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穴位的配伍及处方针灸穴位的配伍及处方导论一、什么是针灸处方学?针灸处方学是研究和阐明针灸处方的组成法则、组方规律、穴位配伍意义、使用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针灸处方:是在辨证沦治思想指导下治疗疾病的最佳穴位组合。它有明确的组方法则、明确的刺灸方法和明确的使用范围。它是针灸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导论一、什么是针灸处方学?问题你在临床上取穴是否使用针灸处方你知道多少针灸处方你知道哪些古典针灸处方问题你在临床上取穴是否使用针灸处方二、针灸处方学发展简史(一)春秋战国至东汉—萌芽到形成时期《黄帝内经》:1.针灸处方240余首;2.以经络辨证为纲,循经取穴为主;3.处方组成以单穴为主,多穴处方少见;4.注重选用特定穴。《难经》:注重五腧穴的五行配属,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伤寒杂病论》:倡导针药并用,记载针灸处方10首,主张根据阳证和阴证的不同分别采用针和灸的方法,即“阳证用针,阴证用灸”。二、针灸处方学发展简史(一)春秋战国至东汉—萌芽到形成时期二、晋唐时期—针灸处方大量记载《针灸甲乙经》:针灸处方56首《脉经》:1.137首;2.提倡五腧穴、俞募穴配伍应用;3.提出针刺补泻方法。《肘后备急方》:针灸处方129首,急症处方109首,其中灸方9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科针灸处方461首,并方后注明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壮数。《黄帝明堂灸经》:首次记载儿科病针灸处方,载灸法处方48首。二、晋唐时期—针灸处方大量记载三、宋金元时期—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及处方大量积累《太平圣惠方》:1.记载3~7个腧穴组成的处方36首;2.最早记述火针处方。《针灸资生经》(王执中):1.载方387首;2.根据病因选穴,重视压痛点的应用。《针灸摘英集》(元代·杜思敬):处方47首,且方中每一穴位均注明针刺方法。《卫生宝鉴》(元代·罗天益):针灸医案15则,配穴处方为主,辨证组方,首创阐明方义。三、宋金元时期—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及处方大量积累四、明清时期—处方数量急剧增加,配穴理论趋于完善《针灸大全》(明代·徐凤):载方248首《针灸全生》:408首《针灸聚英》(明代·
高武):56首《神灸经论》(清代·吴亦鼎):147首《类经图翼》:129首《针灸逢源》(清代·
李学川):310首《针灸集成》(清代·廖润鸿):252首《针灸大成》(明代·
杨继洲):载方266首,具备了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四、明清时期—处方数量急剧增加,配穴理论趋于完善五、近50年来—长足发展1.编辑了本科教材《针灸学》、《针灸治疗学》2.《实用针灸处方学》3.《中国针灸处方学》(南京中医学院:肖少卿。1982年撰写,1998年出版)4.《针灸处方学》(北京中医学院:王岱.1990年出版)5、《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1994年出版)五、近50年来—长足发展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兰江赋》、《玉龙歌》、《胜玉歌》、《杂病穴法歌》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处方分类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组方规律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第一节针灸处方分类一、按腧穴数量分类1.单穴方2.双穴方对穴、八脉交会穴3.多穴方:由3个或3个以上的腧穴组成。第一节针灸处方分类一、按腧穴数量分类单穴方退热穴:曲池,胸闷穴:膻中,调心穴:内关,急救穴:人中,神衰穴:脐中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单穴方单穴方—平衡针灸1.升提穴2腰痛穴3.急救穴4.胃痛穴5.偏瘫穴6.鼻炎穴7.牙痛穴8.明目穴9.醒脑穴10.臀痛穴11.肺病穴12.痔疮穴13.胸痛穴14.降糖穴15.踝痛穴16.咽痛穴17.颈痛穴18.指麻穴19.感冒穴20.痛经穴21.面瘫穴22.神衰穴23.痤疮穴24.疲劳穴25.乳腺穴26.肩背穴27.耳聋穴28.肩痛穴29.腹痛穴30.过敏穴31.肘痛穴32.癫痫穴33.精裂穴34.肾病穴35.腕痛穴36.头痛穴37.降压穴38.膝痛穴单穴方—平衡针灸1.升提穴20.痛经穴针灸穴位配伍及处方课件二、按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1.病位局部处方:病位的局部或邻近2.病位的远端处方:
《玉龙歌》:3.远近结合处方:二、按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双穴方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双穴方八脉交会穴多穴方采用一定的规律将多个(三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在一起。靳三针特定穴多穴方采用一定的规律将多个(三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在一起。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实为针灸之一发明,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读易记,不少用之临床效如桴鼓。如《玉龙歌》中“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这种先针承浆,后针风府的方法,用于落枕项强,风火牙痛,屡用屡效。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实头部疾病1、头部头风——囟会、玉枕。
