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_第4页
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n11/r/n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综述/r/n张育勤/r/n(云南警官学院,昆明,/r/n650223/r/n)/r/n摘要/r/n:/r/n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此,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成为国家的治安策略。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一部分进入依法治国国家顶层设计的范畴。这就需要及时总结和梳理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总体趋势,发掘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回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践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本文以/r/nCNKI/r/n收录的核心期刊2001—2014年间的研究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学术论文为样本,对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时期特征、学术界的构成、热点主题及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与实践推进提供基础性的知识工具。/r/n关键词/r/n:/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热点主题;薄弱环节/r/n本文以近十余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样本,对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时期分布和研究力量、研究的热点主题及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与实践推进提供基础性的知识工具。/r/n/r/n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问题的提出/r/n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治安状况呈动态趋势,犯罪总量增加。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户口管理为中心的静态治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动态化的社会治安环境。/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源于现实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的社会治安防控实践的需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词最早出现在江苏省公安厅厅长、江苏省委常委李明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一文中/r/n作者简介/r/n:/r/n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治安管理。通信地址: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邮箱:/r/n/r/n作者简介/r/n:/r/n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治安管理。通信地址: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邮箱:/r/n/r/n877127251@/r/n。/r/n/r/n李明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J].公安研究,1998/r/n(/r/n2/r/n)/r/n:3-5./r/n王文硕.民之所望,心之所向———近五年来公安工作巡礼[N].人民公安报,2012-05-17(002)./r/n二、/r/n文献来源及选取方法/r/n国内社会治安防控实践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r/n关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文献,基于不同的分析路径与研究方法、理论取向与实践导向,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探讨。/r/n本文评估的文献取自于CNKI,检索主题词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文献来源类别:核心期刊,文献来源年限:1998.1—2015.5,检索条件:精确,检索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相关期刊论文38篇。为保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的准确可靠,将文献来源类别确定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的核心期刊,剔除明显的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文章外,共得论文33篇。相关专著、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等不在本评估内。/r/n三、/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文献研究的时期特征/r/n国内学者的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给予了关注。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众多成果。根据对/r/nCNKI/r/n进行的检索显示(见图1),国内研究者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注度呈现出明显的峰谷特/r/n图1治安防控体系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r/n资料来源:中国知网/r/n征,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论文于1998年出现,2003、2004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之后2006-2007出现低谷,2009年出现第二个高峰,2010年进入低谷,2014出现第三个高峰。本文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主题论文发表及其相关研究内容,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状况划分为两个时期。/r/n1998—2011年,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初创期。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兴起,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由稳定、封闭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变为动态、开放的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出现社会秩序的混乱,原有的静态警务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001年中央提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后,各地以公安机关为主导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2003年,全国公安第二十次会议提出要在五年内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因此,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是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这个主题,熊一新教授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特征、目标、属性、基本原理进行了界定,这一时期研究者主要从整体防控等角度探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模式等基础理论问题,并阐释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警务的关系。/r/n2012年以后,是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深化期。这一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已经由公安部门的创新探索上升为国家的治安策略,从而引发了学界对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热情。这一阶段,研究者深化了对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拓展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内涵、运行模式及功能界定、法制保障的研究。