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测量实施_第1页
征地测量实施_第2页
征地测量实施_第3页
征地测量实施_第4页
征地测量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8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征地测量摸查清点工作实施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03月PAGE第1章 项目概况 31.1 项目概述 31.2 项目需求 31.2.1 工作内容 31.2.2 应提交的成果 31.2.3 作业技术依据 41.2.4 项目采用的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 41.3 工作内容、重点及难点 41.4 作业流程 7第2章 1:500地形测量、地籍测量 92.1 控制起算点 92.2 平面加密控制 92.3 高程控制 122.3.1 高程起算点成果 122.3.2 水准测量 122.3.3 三角高程测量 122.4 1:500地形、地籍测量 122.4.1 地形图数据采集的原则 122.4.2 地形图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132.5 地籍属性数据调查 142.5.1 调查方案 142.5.2 调查与要求 152.5.3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 152.5.4 调查底图及要求 152.5.5 街坊划分及编号 162.5.6 界址调查 162.5.7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162.5.8 土地权属调查 172.5.9 宗地草图绘制 172.6 地籍图编绘 182.6.1 地籍图比例尺及分幅、编号 182.6.2 宗地图编绘 192.7 面积量算 202.7.1 面积量算内容 202.7.2 面积量算方法 202.7.3 面积汇总 212.7.4 宗地面积的复核及填写 212.8 坐标转换 212.9 上交数字测量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 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23.1 已有资料情况 223.1.1 基础资料 223.1.2 按需搜集的参考资料 223.2 作业技术依据 223.2.1 作业依据 223.2.2 技术资料 223.3 调查基本程序 233.3.1 外业阶段 233.3.2 内业阶段 233.3.3 检查总结阶段 233.4 调查内容及要求 233.5 外业调绘的技术规定 243.6 地类图斑的调绘 243.7 线状地物的调绘 253.8 外业调查记录表的填写 253.9 外业调绘的接边与整饰 263.10 外业调绘成果的查改 273.11 土地利用分类综合判断 273.11.1农用地(地类1) 273.11.2建设用地(地类2) 283.11.3未利用地(地类3) 29第4章 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测量清点摸查及其权属调查 304.1 调查方案 304.2 调查要求 304.3 调查内容 314.3.1 地上建筑物调查 314.3.2 地上构筑物调查 344.3.3 地上附着物调查 34第5章 权属界址测量放桩 375.1 确定放样数据、制定方案 375.2 外业调查和实地放样 375.2.1 权属调查 375.2.2 地类调查 375.2.3 确定界址点的放样数据 385.2.4 界址桩的编号 385.2.5 界址点点之记 38 项目概况项目概述征地测量摸查工作一般受征地单位委托,对指定地块(规划红线,用地红线等)进行地形地籍测量,并对该范围内土地权属、土地现状利用进行调查,对该范围内的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构筑物进行清点摸查,同时协助权属单位对权属界址进行测量放桩。以获得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构筑物的基础数据,作为征地拆迁补偿的依据。项目需求工作内容征地测量摸查清点工作的工作内容: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北京坐标系);1:500地形测量(北京坐标系、广州坐标系);1:500地籍测量(北京坐标系、广州坐标系);地上建筑物测量清点摸查;地上构筑物测量清点摸查;地上附着物测量清点摸查;以权属人为单位进行界址测量放桩及以整个地块进行界址测量放桩;房屋、构筑物、附着物权属调查并协助招标人与权属人确认。应提交的成果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北京坐标系);1:500地形图(北京坐标系、广州坐标系);1:500地籍图(北京坐标系、广州坐标系);宗地详图;地上建筑物详细统计表(册);地上构筑物详细统计表(册);地上附着物详细统计表(册);界线图;权属确认表;电脑资料光盘。作业技术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6月22日发布《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国家测绘局1994年11月28日发布《地籍图图式》(CH5003-94)——国家测绘局1994年11月28日发布《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广东省国土厅1999年5月14日发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2月10日发布(建标[1999]40号)《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9月15日发布《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19日发布《GZCORS-RTK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2月22日发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国土资源部2007年发布)《广州市土地基础数据库技术规范》(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2008年发布)(以下简称《数据库标准》)项目采用的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或广州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工作内容、重点及难点征地测量摸查清点工作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对测区范围地形地籍资料进行1:500比例尺测量;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并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资料开展地籍调查,并对相应权属单位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进行清点、摸查;以权属人为单位进行界址测量放桩以及整个地块进行界址测量放桩。通过前期对测区的探勘和了解,通过在同类项目的进行过程中累计的经验所得,总结得出项目难点应该会出现在几个方面:地籍地形图测量过程中,测区范围内部门被测区域单位及个人的不理解、不配合,导致部分区域无法施测;地籍调查过程中,权属单位、权属人由于历史遗留及其他各种原因,拒不参与调查;后期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进行清点、摸查过程中,由于权属人对征地工作和赔偿标准的不了解,对清点工作不予支持,无法对清点数据得到权属人现场确认。