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百:指百症赋)
偏头痛——悬颅、颔厌。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百)
头痛——强间、丰隆。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百)
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百)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百)瘿气——浮白。
瘿气须求浮白。(百)
头风头痛——申脉、金门。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标:指标幽赋)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列缺头痛以偏正,重泻太渊无法应。(席:指席弘赋)
头风——神庭。
神庭理乎头风。(玉赋:指玉龙赋)头部疾病1、头部头部疾病项急——风府。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通:指通玄指要赋)
头晕目眩——风池。
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通)
脑晕目赤——攒竹。
脑晕目赤,泻攒竹以便宜。(通)
头项强——承浆。
头项强,承浆可保。(通)
头痛难忍——丝竹空。
丝竹空疗头痛不忍。(通)头项痛——后溪。
头痛,拟后溪以安然。(通)
偏正头痛——列缺。
偏正头痛泻列缺。(灵:灵光赋)
头部痛——列缺。
头部还须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兰:指兰江赋)
伤寒头痛——外关。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动泻自安然。(兰)
头风——神庭。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玉歌:指玉龙歌)头部疾病项急——风府。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通:指通玄指头部疾病头项强痛——承将、风府。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奖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玉歌)
偏正头痛——丝竹空、率谷。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玉歌)
偏正头痛——风池、合谷。
偏正头风痛难移,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玉歌)
眉间疼痛——攒竹、头维。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玉歌)
乳鹅——少商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玉歌)头痛、眩晕——百会。
头痛眩晕百会好。(胜:指胜玉歌)
瘰疬——少海、天井。
瘰疬少海天井边。(胜)
头风——风池。
头风头痛灸风池。(胜)
头痛发热——外关。
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痛发热外关起。(杂:指杂病穴法歌)
头部病——曲池、合谷。
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杂)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偏正头痛左右针,列缺太渊不用补。(杂)头部疾病头项强痛——承将、风府。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耳部疾病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百)
耳中蝉噪——听会。
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百)
耳聋气痞——听会、迎香。
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内泻如神。(席)
耳聋——金门、听会。
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席)
蝉鸣——足三里、地五会。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没向人轻易说。(席)
耳聋——听会。耳聋腮肿,听会偏高。(玉赋)
耳闭——听会。
耳闭须听会而治也。(通)
耳聋气闭——听会。
耳聋气闭听会间。(通)
耳聋气闭——翳风。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百)
耳聋——听会。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百)
耳闭——听会。耳闭听会莫迟延。(胜)
耳聋——临泣、金门、合谷。
耳聋临泣与金门,合谷针后听人语。(杂)耳部疾病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鼻、咽、咳、喘鼻衄——天府、合谷。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可追。(百)
鼻内无闻——通天。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百)
咳嗽——肺俞、天突。
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百)
鼻痔——龈交。
鼻痔必取龈交。(百)
冷嗽——合谷(补)、三阴交。(泻)。