一些学者从社会和谐与政府治理的视角,引入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社会协同与公民参与,主张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来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者已将常态的社会治安防控与政府应急管理协同进行研究/r/n/r/n张弘,邹湘江,李春勇.社会治安防控与政府应急管理协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r/n/r/n张弘,邹湘江,李春勇.社会治安防控与政府应急管理协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r/n6):/r/n91-95./r/n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发展轨迹主要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实践对理论研究需求的影响,发文量大致与国家政策及地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显示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特征,同时也显示了学者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r/n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文献研究的学术界构成/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的学术界构成是指“哪些人在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本文使用作者的单位和研究的学科门类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作者单位分为:高等院校、社科院系统、公安部门、其他或无标明等。/r/n作者单位/r/n表1治安治理研究的作者单位/r/n作者单位/r/n高校/r/n公安部门/r/n社科院/r/n其他或无标明/r/n文献篇数/r/n23/r/n4/r/n3/r/n3/r/n占总文献比例(%)/r/n69.69/r/n12.13/r/n9.09/r/n9.09/r/n文献总数/r/n33/r/n资料来源:中国知网/r/n表2/r/n/r/n1998.1—/r/n201/r/n5.5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发文量前8位的机构/r/n序号/r/n单位/r/n篇数/r/n序号/r/n单位/r/n篇数/r/n1/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r/n8/r/n5/r/n江西公安专科学校/r/n2/r/n2/r/n江苏省公安厅/r/n2/r/n6/r/n北京市社会科学院/r/n2/r/n3/r/n福建警察学院/r/n2/r/n7/r/n云南警官学院/r/n2/r/n4/r/n湖南警察学院/r/n3/r/n8/r/n广东警官学院/r/n2/r/n资料来源:中国知网/r/n从作者的单位来源来看(见表1),来自高校的研究共23篇,占总数的/r/n69.69/r/n%,这说明高校是研究的主要阵地,具体来看主要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公安院校。来自公安部门的文献共4篇,占总数的/r/n12.13/r/n%,这说明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安业务从业人员高度关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问题;其他或无标明3篇,主要是来自报刊记者等,占比4.25%。/r/n(二)研究的学科门类/r/n图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学科门类/r/n资料来源:中国知网/r/n设计这一指标目的在于了解已有研究是居于什么学科视角来研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具体门类分为:公安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等。从研究的学科门类看(见图2),在列入样本的文章中,公安学学科视角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最多,共29篇,超过总样本文献的80%,这说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公安学的研究领域,相对而言,行政学管理学、法学及其他视角的研究还较少,这说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行政管理学和法学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r/n(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高被引文献/r/n表3是1998.1—2015.5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领域被引数量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主要来自公安学学科,这与前述研究力量的分析是一致的。在高被引文献中,一类阐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结构模式、功能界定等基础理论,一类具体探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践路径等。这表明两点:一是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已取得相对共识,带有阶段性总结的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出现;二是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路径探究、方案设计等应用对策研究逐渐增多,理论界正在积极回应“如何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现实问题。/r/n表3/r/n1998.1—2015.5/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前1/r/n0/r/n位的高被引文献/r/n序号/r/n作者/r/n标题/r/n被引频次/r/n卷/期/r/n期刊名/r/n1/r/n熊一新/r/n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r/n43/r/n2004/04/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2/r/n熊一新/r/n周舜/r/n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r/n28/r/n2004/06/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3/r/n刘振华/r/n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n/r/n16/r/n2008/11/r/n广西社会科学/r/n4/r/n杨玉海/r/n整体防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r/n12/r/n2006/01/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5/r/n刘宏斌/r/n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n10/r/n2009/05/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6/r/n刘文成/r/n赵毅章杰/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社会公共安全理论与现代化/r/n7/r/n2008/01/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7/r/n何挺/r/n充分认识严打方针的历史作用努力构建落实严打方针的长效机制/r/n7/r/n2006/03/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8/r/n孔令驹/r/n试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框架——公安工作的基本视角/r/n7/r/n2005/06/r/n《河北法学》/r/n9/r/n孔令驹/r/n社会资本: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新范式的探索/r/n7/r/n2005/01/r/n《河北法学》/r/n10/r/n宫志刚李小波/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r/n5/r/n2014/02/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n资料来源:中国知网/r/n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福建警察学院)教授熊一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宫志刚教授、李小波博士,湖南警察学院刘振华教授,北京警察学院杨玉海教授等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综合来看,/r/n如表2表3所示,/r/n在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领域,/r/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福建警察学院、湖南警察学院等高校的研究成果数量都居于前列,这些研究者及其团队在论文数量、团队构建、基金项目、专著论著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丰富成果。