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其发展深刻反映了时代变化。如表为1941年天津港贸易统计表。据此,结论正确的是A.太平洋战争强化其国际地位 B.军阀割据阻碍国内贸易发展C.国民政府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D.天津被纳入了日本战时体制2.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中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A.工业化起步较晚但进展顺利 B.工业生产基础较差发展较慢C.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高低相差十余倍3.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中国文明“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最有可能出现这一观点的杂志是()A.《青年杂志》 B.《新民丛报》 C.《东方杂志》 D.《每周评论》4.下图是17世纪末有人根据哥白尼等科学家的认识所描绘的宇宙:包括地球在内的当时人们所知的几颗行星在椭圆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被仔细的描绘,重点突出了白天、黑夜和季节随着地球的旋转而变化。这表明当时A.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增强 B.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冲击C.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 D.地心说理论影响依然巨大5.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商周之际,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是身负天命不可替代的。纣王自恃“天命在身”而肆意为虐。自从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试图转变这种固有的政治意识,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制造“天命在德”的政治舆论。这一变化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 B.塑造政治认同 C.否定“君权神授” D.宣扬道德教化7.1916年,陈独秀撰文称:“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陈独秀意在A.主张发展科学 B.弘扬民主权利 C.进行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8.某班要举行关于“贞观之治”盛况的故事会,同学们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你会向他们推荐的参考书籍是A.《春秋》 B.《史记》 C.《史通》 D.《资治通鉴》9.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B.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C.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 D.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10.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11.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认为是“信史”主要是因为A.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B.甲骨文发现并识读C.《史记》的明确记载 D.神话传说得到验证1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出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封建经济瓦解,手工工场增多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④年轻人产生了独立的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建国初期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医疗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产物——赤脚医生,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如图)。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据此推知A.赤脚医生为当时农村医疗解燃眉之急 B.医疗问题是当时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C.我国赤脚医生群体是左倾错误的产物 D.当时我国农村医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14.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下列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15.美国学者赞恩指出,如果没有罗马法学家若干世纪致力于罗马法精致体系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我们的法律制度会是什么样子,真是难以想象。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罗马法A.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法学家B.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C.形成欧美国家法律的具体规则D.其历史价值在于其自然法精神16.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17.“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天演、物竞、天择、淘汰、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成为最流行的字眼。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的人干脆以“竞存、适之”等词汇给自己家中子弟取名。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众崇信“进化论”思想B.革命派通过媒介广泛宣传C.民族危机下国人思想启蒙D.深受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18.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宗教崇拜变得越来越温和。尽管最初是不受约束的崇拜在这一阶段成为完全被城邦驯化的一种宗教。仪式的聚集点从山林转到了城邦,仪式的性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情绪化的节日庆祝被旨在荣耀城邦传统的戏剧演出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了希腊A.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作用 B.形成以宗教为基础的强烈的集体认同感C.通过话剧这一媒介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 D.城邦对公众生活和政治生活控制的加强1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时期流行词汇15、16世纪新航路、新教17、18世纪革命、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工业家、社会主义B.理性、危机C.进化论、浪漫主义D.垄断、罢工20.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依据多份英文报纸,主持翻译出《澳门新闻纸》。其中绝大部分是亟需了解的夷务或军情,但也有英国女王宫中女官名单与薪水、菲律宾农业、秘鲁公司招股、彩色地图印制法、南北极探险、船只保险广告等非紧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A.林则徐试图更全面地了解外部世界B.国人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C.翻译英文报刊的工作较为主观随意D.林则徐关注到西方政治制度21.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22.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A.克己复礼为仁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2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24.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特征,下列时代标志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租界、水师、中山装、军阀B.民国:黄包车、旗袍、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大字报、洋布、语录、买办D.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QQ、录音机、摇滚乐25.如图是1973年西安发现的形似虎的战国时期秦国兵符。虎符上有铭文共40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战争频繁战乱不止C.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D.国力强盛军事发达2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A.“万能蒸汽机”的研制 B.电机的发明和运用C.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进展 D.交通运输的新面貌27.古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性格温和,稳健而有责任感,颇受贵族派拥戴,在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有人因此评价“他由于被认为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这表明当时的雅典A.道德水准决定政治家的地位 B.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无遗C.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 D.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28.下表是对汉代部分画像砖石主旨内容的归纳。据表格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汉代A.个体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简单 B.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C.注重在实践中传习农业技能 D.小农经营模式正式形成29.康德曾说:“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他评价的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30.唐政府的政策法令从制订到执行,一般运作程序为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张伯苓,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中国近代体育开拓者。幼年体弱,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后,对拳击、击剑、足球等西方体育项目均有系统学习,身体逐渐强壮。甲午战争中,作为一位实习军官,目睹了中国海军体质虚弱、萎靡不振的状态。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他选择脱离海军,矢志以教育来改造国家。从1904年开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起,便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1908年,前往伦敦第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回国后,积极传播奥运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张伯苓任主要负责人。随后,全国各地体育活动大量开展并开始形成规模,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推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参奥资格。1949年,婉拒蒋介石赴台邀请,选择留守大陆。——摘鹅自《张伯苓全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并指出其重视体育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伯等的体育实践活动。32.材料祖冲之(429—50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祖冲之“亲量圭尺,躬察仪漏”,证实了岁差的存在,并把它应用到他私人制定的《大明历》中。根据计算,《大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不到50秒。祖冲之创造了以机械发动的日行百里的“千里船”,还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创造一架“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的运输机械,并在前人基础上创造了水转连碓磨。——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祖冲之成就取得的因素。33.材料在1911年后的几年中,法军的作战规划由总司令约瑟夫·霞飞制订。在这期间,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至1914年时,霞飞终于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如果有谁对法国当时这种新的战争哲学不甚明了,相信他在看了这项计划的第一句后就一定会豁然开朗——“无论处于何种形势之下,法军统帅都会毅然决然地前进,凝聚所有兵力,痛击德军。”一战爆发后,霞飞遵循进攻的战略思想,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性,不能与“施里芬计划”相抗衡。巴黎很快面临巨大威胁,因此计划宣告破产。但这个跟头并未使霞飞萎靡不振,他迅速进行新的部署。法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德军不得不撤至努瓦来——凡尔登一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摘编自菲利普·史蒂文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霞飞制定对德国计划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霞飞对德法大战的影响。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1941年是抗战时期,从材料数据看,天津从日本、朝鲜、中国东北及其他国家进口额大,显示了天津成为日本商品倾销或战争物资重要基地,天津被纳入了日本战时体制,故选D项;1941年上半年太平洋战争尚未发生,可知A项错误;1941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天津已沦陷,故排除B、C项。【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1年天津港贸易”,联系抗日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2、D【答案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55年的增长率是5.6,而1958年的增长率是66,相差十余倍,D正确;增长率在1958年很高主要是由于大跃进运动,并不是顺利开展的体现,排除A项;从数据来看,发展较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此时中国并没有成为工业国,排除C项。3、C【答案解析】