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一阴交。(席)鼻渊——上星。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玉赋)
气嗽痰哮——乳根、俞府。
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玉赋)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剌。(玉赋)
喘促——璇玑、气海。
尪嬴喘促,璇玑气海当知。(玉赋)
痰嗽——肺俞、丰隆。
丰隆、肺俞,痰嗽称奇。(玉赋)寒邪之嗽——风门。
风门主伤胃寒邪之嗽。(玉赋)
喘嗽——天突、膻中。
天突、膻中医喘嗽。(玉赋)
鼻窒——迎香
鼻窒无闻,迎香可引。(通)
咳嗽寒痰——列缺
咳嗽寒痰,列缺堪治。(通)
鼻衄一禾髎。
两鼻衄针禾髎。(灵)鼻窒——迎香。喘痰——天突。
天突宛中治喘痰。(灵)
喘痛——昆仑。
住喘却痛昆仑愈。(灵)
定喘——尺泽。
吐血定喘补尺泽。(灵)
鼻渊——上星。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剌无偏。(玉歌)不闻香臭——迎香。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玉歌)
咳嗽——身柱。
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玉歌)
脾虚肺热,痰多咳喘——丰隆、列缺、尺泽。
咳嗽——肺俞、丰隆。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先丰隆寻。(玉歌)
喷嚏——风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玉歌)
鼻、咽、咳、喘鼻衄——天府、合谷。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可追鼻、咽、咳、喘哮喘——天突、膻中。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玉歌)气喘——璇玑、气海。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然安。(玉歌)
吼喘——俞府、乳根。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剌,气喘风痰渐渐磨。(玉歌)
痰涎咳嗽——肺俞。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胜)
小儿吼闭——天突、筋缩。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胜)
鼻塞
——合谷、太冲。
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杂)冷嗽——合谷、阴交。
冷嗽只宜补合谷,三阴交泻即时住。(杂)
喘急——列缺、足三里。
喘急列缺足三里。(杂)鼻、咽、咳、喘哮喘——天突、膻中。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第二节选穴原则一、近部选穴二、远部选穴
1.本经选穴
2.表里经选穴
3.同名经选穴三、对症选穴:如低血压选素髎或内关第二节选穴原则一、近部选穴四、按穴名选穴:如三阴交治肝脾肾三经病证;光明、目窗治目疾;神门治疗失眠;承灵治疗神志病。五、根据解剖学选穴1.按局部解剖选穴:哪个脏器或器官附近有病,就在病变部位的附近选穴。眼病选攒竹、睛明、球后等。四、按穴名选穴:2.按神经节段选穴:如华佗夹脊穴:颈1~胸1—上肢病;颈1~颈7—颈部病;颈3~胸9—胸廓及胸腔内脏病;胸5~腰5—腹腔内脏病;胸11~骶2—腰骶病症。3.按神经干走向和分布选穴如面神经麻痹—牵正、翳风;三叉神经痛—下关正中神经损伤—郄门、内关2.按神经节段选穴:第三节配穴方法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将有协同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一、局部配穴二、远近配穴三、对应配穴:
1.左右配穴:即左右侧穴位配合应用。如右侧踝扭伤—健患侧丘墟同用;右肘部挛痛—左右曲池同用。
2.前后配穴:躯体前与躯体后的腧穴配合应用。如肝病见抽搐、惊厥—筋缩、期门。第三节配穴方法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将有协同作用的两个或两个第四节组方规律定义: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则,将腧穴有机合理的搭配,施以恰当的补泻方法和操作顺序。一、局部整体兼顾: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二、腧穴主辅有别:主穴—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穴位辅穴—辅助主穴或治疗兼症的穴位
第四节组方规律定义: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则,将腧穴有机合三、施术先后有序:一般:先背后腹,先上后下,先本经后表里经。急性疼痛:先选远端腧穴或有显效的奇穴,再局部穴;慢性疼痛:先局部后远端。四、刺灸方法有异毫针刺法—应用广泛;行气手法选原穴。灸法—用于寒证、虚证电针三、施术先后有序:第五节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一、单穴临床应用1.五输穴:(1)按五腧穴主病对证取穴(2)子母补泻法:本经子母补泻法;异经子母补泻法。
