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Ⅱ〕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结构与特点202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经济史的内容〔1〕掌握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2〕记忆具体的著作、工具等具体内容;〔3〕懂得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从低到高开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各部门要综合平衡、和生态相协调〕。2、复习方法〔1〕对重要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要从六个要素来把握;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重要的经济现象,我们就得从它的产生时间,地点,条件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入手。〔2〕对经济规律的把握要从影响经济的几个要素出发。自然条件〔资源、气候、水利、交通〕;政策、制度、措施以及统治者;生产关系调整〔附属、租佃、雇佣、集体、联产承包〕;生产力提高〔技术、科学创造〕;市场〔资本、商品〕。〔3〕把握经济开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中国经济开展史大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小农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每一个类型的经济可以又沿着产生、开展到衰落这么一个过程。中国古代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我们把它叫做小农经济。一般可分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纺织、冶炼、制瓷等〕、商业3、经济结构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根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开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开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的原因。4、课标要求1、识记要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井田制、均田制;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经验的总结;高超的冶金、制瓷、丝织技术;都市商业的繁荣;货币的开展;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2、理解要点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外销商品广受赞誉;中国很早就有了商业,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开展缓慢;小农经济根深蒂固,重农抑商以及闭关自守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开展十分缓慢。【课标解读】一、古代农业的开展促进农业开展的因素1、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迁移等。2、生产关系〔政治因素〕:土地政策的调整、赋税制度的调整、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统治者的重视、水利事业的兴修以及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等。3、农业交流程度: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等。
4、科技因素:天文历法的进步、农学著作等。在中国古代,农事又称作“时事〞,农务又称作“时务〞。可见农耕劳作与时节换移关系密切。为适应农业生产开展需要,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历法方而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前代根底、自然环境、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5.〔2021年高考全国试题新课标卷〕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开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开展D.长江流域经济开展相对稳定图4衡量农业开展的指标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水利工程的兴修和水患的治理;3.农作物的栽培、推广、引进和种植区域的扩大;4.荒地的开垦和农业产量的提高;5.社会人口的增殖;6.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一、农业起源二、影响农业的因素一、古代农业的开展神农尝百草1、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缺乏,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卷二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神农氏在中国古代农业中有怎样显赫的地位?——农业的始祖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根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取得的。2、影响农业的因素生产力“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牛耕技术: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东汉〕曲辕犁〔唐代〕铁制农具:春秋战国-开始出现汉代-曲柄锄、大镰、耧车等灌溉工具:戽斗、翻车等铁制农具骨耜石器铁制农具隋唐五代南方筒车清代风力水车风力为动力?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也有一定寓意,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思考: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之中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项?1、耕作方式的演变:2、牵引动力:3、材质:4、劳动方式:生产技术和工具的革新特点:人力-畜力-水力;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石、木→青铜→铁;群体协作到个体家庭“男耕女织〞。2、影响农业的因素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井田制〔外表国有、实质私有〕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地位〕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根本形态的演变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井田制〔公有私有〕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崩溃,土地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
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严重的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2.引起社会动乱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改革思考,为什么封建国家的改革都未能成功?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根底——?维护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危及统治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②危害: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2.引起社会动乱不安。③解决措施:a.封建国家改革,抑制兼并b.农民起义,要求平均土地知识迁移:中国近代土地制度世界近代土地制度徭役兵役〔均田、限田〕封建国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赋税制度2、影响农业的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1、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春秋: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缺乏粮饷,女子纺绩缺乏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汉:编户齐民主要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税,缴纳粮食。赋以人丁计,包括算赋〔成年人人头税〕、口赋〔儿童人头税〕2、魏晋至隋唐〔前期〕的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3、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唐中后期:两税法宋〔王安石变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4、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银明中期:一条鞭法清:地丁银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亩为主;〔两税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根本定时;〔两税法〕征税种类:由多到少;〔一条鞭法〕征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一条鞭法〕水利建设2、影响农业的因素a、治理黄河:b、水利工程:c、水利技术:d、著作:e、灌溉工具:大禹治水、王景治黄河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如“井渠法〞〔又叫“坎儿井〞〕?河渠书??沟洫志?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时地〕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郑国渠白渠漕渠六辅渠龙首渠井渠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农学著作2、影响农业的因素二、影响农业的因素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何特点〔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2〕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赋税、徭役沉重;〔3〕成熟的农业技术、完备的农业管理、水利兴修等促进了农业的开展。