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考临床心理学_第1页
心理学自考临床心理学_第2页
心理学自考临床心理学_第3页
心理学自考临床心理学_第4页
心理学自考临床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临床心理学开端于:19世纪末〔1896年〕临床心理学: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陷、情绪不适,并促进人们的适应应对和个人开展的心理学分支科学临床心理师的工作任务:1.

运用心理测量、会谈、行为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评估和诊断心理安康问题;2.

通过各种心理治疗形式〔如心理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心理疗法、婚姻和家庭心理疗法等〕来处理心理安康方面的问题;3.

参与同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制定心理安康问题和新生问题的预防方案,努力帮助人们增进心里安康和身体安康,提高社会功能;5.

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安康和身体安康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发病机制,改进心理评估和诊断的方法,评价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效果。临床心理学的根底学科:第一类是根底心理学科、第二类是生物学科、第三类是社会学科临床心理学的穿插学科:第一类是应用心理学科、第二类是医学学科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之间的区别:1.

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开展,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增进个体良好适应和应对为目的;而临床心理学更关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2.

在美国,咨询心理学的训练大多在教育学院和教育系进展,而临床心理学的训练则在大学的心理系进展。3.

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训练的主要内容都包括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但临床心理学的训练更强调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等内容。4.

咨询心理学更多地受到职业指导运动和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家的主要基于遗传学、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物学、心理社会学原理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都是特别关注人类身体安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的一学分支学科;安康心理学是行为医学根底上形成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精神病学是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工作领域:科学研究、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治疗、心理预防。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美国临床心理师的培养采用两种模式:哲学博士〔PhD〕模式、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模式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师的培养方案:硕士水平、博士水平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专业关系2.隐私权与保密性3.职业责任4.心理测量与评估5.教学、培训和督导6.

研究和发表7.

伦理问题处理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①对行为进展描述②估计总体参数③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④推断异常行为的开展变化最终目的或目标是,通过对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以开发出多种准确的心理评估技术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便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临床心理学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法、会谈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其中最为根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信度:是指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的可重复性。效度:是指该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即研究结果同实际相符合的程度。外效度:是指研究结论可以外推到其他人、其他条件、其他场合或情境的程度。内效度:指研究结果在进展该项研究的具体条件下被证实的程度。内效度是外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且两者的目标常常相互冲突,一个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信度才有可能拥有较高的效度。客观性原则: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研究中不能直接观察到发生在受试者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只能通过他们外显行为、生理反响和对刺激情境的分析,通过他们的内省报告加以推测。从而使研究结果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因此,临床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防止先入为主或带着框框进展研究。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研究者能得到他所预计的结果的现像人的三种根本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整体观:在设计研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测量的功能活动可能受到多主方面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系统论:研究时不仅必须考察组成它的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探讨与同一大系统内其他事物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六个根本的步骤或过程:确定要答复的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量方法、研究设计、选择样本、试试研究验证假设、对研究结果进展解释和发布〔1〕临床心理学研究问题和假设的3个来源:临床实践、理论、以往研究的结果〔2〕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量方法1.

关键变量的选择:个体变量、环境变量2.

选择并确定对于关键变量的具体的策略方法:直接观察法、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利用问卷或调查表收集受试者个人报告资料〕、生理〔生化〕测量法和实验任务的作业测量法。3.

心理测量法的应用1)

着重考察的心理测量的信度包括: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2)

着重考察的效度包括:构造效度、同时效度、预测效度、会聚效度、区分效度4.

生理〔生化〕测量法的应用将生理〔生化〕测量用于临床心理学研究中,主要依据下属根本假设:1)

"刺激-反响〞的特异性2)

"行为型式-生理反响〞的特异性3)病症的特异性4)

一般的激活或唤起水平影响人对刺激物的生理反响的强度生理测量有以下优点:1)测量装置可以自动记录,因此较为客观,没有人工测量的偏向性2)

只要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生理仪器可以相对稳定地工作,从而使所获记录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受测者的情况3)生理测量可以持续进展,资料可在线,对其变化趋势可以做量化分析4)便于观察同时发生的许多现象,如环境事件、生理变化和不断发生的行为〔3〕研究设计:四种根本的研究设计形式:个案设计、描述设计、相关设计、试验设计〔4〕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和征募对于研究结果最终的概括能力〔外效度〕非常重要。〔5〕研究方案的实施与假设检验完整的假设检验通常包含以下步骤:①确定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意义②确定效应或效果的大小③确定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又称临床显著性,指一种实验操纵满足由研究者、临床家和病人所设定的效应标准的程度,它反响了从临床角度看实验操纵的效应大小〔6〕结果的解释和发表临床心理学研究的4种类型:描述研究、相关研究,操控〔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描述研究:指观察、测量和记录受试者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行为现象的研究,这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根本途径。描述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个或*些特定现象的状况描述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法、会谈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1.

