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课件_第1页
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课件_第2页
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课件_第3页
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课件_第4页
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交通的要求二、案例分析目标1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交通的要求1.1总目标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到2020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航空网络不断扩展,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0%左右的人口。1新型城镇化对交通的要求1.2分目标建设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完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交通的要求二、案例分析2案例分析2.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郑州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背景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任务和发展主线。

规划目标

综合协调都市区内不同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及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的关系,可发挥设施共享的优势;

以区域性对外交通枢纽为依托,加强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实现区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交通的一体化规划、建设与运营,引导都市区空间布局调整和都市区交通网络调整。2案例分析2.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郑州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

都市区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国家综合交通枢地位有待强化——郑州高铁、机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发展相对滞后,客运以公路长途客运和铁路为主。

区域统筹的交通网络未形成——都市区综合系统建设区域协同考虑不足,建设重市区、轻区域,缺乏区域一体化发展视野。都市区现状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状城市功能区以外的公共客运系统基础薄弱,交通服务功能对于村镇及社区覆盖不足,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交通设施公平化配建带来的客运交通需求。

以单中心为核心的干线道路网形态急需改变——已建和已规划干线路网,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市县的快速联系。航空港、郑汴新区仍旧处在高速公路网络的边角位置,集散通道极为有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规划背景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广佛同城的核心位置,东与广州中心城区对接,毗邻香港、澳门,南接佛山市禅城区,是广佛肇都市圈的中心节点之一,是广佛同城化主要发展轴向上的重点地区和先行地区。2案例分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现状特征

私人小汽车飞速发展,交通出行结构以私人机动车为主导南海区历年机动车拥有水平变化示意图机动车拥有量对比图2案例分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措施——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战略

优化交通枢纽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将南海区31处客运综合枢纽划分为两类,一类枢纽的周边地区采取TOD开发模式,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圈层式的用地布局与婚礼蛋糕式的强度分布;

另一类采用E-TOD开发模式,强调通过衔接设施拓展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引导TOD影响范围由内核向外核拓展,带动周边次级单元的综合发展,形成TOD外核功能复合带。2案例分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措施——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战略

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贯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措施,构建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优质常规公交为主题、出租车与公共自行车为补充,对摩托车及小汽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2案例分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措施——城镇交通融合发展战略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网络体系加强与周边路网的衔接加强南海区镇街间的交通联系与融合2案例分析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措施——交通供需双控发展战略

通过交通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调控小汽车、摩托车的拥有量和出行使用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引导城市交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平衡交通供需关系,引导客货运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分布,保障城市交通系统通畅运转,促使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化发展。通过交通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