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六单元课外

古诗词诵读八下六单元课外

古诗词诵读1《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题破山寺后禅院》2学习目标1、熟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四首古诗。2、理解名句中包含的哲理,活学活用。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目标1、熟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3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走近作者

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是现存五十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走近作者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5作品背景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作品背景《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6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7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8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诗意指破山寺初升的太阳译:清晨我漫步走进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山林。简析: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古寺清新幽静的环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弯曲的小路幽静的深处僧人居住的房舍译: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简析:颔联用小径的曲折,禅房的幽深(以静衬静)渲染了古寺所特有的幽静迷人氛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诗意指破山寺初升的太阳译:清晨我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使……欢悦使……空旷译: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简析:颈联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以动衬静,为全诗增添了肃穆与淡雅之气。指人的世俗之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ɡ)音。指各种声响,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指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译:万物一片寂静,只听到山林中那悠悠的钟磬声音。简析:尾联以有声衬无声,是上联哲理思考的延伸和深化,营造出诗人内心的“静境”,表现出诗人淡泊的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使……欢悦使……空旷译:山中景色使鸟古诗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古诗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联落笔勾勒出清11古诗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颔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以静衬静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古诗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颔联点出题中"12古诗赏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颈联说的是如此美丽的景色对于人们心情的影响。“悦”和“空”都是动词。“山光悦鸟性”是说山光使得鸟儿性情怡悦。鸟儿本来是没有性情理智的动物,但是山上美丽的景色是它理想的生活环境,因此它们在禅房四周的花木丛里唱个不停,在诗人看来,仿佛他们也具备了性情理智一样,感到十分快乐。应该说,写鸟儿的快乐,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快乐。“潭影空人心”,是说禅房周围还有深潭,水波荡漾,清澈见底,看了以后,能把人们心中的种种杂念,种种是非之心,都洗刷干净,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空”的了。古诗赏析颈联说的是如此美丽的景色对于人们心情的13古诗赏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钟磬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古诗赏析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14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运用以静显静,以动衬静表现手法,创造出幽深寂静、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清净、淡泊、隐逸生活的思想。主旨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1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练习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2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古老、幽静、清寂3“悦”和“空”两个词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

悦,使怡然自得;空,使……空;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4品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摒除俗念,不追名逐利,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鸟1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练习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2

送友人李白送友人李白17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1月30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走近作者李白(701年-762年11月30日),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作品简介《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19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诗意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译: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河水围绕着城的东边。白水:清澈的水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译: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荡,孤身踏上万里远的行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诗意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人难舍之情。译:浮云像游子一样飘忽不定,夕阳徐徐下山,好似难舍的友情。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兹:此萧萧:马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译:挥挥手从此分离,你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古诗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pèi),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古诗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的“青山横北郭,23古诗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颔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古诗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颔联从语意上看可视24古诗赏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jù)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古诗赏析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25古诗赏析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古诗赏析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6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作别处的山水,色彩明丽。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写依依惜别的心情。抒发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绪。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颔联切题,分手时的离情别绪。颈联表意,情景交融。尾联抒情。送友人[唐]李白作别处的山水,对朋友飘泊生涯写依依惜别的心送别朋友地点:东城事情:别感情:游子飘荡

朋友留恋比喻主题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总结

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送别朋友地点:东城事情:别感情:游子飘荡

朋友留恋比喻主练习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5.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练习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30走近作者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luán)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走近作者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作品简介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32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简介本词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33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34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牌名。词题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定惠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牌名。词题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35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漏断”即指深夜。幽居的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36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知晓。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译文: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37三、品读鉴赏: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三、品读鉴赏: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2.“独38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词人以比兴(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39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40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这首词运用了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41艺术特色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1、本词运用了象征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fěi)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2、比兴手法的使用。

“寒枝”隐喻朝廷高位,“沙洲”犹如卑荒的黄州,作者以比兴的手法出之,形象生动。除此之外,在词第三句出现的“幽人”,本为幽居者或隐居之士的简称,本词中可视作苏轼对自身遭遇的比拟。艺术特色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42练习1、词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2、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感情?3、你认为本词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好?为什么?4、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孤独、寂寞、凄清。如:“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幽独凄清的心境。

本词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拟人化……),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也可认为是"良禽择木而栖",故无枝可栖),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练习1、词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谁见43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44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走近作者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45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创作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46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47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词牌名词题

咏梅卜算子▪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词牌名词题咏梅4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驿站。无人过问这里是遭受的意思。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开着,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驿站。无人过问这里是遭受的4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力,竭力译文: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碎成泥化作尘土,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任凭凋谢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力,竭50问题研讨1.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

上片写梅花的生存状况。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梅花盛开的地方冷清凄凉)的境况。也暗示诗人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朴实无华、与世无争,坚贞高洁,实则是诗人独力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问题研讨1.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上片写梅花的生51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

(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3.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驿站、断524.词的上片表达“梅”怎样的品格?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5.词的下片表达了梅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 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4.词的上片表达“梅”怎样的品格?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53合作探究

1、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合作探究梅:饱经忧患的词人。群芳:当权的投降派。54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列举在中学中你学过类似写法的作品。