序号工作内容详细工作备注1项目启动项目经理任命项目组成立项目启动会测区现场踏勘了解测区交通、通视条件、作业条件等项目组培训作业内容分配,技术要素培训项目资料收集控制资料、征地红线数据、权属村界等资料2控制测量起算点资料检查检核起算点资料平面首级控制测量控制网设计、外业选点、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平差水准高程控制水准路线设计、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平差图根测量3征地红线放桩红线界址点坐标数据获得甲方提供界址点坐标数据放桩路线设计、根据征地红线坐标数据、红线界址点编号进行内业计划外业放桩外业测量、埋桩、做点之记41:500地形图、地籍图测绘外业数据采集根据作业环境,采用全站仪、GZCORS\GPS-RTK等作业手段数据处理编辑碎部点坐标数据连线成图对外业数据进行展点并根据外业草图连线成图草图打印、外业巡图对成图进行100%外业查图,查找遗漏、连错等完善图面地形图平面打点检查、量边检查对成图进行精度检查地形图内业修饰、整理、分幅地形图成果输出51:2000土地现状利用调查土地利用内业边界粗绘地形图结合影像资料外业调绘修正外业实调绘检核地形图缩编,成果输出成果输出6地籍调查权属调查通知发出通过甲方,联系区国土局,镇、街道国土所相关人员,通知各权属人进行权属现场指界权属人现场指界权属人委派代表现场指界(各村为单位,进行村界确认)权属界线放桩(施策)村界界址点现场埋桩,测量界址点坐标宗地图草图绘制,权属人确认权属宗地草图图绘制,再次请权属人检查确认宗地图绘制、输出成果输出,由权属人盖章确认7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清点摸查内业建筑物、地块编号根据权属调查结果,按宗地对建筑物、苗圃、鱼塘等分类自编号,工作底图打印、调查表格绘制清点准备资料权属人联系,清点方案制定通知权属人联系各地块利益相关人预定时间,现场清点摸查外业清点、拍照、登记等在地块、房屋等利益相关人的现场配合下进行清点摸查,并对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拍照。对调查数据需利益相关人签字确认内业调查成果整理对外业调查数据整理编辑,内业数据需与外业数据完全一致,并按权属人进行分类统计、汇总8权属界线、清点摸查数据成果确认地形图(块图)打印、成果表册打印装订成果打印、装订,提交成果(评估公司评估)针对业主(主要是评估公司)提出意见修改完善数据根据项目不同,评估公司对成果、数据有不同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权属人确认界线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清点成果权属人、甲方对地形地籍图权属线、清点摸查数据成果册盖章确认9提交成果按合同要求提交成果包括纸质和电子版征地测量摸查清点工作的重点:地形地籍测量精度是保证整个项目的前提和基础,才会有让委托人、权属人信服的数据进行确认和认可;权属调查是本类项目的重中之重,当前土地价值对每一个权属人都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关系到被征地对象每家每户,甚至每一个人生活。权属界线调查,权属界址点指认,权属来源文件的证明等必须做到一丝不苟,防止发生权属位置重叠,漏调,留出空隙等情况发生。征地测量摸查清点工作的难点:测区内个别单位,企业,农户对测量工作不理解,阻止作业人员进行测量;个别权属单位权属界线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无法落实;在清点摸查过程中,权属人对赔偿方式、标准等有疑议,不予配合调查。作业流程根据一般地形地籍测量或土地调查项目建设要求,在充分理解本项目的特点下,结合我公司在该地区类似项目建设经验,现提出先外业1:500地形地籍测量(包含权属调查和界址点测绘)、后进行1:2000土地利用现状和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清点摸查工作,质量检查贯穿整个作业阶段。1:500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控制起算点控制点起算数据由征地单位开具介绍信到国土资源厅购买测区周围高等级平面、高程控制点资料:平面控制点一般要3-4个四等或者GPS-E级点,高程达到1-2个三等水准点就够用。平面系统采用广州市独立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平面加密控制1.一、二级导线测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测区地形分布条件,平面控制分为一级导线控制、二级导线控制及图根导线控制。一、二级导线和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布设)是在收集本测区的地形图、已有控制点成果资料以及测区地理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导线或导线网的图上设计(布设)。当需要分级布设时,应先确定首级导线。一级导线点均匀分布于测区内,平均边长300米;二级导线平均边长200米;图根导线边长100米。一、二级导线布设时,其技术要求参见表2-1。一、二级导线布设技术要求表2-1等级附(闭)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3.6300≤±15≤±5.0≤1/14000二级2.4200≤±15≤±8.0≤1/10000一、二级导线观测利用拓普康双频GPS,相关要求见下表。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观测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一级(5″)≥15≥4≥5≥1.5双频≥1510≤8二级(8″)≥15≥4≥5≥1双频≥1010≤8导线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点位分布力求均匀,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当附合路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10cm时,则不应大于±26cm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6-3、6-4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时,应适当提高测角精度。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路线规定长度的0.7倍。导线边沿线的地形应适合于全站仪,导线边两端点上测量的气象数据,对整条测线要有较好的代表性。一、二级控制点在GPS-C级点的基础上发展,原则上每平方公里布设一级控制点不少于3个,二级控制点不少于13个。布点要求分布均匀,以满足发展图根点的需要。每幅图(40×50)图根控制点埋石点的数量(含等级点)一般建成区为4个,非建成区为3个,当测区埋石点数不符合要求时,可利用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埋设,埋(刻)石点应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采用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测距最大边长不得大于200米。并应当用不同控制点进行检核,其中固定角不符值≤40”,高程不符值一、二导线点和图根导线点选定后,应在地面上建立标志,并沿导线走向顺序编号,绘制导线略图。在布设1:500地籍导线控制时,要充分考虑碎部点与相邻图根点的数学精度应满足±5cm(或±7.5cm)。