2.原穴:第五节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一、单穴临床应用第二章气血津液病证处方气血病证处方津液病证方第二章气血津液病证处方气血病证处方第一节气血病证方一、补气方组成:气海足三里膻中功能:补益元气操作: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主治:气虚证方义:气海—位下焦,属任脉,生气之海,补元气膻中—上焦,上气海,调肺益气,可调一身之气足三里—胃经,补脾胃之气,固后天之本。第一节气血病证方一、补气方临床应用:1.便秘:加支沟、天枢2.癃闭3.气虚外感4.气脱5.养生保健备选方:1.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2.足三里、中脘、肾俞、气海3.气海、肺俞、中脘、章门临床应用:二、行气方组成:膻中内关合谷太冲功能:理气解郁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用泻法主治:气滞证。局部胀闷而痛,痛无定处。情志不畅加重,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二、行气方方义: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致气运行受阻,形成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或阻滞。膻中—通达内外,调气宽胸,为治气病的要穴内关—心包经络穴,善调三焦之气
合谷、太冲—合谷调气行气,太冲为肝经原穴、腧穴,可条畅气机。二者原原相伍,可疏肝理气、调气和血。临床应用:1.胃脘痛:加期门、中脘2.咳喘:加璇玑、列缺3.急躁易怒:加支沟、行间、侠溪4.梅核气:加列缺、天突、丰隆方义: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致气运行受阻,形成局三、和中降逆方组成: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翳风功能:调中理气,和胃降逆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主治:呃逆,嗳气,恶心,呕吐方义:中脘、足三里—前为胃的募穴,后为胃经合穴,募合相伍,可和胃降逆;内关、膈俞—前为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可宽胸理气、和胃
翳风—西为中用,治呃逆经验穴。三、和中降逆方临床应用:1.胃脘痞满:寒者加灸胃俞、关元。2.便秘:兼见口臭烦渴者,加内庭、合谷清泻阳明腑热3.食滞:加天枢、内庭4.痰饮:痰饮停胃者,加脾俞、阴陵泉5.胃络瘀阻:加膈俞、太冲以理气活血、消癥散结。备选方:1.内关中脘公孙;2.中脘膻中期门
3.内关天突胃俞临床应用:四、平冲降逆方组成:内关公孙太冲涌泉中极功能:调肝肾,平冲逆。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主治:奔豚气,惊悸不安,喘逆,咳血吐血,头晕目眩,晕厥,或高血压方义:内关、公孙—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善宽胸和中;公孙为脾经络穴,通冲脉,可平冲降逆。二穴相配,擅治心、胸、腹之疾。
四、平冲降逆方组成:内关公孙太冲涌泉中极太冲、涌泉—太冲为肝经原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取此二穴,可疏调肝肾之气、平冲降逆。中极—位居下焦,肝脾肾三经均交会于此,可调肝肾、抑冲逆临床应用:1.咳喘:2.少腹冷痛、脐下悸动:加灸关元、命门3.咯血、吐血:加气冲、中都以疏肝降逆、和血止血。4.惊悸不安:加巨阙、神门。备选方:1.太冲公孙气冲;
2.章门期门涌泉气海太冲、涌泉—太冲为肝经原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取此二五、升阳举陷方组成:百会气海脾俞阳陵泉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操作: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主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证方义:百会—属督脉,又为督脉、膀胱经交会之处,居巅顶,灸之可升阳举陷。气海—益气培元脾俞、阳陵泉—益气升清五、升阳举陷方组成:百会气海脾俞阳陵泉临床应用:1.内脏下垂:胃下垂加上脘、胃俞;脱肛加长强、天枢。2.久泻久利:加灸天枢、命门。3.重症肌无力:加相关经筋的穴位或阿是穴。备选方:1.足三里中脘脾俞胆俞2.百会气海足三里三阴交3.足三里太白中脘百会临床应用:六、活血化瘀方组成:膈俞血海合谷功能:疏经通脉,活血化瘀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膈俞、血海可用刺络出血法。主治:各种瘀血症方义:膈俞、血海—膈俞为血会,是治血病要穴;血海属脾经,有活血导滞之功,为活血要穴。合谷—手阳明原穴,擅行气导滞、通经活络。与血海合用,一阴一阳,一上一下,共能行气活血。六、活血化瘀方组成:膈俞血海合谷临床应用:1.头痛:2.癫狂:加水沟、神门、太冲。3.胸痹心痛:加心俞、膻中、内关4.胁肋痛:加支沟、期门、阳陵泉5.胃脘痛:加中脘、梁丘6.经闭、痛经:加血海、地机、次髎7.癃闭:加中极、膀胱俞、气海8.腰痛:加人中、委中、阿是穴9.扭挫伤:局部见青紫肿痛者,局部加刺血拔罐。备选方:膈俞血海太冲委中临床应用:七、补血方组成:膈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功能:养血调血,益气生血操作:针用补法主治:血虚证方义:膈俞、肝俞—血会膈俞,为血病常用主穴;肝藏血,调节血量,二者相配,可养血和血足三里、三阴交—健脾胃,益气生血七、补血方组成:膈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临床应用:1.心悸惊惕:加心俞、神门;目涩眼花,加太溪、养老;月经量少,加归来、次髎。2.虚风内动:加阳陵泉、筋缩备选方:脾俞肝俞心俞足三里临床应用:八、清热凉血方组成:血海委中曲泽少冲大椎曲池功能:泻热凉血,宁心安神操作:针用泻法,除曲池、血海外,余穴可点刺出血主治:血热证方义:血海、委中—凉血宁血少冲、曲泽—清心泻热,凉血安神曲池、大椎—清热透气八、清热凉血方组成:血海委中曲泽少冲大椎临床应用:1.咳血:加孔最、鱼际2.吐血:加内庭、气冲以清胃降逆止血3.衄血:加合谷、上星4.尿血:加膀胱俞、中极5.月经先期:加三阴交、地机6.热毒炽盛、斑色紫黑:加刺八风、八邪7.神昏谵语:加水沟、劳宫、少冲。8.若血热风动见抽搐:加泻太冲、十宣临床应用:九、温经通脉方组成:太渊膈俞大椎关元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操作:温针灸,或灸法主治:血寒证,手足冷痛,或少腹拘急疼痛。