"婴儿传记〞式的个案〔描述〕研究:由父母利用自然观察法对孩子的行为所做的描述。2.

临床心理师的个案描述研究:临床家这收集单一个案的病史、治疗经历、个人传记进展的个案研究。临床心理师的个案描述研究可用于的方面:1)为罕见的或不寻常的现象及重要的、新异的会谈、诊断与治疗方法或程序提供详细描述。2)质疑*一理论观点的普遍适用性3)

形成假设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的统计技术来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及其相互关联的程度的研究。1.

典型的相关研究相关系数r(-1≤r≤1)

如果r大于0,为正相关;如果r小于0,为负相关。2.

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相关研究观察的是两个自然发生的变量间的关系;而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地改变其中的一个变量〔自变量〕,控制所有其他因素〔无关变量〕,同时观察自变量的这种变化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3.

相关研究的局限性1)

两个变量间有相关关系,意味着其中一个变量的值改变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发生*种变化;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引起〞另一个。也就是说,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2)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中介变量导致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3)

即使假定两个变量间有因果关系,仅凭相关研究往往也难以断定哪个为因,哪个为果。4.相关研究的价值〔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一系列变量的测量,研究考察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并可以从一个或几个变量预测另一变量。2)相关研究不要求对变量试试操控,允许研究者在较大范围内确定要研究的变量及其水平,也不要求随机分派受试者。3)相关研究可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变量〔因素〕,并在此根底提出病因假设。4)

相关研究也可为许多心理评估方法的评价奠定根底。实验研究:研究者操控受试者环境中的的一些因素或有方案地改变受试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或有方案地改变受试者自身的状况,以观测记录他们行为上的变化的研究。操控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实验法。因此,操控研究策略也可称作实验研究策略。临床心理学的3类实验研究设计: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1.

前实验设计〔不严格〕2.

真实验设计〔最严格〕:临床心理研究者较常使用的真实验设计有:独立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平衡重复测量设计3.

准实验研究:指那些对实验条件有控制,但又未能满足真实设计的严格要求的操控研究。两种常用的准实验研究:不相当的独立组设计、匹配组设计4.

模拟实验与动物模型:通过设计一个类似于真实生活的实验情境以考察心理病例如何发生和消除,这种研究策略成为模拟实验研究。5.

个案实验研究:是以单一受试者为对象的实验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后果的评价。流行病学研究:是通过考察人群中*种心理疾病的患病来探索病因、拟定防治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一类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3种类型: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相关〕研究、实验〔干预〕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手段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研究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发病率、患病率。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种疾病或障碍在一定人群中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指在*一特定时间*病患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危险因子:指同*种疾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保护因子:指使人免受*种疾病困扰的因素第三章心理安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安康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体成长和开展的三个支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起根底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1.家庭因素〔1〕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指以家为中心的周围的一种气氛和情调。〔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子女的人格开展和心理安康有着不可无视的影响。〔3〕家庭构造: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根本的社会组织,是人类关系得以长久维持的初级群体。2.人际关系因素: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人安康成长的根本条件。〔3种不良影响的亲子关系:拒绝型亲子关系、溺爱型亲子关系、支配型亲子关系〕3.学校因素:教师的影响、校园文化4.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1.心理动力学因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强调心理活动的驱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本能,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无意识矛盾冲突〔人的心理活动三局部: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格构造〔本我、自我、超我〕、性本能与心理-性开展〔口欲期、肛欲期、阳具欲期、潜伏期、生殖期〕人类有两种本能:性本能、攻击本能;性本能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广义的性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2.学习因素〔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者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开展和行为的作用,认为人出生后获得的新行为〔包括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的根本学习方式是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1.经典条件反射与适应不良行为〔心理障碍〕的习得: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华生利用条件作用的原理进展实验。2.

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心理障碍:在巴甫洛夫工作的根底上,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即人和动物为了到达*种合意的结果而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斯金纳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3.

观察学习与心理障碍:班杜拉指出,不通过直接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也可以形成新行为〔社会学习论〕。3.认知因素:认知观点主张:人的行为与其说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响,不如说是个体对这些刺激的心理加工的结果;异常行为是适应不良认知的产物。1.

不合理信念:艾利斯提出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2.

认知歪曲: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个人的思想和信念是他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即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贝克把抑郁症病人对客观实践的错误逻辑推论归纳为四种: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抽象、超泛化、放大和缩小3.

归因风格:4个归因维度: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研究认为,对正、负事件的归因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把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则他便更易于产生无望和无助感,进而导致抑郁的出现。4.人格因素:人格是个体带有动力倾向性的心理获得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人格因素是心理安康的核心,对一个人的心理安康影响最大。1.

艾森克人格类型与心理安康:神经质与焦虑、压抑存在正相关,内外倾维度与压抑存在负相关2.

坚韧人格与心理安康:坚韧人格包括:承诺、控制、挑战三个局部,坚韧人格的调节作用模型认为,人格坚韧性能调节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和改善个体的安康水平3.