2、GPS数据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基线测量精度及所组成的异步环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及全长闭合差、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符合下式规定:(mm) ;;;ΔS≤2式中::为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a=10mm,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系数,GPS-E级点分别取10ppm;对于5″、8″分别取20、40ppmd:相邻点间的距离,以公里为单位Wx、Wy、Wz:为坐标差分量闭合差w:为环闭合差n:为闭合环边数ΔS:为复测基线长度差随后、采用GPS网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解算出各点的坐标成果。3图根导线测量为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与项目要求,应在完成测区基本控制网(点)加密工作后,发展、建立满足地籍细部测量精度与控制点密度要求的图根控制。根据项目各测区的实际地理情况、结合导线测量其布设灵活、实施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法。一般情况下,在用全站仪布置图根导线时,在水平角观测和距离测量的同时,能以较高的精度观测竖直角和量取仪器高、觇牌高,即建立平高同测网。1、图根导线测量主要技术采用导线形式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图根导线测量依据各等级基本平面控制点,可分为两级进行布设,布设形式为附(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3-5的规定。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5等级采用仪器中丝法测回数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对向观测高差的较差(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8秒DJ2级2≤10〞≤0.1S≤±40[D]图根DJ5级1≤25〞≤0.4S≤±60[D]注:D为测距边长度(km),S为斜距(km)2、图根导线观测图根导线测量分为两部分:即1、在开阔区域,如鱼塘部分,利用GPS—RTK技术采集图根导线点。2、在居民区及苗圃区利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法施测。3、图根导线平差计算软件导线平差计算用控制平差软件(清华山维)进行计算。高程控制高程起算点成果本项目工程高程精度要求高,水准起算点资料由工程招标方(建设方)报申国家控制资料管理单位(国土、规划部门)采购本项目工程需要的国家三等(含三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资料,其高程起算点成果应具备精度高、等级为国家三等(含三等)以上、造标完好、且点位应在测区范围内或紧靠测区范围。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以工程招标方(建设方)购买的国土规划部门的国家三等以上(含三等)水准点成果作为本项目高程起算点,然后在三等以上(含三等)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布设四等水准网作为项目建设工程的高程控制点,水准点的点位为GPS一级导线控制点。为后期项目高精度的施工放样打好基础。。四等水准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四等水准主要技术要求表3-6等级点位高程中误差(mm)全中误差(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四等20±10±20注:其中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水准测量内业平差计算采用采用清华山维"NASEWV3.0"控制网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三角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一、二级导线加密控制,同时根据一、二级导线点分布情况,因此在可以确保一、二级导线和图根控制点高程精度的情况下,采用全站仪对一、二级导线和图根控制点进行EDM三角高程测量。1:500地形、地籍测量地形图数据采集的原则采用南方公司CASS6.1番禺版数字化成图软件,全野外采集数据,全要素1:500数字化地形图分层,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地形图数据采集技术要求仪器设站采集数据时,其仪器对中偏差小于5mm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应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用其他点进行检核,然后才能进行碎部点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输入的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作废,定向检查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方式:选另一控制点作方向检查,偏差不应大于2”;以测站点与定向点作距离检查,距离较差不应大于7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73.测量地形地物点时,测距读数两次,当仪器的2C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每一测站测完后,应作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120米,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米,最长不超过300米;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15米。施测碎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全野外数据采集野外地形图碎部测量主要使用GPS—RTK、全站仪。当用外业采集方法时,测点的连接关系及地籍要素的地理属性一般也在工作现场采集和记录,将采用草图来描述测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籍要素的地理属性,野外测量时绘制相应的草图(不输入到电子手簿或全站仪存贮器),在内业工作中,再将草图上的信息与电子手簿传入的测量数据进行联合处理;2.数据处理用草图野外采集和记录方法,将GPS—RTK\全站仪野外采集的数据点坐标、点编号等信息传输入CASS6.1后,再根据所实地所画草图上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连线、成图。3.图形编辑采用南方CASS6.1版成图软件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图块文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图形。地形图采用40×50cm长方形分幅,图幅号按图幅西南角坐标,注记至0.01km,如2550.00—4.图形与属性信息等数据检查编辑过程中,在屏幕上的图形修改会对相应的图块做出修改,形成新的图块文件。人机交互编辑必须根据测量的地物点和草图进行修改。在编辑中发现的问题应按测绘规范合理解决,必要时要通过外业复查、复测后修改。5.成果输出成果输出是输出地籍测量所需要的各项成果,使用绘图仪输出二套1954北京坐标系统的标准图幅地形图。地形地籍图地籍属性数据调查依据《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通过制定地籍属性数据调查的实施规则,合理确定属性分类和取舍,并在调查中填写属性数据调查表进行记录。