章流变学基础掌握:1、流变学的基本概念流变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形和流动的一门学科。第八章药物制剂的设计掌握:1、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2、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通过剂型设计,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2。有效性生物有效性3。可控性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和重现性4。稳定性化学、物理、生物学稳定性5。顺应性病人和医护人员对所使用药物的接受程度6。剂型与生产成本3、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一)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二)稳定性试验(三)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四)生物利用度第九章液体制剂掌握: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特点药物分散度大给药途径广泛分剂量、服用方便减少药物刺激性缺点:化学稳定性差;以水为溶剂者易发生水解或霉败;非水溶剂的生理作用大、成本高,且有携带、运输、贮存不便等缺点2、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及附加剂常用溶剂1.极性溶剂水(water)甘油(glycerin)二甲基亚砜(DMSO)2.半极性溶剂乙醇(alcohol)丙二醇(propyleneglycol)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300~400)3.非极性溶剂脂肪油(fattyoils)液体石蜡(1iquidparaffin)乙酸乙酯(ethyloleate)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myristate)常用附加剂(一)增溶剂(solubilizer)(二)助溶剂(hydrotropyagent)(三)潜溶剂(cosolvent)(四)防腐剂(perservative)(五)矫味剂(六)着色剂(七)其他附加剂(抗氧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2、溶液剂的概念、特性及制备方法制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3、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带电性高渗透压粘度与分子量胶凝性4、混悬剂的概念及物理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1.微粒的沉降Stokes定律2.微粒的电荷与水化Zeta(ζ)电位水化膜絮凝与反絮凝5、混悬剂的稳定剂1.润湿剂---σs,l↓表面活性剂(HLB7~11):Tween类,Span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等小分子化合物:甘油、乙醇2.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高分子助悬剂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树胶类(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桃胶)植物多糖类(琼脂、海藻酸钠、淀粉浆)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助悬剂:纤维素类(MC、CMC-Na、HPMC、HEC、HPC)其它:聚维酮(PVP)、卡波普、聚乙烯醇(PVA)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絮凝剂---ζ电位↓:20~25mv反絮凝剂----ζ电位↑电解质种类、性能、用量、混悬剂所带电荷的影响6、乳剂的概念、分类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乳剂的组成: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乳化剂---O/W型、W/O型乳剂的类型:普通乳(1~100mm)、亚微乳(0.1~0.5mm)7、常用的乳化剂种类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明胶、磷脂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固体粉末乳化剂:O/W型(θ﹤90°):氢氧化镁、氢氧化铝W/O型(θ﹥90°):氢氧化钙、氢氧化锌辅助乳化剂:增加水相粘度: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HPMC)、琼脂、西黄蓍胶、果胶增加油相粘度:蜂蜡、鲸蜡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熟悉:1、液体制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内服液体药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洗剂、搽剂等五官科用: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滴牙剂、涂剂等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灌肠剂、灌洗剂等芳香水剂、糖浆剂的概念及特点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制法:溶解法、稀释法;蒸馏法用途:矫味、矫臭剂;分散剂糖浆剂: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蔗糖含量:≥65%(g/ml)单糖浆(糖浆):85%(g/ml),65%(g/g)5、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方法有限溶胀→无限溶胀6、溶胶的构造和性质7、混悬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沉降体积比的测定F=(H/H0)×100%重新分散实验(20rpm)混悬微粒大小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β=F/F∞ξ电位测定流变学测定8、乳剂的形成理论9、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稳定性第十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掌握:1、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灭菌和无菌制剂:直接注入体内或直接接触创伤面、粘膜等的一类制剂。分类按给药途径:规定无菌制剂和非规定无菌制剂(即限菌制剂)。按除去活微生物的制备工艺: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2、灭菌与无菌技术的分类及特点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除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范围:耐高温的玻璃制品、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透的油脂类(如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等。缺点:穿透力弱,温度不易均匀,而且由于灭菌温度过高,不适用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干热灭菌条件,一般规定为135-145℃灭菌3-5小时;160-170℃灭菌2-4小时;180火焰灭菌法特点:灭菌迅速、可靠、简便适用范围:耐火材质(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的物品与用具,不适合于药物。