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_第1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_第2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_第3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_第4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三篇设计说明:

古诗教学应注意策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存于胸。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奇妙地运用比方,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

思路提要:

采纳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悟诗—品诗—诵诗—唱诗—写诗,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玩中理解,感悟,默诵这首古诗。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题,学习古诗。

1,师:我们今日要学习是23课《古诗两首》,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西湖,夏季,风光)

2,师:古诗的学习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逐首学,二是交融在一起学。今日我们采纳第一种方法,重点学习第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读题,解题,了解。

1,师:谁来把题目读一读,留意读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这是谁写的(苏轼)谁来介绍一下(简介苏轼)今日我们就跨越900年和苏老先生相见。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习后我们就能知道,再来齐读题目。

三、初学古诗,自己理解。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自读古诗,对比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沟通。(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

四、师生沟通,理解诗意。

1,师:我已读了很多遍,对诗意有较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把这首诗吟诵一遍,你能从我的吟诵中听出什么眼前出现出怎样一幅画面稍后我们来说一说。(师吟诵)

2,学生沟通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五、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忙,去也匆忙)“来也匆忙,去也匆忙,就这么风雨兼程”,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忙,去也匆忙”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争论:比方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六、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师:你会读这首诗吗(教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

2,学生依据节奏读诗。

3,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雨“来也匆忙,去也匆忙”的特点,在诗中有几个字词表现出这个特点,如“未”,所以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指名学生读。

5,利用分组读,齐读,站立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6,指名诵读这首诗。

七、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师:古人写诗是用来吟唱的,“诗言志,歌咏情”,比方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邓丽君,王菲唱得特别好听。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方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

2,师生吟唱。

3,师:你假如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你就能现场为他谱曲,唱出你心中的歌,谁来试一试。

4,学生自我谱曲吟唱,师生评价。

八、对“对子”练习。

1,师:这首诗很有意思。我们来做个对“对子”练习。“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2,迁移:以前还见过这样的诗句吗谁来说两句!

九、课堂练笔。

1,师:这是一首奇妙的小诗,通过学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感悟,请写几句话,

我们来沟通一下。

2,师生沟通。(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苏子笔下惊风雨,阴晴时霎亦传神。读罢掩卷细品尝,又疑东坡是天人。)

十、师生总结,扩展延长。

1,师: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沉醉)

2,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性格豪放,文笔豪放。同学们以后会学习他很多诗词,比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唐宋八大家中,苏家就占三位。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共写下了五首诗,今日学习的是其中一首,同学们课后再去查一查另外四首。

大家预习其次首诗,比拟一下,这首诗与苏轼写的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篇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对望湖楼雨景的赞美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美。

教学预备:

古诗课件、背景音乐、诗人简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雨吗?谁来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引入诗题:今日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留意停顿)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常常会有阵雨或雷雨消失.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状况下写的诗.

5,介绍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闻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亮的浪漫主义颜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读顺。

2、学习生字。“遮”读翘舌音,是遮住、遮盖的意思。

3、默读本诗,给古诗划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解释诗中词语。

5、教师范读,强调留意停顿。

6、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诗意。

1、提问:这首诗重点写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的雨)

2、学习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翻墨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快、奇、来势凶狠)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

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3)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6、学习其次句

(1)云的来势凶狠,雨也绝不温顺,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

(2)跳珠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入船是什么意思?

(3)指导看图,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样的雨?(大、猛、淘气??)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见过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5)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其次句。

(6)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白花花雨点似珍宝乱蹦乱跳窜上船。

7、结合插图,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两句

(1)学生自学

(2)提问考察

当我们沉醉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淘气的雨却好像有意躲着人们,转瞬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出了这样变化的快?(忽)此时此刻呈现给游人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两句表达的内容?这样的风光可以用题目中的哪一个字概括?

(3)让学生说说三、四句诗的诗意。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突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四、感受诗意境美:(品诗)

①这首诗描写了西湖什么风光?(西湖夏天一场雨的过程)②这场雨下得怎么样?(快且大)

③哪里可以看出来啊?(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④你觉得诗句写得美吗,为什么?

(有声:翻墨,跳珠,风来。有色:黑云,墨,白雨。有动感:翻,跳,卷,吹。比方形象生动:黑云像翻墨,白雨如跳珠,水似天。刻画出了夏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⑤一起朗读,读出诗的美!