调查方案针对《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各数据库属性项的特点,拟订调查方案,基本包括如下内容:尽量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分析整理并加以利用。参考《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属性结构项和收集资料情况,合理地确定属性的分类和取舍,确定属性调查内容,制定属性调查规则。对调查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提高调查员作业时的责任心,待人接物的耐心,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有序、顺利地开展。对调查区分片、编号,确定各片调查员,做到每片都有专人负责,不致引起调查上的重复和空白。调查过程中应坚持“三到”原则:即跑到、看到、问到;细致耐心地做到不漏调、错调,并认真正确地在现有地形图上标出;加强自检,杜绝一切错误。各调查员每天外业调查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属性调查内容,及时在南方CASS6.1番禺版平台下进行属性信息的录入工作。每片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对属性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审核。调查与要求1、调查必须细致,描述清楚,各种属性和登记准确无误。2、调查的属性表应登记字体工整清晰、做好归档的工作。3、调查的属性信息主要是地表的各类地物信息,主要包括房屋、道路、水系、行政区界线、地名、单位名、地下空间设施等信息。4、属性信息是直接当场在地形图上注记,并当场登记在附表上。5、所有调查内容的登记应具体详实。6、书写字体要求笔划规整、清晰易认。若图面的属性信息是同等级的名称,其字体大小应一致;不同名称的词组间隔应区分明确,不得相连和相交;同一名称不应被双线线状地物分割。当用同一名称不能概括大面积或延伸较长的地物地貌时,应以统一名称分多组注记。地籍调查工作程序(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2)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3)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5)绘制宗地草图;(7)填写地籍调查审批表;(8)调查资料整理归档。调查底图及要求(1)调查底图采用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2)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在调查底图上标绘调查范围界线、行政界线,统一进行街道、街坊划分。街坊划分及编号农村的街坊划分一般应保持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权属范围的完整性,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属范围(或一个较大村庄)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街坊。界址调查1、根据调查计划,分区、分片公告通知或发送调查指界通知单并签收,通知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2、界址调查必须查清本宗地的座落,界址点、界址线位置,界标物类型,以及与四邻宗地的相关位置。3、宗地的座落包括地名和门牌号码,地名应采用标准地名。4、界址调查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到现场指界。5、界址调查时,应丈量宗地界址边长和确定本宗地界址点位置有关的相关距离。距离量注至0.01m。实地面积小于125m或图上面积小于5cm的宗地和实地可通过丈量边长(间距)求算面积的宗地,界址调查时应丈量求算宗地面积必需的边长、间距。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的,界址调查时,可不丈量边长和间距,待测量结束后,利用坐标反算过长。6、宗地界址点应实地设置界址标志或界桩。7、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1)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2)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3)将确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的,确界结果自动生效。8、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违约缺席指界的办法处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1、土地利用类别按宗地的实际使用用途,依照城镇土地利用分类规定调查至二级分类。2、土地利用类别以宗地为单位进行调查,即一宗地调查注记一个主要的利用类别,一般以批准用地时确定的主要用途为准,当批准用途与实际用途不一致时,则按实际用途调查填写。3、综合使用的楼房,一般可按第一层的主要用途进行调查,当第一层为大堂等情况时,则可按第二层的用途调查;也可按当地的统一规定确定利用类别。4、违法用地和其他块地按其实际利用类别调查。5、实地不能确定土地利用类别的在建宗地和土地利用类别不明确的其他块地,可归入“其他用地”类别。6、土地等级按当地制定的土地分等定级标准执行。尚未制定土地等级标准的,可暂不调查。土地权属调查1、土地权属调查的目的是要查清土地权属的性质和来源,内容包括权属性质、来源和土地使用者的基本情况等。2、宗地(块地)权属情况调查(1)查清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2)查清土地的使用权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还应查清用地方式,即划拨用地、出让用地。(3)查清土地的他项权利情况:租赁、抵押权利及其他土地使用限制等。(4)查清土地的共有使用权情况:独自使用权、共有使用权及其分排情况。3、土地权属来源合法性调查(l)查清宗地权属来源的具体方式:划拨、出让、转让、入股、兼并、继承等;(2)查核土地权属来源的合法性、真实性;

(3)批准用地的面积、用途,实际使用的面积、用途等;(4)违法用地的数量、用途、性质。4、查核上地使用者的基本情况(1)权利人的名称与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记载的名称是否一致。单位名称必须采用全称,不得使用简称。(2)查核权利人的性质:全民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个体企业和个人等具体情况,以及与此有关的主管部门、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3)查核申请者的法人资格;(4)共有宗地的其他共有人情况。宗地草图绘制1、三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本宗地与邻宗地相关关系的原始图件,必须在实地绘制。2、宗地草图的内容(1)本宗地地号、门牌号码、权利人名称(或姓名);(2)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界址点编号,界址边长;(3)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关系和计算建筑占地面积必需的有关间距、边长;(4)本宗地的土地利用类别(或用途)和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5)相邻宗地的位置、宗地号、门牌号、权利人及相关地物;(6)与确定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位置有关的相关距离、条件距离等;(7)指北方向、比例尺、绘制日期和调查绘制人员。