A型人格与心理安康:A型人格缺乏耐心、有时间紧迫感、强的竞争意识、敌意,与冠心病、高血等相关4.

完美主义与心理安康:进食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抑郁有关5.

乐观主义与心理安康:乐观主义是应对挫折、抵抗压力、维护安康的重要人格变量5.其他心理因素〔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自我实现驱力受阻〔马斯洛〕、存在空虚〔弗兰克尔〕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多种心理障碍具有遗传倾向。2.脑病变:器质性心理障碍3.神经生化变化:Ach、多巴胺〔精神分裂〕、5-羟色胺〔降低时:抑郁〕、去甲肾上腺素〔躁狂〕、GABA〔抗焦虑〕、脑啡呔〔情绪、记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整合的观点素质-应激论:*些基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一种素质,也就是患*种心理障碍的倾向,异常行为是*种障碍的易感素质和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身心互作用论:从个体水平上,人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功能获得,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论:对心理障碍的探讨要遵循系统论的原则,从多个不同角度、多个水平进展分析第四章心理应激、应对与安康应激现象的特点: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引起应激反响的刺激物的范围广泛,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又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响。在对应激的反响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在多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同刺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应激:是由人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响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是一个人在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响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应激原: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响的各种环境刺激物。一种刺激物能否成为应激原,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认识评价和适应应对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应激原分为两大类:躯体性应激原、心理社会性应激原躯体性应激原: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心理社会性应激原:引发心理应激反响的主要刺激物社会性应激原: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情境和事件。生活应激原:包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故或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小事。良性应激:由积极的小事引起的应激。工作应激原:又称职业性应激原,指职业活动或工作中影响劳动者心理和生理稳态的诸因素。文化性应激原: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对的生活的文化方面。心理性应激原:指一个人头脑中的不切实际的预测、预期、凶事预感以及内必的矛盾冲突等。心理社会性应激原致应激作用评估中采用的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生活事件量表"〔LES〕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影响应激的生理反响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应激原本身的性质和强度当事人本人的特点〔特别是体质和安康状况〕环境因素应激的生理反响的几个经典模型:坎农的应急反响模型:应急反响〔或战或逃反响〕塞里的全身适应综合征模型〔GAS〕:戒备期、抵抗期、耗竭期三个阶段英格尔的保存-退缩反响模型:骨骼肌活动抑制、环境指向活动减少生理内稳态调节的四个层次:靶组织内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脑干和下丘脑、下丘脑以上高级中枢应激的心理反响:情绪反响、认知反响、行为反响〔从成效上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2种类型〕积极的情绪反响:包括快乐、幸福和精神振奋的内心体验,多见于积极的生活事件之后消极的情绪反响:最常见的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消极的情绪反响又称作"情绪应激〞。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常见的反响焦虑:一种以紧张不安、担忧和害怕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情绪恐惧: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特定危险的逃避情绪抑郁: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点的复杂情绪抑郁反响的4组特征:悲观、悲哀、失望乃至冷漠或绝望的心境消极的自我概念睡眠障碍活动水平下降处于较强应激中的人常常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认知功能的障碍、自我评价下降自我评价下降的原因:应激原所引起的心理失衡会损害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应激常常是同对人生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如安康、友谊、亲人〕的威胁或实际的丧失有联系的,这会使人感到悲伤、忧郁,从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应激下的人往往担忧自己不能成功地应付应激原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力下降行为反响:主要涉及面部表情、手势、目光、身体姿态和动作等,也涉及说话的声调、节奏、语速和重音等所谓"副言语〞方面的变化。影响应激的心理反响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刺激特的性质与特点当事人本身的心身特点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介于刺激和反响之间起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因素分别称为中介因素〔两者相联系的机制〕和调节因素〔联系的方向和大小〕躯体性应激原造成心理应激反响的机制:像微生物这样的应激原首先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响,之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响的认知评价和归因过程,导致心理应激和心理反响。知觉在心理应激中的中介作用:心理应激产生于应激原或环境要求的知觉觉察和识别知觉到的信息的数量也同心理应激有关系知觉也有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知觉的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还表现在选择性地注意和知觉*些类型的刺激,防止*些类型的刺激信息进入知觉系统。评价:是一个按照一定标准为*一具体事物确定价值或判断其性质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评价意味着价值或意义的判断,它需要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广泛参与,所以又称为认知评价。评价影响甚至决定应激反响拉扎勒斯关于评价过程的观点:提出心理应激的评价模型: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涉及所遭遇到的问题或情境对个人的意义的判断。初级评价有三种不同的结论:第一种是"无关〞的评价;第二种是"好事〞的评价;第三种是"应激性〞评价第一种评价结论不会引起应激反响;第二种评价结论在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响;第三种评价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应激反响。拉扎勒斯将第三种评价分为三类:"丧失-伤害〞的评价;"威胁〞的应激性评价;"挑战〞的应激性评价次级评价:是对个人的应对资源〔能力、经历和技巧〕与应激情境的要求间的匹配程度做出判断。