这里可加唱诗歌。

五、背诵古诗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各种形式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小结

诗人在西湖望湖楼上边喝酒边观赏西湖的风光,结果被西湖一场急雨后漂亮的风光沉醉了,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被沉醉了,今日你们也被沉醉了没有呢?(沉醉了)

七、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

墨水白雨跳珠大风忽吹散去得快

湖水水如天奇(景象)

篇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能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懂诗,理解诗意思,体会诗人独特的写作技巧,感受诗的美感。

3、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2、能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懂诗,理解诗意思,体会诗人独特的写作技巧,感受诗的美感。

3、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

三、教学预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题

1、导入

(1)有这么一句俗语:六月天,娃娃脸。你知道是说什么的吗?

(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

(2)今日我们要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来描写这种惊奇的天气现象的。读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谁给我们带来的?你了解他吗,知道他什么?

2、简介

苏轼:宋代闻名诗人、词人,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妹苏小妹也是宋代闻名词人,苏轼的诗词豪健清爽,独具一格。

3、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这首诗的题目很长,谁来读好它?

这长长的题目同样告知了我们不少信息,你看出什么了?

(六月二十七日,同样是农历六月,盛夏季节;望湖楼,是西湖边上的一座观景楼,地点也在西湖边,看来描写的也是西湖的风光;醉:似醉非醉,带着醉意;书:书写,写。)能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吗?(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诗人在望湖楼上趁着醉意写下了这首诗)

(二)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读诗)

1、自由读诗,要求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一点韵味。

2、能把这首诗读好吗?谁情愿向大家展现一下你的”朗读?(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3、你最想观赏谁的朗读?准时评点、表扬。

4、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留意节奏划分,一句前四个字男生读,后三个字女生读,课件出示节奏)。

(三)初步探究,研读文本(悟诗)

1、依据解释圈点批注,小组相互说说诗句的也许意思是什么?

翻:打翻。

未:没来得及。

遮:遮挡,遮住。

白雨:白茫茫的雨点。

跳珠:跳动的珠子(珍宝)。

乱:杂乱无序。

忽:突然。

散:分散,散开。

水如天: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宽阔,水天一色,茫茫一片。如:似乎。

2、同学们我们现在是1072年,在望湖楼上小酌,突然上空乌云密布,你的眼前消失了怎样的景象?【黑云像打翻的墨汁还将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宝一样乱跳,蹦进船里。突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宽阔,一片汪洋。】

3、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风光,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并说说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集体朗读,留意读出雨的快与急。

5、除了雨,诗人还写了那些景象?是什么样的云?是什么样的雨?

6、顽皮的雨来得快去得快,风云变幻,最终雨过天晴,归于安静,让我们带着这种体验,节奏由迅疾到平缓,朗读这首诗。

7、短短的四句诗人描写了雨前、雨中、雨后风云变化的迅猛,诗人是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比方)恰当的动词与颜色名词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风云滚滚,雨珠杂乱,风平浪静的画面,你们还看到了什么?请选择风、雨、云其中一种写几句话。展现。

(四)感受诗意,走进。

1、也犹如文章一样,文如其人,每一段诗文都有的情感在其中,请看诗题,说一说那个字表现了的情感,为什么?对啊,苏轼被望湖楼的雨沉醉了,我们也被他的诗文沉醉了。

2、现在你就是苏轼,喝酒喝得迷模糊糊,观赏着楼外的风云变幻,沉醉着白雨茫茫,感慨着水天一色。再次吟诵这首诗。

3、每一段文字后面,都站着一个详细的人。有的人假如在外出游玩时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往往会觉得扫兴,会悻悻而归;而苏轼却兴致勃勃,带着

惊喜之情来观赏这场雨,并为大自然壮丽的景象深深沉醉。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其实这个时候的苏轼在患病了人生一次巨大的打击。苏轼由于才华横溢,很受当朝皇帝的观赏,在朝廷里官居要职。正值他预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国家实施改革,苏轼由于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到了杭州,做了一个小小的通判。这首诗就是他被贬其次年写下的。但是他依旧不管风雨,保持自我。

比照阅读

(1)在之前苏轼好不简单进京入仕做官,但母亲不幸逝世,他只能回家服丧三年,想起了自己已故十年的亡妻,吟道:……不思考,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

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思念自己的弟弟,也是在感慨人生的阴晴圆缺,这时他吟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但是,他却仍记着令他沉醉的那一场雨,一切终会安静。读诗

(2)在公元1079年苏轼因一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