题干认为东方文明能拯救西方文明,对本国文化持肯定态度,这一主张与《东方杂志》的主张一致,C正确;A、B、D三种刊物主张学习西方,对本国文化传统多持有否定态度,排除。4、D【答案解析】

虽然地球绕着太阳转,但被仔细描绘的还是地球,重点突出地球上日夜季节的变化,说明地心说的理论还是具有巨大影响,故选D;地心说不符合客观实际,地心说影响巨大不能说明科学理性精神增强,排除A;材料未涉及天主教会,排除B;虽然有人根据哥白尼的理论绘制宇宙,但并不代表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排除C。故选D。5、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依据所学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重庆、杭州、宁波、广州,而重庆、杭州是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的,宁波、广州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所以应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6、B【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并结合商周政治制度来看,周朝改变政治意识以获取百姓的认同、支持。B正确;君主专制出现于秦朝,A排除;“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排除;道德教化是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的,D排除。故选B。7、B【答案解析】

据材料“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可知,陈独秀强烈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认为资产阶级民主中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权获得了保障,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等内容,A、C、D错误。8、D【答案解析】

“贞观之治”是唐代历史时期,因此可以从宋代《资治通鉴》找到资料,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唐朝前的史书,排除;《史通》是史学理论著作,并未涉及史实,排除C。9、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法律方式维护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增强,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增多,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性,B项错误;市民阶层在宋朝时期发展壮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商帮信息,无法得出商帮出现的影响,D项错误。10、D【答案解析】

清朝自太祖、太宗、顺治、康熙没有发生任何政变危机,故D正确;秦朝自二世而亡,排除A;明朝发生燕王朱棣夺位的政变,排除B;隋朝,二世隋炀帝时期灭亡,排除C。故选D。11、B【答案解析】