影响认知评价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积极和消极、可控性和可预料性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支持〔指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的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当事人本人的心身特点个人心身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人口统计学特征、身体或生物学因素、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点是影响对应激原的认知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个体对刺激物和态度和认知评价的个人心理特点: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概念认知和归因风格人格特点情绪状态应对能力和应对风格人格动力特征: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心理应激的2种调适机制:自我防御、应对机制防御机制:是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应激刺激〕、维护康宁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常见的防御机制:否认、压抑、曲解、倒退、固着、投射、梦想、隔离、转移、转换、反向形成、抵消、理想化、合理化、补偿、理智化、幽默、升华关于防御机制的一些根本观点:应激条件下,人们可能会采用多种多样的防御机制以摆脱情绪困扰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情绪应激,为人们赢得时间和条件以便从正面处理应激情境或外界环境的挑战心理安康的人一般不会极端地或长期单独应用防御机制,而心理障碍者可能唯一地依赖防御机制,或毫无变通地采用*一机制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防御机制的极端应用和开展会形成神经症和精神病病症自我防御机制同一个人的人格有密切联系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属于自我的潜意识局部防御机制是通过对人行为方式的观察而推测出来的东西,它们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在应激条件下的复杂行为。应对:又称"应付〞和"因应〞,指一个人努力处理充满紧张性的环境要求及其对个人的心理生理影响的过程。关于应对的理论观点:应对的过程理论:包括2个阶段:认知评价、应对行为,认为个体应对方式随着应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应对和特质理论:特质论认为一个人在应激条件下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具有稳定性或跨情境的、跨时间的一致性应对情境-特质理论:认为过程〔情境〕理论和特质理论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相互补充。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的应对方式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毫无规律的变动不定。人格和应激情境都是一个人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应对方式的分类:注重情绪的应对——指将应对的重点放到对应激的情绪反响上,努力减轻情绪应激或心理压力,而不是直接处理造成焦虑等情绪应激反响的应激原〔情绪的应对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行为策略〕注重问题的应对注重情绪的应对同注重问题的应对:相互促进,也会相互干扰或阻碍良性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安康和功能有促进作用,这类应激被称为"良性应激〞。心理应激对安康的积极影响: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开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心理应激对安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响可以以病症和体征的形式见于临床,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心理痛苦的根源和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并且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急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反响、血管迷走反响、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它是由长期性的应激事件引起的紧张状态〔典型综合征:神经血管性虚弱〕管理心理应激及其消极影响的策略主要有:消除压力源〔紧张性环境要求〕改变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评价改进应对方法和策略做好时间管理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身体应对策略培育坚韧人格必要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第五章躯体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人类躯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医学将人类的疾病分成两大类: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心理生理疾病:又满意身疾病。狭义定义:即使不是完全,至少局部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定义: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只有躯体功能障碍、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情况〕心理生理疾病的判定标准: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症该躯体病症或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根底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种理论: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身体器官或系统脆弱,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过度反响所致。特定反响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对心理应激的反响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应激刺激做出反响,对应激刺激最为敏感的身体器官或系统便易于发生心理生理疾病。心理学理论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强调心理冲突在心理生理疾病中的作用。他认为,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有三个要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邓巴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生理疾病有特异关系。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反响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他是否会因心理刺激而罹患心理生理疾病以及患何种心身疾病。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些心理生理疾病的获得有学习的成分,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式的学习、操作条件作用式的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勒。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原所引起的心理应激须通过心理生理反响作用于脆弱易感的身体器官方可最终造成疾病。心理生理反响与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响的类别有关系。应激原的情绪及行为反响分成两大类:或战或逃反响:包括愤怒、焦虑和恐惧等保存-退缩反响:包括忧郁、悲伤、失望和无助等,疾病类型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心理治疗或干预措施原发性高血压1、放松疗法;2、生物反响疗法;3、行为矫正;4、其他心理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运动疗法〕消化性溃疡1、心理应激因素2、人格因素3、焦虑和抑郁情绪1、支持性心理治疗;2、松驰训练、脱敏疗法、自生训练法;3、配合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冠心病1、一般的心理支持疗法;2、A型行为的矫正:冠心病知识和A型行为知识教育;3、其它不良行为的矫正。肥胖症1、心理应激因素2、社会文化评价3、社会经济状况4、社会开展所带来的变化5、人格因素改变对肥胖的不正确认识与态度,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对应激的应对能力,控制饮食量和增加体力活动量糖尿病1、情绪应激;2、生活事件;3、人格因素1、支持性心理治疗;2、认知疗法;3、行为疗法支气管哮喘1、家庭关系2、人格3、情绪4、条件反射1、针对病人的心理反响进展;2、发病时给予抚慰和情绪支持;3、给予病人平安感。