方义:大椎、关元—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太渊、膈俞—温经通脉、活血止痛九、温经通脉方组成:太渊膈俞大椎关元临床应用:1.寒疝:加大敦、归来、三阴交2.月经延期:加灸命门、血海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加阳陵泉、阿是穴4.厥证:加灸神阙、百会。备选方心俞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俞临床应用:第二节津液病证处方一、祛痰化浊方组成: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功能:理气和中,化痰降浊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针灸并用主治:痰、饮证方义:中脘、足三里—健脾胃,化痰浊丰隆、阴陵泉—理脾化湿,除痰降浊第二节津液病证处方一、祛痰化浊方临床应用:1.中风:2.郁证:3.乳癖:加膻中、乳根、太冲4.瘰疬、瘿瘤:5.痴呆:加四神聪、神庭、内关、太冲6.胸痹:加膻中、内关7.眩晕:加头维、百会8.久病脐下悸动、肢冷畏寒:加灸命门、关元临床应用:针灸穴位的配伍及处方针灸穴位的配伍及处方导论一、什么是针灸处方学?针灸处方学是研究和阐明针灸处方的组成法则、组方规律、穴位配伍意义、使用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针灸处方:是在辨证沦治思想指导下治疗疾病的最佳穴位组合。它有明确的组方法则、明确的刺灸方法和明确的使用范围。它是针灸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导论一、什么是针灸处方学?问题你在临床上取穴是否使用针灸处方你知道多少针灸处方你知道哪些古典针灸处方问题你在临床上取穴是否使用针灸处方二、针灸处方学发展简史(一)春秋战国至东汉—萌芽到形成时期《黄帝内经》:1.针灸处方240余首;2.以经络辨证为纲,循经取穴为主;3.处方组成以单穴为主,多穴处方少见;4.注重选用特定穴。《难经》:注重五腧穴的五行配属,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伤寒杂病论》:倡导针药并用,记载针灸处方10首,主张根据阳证和阴证的不同分别采用针和灸的方法,即“阳证用针,阴证用灸”。二、针灸处方学发展简史(一)春秋战国至东汉—萌芽到形成时期二、晋唐时期—针灸处方大量记载《针灸甲乙经》:针灸处方56首《脉经》:1.137首;2.提倡五腧穴、俞募穴配伍应用;3.提出针刺补泻方法。《肘后备急方》:针灸处方129首,急症处方109首,其中灸方9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科针灸处方461首,并方后注明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壮数。《黄帝明堂灸经》:首次记载儿科病针灸处方,载灸法处方48首。二、晋唐时期—针灸处方大量记载三、宋金元时期—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及处方大量积累《太平圣惠方》:1.记载3~7个腧穴组成的处方36首;2.最早记述火针处方。《针灸资生经》(王执中):1.载方387首;2.根据病因选穴,重视压痛点的应用。《针灸摘英集》(元代·杜思敬):处方47首,且方中每一穴位均注明针刺方法。《卫生宝鉴》(元代·罗天益):针灸医案15则,配穴处方为主,辨证组方,首创阐明方义。三、宋金元时期—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及处方大量积累四、明清时期—处方数量急剧增加,配穴理论趋于完善《针灸大全》(明代·徐凤):载方248首《针灸全生》:408首《针灸聚英》(明代·
高武):56首《神灸经论》(清代·吴亦鼎):147首《类经图翼》:129首《针灸逢源》(清代·
李学川):310首《针灸集成》(清代·廖润鸿):252首《针灸大成》(明代·
杨继洲):载方266首,具备了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四、明清时期—处方数量急剧增加,配穴理论趋于完善五、近50年来—长足发展1.编辑了本科教材《针灸学》、《针灸治疗学》2.《实用针灸处方学》3.《中国针灸处方学》(南京中医学院:肖少卿。1982年撰写,1998年出版)4.《针灸处方学》(北京中医学院:王岱.1990年出版)5、《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1994年出版)五、近50年来—长足发展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兰江赋》、《玉龙歌》、《胜玉歌》、《杂病穴法歌》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处方分类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组方规律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第一节针灸处方分类一、按腧穴数量分类1.单穴方2.双穴方对穴、八脉交会穴3.多穴方:由3个或3个以上的腧穴组成。第一节针灸处方分类一、按腧穴数量分类单穴方退热穴:曲池,胸闷穴:膻中,调心穴:内关,急救穴:人中,神衰穴:脐中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单穴方单穴方—平衡针灸1.升提穴2腰痛穴3.急救穴4.胃痛穴5.偏瘫穴6.鼻炎穴7.牙痛穴8.明目穴9.醒脑穴10.臀痛穴11.肺病穴12.痔疮穴13.胸痛穴14.降糖穴15.踝痛穴16.咽痛穴17.颈痛穴18.指麻穴19.感冒穴20.痛经穴21.面瘫穴22.神衰穴23.痤疮穴24.疲劳穴25.乳腺穴26.肩背穴27.耳聋穴28.肩痛穴29.腹痛穴30.过敏穴31.肘痛穴32.癫痫穴33.精裂穴34.肾病穴35.腕痛穴36.头痛穴37.降压穴38.膝痛穴单穴方—平衡针灸1.升提穴20.痛经穴针灸穴位配伍及处方课件二、按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1.病位局部处方:病位的局部或邻近2.病位的远端处方:
