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1页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2页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3页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4页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2、强调历史学科学习“以人为本”的理念,历史教学始终不能离开历史活动的主体,本课通过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来体会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体会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来唤起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再一次感动。由此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3、强调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活动不能离开时间,本课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这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其中既包括我国在建国初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括后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经历的曲折历程,通过为学生呈现本课所涉及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来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段经济建设历程,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探讨它对我们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启示。(二)设计特色:1、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2、体现历史学习三部曲:“走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教材分析】内容分析:本课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既包括我国在建国初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括后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经历的曲折历程。课程标准: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三)地位分析:本节是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一节。本单元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介绍了毛泽东时代即计划经济时代和邓小平开启的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内容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做铺垫;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节是此单元的起始,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一)认知基础:通过初中学习,对计划经济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二)心理特征: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三)能力:自主阅读与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验教训(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注重收集与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的过程,诸如影视图片资料、口述史料、文献资料、旧票证等历史实物、网络资源和社会调查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3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完成学习、整合历史知识的过程,学会多种学习方法。4通过对十年探索史的讲解与分析,正确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认识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3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她也有能力解决探索中的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失误(二)难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学方法】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利用配送的图片与数据资料,在教学中逐步展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教训。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教学资源】自制教学课件、收集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材等【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发给学生本课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建议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完成展示作品(形式不限:如手抄报、课件等等)。要求科代表把全班分成四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小组任务分工合作(在确定小组研究主题后,组内成员应当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收集资料;一部分同学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分类;一部分同学撰写或编辑材料;一部分同学制作展示作品;一部分同学撰写解说词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此外,每个小组推选一位评委。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结构】为突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内容旗帜鲜明地处理成“激情中的成功实践”、“狂热中的失误挫折”、“冷静后的理性思考”三个教学板块,用层次与对比突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营造:展示材料:“一五计划成就”、“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革情景”等相关内容的图片。2.教学导语: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点燃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人们在“5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号召下,开始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冲刺准备时,中国的建设道路偏航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受了风雨的考验、曲折发展,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体现“凝神、起兴、点题”六字原则。选择“一五计划成就”、“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革情景”这样的与历史大背景和重大事件紧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走近历史,教师引领理解历史,然后来感悟历史。)(二)〖学生展示走近历史〗活动安排:(1)课前,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呈交给教师,放在讲台桌上,或拷到电脑上为展示作好准备。并把小组选派的评委安排到评委席上,发给评分细则(附后),并选出评委会主席。(2)小组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一位或者几位解说员讲解,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现场模拟、使用多媒体等等,展示中提倡进行生生互动,形式不限。每一小组展示完后,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性质的点评并过渡到下一组的展示。(3)根据每小组表现情况,由学生评委给予评分,由评委会主席进行最后统计。根据分数的高低评出小组合作探究最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课后,教师汇总成绩,把每一小组成员的成绩记入学习成果记录表中,以备模块学习结束后,以此为依据之一给出等第。(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走近历史,亲身感受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和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创设平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参与式、合作探究性学习。本课内容选择的典型事例较多,但主题非常鲜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所以比较适合以此为核心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的分子课题进行合作探究。)2、教师引领学生总结探究方法:探究:说说完成作品中获取史料都有哪些途径史料主要有哪些形式(设计意图:有了方法论的指导,历史教学才会被赋予内在的灵魂。)(二)〖教师引领理解历史〗1、理清本课的知识线索:同学们讲解的这些事件分别发生于什么时期可以分几个阶段?

探究:如何理解“过渡时期”其时间界定及社会属性如何2、典例剖析,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第一部分:激情中的成功实践1用“一五计划成就”、“十年探索成就”、“文革时期建设成就”、“先进人物”等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问一:从1956~1976年的20年间,中共中央正确的指导思想有哪些设问二:从1956~1976年的20年间,我国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探究一: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总结规律性的认识探究二: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民是怎样的精神和情感2用“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内容”、“建国初期我国与西方重工业建设及资源数据对比”的资料创设情境:探究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探究二:“一五”计划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是何关系探究三:“一五”计划有何特点它的制定是借鉴了哪个国家的经验为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并得出结论,并且让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获得基本历史信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3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问一: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原因是什么设问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采取了什么策略、形式和步骤这一改造有何重大意义探究一: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哪位同学能够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出中国民族工业的整体发展历程探究二: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这里的经济制度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计划经济的理解。探究三: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4情境营造:用多媒体播放中共“八大”召开的视频资料及八字方针内容。探究一: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探究二:八字方针的内容是什么中心环节是什么它与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相比有何异同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图片资料让学生接近历史真实的一面,以便更好地感悟历史;利用课堂探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总结材料与分析归纳、总结比较的能力;让学生举例说明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解,让学生理解计划经济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作用,既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第二部分:狂热中的失误挫折情境营造:展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时期经济建设遭破坏”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一:从1956~1976年的20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表现要求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请简要阐述理由。探究二:这些失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文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惨痛的教训探究三:我们在二十年探索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为什么仍然取得了那么多重大的成就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历史,让学生感受历史并参与历史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时间线索和结论依据,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和运用历史问题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连续设问探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历史的学习过程,提高历史思辨能力。第三部分:冷静后的理性思考探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这20多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压轴戏,学生踊跃激烈的讨论将教学推向高潮。由于有课前的准备与前面的教学积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观点会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作好调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推波助澜,让更多的想法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择机用不同的方式肯定其合理的解释,深化教学主题,同时也要注意即时疏导一些错误或是偏激的观点,保证讨论的顺畅进行。)【课堂小结】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揭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序幕;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1956~1976年,经济建设在艰难中曲折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出现了探索中的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作业设计】(可以二选一,体现新课程选择性)1、你看过哪些反映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以其中一部为例,找一找哪些剧情创作是成功的,哪些是违背历史常识的请说明自己判断的史实或理论依据。2、俗话说“儿不嫌母丑”,请从爱国主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现在把“儿不嫌母丑”改为“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