3、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1)应选用适宜长期保存、使用的纸张绘制,规格大小可根据宗地情况采用32开、16开或8开,也可直接在地籍调查表上绘制,较大宗地可分幅绘制;(2)线条。字迹清晰,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书写,注记过密的地方可移位放大表示;(3)本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用红色表示;(4)宗地草图上的一切注记应是实地勘丈记录,不得涂改。4、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且有城镇大比例尺地形图件的地方,可将调查宗地直接标绘在地形图上作为宗地草图,标绘的宗地至少应表示宗地号、界址点。界址线位置、宗地的土地利用类别和权利人名称。地籍调查测量后,采用正式编绘的宗地图作为宗地调查资料归档。5、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权利人时,宗地图可根据需要按共有人数进行复制,并相应地标绘权利人名下独自使用的范围、注记权利人名称及独自使用面积和共有面积。分摊面积。地籍图编绘地籍图比例尺及分幅、编号1、地籍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规划区、村庄可采用1:1000。2、地籍图分幅地籍图宜采用50cm*40cm的长方形分幅。3、地籍图的编号地籍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南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相连。4、地籍图图名地籍图上应加注图幅名称。图名应以本图幅主要单位名称或地理名称命名。一个测区内的图幅名称不得重复。宗地图编绘1、宗地图的内容(1)本宗地所在的地籍图图号;(2)本宗地编号、门牌号、权利人名称(姓名);(3)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界址点号,界址线边长;(4)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轮廓线,计算建筑占地面积所需的距离、边长;(5)本宗地土地利用类别。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6)相邻宗地界址线、宗地号,门牌号、权利人及相关地物;(7)指北方向、比例尺。绘制人员及日期。2、编绘宗地图的基本要求(l)宗地界址线走向正确,四至关系明确无误;(2)各项注记正确齐全,与地籍图、宗地草图及地籍簿册一致。本宗地边长注记至0.01m。面积用分数表示,注记在本宗地内部适中位置,其中分母为宗地面积,分子为建筑占地面积,面积注记至0.1m。土地利用类别注记至二级分类。(3)宗地外轮廓及内部房屋、建筑物等形状正确,比例恰当;(4)宗地图一律用双色绘制。在宗地图上,本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用红色,其他用黑色表示。(5)图幅规格:一般为16开或32开幅,较大、较小宗地可适当缩放。3、宗地图的编绘底图(1)地籍图;(2)合乎精度和比例尺要求的地形图。正射影像图、放大航片、竣工图等;(3)宗地草图。4、宗地图的编绘方法:(1)已建立地籍调查测量数据库或地形图数据库的地区,按宗地图要求编辑打印各宗地图。(2)已有地籍图的地区,可采用复印、缩放、蒙绘等方法逐宗编绘宗地图。(3)在末开展地籍测量的地区,可依据收集的1:500~1:2000的地形图、竣工图等,经实地调查丈量,编绘成宗地图。(4)已有正射影像图的地区,可依据本宗地影像和实地调查丈量的数据绘制正射影像宗地图或一般的线划宗地图。(5)无任何图件、像片可利用时,可依据宗地草图实丈数据编制宗地图。(6)宗地图上,本宗地界址点用1.5mm直径的小圆圈表示,本宗地界址线用0.3mm的实线绘出,边长注记至0.01m,面积注记至0.1m。宗地图面积量算面积量算内容面积量算内容包括宗地面积、地块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量算等。面积量算方法面积量算充分利用CASS6.1软件自带功能进行测算。面积汇总1、面积汇总包括宗地(块地)面积汇总和城镇土地分类面积汇总。2、宗地(块地)面积汇总以街道为单位,按街坊的次序进行;同一街坊内按先宗地后块地的方式,依其编号的次序进行编列汇总,形成以街道为单位宗地(快地)面积汇总表。3、城镇土地分类面积汇总以街坊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类别进行,由街坊开始,逐级汇总统计街道、城镇土地分类面积,形成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宗地面积的复核及填写地籍测量前已经登记发证的地方,应做好地籍测量宗地面积与登记发证的宗地面积复核工作。对宗地面积不一致的,应查明原因。因宗地界址位置不一致造成面积不合的,应到实地进行复核,确属地籍测量的错误,应及时对界址和面积进行修正;因测量精度引起宗地面积不一致的,应以高精度的测量成果为准;图解数据解算的面积与实量数据解算的面积不一致的,以实量面积为准;因登记发证或地籍测量前已发生变更造成宗地面积不一致的,应登记造册,适当时候通知土地使用者统一办理变更手续。宗地面积经复校无误后,补填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中的宗地面积栏。坐标转换在征地测量摸查工作项目中,一般可能要求将提供广州坐标系和北京坐标系两套成果数据,其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转换要求如下: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规定,当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时,长度投影变形值不得大于2.5cm/km。进行坐标转换计算时,小数点取至0.001m。转换计算结果应保证:1.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2.四等以下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相对于高级控制点)不大于5cm。

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征地测量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调查指定地块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宗地位单位。已有资料情况已有数据资料均为由项目招标方(建设方)协助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需的基础数据资料。基础资料1、新测的本测区1∶500地形图,本项目建设的部分项目内容成果;2、广州市行政区划图(广州市勘定行政界线办公室,1997年);3、广州市地名图册(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测绘技术公司,2001年);4、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2010年)资料(广州市国土局,1998年)。按需搜集的参考资料1、城市规划概况;2、广州行政区内公路建设现状;3、城镇建成区市政道路建设和管理现状;4、园林绿化管理和林业用地管理现状;;5、水利管理及国有水利设施分布现状;6、农业普查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情况。作业技术依据作业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2、《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01年)。