《玉龙歌》:3.远近结合处方:二、按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双穴方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双穴方八脉交会穴多穴方采用一定的规律将多个(三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在一起。靳三针特定穴多穴方采用一定的规律将多个(三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在一起。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实为针灸之一发明,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读易记,不少用之临床效如桴鼓。如《玉龙歌》中“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这种先针承浆,后针风府的方法,用于落枕项强,风火牙痛,屡用屡效。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实头部疾病1、头部头风——囟会、玉枕。
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百:指百症赋)
偏头痛——悬颅、颔厌。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百)
头痛——强间、丰隆。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百)
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百)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百)瘿气——浮白。
瘿气须求浮白。(百)
头风头痛——申脉、金门。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标:指标幽赋)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列缺头痛以偏正,重泻太渊无法应。(席:指席弘赋)
头风——神庭。
神庭理乎头风。(玉赋:指玉龙赋)头部疾病1、头部头部疾病项急——风府。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通:指通玄指要赋)
头晕目眩——风池。
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通)
脑晕目赤——攒竹。
脑晕目赤,泻攒竹以便宜。(通)
头项强——承浆。
头项强,承浆可保。(通)
头痛难忍——丝竹空。
丝竹空疗头痛不忍。(通)头项痛——后溪。
头痛,拟后溪以安然。(通)
偏正头痛——列缺。
偏正头痛泻列缺。(灵:灵光赋)
头部痛——列缺。
头部还须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兰:指兰江赋)
伤寒头痛——外关。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动泻自安然。(兰)
头风——神庭。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玉歌:指玉龙歌)头部疾病项急——风府。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通:指通玄指头部疾病头项强痛——承将、风府。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奖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玉歌)
偏正头痛——丝竹空、率谷。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玉歌)
偏正头痛——风池、合谷。
偏正头风痛难移,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玉歌)
眉间疼痛——攒竹、头维。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玉歌)
乳鹅——少商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玉歌)头痛、眩晕——百会。
头痛眩晕百会好。(胜:指胜玉歌)
瘰疬——少海、天井。
瘰疬少海天井边。(胜)
头风——风池。
头风头痛灸风池。(胜)
头痛发热——外关。
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痛发热外关起。(杂:指杂病穴法歌)
头部病——曲池、合谷。
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杂)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偏正头痛左右针,列缺太渊不用补。(杂)头部疾病头项强痛——承将、风府。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耳部疾病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百)
耳中蝉噪——听会。
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百)
耳聋气痞——听会、迎香。
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内泻如神。(席)
耳聋——金门、听会。
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席)
蝉鸣——足三里、地五会。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没向人轻易说。(席)
耳聋——听会。耳聋腮肿,听会偏高。(玉赋)
耳闭——听会。