托物言志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列举在中学中你学552.词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2.词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563.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3.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57②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以环境的险恶反衬品格的高洁。②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58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小结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59练习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3、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营造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的品质。4、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5、“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落寞、苦闷、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练习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6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咏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咏梅花6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咏梅花墙角数枝梅,咏梅花62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庭院为背景,衬托其丰姿赞赏梅花不畏严寒以梅拟雪,赞其高洁喻其志趣品格咏梅以庭院为背景,衬托其丰姿赞赏梅花不畏严寒以梅拟雪,赞其高631、课后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进行交流并和这两首诗比较欣赏。

2、你喜欢那种香草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作业1、课后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进行交流并和这两首诗比较欣赏64八下六单元课外

古诗词诵读八下六单元课外

古诗词诵读65《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题破山寺后禅院》66学习目标1、熟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四首古诗。2、理解名句中包含的哲理,活学活用。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目标1、熟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67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68走近作者

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是现存五十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走近作者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69作品背景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作品背景《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70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71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7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诗意指破山寺初升的太阳译:清晨我漫步走进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山林。简析: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古寺清新幽静的环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弯曲的小路幽静的深处僧人居住的房舍译: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简析:颔联用小径的曲折,禅房的幽深(以静衬静)渲染了古寺所特有的幽静迷人氛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诗意指破山寺初升的太阳译:清晨我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使……欢悦使……空旷译: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简析:颈联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以动衬静,为全诗增添了肃穆与淡雅之气。指人的世俗之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ɡ)音。指各种声响,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指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译:万物一片寂静,只听到山林中那悠悠的钟磬声音。简析:尾联以有声衬无声,是上联哲理思考的延伸和深化,营造出诗人内心的“静境”,表现出诗人淡泊的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使……欢悦使……空旷译:山中景色使鸟古诗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古诗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联落笔勾勒出清75古诗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颔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以静衬静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古诗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颔联点出题中"76古诗赏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颈联说的是如此美丽的景色对于人们心情的影响。“悦”和“空”都是动词。“山光悦鸟性”是说山光使得鸟儿性情怡悦。鸟儿本来是没有性情理智的动物,但是山上美丽的景色是它理想的生活环境,因此它们在禅房四周的花木丛里唱个不停,在诗人看来,仿佛他们也具备了性情理智一样,感到十分快乐。应该说,写鸟儿的快乐,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快乐。“潭影空人心”,是说禅房周围还有深潭,水波荡漾,清澈见底,看了以后,能把人们心中的种种杂念,种种是非之心,都洗刷干净,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空”的了。古诗赏析颈联说的是如此美丽的景色对于人们心情的77古诗赏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钟磬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古诗赏析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78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运用以静显静,以动衬静表现手法,创造出幽深寂静、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清净、淡泊、隐逸生活的思想。主旨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1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练习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2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古老、幽静、清寂3“悦”和“空”两个词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

悦,使怡然自得;空,使……空;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4品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摒除俗念,不追名逐利,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鸟1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练习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2

送友人李白送友人李白81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1月30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走近作者李白(701年-762年11月30日),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作品简介《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83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诗意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译: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河水围绕着城的东边。白水:清澈的水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译: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荡,孤身踏上万里远的行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诗意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人难舍之情。译:浮云像游子一样飘忽不定,夕阳徐徐下山,好似难舍的友情。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兹:此萧萧:马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译:挥挥手从此分离,你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古诗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pèi),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古诗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的“青山横北郭,87古诗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颔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古诗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颔联从语意上看可视88古诗赏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jù)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古诗赏析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89古诗赏析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古诗赏析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90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作别处的山水,色彩明丽。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写依依惜别的心情。抒发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绪。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颔联切题,分手时的离情别绪。颈联表意,情景交融。尾联抒情。送友人[唐]李白作别处的山水,对朋友飘泊生涯写依依惜别的心送别朋友地点:东城事情:别感情:游子飘荡

朋友留恋比喻主题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总结

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送别朋友地点:东城事情:别感情:游子飘荡

朋友留恋比喻主练习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5.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练习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94走近作者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luán)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走近作者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作品简介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96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简介本词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97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98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牌名。词题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定惠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牌名。词题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9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漏断”即指深夜。幽居的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100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知晓。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译文: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101三、品读鉴赏: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三、品读鉴赏: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2.“独102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词人以比兴(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103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104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这首词运用了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105艺术特色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1、本词运用了象征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fěi)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2、比兴手法的使用。

“寒枝”隐喻朝廷高位,“沙洲”犹如卑荒的黄州,作者以比兴的手法出之,形象生动。除此之外,在词第三句出现的“幽人”,本为幽居者或隐居之士的简称,本词中可视作苏轼对自身遭遇的比拟。艺术特色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106练习1、词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2、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感情?3、你认为本词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好?为什么?4、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孤独、寂寞、凄清。如:“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幽独凄清的心境。

本词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拟人化……),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也可认为是"良禽择木而栖",故无枝可栖),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练习1、词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谁见107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108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走近作者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109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创作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110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111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词牌名词题

咏梅卜算子▪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词牌名词题咏梅11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驿站。无人过问这里是遭受的意思。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开着,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驿站。无人过问这里是遭受的11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力,竭力译文: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碎成泥化作尘土,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任凭凋谢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力,竭114问题研讨1.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

上片写梅花的生存状况。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梅花盛开的地方冷清凄凉)的境况。也暗示诗人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朴实无华、与世无争,坚贞高洁,实则是诗人独力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问题研讨1.概括词上下片的大意。上片写梅花的生1152.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

(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3.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