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被称为信史。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殷墟的甲骨文的出土以及正确解读,使得商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大量信息为世人所熟知,答案选B,青铜铸造技术不符合信史的特征,A错误;《史记》虽然有明确记载,但是当时并没有文字及考古资料等印证,不符合“信史”的特征,C错误;神话传说即使得到了验证也是后人在文字及考古资料的证明下确认的,神话传说不能被称为“信史”,D错误。12、B【答案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结合所学可知,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年轻人产生了独立的意识。故B项正确。13、A【答案解析】由材料“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可以得出,赤脚医生的出现为建国初期中国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对于解决农村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B不正确;C说法不正确;D“圆满解决”的说法不正确。14、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对材料的过于宽泛理解,故A项错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地大幅度的缩小,故B项错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抗争交相呼应共同反抗国民党武装压迫,故C项正确;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陷落,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长征15、D【答案解析】

根据“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可得出材料强调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对西方法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根本动力这一表述有误,排除A项;B项本身正确,但并不符合材料中对“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的表述,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C项错误。16、A【答案解析】

据材料对纸张特点的描述,可知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A项正确。观察图片可知字体为隶书,而不是草书,B项错误。印刷术开始于隋唐之际,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西汉前期,纸已开始出现,D项错误。17、B【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成为最流行的字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竞天择之理”属于进化论思想,这说明当时中国民众崇信“进化论”思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不是革命派,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进化论思想得到传播以图救亡,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进化论思想属于西方思想理论,严复介绍进化论思想,显然受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严氏书出……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学生应该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不是革命派,再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注意逆向思维。18、D【答案解析】

材料“仪式的聚集点从山林转到了城邦”,“情绪化的节日庆祝被旨在荣耀城邦传统的戏剧演出所取代”,说明城邦对公众的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控制加强了,故D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提到“智者学派”,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以宗教为基础的强烈的集体认同感,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通过话剧这一媒介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故B项排除;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期,故C项排除;垄断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排除。【答案点睛】“19世纪中期”是关键时间信息。20、A【答案解析】

林则徐在了解亟需的夷务或军情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非亟需了解的内容,表明他试图从更多的维度了解西方世界,故选A;B、D选项夸大了材料的意思,C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21、D【答案解析】

由于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朝廷无力整治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图案的情况,说明社会危机冲击了封建等级,故选D;武官是越级使用高品级图案,而非地位得到提高,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危机的冲击,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中央集权,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22、C【答案解析】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内心反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思想主张,故C正确;A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排除;D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排除。故选C。23、C【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的“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和“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等信息来看,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反映现实主义作品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绘画技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美术作品主题的变化,排除D项。24、B【答案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习俗、交通、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清末以来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学理论与常识·史观·社会史观。【题目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山装、军阀,都是辛亥革命后的时代标志,不符合“清末”的时代特征,A项被排除;洋布、买办都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现象,不符合“文革”的时代特征,C项被排除;中国在1993年才有第一条互联网专线,QQ则是21世纪的新事物,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D项被排除。B项所述四项全部符合“民国”这一时代特征。故选B。25、C【答案解析】

由材料信息“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可知,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军权掌握在君主手中,即君主权力高度集中,故C正确;虎符体现不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故A错误;战争频繁、战乱不止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军事调动,不能说明国力强盛、军事发达,故D错误。26、B【答案解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中,最突出的是电气、内燃机和化工。电能的应用、电气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钢铁冶炼和交通运输发明均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排除C和D。故选B。27、D【答案解析】

政治家在雅典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和“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的评价,说明古代雅典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D项正确;“道德水准”不是“政治家地位”的决定因素,A项错误;材料与直接民主弊端表现无关,B项错误;一个政治家与民众的互动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C项错误。28、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江苏省睢宁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四川省德阳县出土的芟草播种画像砖”“山东省藤县出土的耕耱画像石”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小农耕作是牛耕技术、用镰刀割草、用锄头耕地等,都是使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耕作,从而说明汉代的个体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简单,故选A;单从陕西和江苏省出土的牛耕画像石不能表明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B错误;表格中反映的不是农业技能,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营模式,D错误。29、C【答案解析】

根据“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知其主张理性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到理性主义,故排除ABD项。【答案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性的自由”这一信息点。30、B【答案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政令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三省六部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故B正确;A、C和D的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体育思想:三育并进体育为先;重视学校体育;国家发展与体育发展相联系。原因:个人通过体有体质增强;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