3、《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4、《广东省农村土地登记规则》(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技术资料1、《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补充规定》(广东省国土厅,1986年)2、《土地利用调查实用手册》(汤金明主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8年)3、《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定(农村部分)》(广东省国土厅,1994年)4、《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的若干规定》(广东省国土厅,1999年)调查基本程序为了提高本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精度,加快调查的速度,同时为项目实施建设提供可靠数据,应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系统。外业阶段1、室内判读调绘:以1∶500地形图为工作用底图,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各地类的内业判读标志,并参考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或变更调查成果图相应位置上图斑的地类属性,直接判读特征明显的土地利用类型。2、根据室内判读调绘结果,分析并拟订野外业调查路线。3、野外调绘:1:500地形图和室内业判读调绘结果,到野外对照实地判别、验证地类及其分布,清查行政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具体走向,补测变化的地物,并标绘到地形底图上。内业阶段1、以室内判读1:500地形图和野外调绘片为依据,在计算机上对构成图班的弧段进行编辑加工,将各类属性数据录入,以确定图形的几何形状与土地利用现状属性,建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拓扑关系。2、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整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CAD软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分幅整饰。3、量算土地面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CAD软件支持下,以分幅图为单位,获得图斑面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土地管理应用软件支持下进行土地面积统计汇总和平衡,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级行政区划、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等分类面积数据。检查总结阶段1、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总结和工作报告。2、调查成果检查验收。3、纸介质成果装订成册,电子数据归档入库。调查内容及要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了行政境界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等内容。调查必需遵循国家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广东省技术补充规定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外业调绘的技术规定根据国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本次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作以下外业调绘的基本技术要求。1、统一按照国家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省的技术规定中有关外业调查工作的要求进行外业调绘。2、外业调绘的底图为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3、按新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及说明中的过渡方案进行地类调绘,其中农用地与未利用地调查到三级地类,建设用地调查到二级地。4、调绘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建设用地10mm2,耕地、园地和养殖水面50mm2和其他各类用地100mm5、线状地物图上宽度大于2.0mm时可自成图斑,当线状地物图上宽度小于1.0mm时可忽略不计归入相邻的地类中,但当线状地物图上宽度介于1.0-2.0mm之间时要实地丈量宽度。以线状地物中心为权属界分界线的线状地物要注记一半宽度。6、调绘与补测的地类界线与地物位置应定位准确,平地、丘陵地的地物位置中误差要求小于0.3mm,山地要求小于0.8mm,困难地区的定位精度可按上述中误差放宽1/2。7、应尽量利用地形图上的界线,以提高定位精度,也有利于土地利用图与地形图的套合,使两套数据能够相互衔接。8、外业调查表的填写应符合规程要求,项目要填写齐全。9、“飞地”必须绘出图斑界,并在图斑内加绘与像片边缘成45。角的蓝色晕线,注明“飞地”的权属单位名称。争议地用红色虚线绘出争议的范围,并注明“XX村与XX村争议地”。10、调绘图接边相邻两幅的调绘面积线要吻合(不得裂开或重叠)。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必须对接。地类图斑线要相接,地类符号要一致。地类图斑的调绘1、地类判定首先在室内预判的基础上,实地查看图幅内的各个地块,依据其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照新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的过渡方案,确定其土地利用类型,其边界范围为境界与权属界、图斑界线和线状地物围割而成的自然地块。对于耕地,还要参照地形图,具体量测其坡度并按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同时在外来调查表中进行记录。2、勾绘界线在地类判定的基础上,进行地类图斑界线的勾绘。勾绘图斑界线的具体方法是:1、按实地、地形图和影像三结合的原则,勾画准确的图斑边界,每个图斑界线必须闭合;2、图上宽度大于2.0mm的双线地物自成图斑,不能自成图斑的线状地物应明确归入某一图斑内;3、“飞地”必须绘出图斑界,并在图斑内加绘与地形底边成45度角的蓝色晕线,注明“飞地”的权属单位名称;4、争议地用红色虚线绘出争议范围,并注明“XX村与XX村争议地”;5、在境界线与图斑界重合时,只绘出境界,两级或多级界线重合时仅绘出高一级界线。3、图斑编码所有的地类图斑都要进行编码。在对图斑进行编码时,要求:按图斑的定义划分图斑,图斑不分大小一律独立编码;以图幅为单位进行图斑编码;编码采用分式,分子为图斑号(图斑顺序号);不允许出现重号和漏号。4、图斑注记在图斑内标上注记图斑号、地类符号等,对于独立工矿、小型以上水库等地类,还应注明名称及权属。当图斑过小面容纳不了图斑注记时,须用0.1mm粗、0.5~1.0mm长的引线将注记引到邻近较大的斑内注记。地物符号及注记用黑色。同时,地类注记不能压线。另外,地名注记必须标准化,必须写全称。