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课件_第1页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课件_第2页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课件_第3页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课件_第4页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581年----907年)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

近年来高考动向年份试题内容2019年全国Ⅰ卷26题唐代的审美取向2018年全国Ⅰ卷25题藩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018年全国Ⅱ卷26题武则天时期中央机构改革2017年全国Ⅰ卷26题不同史籍对同一件事件叙述能够认定的史实2017年全国Ⅱ卷26题唐代后期敦煌某地自耕农经济发展情况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治: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返回返回政治1.

中央:三省六部制

三分相权、互相牵制、效率提高2.地方:(1)隋:州、县

唐:道、州、县(2)节度使:唐朝设立。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3.选官制度:科举制

(1)内容: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知识结构政治知识结构经济1.农业:(1)大运河(隋代)(2)工具(唐代):曲辕犁、筒车(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知识结构3.商业

①城市:a)长安、洛阳、扬州、益州b)“扬一益二”。扬州和成都的商业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②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起来

经济知识结构知识结构③出现柜坊、飞钱和邸店

④对外贸易:a)广州是重要的贸易港口b)在广州设有市舶使c)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

⑤隋唐仍然采用抑商政策,但是唐朝后期出现了夜市文化1.思想(1)隋:三教归儒(2)唐:①政策:三教并行

②韩愈:振兴儒学,反对佛教

知识结构③出现柜坊、飞钱和邸店文化文化2.文字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3.绘画

唐朝时期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如展子虔(隋)、阎立本(唐)、吴道子(唐)知识结构4.文学(1)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

(2)词出现

(3)小说:唐传奇5.科技造纸术西传,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文化知识结构4.文学线索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

1.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化、公平化、客观化(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知识扩展线索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不同点:(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知识扩展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2.相同点:

(1)都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线索三:均田制1.过程: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它从北魏开始一直实施至唐朝前期。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2.背景: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知识扩展线索三:均田制知识扩展知识扩展3.内容: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北魏:租调制,唐:租庸调制),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影响:(1)经济: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的收入和兵役、徭役的征发。(2)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3)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知识扩展3.内容: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租庸调制两税法项目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均田制前提下土地兼并;租庸调破坏.依据和种类按受田的丁男-租(谷物);徭役(或者代之庸-绢或布);调(绢和布);兵役(人);另有户税(钱)和地税(谷物);其他杂税杂役.按户之财产土地征收-户税(财产税,分九等,交钱或谷物);地税(土地税,收谷物).其他徭役租调按额并入两税一起征收.(并未废人丁)特点人丁为主要标准;种类多手续繁;实物为主劳役钱并用;征收不定时.地财为主要标准;简化种类和手续;实物和钱为主,减少劳役兵役;定时征收;有摊丁趋势.趋势标准变化;人身放松;种类减少;摊丁趋势;时间固定;手续简化;役-物-钱.租庸调制两税法项目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均田制前提下土地兼14线索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总体趋势2.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知识扩展线索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总体趋势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思。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2)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等。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3)宋代: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绘画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风俗画反映了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的时代特色。(4)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等风俗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知识扩展1.(2019·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真题再现C1.(2019·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3.(2017·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真题再现C3.(2017·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真题再现4.(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真题再现4.(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5.(2016·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真题再现D5.(2016·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6.(2017·全国卷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真题再现C6.(2017·全国卷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隋唐时期(581年----907年)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

近年来高考动向年份试题内容2019年全国Ⅰ卷26题唐代的审美取向2018年全国Ⅰ卷25题藩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018年全国Ⅱ卷26题武则天时期中央机构改革2017年全国Ⅰ卷26题不同史籍对同一件事件叙述能够认定的史实2017年全国Ⅱ卷26题唐代后期敦煌某地自耕农经济发展情况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治: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返回返回政治1.

中央:三省六部制

三分相权、互相牵制、效率提高2.地方:(1)隋:州、县

唐:道、州、县(2)节度使:唐朝设立。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3.选官制度:科举制

(1)内容: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知识结构政治知识结构经济1.农业:(1)大运河(隋代)(2)工具(唐代):曲辕犁、筒车(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知识结构3.商业

①城市:a)长安、洛阳、扬州、益州b)“扬一益二”。扬州和成都的商业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②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起来

经济知识结构知识结构③出现柜坊、飞钱和邸店

④对外贸易:a)广州是重要的贸易港口b)在广州设有市舶使c)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

⑤隋唐仍然采用抑商政策,但是唐朝后期出现了夜市文化1.思想(1)隋:三教归儒(2)唐:①政策:三教并行

②韩愈:振兴儒学,反对佛教

知识结构③出现柜坊、飞钱和邸店文化文化2.文字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3.绘画

唐朝时期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如展子虔(隋)、阎立本(唐)、吴道子(唐)知识结构4.文学(1)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

(2)词出现

(3)小说:唐传奇5.科技造纸术西传,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文化知识结构4.文学线索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

1.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化、公平化、客观化(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知识扩展线索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不同点:(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知识扩展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2.相同点:

(1)都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知识扩展线索二: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线索三:均田制1.过程: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它从北魏开始一直实施至唐朝前期。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2.背景: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知识扩展线索三:均田制知识扩展知识扩展3.内容: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北魏:租调制,唐:租庸调制),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影响:(1)经济: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的收入和兵役、徭役的征发。(2)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3)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知识扩展3.内容: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租庸调制两税法项目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均田制前提下土地兼并;租庸调破坏.依据和种类按受田的丁男-租(谷物);徭役(或者代之庸-绢或布);调(绢和布);兵役(人);另有户税(钱)和地税(谷物);其他杂税杂役.按户之财产土地征收-户税(财产税,分九等,交钱或谷物);地税(土地税,收谷物).其他徭役租调按额并入两税一起征收.(并未废人丁)特点人丁为主要标准;种类多手续繁;实物为主劳役钱并用;征收不定时.地财为主要标准;简化种类和手续;实物和钱为主,减少劳役兵役;定时征收;有摊丁趋势.趋势标准变化;人身放松;种类减少;摊丁趋势;时间固定;手续简化;役-物-钱.租庸调制两税法项目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均田制前提下土地兼36线索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总体趋势2.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知识扩展线索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总体趋势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思。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2)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等。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3)宋代: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绘画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风俗画反映了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的时代特色。(4)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等风俗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知识扩展线索五:古代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及成因知识扩展1.(2019·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