A型行为〔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的典型表现: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催促感急躁、无耐心醉心于工作,追求完美,为工作甘愿牺牲休息、娱乐、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经常将目标制定过高对人常怀有敌意,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假设处于领导地位其行为常带有侵犯性不能放松,总想找点事做,假设不能"有利可图〞地占用时间就只会引起内疚;B型行为者表现:做事沉着不迫、耐心、稳重、现实、悠然自得、待人随和心理生理疾病是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理卫生学和安康心理学:是心理生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理论根底和方法源泉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躯体诊断、心理诊断、社会功能诊断躯体诊断:需要对病人的身体异常的性质、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做出判断。在躯体诊断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有些病人可能有许多躯体病症,而没有相应器官的组织损害。心理检查的常用方法是会谈法和心理测量心理诊断:〔1〕病人的人格〔或性格特点或类型〕;〔2〕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3〕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应激因素、心理冲突或挫折〕社会功能情况的诊断:可以根据病人当前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操持家务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照病前的情况,做出判断。心理和社会水平上的干预或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努力帮助病人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例如移除应激的来源,或增强病人的应对能力努力矫正由应激原引起的生理反响,以减轻其对身体器官的冲击设计适当的治疗方案以降低身体器官对心理生理反响的脆弱程度。心理生理疾病的治疗措施:改变环境、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生理疾病病人的行为治疗主要采用两大类行为技术:自我调整技术、生物反响技术自我调整技术:分为基于学习原则的行为技术〔如放松术、认知行为矫正和应激接种训练等〕和其他自我调整法,如静默、自生训练、自我催眠和气功、瑜珈等。生物反响技术第六章临床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心理评估:运用多种手段从各个方面获得信息以对*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描述的过程。心理评估临床上的用途:单独或辅助做出心理诊断指导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并用作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科学研究临床常用的心理评估手段:观察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调查法、实验室检查与躯体检查临床心理评估:指临床心理师利用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等方法所获得的来访者信息,对来访者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对心理障碍或疾病做出诊断全面了解来访者目前的机能以及在出现问题之前的机能,并根据其可利用的资源指导制定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防治措施为估计心理障碍或疾病预后提供依据临床心理评估的一般步骤:决定评估的内容确定评估的目标选择作决策的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和决策交流信息临床会谈是临床心理师最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临床评估性会谈的类型:非构造式会谈、构造式会谈、半构造式会谈会谈技巧:注意倾听的技巧、提问技巧、澄清技巧心理状态检查主要包括的内容:外表和行为、思维过程和言语、心境和情感、知觉经历、认知功能〔心理状态检查:是在临床会谈中进展的一种心理评估工作,包括非正式的观察、正式的系统观察〕心理测验:是测量个体之间在心理上的个体差异的方法、技术。心理测验的种类: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施测方式分:团体测验、个体测验按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答复有无限制分为:常规测验、投射测验按测验目的和功能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职业咨询测验标准化测验的根本要求如下:标准条件、信度、效度、常模国内常用的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1981年,吴天敏修订。是对一般能力的测量,适用于2~18岁,最正确适用年龄为6~14岁。量表的编制每岁为3个试题,共51个试题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修订,适用于6~16岁农村和城市儿童年使用。量表的文字部份称为:言语分量表〔V〕,操作局部称为操作分量表〔P〕。分别计算出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C-WISC包括11项分测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1978年,李丹和王栋编制,分别编制出城市和农村儿童智商常模。CRT由六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有12个测题,每个由一张抽象的图案或一系列无意义的图形构成一个图阵。CRT的最大优点是测验对象不受文化、民族和言限制。另一优点是可用于团体施测〔一个班级〕。人格测验的主要方法有:情境测验、问卷式测验、投射测验问卷式测验:是以自我报告形式出现的自陈量表国内应用广泛的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风格查表〔MMPI〕:有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MMPI共有566个工程〔陈述句〕,其中16个为重复工程。与临床量表有关者多集中在前399题。临床上,人们主要是通过对所有10个临床量表得分剖面图的评价来解释MMPI测量的结果。MMPI的优点是题目多,信度与效度高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发表于1975年,分儿童〔7-15岁〕、成人〔16岁以上〕。量表的题目分属于四个量表:内向-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测谎〔L〕,前三个量表代表EYSENCK人格理论中的三个维度。四个量表的题目混合编排,全部题目答完后,计算出各量表原始分,而后换算成T分〔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L量表T分大于70者无效。P量表的T分值在~区间内外,E量表的T分值在、~、~、~区间内外。N量表类推,亦分为5种类型:稳定型、偏稳定型、中间型、偏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N量表测评情绪的稳定性:高分为不稳定型,低分者为稳定型;E量表测评性格内外向:高分表示外向,低分表示内向;P量表测定精神质:极端高分者孤僻,低分者合群,适应性强;L量表分除反映答复时说谎或自身掩饰外,也可能反映了被试者在社会纯朴性及幼稚程度。假设因前者而致总分增高,则测验无效。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16PF每种人格因素都含有10个以上测题,共187个题目,由受试者在"是〞与"否〞及"不一定〞三者中选答。适用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属团体测验。临床适用的有内外向、适应与焦虑、心理安康因素等。大五人格问卷〔NEO-PI-R〕:该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量表包括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每个维度又包含六个子维度。NEO-PI-R中每个维度的子维度包括8个工程,每个维度分量表包括48个工程,全量表总共240个题目。修订的大五人格问卷〔NEO-PI-R〕包括自我报告和观察者报告两种形式,分为五个等级来记分。投射人格测验:是向受试者提供一些模糊的、无构造的刺激情境,让其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做出反响。投射技术分为五大类:联想技术:墨迹测验、词的联想测验构造法:主题统觉测验〔TAT〕表露法:画人测验、游戏测验、投射性玩偶剧、木偶和字迹分析等完成法:句子完成测验和图片挫折测验选排法:临床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单个的测验:如格式塔测验,主要测查空间能力成套测验: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中国版本HRB〔A〕-RC包括6个分测验:范畴、触觉操作、音乐节律、词语声音知觉、手指敲击和连线测验;4种检查:握力、感知觉、失语甄别和侧性优势检查。