线状地物的调绘在1:2000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调查外业调绘中,按图上宽度1.0mm(实地宽度2m)的标准定义线状地物,当线形地物图上宽度大于2.0mm时可自成图斑,其调绘按图斑处理;当线形地物图上宽度小于1.0mm时将其忽略不计归入相邻地类图斑中;当线形地物图上宽度介于1.0mm~2.0mm之间时按线状地物处理,调绘其线划的定位,实地丈量其宽度,丈量读数精确到0.1m,要求允许误差应在国家“技术规程”的标准之内,并在每个丈量点加注宽度注记。外业调查记录表的填写按照国家规程的要求,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外业调绘工作中,为了详细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和便于资料汇总,需要统一印制外业调查记录表,作为野外工作必须填写的工作记录手簿,在野外工作时用其记录图斑号、土地所有性质、地类号、地类名称、权属单位,线状地物的地类名称、权属、宽度,土地利用状况等项目和记录补测草图、数据与图斑号等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记录表表4-1图幅编号:调查表编码:图斑与地类图斑编号土地状况地类名称地类编码旧分类地类名称旧分类地类编码耕地坡度分级12345权属情况权属性质100200隶属系统坐落单位(村委会)坐落单位编码权属单位权属单位编码是否飞地是否是否有争议是否线状地物地类名称(编码)权属单位(编码)实量宽度(米)用地情况用地批准机关用地批准年份是否国家重点工程是否是否违法用地是否附图调查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检查员:外业调绘的接边与整饰为了给内业工作提供准确、清晰的调绘图件以及野外工作资料信息,必须对野外调绘及补测的全部内容进行认真清绘、接边和整饰。要求作业人员在每天完成野外工作后,必须及时对照新测的1:500地形图成果或调绘航片,把全部工作成果进行必要的清绘,当天调绘的内容要当天清绘完毕,做做天天清、幅幅清。外业调绘作业人员在每天完成外业工作后,还要与相邻调绘图幅进行接边,相邻两幅调绘图的调绘面积线要吻合(不得裂开或重叠),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必须对接,地类图斑线要相接,地类代码要一致。线状地物、图斑界线允许有一定的接边误差,但应小于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值的2倍,既平地、丘陵地不大于图上1.2mm,山地不大于1.6mm。当接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按中误差的比例进行接边;当超过允许值时,必须到实地检查原因。外业调绘成果的查改外业调绘工作过程中,作业队伍必须坚持自查自纠,及时进行整改。特别是外业调查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对外业调查成果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对在验收过程中分别发现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查改,包括外业补调、权属界线的转绘等,以保证外业调查成果的质量。土地利用分类综合判断农用地(地类1)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1、耕地(地类1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分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5个三级类。2、园地(地类12)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苗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分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和其它园地5个三级类。番禺、花都区内长期专业种植香蕉的地块,如原土地利用调查或变更调查一直定性为园地地类,更新调查中确认现状没有改变的,仍按园地定性。广州市的其他园地(新125地类),主要指专业种植多年生药材或木本园艺植物(含绿化工程专业苗圃)的农用地。3、林地(地类13)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绿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分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6个三级类。5、其他农用地(地类15)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外的农用地。分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和晒谷场等用地8个三级类。建设用地(地类2)建设用地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分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8个二级类下分32个三级类。1∶2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外业,暂不区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的建设用地二、三级地类。这些地类的细分,由更大比例尺(1∶500)的城镇和乡村地籍调查测量完成,然后移植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中。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土地分类体系的说明,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的建设用地,采用过渡方式,按连片用地的区位特征分类:1、城市用地(地类201)指设市的居民点用地。参照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划定的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区的范围,不分土地权属性质也不细分土地具体建设用途,“圈内”居民点的建设用地统一定性为城市用地。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番禺区市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划定的2010年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其居民点的建设用地也先按城市用地定性。2、建制镇用地(地类202)指设建制镇的居民点用地。广州市城市用地区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划定的2010年各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其居民点的建设用地定性为建制镇用地。建制镇所在地以外的城镇居民聚居点(如传统墟镇所在地、具镇以上经济管理权限的管理区所在地、新开发的商品住宅小区等),也先定性为建制镇用地。3、农村居民点(地类203)指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区外的居民点,包括农村中心村、自然村和国营农场的生产、生活建设用地,以及散居的农村居民住宅用地等。6、交通用地(地类26)分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和街巷6个三级地类。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暂不调查交通用地中有建筑物的混合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也不区分居民点内除过境公路和铁路线外的各种道路、街巷和管道运输用地地类。