/r/n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r/n热点主题/r/n从经典文献的分析来看,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的热点主题为/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r/n概念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理论基础四部分。/r/n(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r/n概念与内涵/r/n1、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r/n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的界定,理论界、实战部门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基于学理或是实战工作层面上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进行了界定,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一是警务工作系统说,即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利用控制论和系统论方法,整合警力资源与社会资源,运用综合手段对社会治安进行防控的警务工作系统。这种观点以熊一新教授、刘振华教授为代表/r/n/r/n熊一新,周舜.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6):71./r/n'/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二是社会控制系统说,即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主体,以维护治安秩序和公众安全感为目标,科学整合和利用警力与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危害治安秩序的行为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化控制工程。这种观点以宫志刚教授、唐爱元为代表/r/n宫志刚,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15./r/n'/r/n唐爱元.21世纪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57-61./r/n。三是警务模式说,王小溪、李雪冰等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内部单位防范工作为支点,以复杂场所为阵地,以交通道路为干线,以治安卡点为前哨,以电子警务为手段,各警种互相配合,保安辅警专群结合,阵地看护和巡逻防控动静结合,警务运行机制创新,集“打、防、控”为一体的立体交叉的新型防控(警务)模式/r/n王小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治安学论丛(第一卷)[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91一92·/r/n'/r/n/r/n李雪冰.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05/r/n。四是机制说,宋华君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对社会实施高效、科学和有序管理的系统与机制/r/n/r/n宋华君/r/n./r/n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r/n[J]/r/n.公安研究,2004(9):70./r/n/r/n熊一新,周舜.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6):71./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宫志刚,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15./r/n唐爱元.21世纪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57-61./r/n王小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治安学论丛(第一卷)[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91一92·/r/n/r/n李雪冰.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05/r/n/r/n宋华君/r/n./r/n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r/n[J]/r/n.公安研究,2004(9):70./r/n李志斌.城市化进程中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r/n[J]/r/n.公安研究,2006,(6):56./r/n王淙谷.建立治安防控体系的思考/r/n[J]/r/n.刑侦研究,1999,(l)./r/n陈建中/r/n,/r/n杨鞠/r/n./r/n推进治安资源整合,构建社会防控体系[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3-18./r/n此外,王晓滨、张旭按照社会治安防控主体范围的不同,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归纳为狭义说、中义说与广义说。狭义说认为公安机关是防控犯罪的唯一主体,其他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或者是防控犯罪的前提,或者是公安机关团结、动员的对象。中义说的观点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范围有所扩大,即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理解为政府治安管理职能部门,而防控犯罪的其他社会力量则是政府治安管理职能部门管理的对象或者运用的手段。广义说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不仅包括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治安管理职能部门,而且包括一切在治理社会治安问题方面可以起到作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r/n王晓滨,张旭.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以结构功能相关律为关照[J].北方法学,2015(2):47-54./r/n王晓滨,张旭.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以结构功能相关律为关照[J].北方法学,2015(2):47-54./r/n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内涵/r/n上述概念的界定虽然在表述上各有特点,但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本质内涵解析却比较一致。一是都指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强调从整体出发;二是强调公安机关在防控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三是强调了防控体系建设的社会化,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四是强调防控过程中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r/n(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特征/r/n福建警察学院熊一新教授,湖南警察学院刘振华教授、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治安系教师王冬梅等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战略性、整体性、层次性、多功能构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特征。/r/n1、战略性/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涉及面广,其主体涉及公安机关各警种,而且牵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家庭甚至个人;其措施既有打击、防范措施,也有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措施多种多样;同时它涉及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体制和机制等有关公安工作全局的问题,因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战略性/r/n/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整体性/r/n整体性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主要的特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防控主体由三部分力量构成,即以公安机关为中坚,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广大群众及组织的积极参与为基础,多种防控力量共同存在于同一个体系之中。