生理评估:心理生理评估、脑成像技术心理生理评估:心电图ECG、肌电描记器〔EMG〕;皮电〔GSR〕脑成像技术:脑电图〔EEG〕、电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PET〕行为评估:行为观察、自我监测、行为评估量表行为评估量表:就是提供有关问题行为的频率、强度和范围信息的清单〔儿童行为清单CBCL〕临床常用评定量表90项病症自评量表〔SCL-90〕:由90个反映常见心理病症的工程组成,从中分出9个病症因子,采用5级评分,但在计算总分时,应将所得总分减去90,因子分越高,反响病症越明显,障碍越明显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SDS由20个与抑郁病症有关的条目组成,反映了四种抑郁状态的特异病症:精神性-情感病症、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障碍。指数的范围在~,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焦虑自评量表〔SAS〕:4级评分,将所有工程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总分超过40分可考虑筛查阳性。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27个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为最近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分5级评定。此量表包括以下6个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处分因子、亲友与财产丧失因子、安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其他因子。应付方式问卷:包含62个条目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康奈乐医学指数〔CMI〕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Rutter儿童行为问卷:A行为〔反社会行为〕、N行为〔神以症行为〕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广义的心理诊断:既涉及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诊断,也涉及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定问题。狭义的心理诊断:专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DSM-Ⅳ的5个轴:临床障碍;人格障碍;躯体情况;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全面功能评估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ICD-10〕: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国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其诊断标准局部参考了ICD-10研究标准和美国的DSM-Ⅳ,尽量向ICD-10靠拢。CCMD-3的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病症学分类。第七章心理干预从广义上来讲,心理干预:是指引导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各种专业活动心理干预的分类: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心理疗法〔包括个体心理疗法和集体心理疗法等〕和生物学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电痉挛疗法和精神外科疗法等〕根据干预的目标、形式和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安康促进、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三种形式。从狭义上来讲,心理干预:就是心理治疗,即在良好的治疗关系根底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展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安康、协调的方向开展心理干预的分类:根据所依据的理论和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存在疗法和认知疗法等。按照心理治疗进展的方式,可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按照治疗疗程的长短,可分为:长程心理治疗和短程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适应症:①各种神经症性障碍。②心身疾病。③其他躯体疾病伴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情况。④应激相关障碍。⑤人格障碍。⑥精神分裂症。⑦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⑧其他。〔包括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各种心理疗法的共同因素包括:①温暖和信赖的治疗关系②保证和支持③脱敏④理解或领悟⑤适应反响的强化和学习⑥宣泄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们弄清楚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哪一种的疗效最正确能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们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来访者可以促进临床心理学的开展,并由此确定针对不同心理障碍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根底理论提供效度资料,促进根底理论的开展。必须采用多种来源的评定,才能对治疗结果做出科学评估:①病人自己的报告②治疗者的判断与估计③受过训练的"盲法下的观察者〞〔指不知病人承受何种处理的人〕对病人的观察结果。④病人身边人的估计专业人员的独立判断评定内容包括:有效性、治疗结果的持久性、治疗的效率、不良结果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价方法:个案研究、组间设计、元分析法个案研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A—B—A—B设计:验的次序是: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多基线设计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心理分析理论观点潜意识理论:是经典心理分析的最核心理论之一人格构造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局部,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不可抗拒的〞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构造中最道德的局部,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在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自我一方面要同时满足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者的要求,又要抵御它们的过分要求。当本我和超我威胁到自我的控制的时候,一个人便会感到焦虑。自我被削弱,自我的能量被耗竭,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防御机制理论:自我在本我、超我、现实之间起着重要协调作用,为了保护自身,防止或减少焦虑,自我开展出了一种机能,即自我防御机制①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和投射等。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倒退、梦想和内向投射等。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隔离和转移等机制。④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性心理开展理论:包括五个开展的过程:①口欲区〔0岁—1岁〕②肛欲区〔1岁—3岁〕③前生殖器期〔性蕾期〕〔3岁—5、6岁〕:在这个时期男孩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女孩会出现爱莉克拉情结〔恋父情结〕④潜伏期〔6岁—11、12岁〕⑤生殖器期〔12、13岁—17、18岁〕心理分析的治疗技术:自由联想:治疗者坚持让病人说出心中所想的事情,不要琢磨,甚至说出他们认为是不真实的,可能伤害治疗者的或者他们所爱的人的内容。