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包括: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等方法。特点: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变性,灭菌效率高。1、1热压灭菌法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能杀灭所有细菌增殖体和芽孢。适用范围: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气的所有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皮塞、滤膜过滤器等。1、2流通蒸气灭菌流通蒸气灭菌是不密闭的容器内,用蒸气灭菌。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即100℃适用范围:消毒;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缺点: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如破伤风等厌气性菌的芽孢,制备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污染。1、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一般是100℃适用范围:注射器具;此法灭菌效果差,必要时加入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灭菌效果。1、4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范围:须用热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制剂或药品。缺点:时间长,消灭芽孢的效果差。加适量抑菌剂,以增加灭菌效力。射线灭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素(60Co和137Cs)放射的g射线杀死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适用范围:热敏物料和制剂(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制品、中药材和中药制剂)、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及药用高分子材料等。特点:不升高产品温度,穿透力强,灭菌效率高。1、1微波灭菌系采用微波(频率为300MHz-300kMHz)照射产生热能杀死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适用范围:液体和固体物料,对固体物料有干燥作用。特点:表里加热一致;低温、常压、高效、快速(2-3min)、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可延长1/3以上)1、2、紫外线灭菌法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特点:强度∝1/r2;穿透作用微弱;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适用范围:物体表面、空气灭菌、蒸馏水过滤除菌法药物溶液通过无菌的特定滤器,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而得到不含微生物的滤液。适用范围:不耐热的药液的灭菌。过滤除菌的滤器要求:孔径大小约为0.2μm。如0.22μm微孔薄膜;G6号垂熔玻璃漏斗(滤孔直径在1.5μm以下)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杀菌法)化学灭菌法----对繁殖体有效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过氧乙酸蒸气)适用范围:室内空气灭菌;对热敏感的固体药物、塑料容器、纸、橡胶、注射器、衣服、敷料、皮革制品等。药液法(0.1-0.2%苯扎溴铵溶液、2%煤酚皂溶液、75%乙醇)适用范围:皮肤、无菌器具和设备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在技术上并非灭菌操作,是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眼用剂、皮试液、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的制备。3、注射剂概念、分类注射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4、注射剂处方组分及主要附加剂注射用原料注射用溶剂1.注射用水2.注射用油3.其它注射用溶剂注射剂的附加剂1、增溶剂、润湿剂或乳化剂;助悬剂2、pH值调节剂一般注射液pH:4~9常用pH调节剂:酸:盐酸、硫酸、枸橼酸碱: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3、抗氧剂及金属螯合剂抗氧措施:加抗氧剂----水溶性、油溶性加金属螯合剂----EDTA-2Na、酒石酸通入惰性气体----N2、CO2调节pH值----酸、碱、缓冲液4、渗透压调节剂:5、抑菌剂苯甲醇(1~3%)、三氯叔丁醇(0.25~0.5%)尼泊金类(~0.1%)6、止痛剂三氯叔丁醇(0.3~0.5%)、盐酸普鲁卡因(0.5~2%)、利多卡因(0.2~1%)5、注射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6、等渗调节计算方法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等张溶液: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磷酸盐、枸橼酸盐0.9%的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冰点降低数据法例1:配制2%盐酸暜鲁卡因溶液1000ml,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加入量。氯化钠等渗当量法氯化钠等渗当量:与1克药物呈现等渗效应的氯化钠量。例2配制2%盐酸麻黄碱溶液200ml,欲使其等渗,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或无水葡萄糖。查表可知,1g盐酸麻黄碱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28,无水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设所需加入的氯化钠和葡萄糖量分别为X和Y,则有:X=(0.9-0.28×2)×200/100=0.68gY=0.68/0.18=3.78g7、热原的概念、特性及除去热原的方法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组成:磷脂+蛋白+脂多糖热原的性质耐热性水溶性不挥发性滤过性可被吸附性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热原的去除方法玻璃器具高温法:250℃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洗液、稀氢氧化钠注射液吸附法:活性碳(吸附热原、杂质,助滤、脱色)超滤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8、输液的分类与质量要求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4.