7、水利设施用地(地类27)指用于水库、水工建筑的土地。分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2个三级地类。未利用地(地类3)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分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2个二级地类。1、未利用土地(地类31)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分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其他未利用土地7个三级类。2、其他土地(地类32)指未列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其它水域地。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5个三级地类。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测量清点摸查及其权属调查征地测量摸查工作最繁琐的,最复杂的就是:对测区范围内的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测量清点模查及其权属调查。建筑物、构筑物是土地上的非常重要的附着物,建筑物、构筑物的情况是地籍资料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调查是一项十分细致严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准确性、技术性要求都很高的调查工作,为此调查人员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调查成果资料的好坏将影响地籍内容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登记、管理、折迁赔偿等工作。调查方案针对依据《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补充规定》、《广东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和本项目要求,结合各相关属性项的特点,拟订调查方案,基本包括如下内容:尽量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分析整理并加以利用。调查过程中应坚持“三到”原则:即跑到、看到、问到;细致耐心地做到不漏调、错调,并认真正确地填写属性调查表;加强自检,杜绝一切错误。各调查员每天外业调查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属性调查表,及时进行属性的录入工作。每片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对属性调查表进行装订、归档。调查要求1、调查必须细致,描述清楚,各种属性和登记准确无误。2、调查的属性表应登记字体工整清晰、做好归档的工作。3、调查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地表上的各类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信息,主要包括房屋、道路、水系、行政区界线、植被、以及函洞、桥梁等等信息。4、调查信息是直接当场在1:500地形图上标记,并当场登记在附表上。5、所有调查内容的登记应具体详实。6、书写字体要求笔划规整、清晰易认。注图面的属性应同等级的名称,字体大小应一致;不同名称的字组间隔应区分明确,不得相连和相交;同一名称不应被双线线状地物分割。当用同一名称不能概括大面积或延伸较长的地物地貌时,应以统一名称分多组注记。7、地上建筑物(房屋)、构筑物、附着物权属调查时应协助项目业主(招标人)与权属人进行确认,必要时应进行现场释疑。调查内容一般情况下,构筑物主要是指道路、桥梁、堤坝、水闸等,建筑物主要是指各种类型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是土地上的非常重要的附着物,排除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附着物一般是指电杆、旗杆、标石、雕塑、上下水井、古树名木、电信箱等独立地物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城市部件。地上建筑物调查地上建筑物主要是指各种类型房屋,为此我们将展开以房屋调查的地上建筑物调查及确权工作。4.3.1.1包括房屋座落、产权人、产别、层数、所在层次、建筑结构、建成年份、用途、墙体归属、权源、产权纠纷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以及绘制房屋权界线示意图。房屋总层数与所在层次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房屋建筑结构根据房屋的梁、柱、墙及各种构架等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材料确定房屋的结构,房屋结构的分类标准见表5-1。一幢房屋一般只有一种建筑结构,如房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建筑结构组成,如能分清楚界线的,则分别注明结构,否则以面积较大的结构为准。房屋建筑结构分类标准表5-1类型内容编号名称1钢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材料建造的,包括悬索结构2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如一幢房屋一部分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建造3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簿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开板等先进施工方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4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木材制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5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6其他结构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序号类型单位备注1花槽平方米砖砌花槽,高度不少于40CM,120毫米砖砌体,下部有混凝土基础,面贴240*60*8条砖2水井个含抽水设备、深度5M以上3砌砖立方米鱼塘、河沟边等用来做挡土作用的砌砖,不包括围墙。4砌石立方米鱼塘、河沟边等用来做挡土作用的砌石5石角挡土墙立方米6混凝土块立方米结构是混凝土的各类构筑物,例如水泥地块、灶台、支撑台等7钢筋混凝土立方米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的各类构筑物,例如水泥地块、灶台、支撑台等8砂石路立方米主要为机耕路9围墙米180毫米厚砖砌围墙1.8米高,埋深0.6米,每4米设钢筋混凝土柱1条,上部120毫米厚钢筋混凝土压顶,内外墙面贴45*45纸皮砖。10路灯个材质:铁杆、水泥杆、钢筋混凝土杆等。11电杆个材质:铁杆、水泥杆、钢筋混凝土杆等。房屋产权来源房屋产权来源是指产权人取得房屋产权的时间和方式,如继承、分析、买受、受赠、交换、自建、翻建、征用、收购、调拨、价拨、拨用等。产权来源有两种以上的,应全部注明。房屋建成年份房屋建成年份是指房屋实际竣工年份。拆除翻建的,应以翻建竣工年份为准。一幢房屋有两种以上建成年份,应分别注明。房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