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初中所有课内古诗词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gif)
![自制初中所有课内古诗词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2.gif)
![自制初中所有课内古诗词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3.gif)
![自制初中所有课内古诗词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4.gif)
![自制初中所有课内古诗词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1b0eef1192930de84a49ccfcd0de83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课内古诗词制作:谢清飞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观沧海
曹操
jié
dàn
sǒngzh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字统领全诗,前八句写实景,紧接四句写虚景。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动静结合。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出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博大胸怀。本诗感情基调:苍凉慷慨。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首联大处着笔,写出春水初生,略与堤平,勾画出西湖早春轮廓。颔联用拟人手法准确写出初春独有风貌。早莺尚少,新燕不多,也传达出作者欣喜之情。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主观感受。“渐欲”“才能”写出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和勃勃生机。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最爱”最能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汉乐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前四句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一二句远望齐鲁大地烘托着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三四句近望所见,“造化钟神秀”虚笔写出其秀美,“阴阳割昏晓”实写泰山的高大,突出了其遮天蔽日的形象。五六句乃细望所见,抓住云气的层出不穷和归鸟渐隐山谷,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七八句抒极望之情,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更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使之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送别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叙事。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妙用比喻,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第二首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尾联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诗人初离故乡,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独出心裁,情味无穷。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此为酬赠诗之名篇。表现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首联叙述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运用典故写自已归来感触。“闻笛赋”:老友已逝,空余怀念;“烂柯人”: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颈联一洗伤感低沉,尽显慷慨激昂。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达对友人感谢和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爱国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首联叙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一是明经入仕,二是起兵勤王抗元。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风飘絮”意思是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山河破碎,局势危急,“雨打萍”意思是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巧妙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为中秋怀人佳作。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全词充满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前两句既表达出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不知….何年”思考和向往更进一步,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我欲…不胜寒”写出弃绝人世的犹豫和矛盾。“起舞…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转朱…照无眠”指月亮在移动,暗示夜已深沉。“不应…别时圆”此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好像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但愿…共婵娟”成功唱出放达宽慰之语。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体现出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组五古二十产,为酒后所作,借“饮酒”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此首最为闲雅有致。一二句写归田后生活状况,身处人境而无车马喧。三四句揭开谜底。“问君何能尔”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以第三者好奇心追问,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极为精练,做出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此前四句通过叙事议论定下全篇基调。以下进入无我之境的写景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见”是无意中看见,更能表现诗人超脱尘世,宁静安祥的心态。换作“望”则觉是有意为之,收不到物我相契的效果。“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抒情主体渐渐浮出,写景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妙不可言。所谓“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此为第一首,在悲愤之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诗以叙事开端,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夸张笔法领起,“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似在营造欢乐气氛,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反差,衬出诗人内心悲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忧来无端的惆怅,无所适从的迷惘,以“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以形象化的语言,写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寮,表达了自已能重新得到重用的愿望。但思路一回到现实,又感到世道多艰,因而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无穷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已最后一份心力。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现在常被用来赞颂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词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然后分写秋景之“异”。大雁毫无逗留,实际写天气奇寒。边声四起,写寒下特异的声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当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这与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表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下片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自已和征人们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家乡,但没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互文手法写出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片以叙述为主,记叙此次宏大壮观的出猎场面。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典故作用:“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意思,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己尽”交代是暮春季节,“日晚倦梳头”通过日色已晚仍无心梳洗来表达内心的哀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花开花落,年年如此,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言未出而泪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下片另辟蹊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曾产生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已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已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已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闻说”“也拟”“只恐”等把自已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构思和表现手法新鲜、奇特。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数学附答案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餐饮营销
- 高一化学巩固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基础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第4课尊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30课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3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2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强化训练含解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故宫2024课件:中国古代皇家宗教信仰探秘
- 稻壳供货合同范本
- 《采气树基础知识》课件
- 2024年中国石油钻机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超龄员工用工免责协议书
- 机械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
- 静脉治疗输液工具的选择2024课件
- 2024年压疮管理制度范本(六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