含药输液含有治疗药物的输液,如替硝唑、苦参碱等输液质量要求pH应力求接近血液pH;等渗或偏高渗;不得加有任何抑菌剂;无毒副反应9、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吸收途径:经角膜吸收;经结膜吸收角膜渗透途径(脂溶性药物)角膜®前房®虹膜和睫状肌®局部血管网结膜渗透途径(亲水性药物及多肽蛋白脂类药物)结膜®巩膜®眼球后部结膜血管网®体循环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泪液pH6.5~7.6,容量7μl);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pH与pKa值;角膜:上皮-亲水基质-内皮(脂质-水-脂质结构)表面张力粘度刺激性熟悉:1、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及其制备方法2、输液的质量检查、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澄明度不溶性微粒(光阻法、显微计数法)热原无菌检查pH值含量测定3、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无菌:一般滴眼剂--无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加抑菌剂)眼部外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绝对无菌(单剂量包装,不加抑菌剂)澄明度:不得检出可见异物渗透压: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6~1.5%的氯化钠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应与泪液等渗4、典型注射剂处方、输液处方与制备工艺5、眼用液体型制剂的制备6、空气净化技术7、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无菌粉末又称粉针,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注射,是一种较常用的注射剂型。分类: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抗生素)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生物制品)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掌握:1、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2、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及Noyes-Whitney方程体剂型的体内吸收吸收过程分为两步:①药物从剂型中释放、溶解②药物通过生物膜而被吸收3、片剂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片剂(Tablet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其外观有圆形的,也有异形的(如椭圆形、三角形、棱形)分类口服片口腔用片皮下给药片外用片片剂的特点优点剂量准确,含量均匀化学稳定性好携带、运输、服用方便生产机械化高,价格便宜可制成不同类型的片剂缺点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需加入辅料、经压缩、生物利用度偏低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下降4、片剂常用的辅料及其特性(一)稀释剂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以利于片剂的成型或分剂量,又称填充剂。淀粉性质稳定、吸湿性小、价格便宜可压性差糖粉粘合力强吸湿性强糊精粘结性强、易影响含量测定乳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无吸湿性、可压性好可压性淀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具有良好的崩解作用,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性,有“干粘合剂”之称,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无机盐类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糖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二)润湿剂与粘合剂润湿剂--本身没有粘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蒸馏水无毒、无味、便宜干燥温度高、遇水敏感药物不适合乙醇适用于遇水分解的药物或遇水粘性太大的药物选择适当浓度的乙醇-水溶液(30%~70%)粘合剂--本身有粘性,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给予粘性淀粉浆常用浓度8%~15%冲浆法、煮浆法纤维素衍生物MC、HPC、HPMC、CMC-Na、EC聚维酮(PVP)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吸湿性强明胶PEGPEG4000或PEG600050%~70%蔗糖溶液(三)崩解剂定义: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崩解原理: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润湿热、产气作用、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崩解速度:外加法>内、外加入法>内加法溶出速度:内、外加入法>内加法>外加法常用崩解剂:干淀粉、CMS-Na、L-HPC、CCNa、PVPP、泡腾崩解剂(四)润滑剂助流、抗粘、润滑常用润滑剂:硬脂酸镁、氢化植物油、PEG4000或PEG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微粉硅胶(五)其他辅料着色剂:改善外观和便于识别。天然色素、合成染料芳香剂和甜味剂:改善味觉和纠正臭味。口含片和咀嚼片5、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制粒压片(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直接压片(粉末(结晶)直接压片、半干式颗粒压片)粉末直接压片原辅料→混合→压片粉末直接压片辅料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物、微粉硅胶等6、片剂的质量检查7、片剂的处方组成与设计片剂的制备举例小剂量药物---指药物含量在100mg以下的片剂。注意均匀度问题。采用等量递加稀释法或溶剂分散法混合。熟悉:1、散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定义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内服、也可外用。特点: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的作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2、粉碎、筛分、混合单元操作(各粉碎机械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药筛分类及标准混合方法及影响混合因素)3、颗粒剂的概念、特点定义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特点—与散剂相比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服用方便,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可对颗粒进行包衣特点—与片剂相比无崩解过程,吸收速度快4、颗粒剂的制备、质量检查化学药物的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分剂量®颗粒剂中药的药材®提取®制软材®制粒®干燥质量检查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粒度干燥失重≤2.0%溶化性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5、压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6、糖包衣工艺与材料7、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掌握:1、 胶囊剂的概念与分类及特点胶囊剂是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分类: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硬胶囊剂特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2、起效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3、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液体药物固体剂型化)4、延缓药物的释放。