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_第1页
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_第2页
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_第3页
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_第4页
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企业并购与控制权转移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企业并购基础知识月录企业并购的基本过程●,企业控制权转移的理论企业并购案例介绍③企业并购与控制权转移1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2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一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起于1984年,以河北保定市锅炉厂以承债式兼并保定市风机为开端。在整个80年代,全国有6,966家企业被兼并、转移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队家,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第二次企业并购高潮起于1992年,中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第三次企业并购高潮1997年以后,我国企业并购又迈出了更加扎实的一步。尤其是在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年曾被人们称作企业并购年,从2003年开始,光大集团、青岛啤酒、海南航空、万科房地产、达能集团等众多企业频频成为新闻热点,自2005年4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上市公司所有股份都可以逐步在二级市场流通这将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3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历史沿革2002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2002阪《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0号),并同时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号),这是监管部门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范上市公司并购活动;2004年1月7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4]1号)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监管进行了补充月31日根据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随后紧跟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19号》,本次修订充分体现了鼓励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精神2008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增加了增持制度的灵活性,鼓励大股东合规增持股份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历史沿革4企业并购概述企业并购理论企业并购基础知识企业并购的分类并购参与者企业并购的动机与效应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企业并购概述5企业并购的概述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兼并Merger收购新设合并AcquisitionConsolidationo涉及到被并购方或所有参与方股权结构改变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并购是一项涉及到战略管理、公司财务、经济法、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投资银行学等多学科的学问企业并购的概述6兼并与收购的概念o兼并兼并(Merger)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企业。公司兼并可分为吸收兼并(ConsolidationMerger)和创立兼并(StatutoryMerger)。o收购收购(Acquisition)指一个公司以持有股票或股份的方式,取得另一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另一公司仍然存续而不必消失。兼并与收购的概念7兼并与收购的异同相同点(1)基本动因相同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要么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要么是扩大经营规模,要么是拓宽经营范围,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2)交易对象相同都是以产权为交易对象。兼并与收购的异同8o区别(1)兼并中,被兼并对象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2)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一同转换;在收购中,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3)兼并多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兼并后一般需要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而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o区别9公司并购理论差别效率理论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效率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并购解决代理问题代理理论管理主义管理层自负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3税收效应理论公司并购理论1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7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8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19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7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8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29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7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8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39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46③企业并购与控制权转移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企业并购基础知识月录企业并购的基本过程●,企业控制权转移的理论企业并购案例介绍③企业并购与控制权转移47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48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一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起于1984年,以河北保定市锅炉厂以承债式兼并保定市风机为开端。在整个80年代,全国有6,966家企业被兼并、转移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队家,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第二次企业并购高潮起于1992年,中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第三次企业并购高潮1997年以后,我国企业并购又迈出了更加扎实的一步。尤其是在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年曾被人们称作企业并购年,从2003年开始,光大集团、青岛啤酒、海南航空、万科房地产、达能集团等众多企业频频成为新闻热点,自2005年4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上市公司所有股份都可以逐步在二级市场流通这将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实践49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历史沿革2002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2002阪《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0号),并同时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号),这是监管部门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范上市公司并购活动;2004年1月7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4]1号)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监管进行了补充月31日根据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随后紧跟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19号》,本次修订充分体现了鼓励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精神2008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增加了增持制度的灵活性,鼓励大股东合规增持股份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历史沿革50企业并购概述企业并购理论企业并购基础知识企业并购的分类并购参与者企业并购的动机与效应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企业并购概述51企业并购的概述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兼并Merger收购新设合并AcquisitionConsolidationo涉及到被并购方或所有参与方股权结构改变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并购是一项涉及到战略管理、公司财务、经济法、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投资银行学等多学科的学问企业并购的概述52兼并与收购的概念o兼并兼并(Merger)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企业。公司兼并可分为吸收兼并(ConsolidationMerger)和创立兼并(StatutoryMerger)。o收购收购(Acquisition)指一个公司以持有股票或股份的方式,取得另一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另一公司仍然存续而不必消失。兼并与收购的概念53兼并与收购的异同相同点(1)基本动因相同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要么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要么是扩大经营规模,要么是拓宽经营范围,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2)交易对象相同都是以产权为交易对象。兼并与收购的异同54o区别(1)兼并中,被兼并对象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2)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一同转换;在收购中,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3)兼并多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兼并后一般需要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而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o区别55公司并购理论差别效率理论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效率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并购解决代理问题代理理论管理主义管理层自负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3税收效应理论公司并购理论5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57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58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59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7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8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69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0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1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2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3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4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5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课件76企业并购及控制权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