/r/n3、层次性/r/n熊一新教授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系统纵向结构可分为基础防控、巡逻防控、刑侦防控三个层次。社区防控、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控构成基础防控;巡逻防控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巡警、交警、刑警、治安警诸警种合成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全时空巡查控制为基本勤务方式,以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刑侦防控以信息化机制为先导,以打击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经济犯罪和高科技犯罪为主要任务。三个层次相互衔接、相互藕合,构成一个有机的防控整体/r/n/r/n熊一新.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4):1-9./r/n/r/n熊一新.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4):1-9./r/n4、多功能性/r/n熊一新教授认为,由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纵向结构上具有基础防控、巡逻防控和刑侦防控三个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层次,并耦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因此,整体上既具有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服务等多种功能。刘振华教授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功能归纳为:预警功能、预防功能、管理功能、处置功能、服务功能/r/n/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r/n刘振华.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62-166./r/n(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成要素/r/n关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宫志刚教授、李小波博士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防控主体、运行体系、防控目标”要素构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治安系杨玉海教授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防控主体、防控客体、实体要素”三部分构成;湖南警察学院刘振华教授认为会治安防控体系由“防控力量、指挥系统、信息网络、技术装备、预警预案”五部分构成,其实质是“防控主体”和“运行体系”二要素。/r/n1、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防控主体/r/n防控主体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防控主体包括政府性力量和非政府性力量。政府性防控力量主要是以公安机关为主导,军队、监狱、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参与形成的力量。公安机关作为维护治安秩序的专门性机关,是政府实施治安防控的主导性力量,是治安防控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核心和骨干力量。治安问题是社会问题,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国在长期的治安防控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非政府性力量广泛参与的雏形,主要包括社会组织、保安公司和治安志愿者三类/r/n宫志刚,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15./r/n。/r/n宫志刚,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15./r/n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防控客体/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防控客体指“人、地、物、事”四要素。“人”是治安防控的核心要素。“地”是违法行为发生的空间,随着网络等虚拟空间的发展,空间可能是实体空间也有可能是虚拟空间。治安防控中的“物”是指违法行为人的侵害目标以及可能成为作案工具的实体、目标。“事”治安防控中的事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社会治安问题,主要包括事件、案件和事故三大类/r/n杨玉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论纲[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6):79-83./r/n。/r/n杨玉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论纲[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6):79-83./r/n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体系/r/n运行体系是是防控体系中各项机制的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体系包括指挥机制、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警务协作与联动机制、应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r/n(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n研究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r/n第十八届四中全体会议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创新指明了方向/r/n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ziliao/2014-10/24/c_127138435.htm./r/n。治理理论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理念相契合。/r/n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治理的主体逐渐从单一化的政府演变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原有的警务方式愈来愈不适应复杂的社会条件,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则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的新技能与新策略,改变了原有的公安部门作为单一治安主体的方式,将普通公民、相关组织及个人纳入社会治安治理中来,扩展了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在公民参与社会治安过程中政府增加了对公民偏好的回应,是一种“善治”的表现。/r/n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ziliao/2014-10/24/c_127138435.htm./r/n五、总结及讨论/r/n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纵观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十余年研究,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发挥了理论解读和阐释功能,也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推动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创新实践。如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有呈现出不足方面。/r/n一是理论研究有待深化。/r/n本文评估/r/n大部分论文在介绍各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做法和启示,是介绍性和解读性的。论文仍然停留在过程描述、功能解释、意义阐发和对策研究上。/r/n二是研究方法有待规范,实证研究有待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方法上多以文献研究和一般分析性研究为主,部分研究没有遵循各种不同研究路径所需依照的方法,学术规范缺乏,未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多是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在列入评估范围的33篇文章中,仅有2篇是实证研究。/r/n三是研究的视角拓展有待加强。通过文献梳理表明,来自公安学视角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超过研究文献总数的80%,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法律的和管理学科及其他学科中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比较少。/r/n针对上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