2、 硬胶囊、软胶囊的囊壳材料组成组成。原材料---明胶(骨明胶、猪皮明胶)A型:酸水解制得,等电点pH7~9B型:碱水解制得,等电点pH4.7~5.2胶液组成明胶、增塑剂、增稠剂、着色剂、防腐剂、遮光剂···熟悉:1、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溶胶→蘸胶→干燥→拔壳→切割→整理10~25℃2、滴丸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掌握:1、 软膏剂的概念、种类及特点分散系统: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基质性质:油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2、软膏剂常用的基质及处方组成油脂性基质(烃类1.凡士林(软石蜡)2.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类脂类1羊毛脂2蜂蜡与鲸蜡3.二甲基硅油(硅油、硅酮)聚二甲硅氧烷CH3[Si(CH3)2•O]nSi(CH3)3)油脂性基质特点润滑性好,无刺激性;对皮肤保护、软化作用强;油腻性大、疏水性强;不适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皮损,脂溢性皮炎、痤疮等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3、栓剂的概念、种类及质量要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栓剂的种类肛门栓、阴道栓质量要求: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贮存时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使用时引入腔道后应在一定时间内软化、融化或溶解,无刺激性。熟悉:1、软膏剂的制备方法,药物的加入方法一般过程:基质处理→配制软膏→灌装→包装研和法、融合法、乳化法2、凝胶剂的特点3、常用水性凝胶基质种类及特性4、栓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5、栓剂的治疗作用(局部及全身)及临床应用第十四章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掌握:1、 气雾剂的定义、种类、特点、组成。气雾剂: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分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种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按相的组成分类-----二相气雾剂:溶液型;三相气雾剂:混悬型、乳剂型按医疗用途分类---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全身作用:0.5~1μm局部作用:3~10μm皮肤与粘膜用气雾剂空间消毒与杀虫用气雾剂气雾剂的特点药物稳定性与安全性较高作用定位,速效可避免胃肠道的副作用,减少外用药对创面的刺激性可避免肝脏和胃肠道首过效应组成:药物与附加剂抛射剂作用:喷射动力;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2、气雾剂的吸收肺部的吸收肺部总表面积:140m2肺泡表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转运距离小、无肝首过作用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呼吸气流(呼吸量、呼吸频率)微粒大小(0.5~1μm)药物性质(分子量、脂溶性、吸湿性)熟悉:1、抛射剂作用及种类2、气雾剂的质量评定3、喷雾剂的概念及特点思考题1.气雾剂有何作用特点;气雾剂的类型。2.气雾剂如何组成?抛射剂在气雾剂中的作用,常用抛射剂有哪些。3.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区分。第十五章中药制剂掌握:1、 浸出制剂的概念、种类及特点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制剂称为浸出制剂浸出制剂的种类水浸出剂型(汤剂、合剂)醇浸出剂型(酊剂、酒剂、流浸膏剂)含糖浸出剂型(膏滋)精制浸出剂型(片剂、注射剂)浸出药剂的特点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作用缓和持久,毒副作用较低较原药材有效成分浓度高,用量减少,稳定性增加贮存过程中易发生沉淀、变质2、 浸出溶剂的选用、浸出过程及影响浸出的因素。常用浸出溶剂极性溶剂:水、乙醇半极性溶剂: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非极性溶剂:氯仿、乙醚、石油醚影响浸出的因素药材粉碎粒度:适宜浸出时间:适宜浸出温度:溶剂沸点附近浓度梯度:高浸出压力:加压浸出适于组织坚实药材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胶体磨、电磁场浸出3、 常用的浸出方法、特点及应用1.煎煮法适用范围:水溶、对水、热稳定成分2.浸渍法适用范围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易膨胀药材3.渗漉法特点:保持高浓度梯度适用范围:有效成分含量低、贵重药材、有毒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操作方法:药材粉碎®润湿®装器®排气®浸渍®渗漉®漉液收集与处理4.回流法挥发性溶剂加热浸出。循环回流浸出法浓度梯度较高(索氏提取法)。5.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特点:缩小剂量、减小吸潮性、除去重金属、安全性高、可再生6.超临界萃取技术7.超声波提取技术熟悉:1、中药剂型的改革2、药材的预处理3、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4、常用的浸出制剂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掌握:1、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及特点固体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水溶性、难溶性或肠溶性固体载体中所制成的高度分散体系。固体分散物的特点:采用水溶性载体可加快难溶性药物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制备速效、高效的制剂;采用难溶性载体可制备缓释制剂并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采用肠溶性载体可控制药物在肠中释放。缺点:载药量小;药物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久贮后不稳定,易发生老化现象(硬度变大,析出晶体或结晶粗化,生物利用度降低);工业化生产困难。2、常用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3、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速释原理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加快了药物的释放溶出速率的快慢:分子状态>无定形>微晶2.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溶出有促进作用水溶性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可湿润性;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载体对药物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