〔一〕生产技术和工具的革新〔二〕土地制度〔三〕赋税制度〔四〕水利建设〔五〕农学著作三.主要经济形态条件〔原因〕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确实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根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根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④精耕细作特点作用和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根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开展的经济根底。①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开展的的主要动力;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③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地位:——小农经济分散性封闭性小农经济开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1生产力——铁犁牛耕推广2劳动者——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3技术——精耕细作技术提高4政策——统治者的重农政策制约小农经济开展因素〔不利条件〕1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藏能力,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十分薄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2统治者腐朽的统治,沉重剥削落后性巩固练习1、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有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私有制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土地高度集中B、赋税繁重C、力役沉重D、贫富分化严重3、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人头税B、农户交纳的赋税C、土地税D、茶税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开展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柄锄②大镰③耦犁④一牛挽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根本单位,自给自足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7、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上述言论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开展8、〔2021年7月济南市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9、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10、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1、〔07—08下湛江一中高一期末考〕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A.铁器文明B.电气文明C.工业文明D.游牧文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12、〔07—08下珠海市高一期末质量监测〕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别离13、〔07-08下潍坊市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A.周王B.贵族C.平民D.奴隶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附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工官〞和“匠户〞纺织业的开展先进的冶金技术陶瓷业的成就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二、古代手工业的开展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1〕农民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3〕官营手工业〔2〕民营手工业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的手工业,从汉武帝开始。〔1〕含义:〔2〕特点:〔3〕影响:产品?流通?对象?技术?①对民间市场:无明显影响;②对朝廷财政:是一大支出;③对手工业开展:官营手工业——“工官〞利:弊:代表手工业技术水平技术封闭,推广不够;“匠户〞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明朝,士、农、匠、军、商等级清楚。
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工官制度的实施开始于A秦始皇时期B汉高祖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景帝时期关于工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B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C设立在齐郡的“三服官〞专门负责制作衣服以满足皇族消费D工官制度的实行使得汉代新技术得以推广二、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原料?工具?〕养蚕缫丝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之一〕丝桑蚕二、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原料?工具?〕3、汉代: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之一〕长安敦煌古丝绸之路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风气。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是西汉初期〔公元前186―168年〕长沙王吴芮的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禅衣〞。这件禅衣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到达了极高的水平。二、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原料?工具?〕3、汉代: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开展7、明代:雇工和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6、元朝:黄道婆革新古代中国纺织业开展主要特点从原料看:从经营形态看:从开展趋势看: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官营、私营、农民家庭副业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三、冶铸业1、青铜冶铸业〔1〕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2〕商周时代,青铜器到达很高造诣(史实?)2、冶铁炼钢技术: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鼎重832.84公斤精品欣赏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羊方尊精品欣赏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桔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文三、冶铸业2、冶铁炼钢技术:〔1〕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2〕战国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开展;〔3〕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4〕汉—燃料:汉代开始用煤炭;动力或方法:从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马排鼓到水力鼓风〔东汉杜诗创造水排〕。〔5〕南北朝:灌钢法〔6〕北宋:有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1、青铜冶铸业〔1〕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2〕商周时代,青铜器到达很高造诣(史实?)陶器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龙山文化黑陶独特技术——唐三彩四、陶瓷业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参加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制法。——?唐代工商业?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联系所学知识答复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①前代根底上继承开展。②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王公贵族奢侈生活的推动。③开放的对外政策,商品经济的兴旺④政治文化政策的开明陶器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龙山文化黑陶四、陶瓷业瓷器原始青瓷——商代〔一种釉陶〕商代到东汉——陶到瓷的过渡时期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法门寺地宫〕唐晚期首创彩绘工艺。粉彩瓷——康熙年间创造,——雍正时期达顶峰唐宋名窑?独特技术——唐三彩秘色越器唐代·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汝窑定窑钧窑官窑哥窑景德镇陕西耀州窑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2.部门逐渐增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技术水平不断进步;3.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4.手工业与农业的开展紧密结合,并受农业生产的制约;5.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中国古代手工业开展的特征:三、古代商业的开展〔一〕商业开展:1、原始社会末期:商品经济产生2、西周:货币需求增加,骨贝、铜贝3、汉代:“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4、唐代:大的都市,往往四方商船荟萃,远帆云集。