这种方式被称为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两个水平: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阻抗:阻抗是病人抵抗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主要包括:安于现状;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过分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心理疾病的幼稚的冲动移情:移情是指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病人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解释: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之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行为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根本的学习方式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观察学习:班杜拉根本的学习规律①强化A、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欲增强的反响之前;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被增强的反响之后。B、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欢迎的事物或奖赏〔正性强化物〕来增强行为或反响的过程。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一行为或反响的过程。负强化的过程又称作"回避学习〞。C、强化可分为连续强化和连续强化。②惩罚A、惩罚也有正负之分。正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获得的结果来减少一种行为的强度或频率的过程。负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防止的结果来减少*一行为的强度与频率的过程。B、在区分是正负强化,还是正负惩罚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确认靶行为与靶结果;第二步,确定靶行为被增加了〔强化〕还是减少了〔惩罚〕;第三步,确定这一变化的影响是获得靶结果〔正的〕还是防止靶结果〔负的〕。③消退通过终止条件作用而消除其所造成的反响的过程,称作消退。④泛化与分化A、泛化指条件反响由条件刺激物自然地转向类似刺激物的现象。B、分化是指将*反响只限于针对*一特殊刺激物的现象。⑤习惯化通过反复地暴露于*一刺激物以减少对该刺激物的反响频率与强度的过程,称作习惯化。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紧张、焦虑不安、愤怒等情绪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渐进放松术、想象放松术和深呼吸法。渐进放松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放松方法。放松的顺序一般是从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或恐惧症模仿学习角色扮演决断训练:决断训练又称肯定性训练和自信训练。决断训练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A、确认需要进展决断训练的问题;B、提高来访者进展决断训练的动机;C、定义适当的行为;D、决断行为的训练阶段。塑造:塑造是利用强化的原理,矫正人的行为。人本—存在主义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经历性心理治疗模式的开展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罗杰斯。人本—存在主义二者共同的一些根本理论:采用现象学方法:心理学家必须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唯一可靠的方法,这种探讨人的心理的方法,便称作现象学方法。强调个体的独特性重视人的潜能: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有短处或局限,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有潜力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受到别人的积极关心、接纳与尊重强调自由与责任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治疗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或内驱力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个人便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造成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碍的原因有:由于个人的行为同其真实的自我之间不协调一致〔罗杰斯的观点〕由于个人的根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马斯洛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心理上受到伤害或心理有障碍的人,而且应当帮助那些心理功能正常或适应良好的人过上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生活。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最大奉献是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有价值的看法: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②对人性的积极看法,如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来访者有能力自己改变自己。③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当前而不是遥远的过去,更多地关心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障碍和调适。将来访者视作一个整体,强调整体性,而不仅仅是他的心理障碍。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可以被理解为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共情真诚:主要包括:从角色中解放出来、自发性的交流、非防御的态度、一致性、自我暴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认知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合理情绪治疗对人性的看法〔埃利斯的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人同时具有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防止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展。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合理情绪的ABC理论: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响的间接原因,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响的直接原因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埃利斯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糟糕至极合理情绪治疗的根本步骤:向来访者指出其信念是不合理的,帮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通过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信念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种认知层面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防止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ABCDE模型〔D:辩论E:治疗效果〕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几个具体问题:找到不合理信念;苏格拉底式积极提问;辩论的具体方法〔按提问形式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主要步骤如下:A、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响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响;B、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响并体验适度的情绪;C、停顿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的。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认知家庭作业:第八章几种常见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策略抑郁症:是一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抑郁症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它可以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是隐匿性的。