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携家来到夔州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1.gif)
![杜甫携家来到夔州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2.gif)
![杜甫携家来到夔州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3.gif)
![杜甫携家来到夔州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4.gif)
![杜甫携家来到夔州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0928b8885f33ba0703543a5e8551c4b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21—770)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21—770)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2、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3、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4、西南漂泊时期(48-58岁)“奉儒守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奉儒守官”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擅长五古、七古、五律、七律。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诗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杜甫诗三首——漂泊中的社稷情怀杜甫诗三首——漂泊中的社稷情怀一、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萧森丛菊暮砧(zhēn)万壑
荆门(jīng)朔漠(shuò)环珮常作客繁霜鬓一、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萧森丛菊暮砧(zhēn二、再读感知,找出共性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2、都是写于秋天(一、三首直接写秋)。3、都反映了杜甫的思家念国之情。4、都显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提示:从创作时间、地点、内容、风格等方面)二、再读感知,找出共性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提示: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1、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么样呢?结合诗中关键词句分析。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1、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2、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加以分析。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要求:(1)每句话只用七个字;(2)要把诗题带进去。2、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要求:《秋兴八首(其一)》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刀尺暮砧凄凉、衰败动荡、阴沉伤感、孤独惆怅、凄凉萧森、悲愁1、意象:2、意境:《秋兴八首(其一)》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凄《秋兴》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诗歌主旨秋兴触景思故园《秋兴》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咏怀古迹(其三)》明妃(昭君)(去)朔漠(留)青冢春风面月夜魂怨恨“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抒发诗人一生漂泊,功业难就的悲慨。1、怀古:2、抒怀:《咏怀古迹(其三)》明妃(昭君)(去)朔漠春风面怨恨诗歌主旨咏怀古迹怨朝廷《咏怀》诗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君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在写作手法上,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诗歌主旨咏怀古迹怨朝廷《咏怀》诗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登高》“精光万丈,乃古今七言律诗之冠”1、景:2、情:悲秋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凄冷孤独苦恨宇宙无穷羁旅漂泊年老体衰孤独无依疾病缠身艰难国运《登高》“精光万丈,乃古今七言律诗之冠”1、景:2、情:悲秋《登高》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且句中有对,充分显示了杜甫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诗歌主旨重阳登高忧家国《登高》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的这三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流寓夔州的杜甫怎样的情怀?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三首诗歌都写出了杜甫在漂泊的时候所抒发的羁旅的愁思、身世的感慨以及家国的忧伤,诗歌风格沉郁厚重,悲凉凄清。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的这三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流寓夔州四、探究情怀,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杜甫作于成都草堂时(759-765)的两首诗歌,思考杜甫暂居成都草堂时心中有什么“梦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四、探究情怀,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杜甫作于成都草堂时“自古逢秋悲寂寥”悲自然之秋,也悲人生之秋,更悲国运衰微之秋。“满纸漂泊言,一把辛酸泪。都云杜甫痴,谁解其中味?”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将永远感动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悲自然之秋,“满纸漂泊言,一把辛酸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21—770)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21—770)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2、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3、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4、西南漂泊时期(48-58岁)“奉儒守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奉儒守官”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擅长五古、七古、五律、七律。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诗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杜甫诗三首——漂泊中的社稷情怀杜甫诗三首——漂泊中的社稷情怀一、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萧森丛菊暮砧(zhēn)万壑
荆门(jīng)朔漠(shuò)环珮常作客繁霜鬓一、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萧森丛菊暮砧(zhēn二、再读感知,找出共性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2、都是写于秋天(一、三首直接写秋)。3、都反映了杜甫的思家念国之情。4、都显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提示:从创作时间、地点、内容、风格等方面)二、再读感知,找出共性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提示: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1、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么样呢?结合诗中关键词句分析。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1、流寓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2、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加以分析。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要求:(1)每句话只用七个字;(2)要把诗题带进去。2、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诗旨并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要求:《秋兴八首(其一)》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刀尺暮砧凄凉、衰败动荡、阴沉伤感、孤独惆怅、凄凉萧森、悲愁1、意象:2、意境:《秋兴八首(其一)》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凄《秋兴》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诗歌主旨秋兴触景思故园《秋兴》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咏怀古迹(其三)》明妃(昭君)(去)朔漠(留)青冢春风面月夜魂怨恨“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抒发诗人一生漂泊,功业难就的悲慨。1、怀古:2、抒怀:《咏怀古迹(其三)》明妃(昭君)(去)朔漠春风面怨恨诗歌主旨咏怀古迹怨朝廷《咏怀》诗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君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在写作手法上,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诗歌主旨咏怀古迹怨朝廷《咏怀》诗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登高》“精光万丈,乃古今七言律诗之冠”1、景:2、情:悲秋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凄冷孤独苦恨宇宙无穷羁旅漂泊年老体衰孤独无依疾病缠身艰难国运《登高》“精光万丈,乃古今七言律诗之冠”1、景:2、情:悲秋《登高》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且句中有对,充分显示了杜甫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诗歌主旨重阳登高忧家国《登高》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的这三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流寓夔州的杜甫怎样的情怀?三、重点分析,感知情怀三首诗歌都写出了杜甫在漂泊的时候所抒发的羁旅的愁思、身世的感慨以及家国的忧伤,诗歌风格沉郁厚重,悲凉凄清。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的这三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流寓夔州四、探究情怀,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杜甫作于成都草堂时(759-765)的两首诗歌,思考杜甫暂居成都草堂时心中有什么“梦想”?绝句两个黄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3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及1500台风力发电机配套冲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对称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塑料理瓶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磨削数控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体测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活细胞代谢分析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临床试验实验室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人机基础设施检查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代办服务合同
- 巴基斯坦介绍课件
-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课件
- 会计公司员工手册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国人民大学 军事理论课 相关课件
- 危险化学品MSDS(五氯化磷)
- 鸡蛋浮起来实验作文课件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流程培训课件
- 动物生物技术(课件)
-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图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双向转诊运行指南
- 检验科临检组风险评估报告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