水上商运:“俞大娘航船〞、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陆路商运: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陆上丝绸之路。5、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6、明清:会馆和商帮(晋商和徽商)俞大娘航船“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二〕商人的生活方式追逐利润、往来奔波;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平安风险。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张籍?贾客乐?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刘驾?贾客词?〔三〕市〔商业的场所〕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参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朝代市的发展情况秦代汉代六朝唐代宋代明清“市〞的开展明码标价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草市形成,草市尉草市普遍,夜市繁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严格限制阶段突破限制阶段★草市a、特点: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b、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开展。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东西九市”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开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材料阅读材料一:〔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日中开市,日入市散〕。材料二: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那么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材料三: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去闹处,通晓不绝……唐: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规定商业活动时间。宋: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达旦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城郭、市肆、舟车以及结构精巧的拱桥,无一不刻划得精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四〕商业都会的崛起A、战国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B、王莽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C、唐朝长安、洛阳等商业繁盛(“扬一益二〞);D、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临安〕,夜市、晓市兴盛,还有庙会集市;E、清代苏州、盛泽镇非常繁华;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较为有名。唐代曾流传过、一句俗语“扬一益二〞。这是当时人们对全国除长安、洛阳外,两个最大、最繁荣的经济都会的地位的评价。扬指长江下游的扬州,益自然就是指的上游的成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陆游著诗云: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中国古代城市开展趋势: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开展;2、区域分布由北方逐渐转向南方居多。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城镇开展特点: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兴旺;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草市、夜市、晓市〕;3、商业交通兴旺,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兴旺;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商人投资田产,使商业经营成为地主经济的附从。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封建社会中前期:——对封建社会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稳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社会起了一定程度的瓦解作用:经济: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产生了反封建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影响商业开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力开展;交通;货币;政局;国家政策…城市商品经济开展的历史影响〔了解〕1、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2、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开展,一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3、明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重农抑商工商业的管理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一、重农抑商政策二、抑商的表现之一:严格管理工商业三、抑商表现之二:海禁政策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开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开展。1、最早提出:2、含义:商鞅变法〔战国〕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吕氏春秋?载:"霸王有不先耕而成霸王者,古今列无有,比贤者不肖之所以殊也。……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务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艺农那么朴,朴那么易用。"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根本观点有()①重农是称霸的先决条件②劝民农耕,有利于养成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③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稳固统治④"重农"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的传统政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开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开展。3、目的:1、最早提出:2、含义:商鞅变法〔战国〕①维护政治稳定。②维护经济根底。自然经济决定重农抑商实施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内容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稳固封建统治4、评价:3、目的:1、最早提出:2、含义:〔一〕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①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②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开展。②加强控制农民,保障国家平安,维护阶级根底。③打击富商,开展官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二〕抑商的表现之一:严格管理工商业〔全面、具体、严密〕1.秦:统一度量衡、货币〔半两钱〕;立法标准经济管理;2.汉〔汉武帝〕:征收重税;“市〞的严格管理;盐铁官营;3.唐:朝廷官员管理,交易时间受限;对商人市场严格管制;4.明清:海禁、闭关锁国。征收重税〔关津之税和市肆之税〕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和轻重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度量衡源于我国。〔三〕抑商表现之二:海禁和闭关锁国〔1〕海禁政策:明清时期,政府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A、含义对内的防范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国家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消耗亦不赀〔计算〕。〞倭寇浙东…..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1655年6月,在闽浙总督的建议下,清政府严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如果有人胆敢出洋将违禁货物贩往外国,或“潜通海贼(即郑成功)〞,都将交给刑部治罪。人们即使将船只租售给洋人,也属重罪。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实行海禁政策?当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从地方官那里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一千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乾隆还亲眼看到,在江浙一带海面上,每天前来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而这些商船大多携带着武器,他不禁担忧宁波会成为第二个澳门。于是在1757年南巡回京后,乾隆断然发布了那道著名的圣旨,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从而开始实行全面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绝对禁止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材料二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广州十三行B、原因防范人民对抗,稳固封建统治秩序;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维护封建统治。D、影响〔1〕从暂时、局部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抗了西方殖民侵略;〔2〕从长远、全局来看:扼杀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具体原因:根本原因:倭寇因素;台湾因素;殖民因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C、目的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荣耀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开展成为机户。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出资出力经营利润劳动工资充足资金的作坊主、商人①