心理病理机制的概念:狭义上来讲,是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一种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解释;广义上来讲,则可以指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一种心理障碍的形成方面的作用;早期的心理动力学家认为,抑郁症是童年期的丧失被重新激活所致抑郁症的心理发病理机制心理动力学理论:抑郁症源于患者婴儿期的*些欠缺,尤其是父母的丧失和潜在的丧失*些事件〔如离婚、失业〕可再度激活这些最初的创伤,不管促发时间是什么,人们都重新陷入婴儿期的灾难之中这种倒退的一种最主要结果是失望感和无助感,这是婴儿式的、对伤害的无能为力的反映许多理论家不再认为愤怒内化是抑郁症的中心,认为对内投物〔被内化之爱物〕的矛盾态度是抑郁症情绪困扰的根底自尊的丧失是抑郁症的原发特征;行为心理学观点:消退假说:许多行为主义学家认为,抑郁症是消退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行为得不到强化,人们就停顿该行为,便会变得不活动或退缩等,这便是抑郁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是丧失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从而造成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抑郁病人常常有内疚和负罪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没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满和真实的生活,他便可能产生空虚或不真实感,对这种感受的反响便是抑郁。认知观点:习得性无助与消极归因方式归因假设:如果一个人将负性事件归因为自身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原因,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他人的、局部的和暂时的原因,则他便很可能变得无望,进而患上抑郁症消极的自我图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自身、周围世界及未来的认知模式,这个模式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图式存在负性偏差,倾向于将自我看成"失败者〞,则他便成为抑郁症的易感者。社会文化观点:社会文化理论家强调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他们的研究发现,在相对传统的社会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生物学观点:家系调查说明,抑郁症患者的一级家属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选择:要对病人进展全面准确地评估要确定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先确定是否需要生物学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抑郁症的心理干预策略:心理治疗:A、心理动力学治疗B、行为疗法C、人本—存在主义治疗D、认知疗法〔认知治疗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减轻病症阶段和图式聚焦阶段〕E、人际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简称IPT:是一种短程个别治疗。IPT强调对病人目前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治疗,治疗目标是要帮助病人恢复到早先的功能水平和改善社会功能。IPT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1-4次;2、中间阶段4-12次;3、完毕阶段12-16次〕生物学疗法:药物疗法、电痉挛疗法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创伤性事件〔战争、被强暴、目睹他人惨死、严重事故等〕是PTSD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心理学观点:A、行为理论〔采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结合的双因素理论解释PTSD病症。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被用来解释那些有创伤经历的个体后来的高水平的痛苦和恐惧。〕B、认知理论〔双表征理论〕创伤性情感加工过程:激活情境可触性、在意识层面纠正信念生物学观点:早期的精神创伤可能导致个体发生神经生物学改变。创伤后应激障碍恢复期的五个阶段:①紧急期或呐喊期;②情感麻木和否认期;③重复侵入期;④反响转折期;整合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治疗时机的选择;②治疗师的治疗态度;③治疗形式的选择:PTSD的治疗形式主要包括团体治疗和个别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个别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①认知加工治疗〔CPT〕:A、认知加工治疗〔CPT〕是专门用来处理遭到性攻击的PTSD受害者病症的治疗。CPT的理论根底是PTSD信息加工模型,共包括12次构造化治疗,它同时包含了暴露治疗的主要成分和认知治疗的主要成分。B、在PTSD治疗中,CPT中的暴露治疗都是想象暴露,一般会连续进展两次治疗。让病人充分地想象和回想所有的事件,并加上他们和创伤性事件有关的想法和感觉。②眼动脱敏和再加工:神经症: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神经症性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①心理学观点:A、心理动力学观点: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是本我欲望与超我和自我之间在潜意识领域冲突的结果,本能的欲望由于*种原因未能得到满足,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主题,他通过精神分析,使神经症的病症复原到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状态,然后再使其转入意识状态。B、行为心理学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学习与环境决定的结果,都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C、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神经症是自我潜能遭到压抑、发生歪曲的外在表现;存在主义理论家强调,人有追求真实性的内驱力,焦虑来自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别离的意识。D、认知观点:认知心理学强调,情绪与行动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E、森田的神经质理论:森田疗法的主要原理在于采用"顺应自然〞的方法。②生物学观点: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构造或功能的可能与神经症有关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疗法、人本—存在疗法、行为治疗和认知疗法等。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病症、加速治愈过程,而且能帮助患者学会新的应付策略和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神经症的心理干预策略:①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的一个目标是将自我从精心的防御工作中解放出来,因为防御工作垄断并且耗竭了神经症患者的自我,使自我不能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解放自我的手段是将自我消耗能量、努力加以压抑的潜意识材料暴露出来。为达此目的,心理动力学家主张采用自由联想、梦释、错误分析和解释等疗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冲击疗法,示范法,放松疗法和生物反响法C、人本—存在疗法:存在主义治疗家不太关心病人的病症,而将自己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恢复病人的完整感和自由上。D、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对于神经症的治疗效果好于心理动力学疗法和药物疗法。②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和*些抗抑郁药是神经症药物治疗中的常用药物。第九章普通医学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普通医学病人的一般心理变化:病人需要的变化、情绪变化、认知功能和意志变化、人格变化病人的五种需要变化:生理、平安、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情绪活动特征的变化:情绪活动强度、稳定性、持续时间、主导心境病人中常见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