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课件_第1页
居住区规划课件_第2页
居住区规划课件_第3页
居住区规划课件_第4页
居住区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第八章城乡住区规划住区的组成与规划结构住区道路设计住区公共设施配置一、居住区类型与规模(1)居住区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50~100公顷。第一节住区基本知识住区——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规模居住及环境的总称。城市住区——是指在城市、镇的范畴内居住空间形态的统称。(3)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2)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规模:人口10000~15000人,户数2000~4000户,用地10~35公顷。1)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地占有的用的及其前后左右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用地一般列入住宅用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级、小区级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的及其四周的用的,包括道路、场地和绿化用地。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用地。居住区级道路是划分小区或街坊的道路,小区级道路是小区内部干道,居住组团道路是连接住宅的道路。4)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内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三、居住区构成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佩里(C.Perry)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约1000户),四周交通道路为界,不被穿越,内部设置公用设施,日照通风良好。特点①服务设施居中;②住宅、道路、绿化、公建等划分明确,不交叉;③道路宽度、绿化分配等级化;④住宅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密度等精确计算,达到理性。四、居住区规划结构1、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开发单元模式、扩大小区模式、新城市主义模式四、居住区规划结构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交通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通常其人口规模为7000-15000人,用地规模为17-35ha。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第二节住区规划设计

1居住区规划应该考虑什么?环境:自然-社会-城市-形态:空间布局路网结构群体风格建筑:住宅-配套-舒适:生理-心理-工程:建设安装防灾经济:城市开发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及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必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二、居住区规划的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3)综合考虑城市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及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

4)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高条件。

6)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三、

居住区规划的要求1)适居性的要求

2)识别与归属的要求3)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共享的要求5)经济要求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四、总体布局形式

(2)轴线式

以道路、绿带、水体为轴线,强调导向性、聚集性。

(4)围合式

(6)隐喻式

将某事物为原型,抽象成形态语言,产生视觉和心理联想。

(7)综合式

结合地形特征,以一种形式为主,兼容多种形式的自由布局。五、住宅布局基本形式

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规划布置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公益性设施和盈利性设施两大类。按其服务的内容,又可分为商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运动设施、医护设施、社区设施五类,见下表:一、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的安宁。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西安紫薇田园都市教育服务范围分析二、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布置)1.第一级(居住区级)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规划布置: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

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

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一般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生活服务设施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这些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有些可设在住宅底层,也可将他们独立设置。最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独立设置。第四节道路道路是住宅区内外各种路径的统称,包括小径、车路和街道。道路在住宅区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它在规划结构中是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是住宅区功能布局的基础;在居民的居住心理方面,它是住宅区家居归属的基本脉络,起着“家”与“非家”的连接作用;同时它又是居民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通行通道,有着其最基本的交通功能。

一、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

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宅间小路住宅区道路居住区级道路

此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是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居住区一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平原);15~20m(山地)。居住区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采用混行方式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居住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居住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联系。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在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不小于14m.在非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不小于10m.车行道宽度在5~8米,即两辆车可以对开。且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人行道宽度为1.5~2米。

居住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

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0米(采暖区)或8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为3~5米,如用地有条件可设1.5~2米宽的人行道。

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

宅间小路最好以3米为宜,一般宽度不小于2.5米。二、交通组织与路网布置

人车分行交通组织方式:人车混行

人车部分分行人车分行

1928年在美国新开发的住宅计划中提出了“雷德朋”式的完全人车分流系统,193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德朋(Radburn,NJ)小镇规划中首次采用并实施:在同一平面上行人和机动车有各自的流线,在人、车发生冲突的地方设置简易立交。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的矛盾,在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图雷德伯恩(Radburn)的人车分行系统图特鲁斯(ToulouseleMirail)中的步行系统人车混行人车部分分行三、居住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1、顺而不畅,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5、空间结构整合化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四、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3.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米;4.人行出入口不大于80米;5.沿街建筑物长度大于150米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6.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7.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8.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大于120m,并应设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9.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第五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住宅区户外景观环境主要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是绿地和植物种植为主。硬质景观是硬质铺地和环境小品设施等。一、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遮阳隔声防风、防尘杀菌、防病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组成:分级组成公共绿地共建及公用设施附属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街道绿地指标:绿地率三、居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