自由的劳动力②
雇佣③
被雇佣④
手工工场
⑤
请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四〕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国家政策劳动力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置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1、开展缓慢原因地主商人将资本大量投于房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文化专制,束缚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开展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资本:劳动力:技术:政治:政策+政局重农抑商+商品征收重税+闭关锁国国内:封建剥削降低了农民购置力国外:闭关锁国小农经济束缚了自由劳动力的解放比照同时期的西方,有哪些差距?原料等2、出现的时期:3、出现的行业:4、出现的标志:商品经济+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与欧洲大致一致〕明:纺织业〔最先出现的行业〕清:多行业、规模大具表达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5、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程:产生——缓慢开展——被打断开展一种经济正常开展的一般规律和根本条件:一个保障--国家政治〔政策、政局〕,五个条件:一是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销售市场;二是有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三是有相对稳定和必需的资金来源;四是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包括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生产开展的需要〕;五必备的资源来保证产品的原料。这六个因素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展速度和水平。26、古代中国对工商业的管理政策包括①征收土地税②对“市〞的严格管理③实行盐铁等官营④明清时期的“海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4、以下言论中不能表达“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D.“工商皆本〞实行“海禁〞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A.阻碍了商品经济开展B.使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到达顶峰C.难以促进工商业开展D.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开展,这是因为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对抗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C、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D、从商易于致富32、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稳固统治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34、明代在京城、省城出现了会馆,以下关于会馆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会馆是不同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B.会馆是不同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D.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35、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大邑3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稳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007年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说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2007年海南7〕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那么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那么商病。故商农之势,常假设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开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说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盐铁论·水旱?记贤良说:“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是A.五均B.三省六部C.官营贷款D.盐铁官营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这首诗中提到的政策的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清朝初年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B.该政策实施的条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黄遵宪认为这一政策是错误的D.该政策实施的结果是保证了国家的平安〔2007年广州〕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材料一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假设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材料三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1)材料一、二中雍正、乾隆皇帝分别提出什么观点?据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指出其实行这些政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指出其产生的后果。〔10分〕(2)归纳材料三中黄宗羲观点,并加以简要评价。〔4分〕(3)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观点:材料一:农本商末;〔1分〕材料二: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1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2分〕原因: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②为了稳定社会,稳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根底,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③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3分〕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开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开展,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4分〕〔2〕工商皆本。黄宗羲的观点是明清商品经济开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是历史的进步。〔4分〕〔3〕农工商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坚持农业的根底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开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分〕南都繁荟图〔明〕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农民赶着驮碳的毛驴进城车水马龙的码头区桥上的商业区明代:会馆、商帮
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徽商与晋商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人美容院与时尚博主互动直播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教育贷款借款合同
- 2025年度居住权租赁合同解除与纠纷调解协议
- 2025年度合伙份额转让与体育产业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游戏账号社区建设与活动策划合同
- 2025年度个性化教育资料打印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 2025年包装设备行业政策分析:包装设备行业标准确保设备安全
- 2025年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贵州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一中师德考核评估制度
-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茶文化与茶艺
- 医疗文书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教学课件
- 分布式网络处理方案
- CNAS-CL02-A001: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
-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
- 【《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
- 网店运营管理(第二版)课件 1-网店运营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