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岳阳楼记》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江苏市吴县)。为北宋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生前与包拯同朝。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文章背景及主旨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3.文章内容详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谪守”不仅交代了滕子京的身份,而且暗含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感慨,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政通人和”和“百废具兴”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既写出了重修后的岳阳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又为下文“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埋下伏笔。]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时六年九月十五日。4.文章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唉!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5.文章结构写作缘由【记叙】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
所见所感【描写、抒情】概写胜景:气象万千览物之情:一悲一喜胸襟抱负【议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以天下,乐以天下6.重点字词(1)字词解释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到。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通:顺利。和:和乐。具:同“俱”,全,皆。属:同“嘱”,嘱托。作文:写文章。胜状:胜景,美景。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然则:如此,那么。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文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辉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潜:隐没。行:通行。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樯:桅杆。楫:桨。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国:国都。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畏:害怕。谗:说坏话。讥:批评指责。景:日光。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芷:一种香草。汀:小洲。郁郁:形容草木茂盛。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的玉。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迎着。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以:因为。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在朝廷。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是:这样。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2)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古义:事态;今义:天气变化)②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④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⑤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⑥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3)一词多义①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不译)未几,夫鼾声起(丈夫)②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③去:去国怀乡(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委而去之(逃离,逃亡)④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⑤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⑥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4)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5)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托付)百废具兴(同“俱”,全,皆)(6)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定语后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本意应为“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7.重点探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怎样的?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迁客骚人”在“淫雨霏霏”的日子里,就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忧惧悲凉的感情;在“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就会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欣喜之情。这些“迁客骚人”的悲喜感情是随着外界环境和个人得失而变化的。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古仁人”胸怀的博大、宽广,“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计个人得失,心忧天下。由此作者自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看出,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为下文抒发感慨、点明主旨做铺垫。行文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千回百转,层层推进。二《醉翁亭记》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全集》。2.文章背景及主旨《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3.文章内容详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之后,作者用“望”“行”二字把读者的视线由西南诸峰引向琅琊山、酿泉,引向泉上的醉翁亭,“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由远及近。静的山与动的泉相映成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一段由“醉翁亭”引出“乐”字,点出全篇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句写山间朝暮之景。朝“明”暮“暗”,一早一晚,各尽其妙又互为照应,把山间早晨和晚上的特点描绘出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山间四时之景。春之花、夏之木、秋之风霜、冬之石,寥寥数语,精炼贴切,把景物的情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二段具体描写山中朝暮与四季景物的变幻,写出了自然山水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从侧面反映了太守的政绩。写了众人的乐,也暗含了太守的乐。]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就地取材,不用外求,意在夸耀滁州的富足,也表明了野餐的简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第三段具体描写游人的和平恬静以及宴游的欢乐喧闹,写出了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衬托的手法。作者运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第四段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的思想感情。]4.文章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5.文章结构醉翁亭
位置所在——酿泉之上亭名由来——太守自谓
山景图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宴游图滁人游、众宾欢(宴酣之乐)晚归图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乐人之乐)6.重点字词(1)词语解释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安徽省东部。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蔚然,茂盛的样子。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与泉水之上。临,靠近。
太守自谓: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意:情趣。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云归而岩穴冥: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伛偻提携: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腰背弯曲。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簌:菜蔬。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下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2)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野芳发而幽香(古义:香花;今义:芳香)(3)一词多义①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②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③谓: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是④也:环滁皆山也:表陈述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⑤秀: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⑥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临溪而渔:来到⑦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连词,表承接
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承接
野芳发而幽香连词,表承接
佳木秀而繁阴连词,表承接
水落而石出者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连词,表修饰
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往来而不绝者连词,表修饰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
坐起而喧哗者连词,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连词,表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连词,表承接(4)词类活用①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③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④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⑤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⑥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称呼)⑦酿泉为酒(酿:动词作名词,泉名)(5)特殊句式①于负者歌于途(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7.重点探究贯串全文的主线是“乐”,描写景物时又着眼一个“醉”,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一个“乐”字。至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更借“山水之乐”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特。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了“醉翁之意”不只“在乎山水之间”。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点出全文的主旨。三《湖心亭看雪》1.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被称为“都市诗人”。2.文章背景及主旨《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后。作者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湖心亭看雪》写于看西湖的雪景之后,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篇小品散文,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和避世、清高、脱俗的情怀。3.文章内容详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崇祯五年”,表示作者不忘故国。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独到。]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以舟子的话结束全文。舟子说作者“痴”,是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4.文章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5.重点字词(1)词语解释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挐(ná):撑(船)。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一芥:一棵小草。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喃喃:低声嘟哝。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2)词类活用①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指“像小草一样的微小”。)(3)古今异义①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对,正确,与“非”相对。)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酒杯。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4)古今异义①是
是日更定矣(指示代词,这)
是金陵人,客此(判断动词,是)②更
是日更定矣(名词,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副词,还)③白
上下一白(名词,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这里指酒杯)
④一
上下一白(副词,全、都)
长堤一痕(数量词,一)⑤大
见余,大喜曰(副词,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形容词,大)(5)特殊句式①见余,大喜曰
【“见”前省略主语(他们)】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在“而”与“别”之间省略“与之”。译文: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四《行路难》(其一)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2.写作背景及主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出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其一于公元732年(开元二十年)离开长安时所作,当时作者第一次入长安求官,但是一无所获。这首诗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3.文章内容详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和对偶的手法,表现出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营造出欢乐的气氛。]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堵塞,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茫,含有无限的悲愤之情。]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声调低抑,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4.重点字词金樽:金酒杯。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珍羞:精美的食品。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箸:筷子。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歧路:叉路。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济:渡过。沧海:大海。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作者简介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2.写作背景及主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全诗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的辛酸和愤闷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和乐观的精神。3.文章内容详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的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达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后人多赋予此诗句以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哲理意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4.重点字词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怀旧:怀念故友。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六《水调歌头》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机房维护服务项目招标
- 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填写指南
- 工程清洁服务合同模板
- 水果连锁加盟购销协议
- 盾构掘进劳务分包合同格式
- 学会写有行动力的上学保证书
- 外墙涂料拆除合同
- 土建工程泥工分包合同
- 检测检验服务合同
- 专业物流配送合同
- 配网规划建设汇报
-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目标规划书范例及步骤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六年级英语期末模拟卷1
- 餐饮行业智能点餐与外卖系统开发方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 水利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物业经理转正述职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团课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