耳闭须听会而治也。(通)
耳聋气闭——听会。
耳聋气闭听会间。(通)
耳聋气闭——翳风。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百)
耳聋——听会。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百)
耳闭——听会。耳闭听会莫迟延。(胜)
耳聋——临泣、金门、合谷。
耳聋临泣与金门,合谷针后听人语。(杂)耳部疾病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鼻、咽、咳、喘鼻衄——天府、合谷。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可追。(百)
鼻内无闻——通天。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百)
咳嗽——肺俞、天突。
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百)
鼻痔——龈交。
鼻痔必取龈交。(百)
冷嗽——合谷(补)、三阴交。(泻)。
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一阴交。(席)鼻渊——上星。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玉赋)
气嗽痰哮——乳根、俞府。
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玉赋)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剌。(玉赋)
喘促——璇玑、气海。
尪嬴喘促,璇玑气海当知。(玉赋)
痰嗽——肺俞、丰隆。
丰隆、肺俞,痰嗽称奇。(玉赋)寒邪之嗽——风门。
风门主伤胃寒邪之嗽。(玉赋)
喘嗽——天突、膻中。
天突、膻中医喘嗽。(玉赋)
鼻窒——迎香
鼻窒无闻,迎香可引。(通)
咳嗽寒痰——列缺
咳嗽寒痰,列缺堪治。(通)
鼻衄一禾髎。
两鼻衄针禾髎。(灵)鼻窒——迎香。喘痰——天突。
天突宛中治喘痰。(灵)
喘痛——昆仑。
住喘却痛昆仑愈。(灵)
定喘——尺泽。
吐血定喘补尺泽。(灵)
鼻渊——上星。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剌无偏。(玉歌)不闻香臭——迎香。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玉歌)
咳嗽——身柱。
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玉歌)
脾虚肺热,痰多咳喘——丰隆、列缺、尺泽。
咳嗽——肺俞、丰隆。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先丰隆寻。(玉歌)
喷嚏——风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玉歌)
鼻、咽、咳、喘鼻衄——天府、合谷。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可追鼻、咽、咳、喘哮喘——天突、膻中。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玉歌)气喘——璇玑、气海。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然安。(玉歌)
吼喘——俞府、乳根。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剌,气喘风痰渐渐磨。(玉歌)
痰涎咳嗽——肺俞。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胜)
小儿吼闭——天突、筋缩。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胜)
鼻塞
——合谷、太冲。
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杂)冷嗽——合谷、阴交。
冷嗽只宜补合谷,三阴交泻即时住。(杂)
喘急——列缺、足三里。
喘急列缺足三里。(杂)鼻、咽、咳、喘哮喘——天突、膻中。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第二节选穴原则一、近部选穴二、远部选穴
1.本经选穴
2.表里经选穴
3.同名经选穴三、对症选穴:如低血压选素髎或内关第二节选穴原则一、近部选穴四、按穴名选穴:如三阴交治肝脾肾三经病证;光明、目窗治目疾;神门治疗失眠;承灵治疗神志病。五、根据解剖学选穴1.按局部解剖选穴:哪个脏器或器官附近有病,就在病变部位的附近选穴。眼病选攒竹、睛明、球后等。四、按穴名选穴:2.按神经节段选穴:如华佗夹脊穴:颈1~胸1—上肢病;颈1~颈7—颈部病;颈3~胸9—胸廓及胸腔内脏病;胸5~腰5—腹腔内脏病;胸11~骶2—腰骶病症。3.按神经干走向和分布选穴如面神经麻痹—牵正、翳风;三叉神经痛—下关正中神经损伤—郄门、内关2.按神经节段选穴:第三节配穴方法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将有协同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一、局部配穴二、远近配穴三、对应配穴:
1.左右配穴:即左右侧穴位配合应用。如右侧踝扭伤—健患侧丘墟同用;右肘部挛痛—左右曲池同用。
2.前后配穴:躯体前与躯体后的腧穴配合应用。如肝病见抽搐、惊厥—筋缩、期门。第三节配穴方法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将有协同作用的两个或两个第四节组方规律定义: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则,将腧穴有机合理的搭配,施以恰当的补泻方法和操作顺序。一、局部整体兼顾: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二、腧穴主辅有别:主穴—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穴位辅穴—辅助主穴或治疗兼症的穴位
第四节组方规律定义: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则,将腧穴有机合三、施术先后有序:一般:先背后腹,先上后下,先本经后表里经。急性疼痛:先选远端腧穴或有显效的奇穴,再局部穴;慢性疼痛:先局部后远端。四、刺灸方法有异毫针刺法—应用广泛;行气手法选原穴。灸法—用于寒证、虚证电针三、施术先后有序:第五节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一、单穴临床应用1.五输穴:(1)按五腧穴主病对证取穴(2)子母补泻法:本经子母补泻法;异经子母补泻法。
2.原穴:第五节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一、单穴临床应用第二章气血津液病证处方气血病证处方津液病证方第二章气血津液病证处方气血病证处方第一节气血病证方一、补气方组成:气海足三里膻中功能:补益元气操作: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主治:气虚证方义:气海—位下焦,属任脉,生气之海,补元气膻中—上焦,上气海,调肺益气,可调一身之气足三里—胃经,补脾胃之气,固后天之本。第一节气血病证方一、补气方临床应用:1.便秘:加支沟、天枢2.癃闭3.气虚外感4.气脱5.养生保健备选方:1.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2.足三里、中脘、肾俞、气海3.气海、肺俞、中脘、章门临床应用:二、行气方组成:膻中内关合谷太冲功能:理气解郁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用泻法主治:气滞证。局部胀闷而痛,痛无定处。情志不畅加重,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二、行气方方义: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致气运行受阻,形成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或阻滞。膻中—通达内外,调气宽胸,为治气病的要穴内关—心包经络穴,善调三焦之气
合谷、太冲—合谷调气行气,太冲为肝经原穴、腧穴,可条畅气机。二者原原相伍,可疏肝理气、调气和血。临床应用:1.胃脘痛:加期门、中脘2.咳喘:加璇玑、列缺3.急躁易怒:加支沟、行间、侠溪4.梅核气:加列缺、天突、丰隆方义: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致气运行受阻,形成局三、和中降逆方组成: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翳风功能:调中理气,和胃降逆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主治:呃逆,嗳气,恶心,呕吐方义:中脘、足三里—前为胃的募穴,后为胃经合穴,募合相伍,可和胃降逆;内关、膈俞—前为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可宽胸理气、和胃
翳风—西为中用,治呃逆经验穴。三、和中降逆方临床应用:1.胃脘痞满:寒者加灸胃俞、关元。2.便秘:兼见口臭烦渴者,加内庭、合谷清泻阳明腑热3.食滞:加天枢、内庭4.痰饮:痰饮停胃者,加脾俞、阴陵泉5.胃络瘀阻:加膈俞、太冲以理气活血、消癥散结。备选方:1.内关中脘公孙;2.中脘膻中期门
3.内关天突胃俞临床应用:四、平冲降逆方组成:内关公孙太冲涌泉中极功能:调肝肾,平冲逆。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主治:奔豚气,惊悸不安,喘逆,咳血吐血,头晕目眩,晕厥,或高血压方义:内关、公孙—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善宽胸和中;公孙为脾经络穴,通冲脉,可平冲降逆。二穴相配,擅治心、胸、腹之疾。
四、平冲降逆方组成:内关公孙太冲涌泉中极太冲、涌泉—太冲为肝经原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取此二穴,可疏调肝肾之气、平冲降逆。中极—位居下焦,肝脾肾三经均交会于此,可调肝肾、抑冲逆临床应用:1.咳喘:2.少腹冷痛、脐下悸动:加灸关元、命门3.咯血、吐血:加气冲、中都以疏肝降逆、和血止血。4.惊悸不安:加巨阙、神门。备选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4第9课时力与运动课件
- 磴口县三完小三年级手工教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 火力发电电焊施工协议
-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广告创意总监租赁合约
- 社会组织复印机租赁协议
- 财务人员绿色办公倡导承诺书
- 农业科技园区招投标申请表
- 生产线设备故障应对规范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中级电工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第二单元测试卷》(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年员工向公司借款合同标准版本(六篇)
- DB11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铁路电力电气化行业运营动态及市场规模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 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火灾风险指南及检查指引
-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 3位乘或除1位第1-10篇
- 介绍南昌八一广场的英语作文
-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1-15课)(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